Workflow
石油石化
icon
搜索文档
从内卷到突围!化工板块政策利好密集,化工ETF(516020)震荡走强!资金持续埋伏
新浪基金· 2025-08-28 03:16
化工板块行情表现 - 化工ETF(516020)8月28日开盘后震荡拉升 场内价格涨0.28% [1] - 锂电、农药、氮肥等细分板块涨幅居前 新宙邦涨超3% 扬农化工、三棵树、华鲁恒升涨超2% 恒力石化、荣盛石化、盐湖股份涨超1% [1] - 化工ETF当日成交额12.814亿元 成交量112.42万手 换手率5.65% [2] 资金流向与估值水平 - 化工ETF近5个交易日获主力资金净申购4.7亿元 近10个交易日有9日吸金 累计净流入5.52亿元 [3] - 细分化工指数市净率2.22倍 处于近10年34.83%分位点低位 [3] - 行业资本开支同比增速2025年上半年首次转负 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增速分别于2022年、2023年出现向下拐点 [4][5] 政策与行业趋势 - 反内卷政策通过加强行业自律、强化技术创新、淘汰不达标产能等路径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转型 [2] - 上游能源价格承压背景下 中游化工行业盈利空间预计改善 化工指数超额收益与PPI呈现高度相关性 [3] - 欧美高能耗装置退出及亚非拉需求增长推动出海/出口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2025年下半年或迎复苏起点 [4][5] 板块投资机会 - 化工ETF(516020)跟踪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 近5成仓位集中于万华化学、盐湖股份等大市值龙头股 [5] - 其余5成仓位覆盖磷肥、氟化工、氮肥等细分领域龙头 可通过联接基金(A类012537/C类012538)布局 [5] - 行业PB处于近十年底部区间 在反内卷政策背景下股价或领先基本面走出周期底部 [5]
沪指震荡上行,这类产品值得重点关注
Morningstar晨星· 2025-08-28 01:04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盘中最高触及3888.60点,创2015年9月以来近十年新高,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同步走强 [1]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达2.68万亿元,总市值达103万亿元 [1] - 2025年以来成长风格显著占优,沪深300相对成长指数上涨21.26%,价值指数仅涨9.86% [1] - 中小盘股表现突出,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分别上涨23.28%和26.78%,沪深300指数上涨15.63% [1] 行业分化格局 - 科技创新与资源周期双主线领涨,通信、传媒、计算机、电子等行业涨幅均超30% [4] - 有色金属行业供需优化,申万行业指数大涨44.72% [4] - 高股息板块调整,煤炭行业指数下跌6.03%,石油石化和公用事业同步下跌 [4][5] - 消费端疲软,食品饮料行业指数下跌0.57%,连续五年负收益 [5] 主动偏股型基金表现 - 近十年中证主动偏股型基金指数年化收益率6.67%,跑赢沪深300指数的6.07% [6] - 最近三年超额收益减弱,该指数年化收益-0.04%,跑输沪深300指数的5.22% [6] - 2025年以来显著改善,该指数收益率达26.01%,大幅领先沪深300指数的15.63% [6] 偏股型基金策略与产品 - 成长风格基金通过行业和个股挖掘捕捉超额收益,GARP策略兼顾成长性与估值合理性 [10] - 富国天博创新混合基金聚焦医药生物、电子等成长行业,2025年收益22.18%,同类排名12% [11][14] - 景顺长城品质投资混合基金精选电子、汽车等行业个股,2025年收益12.17%,同类排名38% [15][16] - 兴全商业模式优选混合基金采用GARP策略,2019-2020年收益超60%,上行捕获比97.59% [17][19] 固收+基金配置逻辑 - 以债券资产为基础稳定收益,权益资产提升回报上限,适应利率下行环境 [21] - 易方达稳健收益债券基金股票占比10%-20%,偏好价值/平衡风格蓝筹股,上行捕获比50.75% [22][23]
中国石化(600028):增储上产成效显著,“反内卷”下龙头优势凸显
东北证券· 2025-08-27 05:4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12] 核心观点 - 油气当量产量稳健增长 2025Q2实现油气当量产量13184百万桶 同比+23% 环比+07% [2] - 油价下行致勘探开发板块盈利承压 2025Q2布伦特油价均价6671美元/桶 同比-215% 环比-110% 勘探及开发板块息税前利润1189亿元 同比-259% 环比-128% [2] - 炼油产品库存减利影响业绩 2025Q2原油加工量5784百万吨 同比-88% 炼油板块息税前利润888亿元 环比-6289% [3] - 化工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 2025Q2化工板块息税前利润-2774亿元 同比增亏2244亿元 环比增亏1453亿元 [3] - 政策推动行业供给侧优化 石化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 反对内卷式竞争 淘汰落后产能 目标淘汰200万吨/年以下产能装置 [4]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409052亿元 同比-1060% 归母净利润21483亿元 同比-3983% [1] - 2025Q2营收673696亿元 同比-1431% 归母净利润8219亿元 同比-5273% [1] - 2025H1原油平均实现销售价格3415元/吨 同比-129% [2] - 盈利预测调整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5965/50219/53260亿元 对应PE 1535X/1405X/1325X [4] 行业环境 - 海外巨头部分化工品装置亏损严重 逐步关停退出 行业供需或正处于再平衡状态 [4] - 地炼产能利用率低 行业落后产能有望出清 [4] 公司优势 - 全球领先的炼化销一体化龙头 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供给侧优化政策 [4] - 持续推动增储上产降本 加快重点油气产能建设 [2]
中国石油近五年来首次营收、净利双下滑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6 15:44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6.7%至1.45万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跌5.4%至840.1亿元 [3] - 出现营收和净利润双下滑情况 为五年来首次 [3] - 四大分部中仅天然气销售分部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0.8%至186.26亿元 油气和新能源 炼油化工和新材料 销售分部经营利润分别同比下滑6.8% 18.9% 25.2%至856.86亿元 110.56亿元 101.04亿元 [4] 产品销售与价格变动 - 八大主要对外销售产品中一半销量同比下滑 聚丙烯 汽油 柴油产品销量下滑居前 [3] - 六大主要对外销售产品平均售价下跌 煤油 原油 柴油 汽油跌幅居前 原油和柴油平均售价分别同比下滑12.3% 9.4%至3690元/吨 6213元/吨 [3] - 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同比下跌14.5%至71.87美元/桶 WTI现货均价下跌14.4%至67.6美元/桶 [3] 行业发展状况 - 石化行业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6%至7.77万亿元 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0.3%至3810.3亿元 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6.9%至4414.3亿美元 [4] - 行业第三次出现营业收入 利润总额和进出口总额同步下降 主要受产品价格持续低位 贸易摩擦和关税壁垒升级 新能源替代加速等因素影响 [4] 新能源与新兴业务进展 - 风光发电量同比大增70%达36.9亿千瓦时 新材料产量同比增长超50%至166.5万吨 [5] - 车用液化天然气加注量同比增长近60% 充换电量增长213% [5] - 公司计划推动充换电业务规模化发展 加快"油气氢电非"协同发展 [5] 市场环境与展望 - 全球石油市场供需宽松 国际原油均价同比下行 成品油市场受替代能源竞争加速影响 [3] - 国内汽柴油消费持续受抑制 主要化工产品价格因国际油价回落下跌 生产利润处于低位 [3] - 预计下半年国际原油市场供需宽松 国际油价存在下行压力 天然气市场需求恢复较快增长 [5]
【26日资金路线图】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超450亿元 基础化工等行业实现净流入
证券时报· 2025-08-26 15:44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收报3868.38点,下跌0.39% [1] - 深证成指收报12473.17点,上涨0.26% [1] - 创业板指收报2742.13点,下跌0.76% [1] - 两市合计成交26790.2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4621.17亿元 [1] 主力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459.84亿元 [2] - 主力资金开盘净流出193.34亿元,尾盘净流出115.99亿元 [2] - 沪深300主力资金净流出116.17亿元,创业板净流出285.79亿元 [3] - 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入5.09亿元 [3] 行业资金流向 - 基础化工行业涨幅0.66%,净流入资金30.35亿元 [4] - 农林牧渔行业涨幅1.28%,净流入资金21.45亿元 [4] - 医药生物行业跌幅0.78%,净流出资金172.04亿元 [4] - 国防军工行业跌幅0.95%,净流出资金119.31亿元 [4] 机构交易动态 - 歌尔股份日涨跌幅10.01%,机构净买入9957.37万元 [8] - 中油资本日涨跌幅-7.06%,机构净买入9535.18万元 [8] - 领益智造日涨跌幅10.03%,机构净卖出19128.57万元 [8] - 利欧股份日涨跌幅9.94%,机构净卖出38045.40万元 [8] 机构评级动向 - 均胜电子获国泰海通评级,目标价24.48元,较最新收盘价21.01元存在16.52%上行空间 [9] - 中航沈飞获华泰证券评级,目标价80.96元,较最新收盘价62.51元存在29.52%上行空间 [9] - 亨通光电获华泰证券评级,目标价26.29元,较最新收盘价19.36元存在35.80%上行空间 [9]
中国石油近五年来首次营收、净利双下滑
第一财经· 2025-08-26 15:28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6.7%至1.45万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跌5.4%至840.1亿元 [3] - 出现营收和净利润双下滑情况,为五年来首次 [4] - 业绩下滑主要受原油及成品油价格下降、油气产品销量变化影响 [4] 产品销售与价格变动 - 八大主要对外销售产品中一半销量同比下滑,聚丙烯、汽油、柴油销量跌幅居前 [4] - 六大主要产品销售均价下跌,煤油、原油、柴油、汽油跌幅显著,其中原油均价同比下滑12.3%至3690元/吨,柴油均价下滑9.4%至6213元/吨 [4] - 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同比下跌14.5%至71.87美元/桶,WTI现货均价下跌14.4%至67.6美元/桶 [4] 行业整体环境 - 石化行业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6%至7.77万亿元,利润总额下降10.3%至3810.3亿元,进出口总额下降6.9%至4414.3亿美元 [5] - 行业第三次出现营收、利润、进出口同步下降,主因产品价格低位、贸易摩擦及新能源替代加速 [5] 分部业务表现 - 四大分部中仅天然气销售分部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0.8%至186.26亿元 [5] - 油气和新能源分部经营利润同比下滑6.8%至856.86亿元,炼油化工和新材料分部下滑18.9%至110.56亿元,销售分部下滑25.2%至101.04亿元 [5] - 天然气分部通过优化采购成本及拓展客户实现利润增长,其利润接近另两大分部总和 [5] 新能源与转型进展 - 风光发电量同比大增70%达36.9亿千瓦时,新材料产量同比增长超50%至166.5万吨 [6] - 车用LNG加注量同比增近60%,充换电量增长213% [6] - 公司计划推动充换电业务规模化发展,加快"油气氢电非"协同布局 [6] 下半年展望 - 预计国际原油市场供需宽松,油价存在下行压力,国内成品油市场持续面临新能源竞争 [6] - 天然气市场需求预计恢复较快增长,公司将深化传统产业转型及新能源新材料布局 [6]
上半年主要外销石油产品量价齐跌,中国石油近五年来首次营收、净利双下滑
第一财经· 2025-08-26 13:24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6.7%至1.45万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跌5.4%至840.1亿元[1] - 公司出现营收和净利润双下滑 为五年来首次[1] - 业绩下滑主要受原油和成品油价格下降以及油气产品销量变化影响[1] 产品销售与价格 - 八大主要对外销售产品中一半产品销量同比下滑 聚丙烯、汽油、柴油产品销量下滑居前[1] - 六大主要对外销售产品平均售价下跌 煤油、原油、柴油、汽油跌幅居前[1] - 原油平均售价同比下滑12.3%至3690元/吨 柴油平均售价同比下滑9.4%至6213元/吨[1] 行业环境 - 全球石油市场供需宽松 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同比下跌14.5%至71.87美元/桶 WTI现货均价下跌14.4%至67.6美元/桶[1] - 成品油市场受替代能源竞争加速影响 国内汽柴油消费持续受抑制[1] - 主要化工产品价格因国际油价回落下跌 生产利润处于低位[1] 分部经营表现 - 四大分部中仅天然气销售分部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0.8%至186.26亿元[2] - 油气和新能源分部经营利润同比下滑6.8%至856.86亿元[2] - 炼油化工和新材料分部经营利润同比下滑18.9%至110.56亿元 销售分部经营利润同比下滑25.2%至101.04亿元[2] 天然气业务优势 - 天然气销售分部贡献最高经营利润涨幅 通过优化资源池结构控制综合采购成本[2] - 拓展直销客户和工业客户 提升高效市场和高端客户销量占比[2] - 该分部经营利润逼近炼油化工和新材料与销售两大分部经营利润总和[2] 新能源发展 - 风光发电量同比大增70%达36.9亿千瓦时[3] - 新材料产量166.5万吨 同比增长超50%[3] - 车用LNG加注量同比增近60% 充换电量增长213%[3] 行业整体状况 - 石化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6%至7.77万亿元 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0.3%至3810.3亿元[2] - 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6.9%至4414.3亿美元[2] - 行业第三次出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进出口总额同步下降[2] 未来展望 - 国际原油市场预计维持供需宽松 国际油价存在下行压力[3] - 国内成品油市场持续面临替代能源竞争[3] - 天然气市场需求预计恢复较快增长态势[3]
【26日资金路线图】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超450亿元 基础化工等行业实现净流入
证券时报· 2025-08-26 12:47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收报3868.38点,下跌0.39%,深证成指收报12473.17点,上涨0.26%,创业板指收报2742.13点,下跌0.76% [1] - 两市合计成交26790.2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4621.17亿元 [1] 主力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459.84亿元,其中开盘净流出193.34亿元,尾盘净流出115.99亿元 [2] - 沪深300主力资金净流出116.17亿元,创业板主力资金净流出285.79亿元 [2] - 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入5.09亿元 [3] - 最近五个交易日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出,其中8月21日净流出516.92亿元为峰值 [2] 行业资金流向 - 基础化工行业涨跌幅0.66%,净流入资金30.35亿元,资金流入较多个股为万华化学 [4] - 农林牧渔行业涨跌幅1.28%,净流入资金21.45亿元,资金流入较多个股为牧原股份 [4] - 医药生物行业涨跌幅-0.78%,净流出资金172.04亿元,资金流出较多个股为翰宇药业 [4] - 国防军工行业涨跌幅-0.95%,净流出资金119.31亿元,资金流出较多个股为中国船舶 [4] 机构交易动态 - 歌尔股份日涨跌幅10.01%,机构净买入9957.37万元 [7] - 中油资本日涨跌幅-7.06%,机构净买入9535.18万元 [7] - 利欧股份日涨跌幅9.94%,机构净卖出38045.40万元 [7] - 领益智造日涨跌幅10.03%,机构净卖出19128.57万元 [7] 机构评级与目标价 - 中航沈飞最新收盘价62.51元,华泰证券目标价80.96元,上涨空间29.52% [8] - 中国化学最新收盘价8.29元,华泰证券目标价11.03元,上涨空间33.05% [8] - 亨通光电最新收盘价19.36元,华泰证券目标价26.29元,上涨空间35.80% [8] - 海信视像最新收盘价22.15元,国投证券目标价27.98元,上涨空间26.32% [8]
怕追高又怕错过,A股十年新高后怎么“上车”?
天天基金网· 2025-08-26 11:26
市场整体表现与估值水平 - A股自4月关税冲击后开启趋势性行情,沪指从3600点突破至3800点,为10年来首次站上该点位 [3] - 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上证指数PE-TTM为16.13倍,处于近15年87%分位(+1倍标准差),但自1990年基日以来估值分位数仅39% [4] - 创业板指估值处于近15年27%分位,距离历史高位仍有较大空间 [5] 历史行情比较 - 2013-2015年行情:上证涨158.78%,估值抬升132%(9.8→22.78倍),由杠杆资金与新兴产业驱动 [8] - 2016-2018年行情:上证涨32.37%,估值抬升31%(12.93→16.95倍),由供给侧改革与低估值高盈利驱动 [8] - 2019-2021年行情:上证涨49.14%,估值抬升52%(11.08→16.81倍),由产业升级与外资流入驱动 [8] - 2024年9月至今行情:上证涨37.01%,估值抬升27%(12.74→16.13倍),由政策托底与资金配置驱动 [8] 资金面动态 - 近期A股日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7月住户存款减少1.11万亿元,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为2015年以来同期最高),显示居民存款向券商等非银机构转移 [9] - 居民存款/A股市值比值为1.7,较历史低位0.8(2015年水平)仍有下行空间,预示资金可能继续流入股市 [9] 行业估值分化 - 高估值行业:计算机(PE 95.82倍,分位97.85%)、钢铁(39.51倍)、电子(63.89倍,分位82.76%)等处于历史80%以上分位 [10][11][13] - 低估值行业:农林牧渔(PE -18.29倍,分位4.06%)、食品饮料(21.52倍,分位11.85%)、公用事业(18.76倍,分位16.55%)等低于历史30%分位 [10][14] 高增长高弹性板块 - 国防军工:PE 91.42倍,近2年营收复合增速21.60%(行业第一),受政策与军贸拓展驱动 [13][15] - 电子行业:PE 63.89倍,近2年营收复合增速20.36%(行业第二),受AI算力需求与国产替代刺激 [13][15] - TMT相关(通信光模块、计算机AI应用、传媒AI应用)同样具备高增长特征,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投资者 [15] 盈利稳健板块 - 食品饮料:PE 21.52倍,预测2年ROE均值21.20%(行业第一),盈利波动小且估值安全边际高 [14][18] - 家用电器:PE 14.79倍,预测2年ROE均值16.81%(行业第二),受益于经济复苏与以旧换新政策 [14][18] 红利板块 - 煤炭:股息率5.14%(行业最高),PE 13.35倍,分位44.31% [13][20] - 石油石化:股息率4.37%,PE 17.21倍,分位35.81% [13][20] - 银行:股息率3.92%,PE 6.73倍,分位36.83%,具备防守属性与现金流回报优势 [13][20] 其他关注领域 - 非银金融受益于股市上涨,钢铁/化工/新能源受益于反内卷趋势,互联网具备全球竞争优势,创新药行业拐点显现,有色板块受益于降息周期 [25]
港股26日跌1.18% 收报25524.92点
新华网· 2025-08-26 11:04
市场整体表现 - 香港恒生指数下跌304.99点(跌幅1.18%)收报25524.92点 主板成交额3178.71亿港元 [1] - 国企指数下跌99.34点(跌幅1.07%)收报9148.66点 [1]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42.85点(跌幅0.74%)收报5782.24点 [1] 蓝筹股表现 - 腾讯控股下跌0.81%收报609.5港元 [1] - 香港交易所下跌1.6%收报455.4港元 [1] - 中国移动下跌0.33%收报90.05港元 [1] - 汇丰控股下跌1.28%收报100.2港元 [1] 香港本地地产股 - 长实集团下跌2.03%收报36.62港元 [1] - 新鸿基地产下跌2.19%收报91.7港元 [1] - 恒基地产下跌1.31%收报27.14港元 [1] 中资金融板块 - 中国银行下跌2.04%收报4.33港元 [1] - 建设银行下跌2.33%收报7.55港元 [1] - 工商银行下跌1.52%收报5.85港元 [1] - 中国平安下跌2.05%收报57.45港元 [1] - 中国人寿下跌0.24%收报24.68港元 [1] 能源板块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下跌0.23%收报4.39港元 [1] - 中国石油股份下跌0.67%收报7.43港元 [1] - 中国海洋石油逆势上涨0.85%收报18.99港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