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汽车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蔚来在挖护城河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3-31 02:14
核心观点 - 蔚来汽车通过换电模式构建长期竞争壁垒 尽管短期面临财务压力 但该模式在用户体验 成本优势和生态协同方面具有显著价值 并与宁德时代合作推动行业标准化[1][2][3][4][6][7][8] 财务表现与投资结构 - 2025年一季度净亏损42.6亿元 同比扩大37.8% 主要因研发投入占比达41% 其中换电网络建设是重要支出项[2] - 重资产投资早期阶段投入大回报低 但可构筑护城河 类比亚马逊仓储物流和京东自建物流案例[2] 换电模式用户价值 - 换电服务使ES6用户每月节省1500元充电时间与成本 日均行驶200公里[3] - 车电分离模式降低整车购置成本10万元 拓宽目标客群 减轻用户短期资金压力[3] - 挪威市场数据显示换电服务使冬季续航焦虑下降70% 市场份额从3%跃升至18%[6] 技术合作与标准化 - 与宁德时代共同研发第二代换电电池包 能量密度提升15% 成本下降20%[4] - 通过标准化电池包设计 未来不同品牌车型可能共享换电体系 理想汽车评估接入可能性[4] 基础设施规模与效率 - 已建成2800座换电站 覆盖95%地级市 运营效率提升40%[6] - 换电站盈亏平衡点为每日换电80辆 当前日均服务车辆达120辆 预期未来提升至150辆[4][6] - 单站投资回收期从48个月缩短至30个月[8] 经济模型与盈利潜力 - 规模效应下每块电池摊销成本低于0.3元/度电 较充电桩具压倒性成本优势[5] - 二代换电站配备储能系统 通过峰谷套利(夜间0.3元/度储电 高峰1.5元/度反哺)贡献单站12%净利润[7] 生态体系构建 - 换电站作为数据入口 通过电池健康监测系统精准预测续航需求并调配资源[6] - 电池资产公司布局15个检测中心 预计2026年形成5GWh二手电池流通市场[8] - 换电模式对电网友好 避免兆瓦闪充对电网的冲击[7] 行业竞争维度 - 新能源汽车竞争从产品维度转向生态体系 特斯拉聚焦软件 比亚迪垂直整合 蔚来聚焦补能体系重构[6] - 换电模式形成硬件+服务订阅制 将用户锁定在生态闭环中[3]
蔚来和宁德时代,在换电赛道上“赌性更坚强”
第一财经· 2025-03-31 00:44
文章核心观点 - 3月17日晚蔚来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宁德时代向蔚来子公司提供不高于25亿元战略投资,蔚来旗下萤火虫品牌将兼容宁德时代换电平台,双方抱团取暖应对换电赛道风险[1] 合作背景 蔚来方面 - 蔚来是换电概念最早践行者,全国建成超3000个换电站,单次换电时长缩至3分钟,比快充更高效流畅,但换电业务带来沉重财务负担[1] - 2023年蔚来能源服务体系收入16.66亿元,按5%利润率推算利润不到1亿元,而当年新建超1000个换电站,基建成本达10亿元[1] - 蔚来品牌产品主体定价30万元以上,市场天花板低,2024年纯电车型市场仅30万辆出头,蔚来市占率超六成,扩张难度大,且后续站点向低线城市迁移,投入产出比可能降低[2] - 此前蔚来与长安等车企换电合作进度慢,难解近渴,当前需以低成本建设和运营充换电网络[2][3] 宁德时代方面 - 宁德时代发展需跑通电池全生命周期流程,2022年1月发布换电服务品牌EVOGO及巧克力换电块,但换电业务发展迟缓,布设网点无大进展,缺适配畅销换电车型[5] - 宁德时代一年超500亿元净利润可支撑换电网络投入,但引入足够换电车型是挑战,其换电平台主要面向网约车,需非网约车车型重塑换电网络形象[6] 合作内容 - 宁德时代向蔚来子公司蔚来能源提供不高于25亿元战略投资[1] - 蔚来旗下第三品牌萤火虫将兼容宁德时代的巧克力换电平台[1] 合作意义 对蔚来的意义 - 宁德时代是蔚来电池唯一供应商,合作便于统一换电标准、快速落地,宁德时代今年建1000个换电站计划可让蔚来提供更广换电服务,降低自身投建成本,25亿元投资补充能源业务弹药[3] - 萤火虫原本需独立建换电网络,起步负担大,获宁德时代换电网络加持受益大,且不影响蔚来主营品牌,可降低远期负面效应[9] 对宁德时代的意义 - 合作助宁德时代跑通电池全生命周期,开拓第二增长曲线[5] - 萤火虫是适配巧克力换电块的可行候选人,纳入充电网络可提升换电网络运营能力,积累服务私家车主经验,萤火虫若月销数千辆将助力换电业务[6][8] 合作风险 - 蔚来使用宁德时代换电平台存在用户体验风险,需确保双网服务体验相同、高效协调资源[10] - 宁德时代投资蔚来子公司有“为他人做嫁衣”风险[10]
6大突破,造就史上最强比亚迪|深度
24潮· 2025-03-30 23:02
市场突破力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连续十年全球第一 [2] - 公司2024年产销分别为430.41万辆(同比增长125.52%)和427.22万辆(同比增长41.265%),市场占有率超33% [2] - 2020-2024年乘用车和商用车销量分别增长26.21倍和2.25倍 [2] - 2024年乘用车销量达425.04万辆,商用车销量2.18万辆 [4][19] 全球突破力 - 2025年全球销量目标从427万辆增长至550万辆,其中海外市场80万辆以上 [7] -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同比增长6.7%) [8] - 公司海外销量41.7万辆(同比增长71.9%),占国内新能源汽车出口比例32.48% [8] - 海外收入从0到100亿元用22年,100亿到千亿用6年,千亿到2000亿仅用1年 [8] 投资与产能突破力 - 2008-2024年累计对外投资6676.06亿元,2022-2024年三年投资合计4271.58亿元 [13] - 国内五大园区投资预算合计1120亿元 [16] - 乘用车年产能从2020年60万辆增至2024年428万辆,增长6.13倍 [17] - 海外工厂布局包括泰国(15万辆)、乌兹别克斯坦(5万辆)、匈牙利(15万辆)等 [13] 一体化与盈利突破力 - 2024年归母净利402.54亿元(同比增长34%),连续三年刷新记录 [20] - 新能源汽车业务毛利率22.31%(同比上涨1.29%),高于特斯拉(14.64%)、蔚来(13.07%) [23][24] - 锂矿自供率超70%,IGBT芯片自供率超80%,动力电池自供占比超90% [24] - 乘用车销售均价12.38万元/辆(同比下降8.31%),为2020年以来最低 [20] 研发突破力 - 2008-2024年研发投入合计1806.52亿元,2017-2024年研发投入是同期净利润的1.53倍 [24] - 2024年末研发人员12.16万人,较十年前增长4.69倍 [27] - 推出第五代DM技术,实现全球最低百公里亏电油耗2.9L和最长综合续航2100公里 [30] - 发布"整车智能"战略,天神之眼C智驾系统BOM成本最低4000元 [31] 资本凝聚与突破力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74.64%(同比下降3.22%),资金储备1432.50亿元(同比增长20.73%) [32] - 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规模2440.27亿元(同比增长22.95%),周转天数125.38天 [35][36] - 特斯拉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规模896.68亿元(同比下降12.27%),周转天数60.36天 [36]
这三个字母,让特斯拉的“多头”们夜不能寐
凤凰网财经· 2025-03-28 13:17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格局 - 比亚迪2024年营收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7771亿元人民币),超越特斯拉(977亿美元)[1] - 比亚迪港股2025年开年至今累计上涨超50%,最高触及426.60港元[1] - 特斯拉投资者连续九周抛售股票,主要因全球销量首次下降、中国市场份额被蚕食、产品更新停滞及自动驾驶优势减弱[2] 特斯拉面临的挑战 -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2月销量同比暴跌49%,市场份额降至3.9%(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2] - 摩根士丹利预测特斯拉在华收入占比将从2024年21%骤降至2030年6%-7%[2] - 欧洲市场2月销量下降44%,同期中国品牌整体增长82%[2] - 特斯拉核心产品多年未重大更新,低成本车型尚未推出[2] 比亚迪的竞争优势 - 比亚迪通过智能驾驶技术突破、价格战策略、欧洲及中国本土市场扩张形成全方位压制[1] - 公司颠覆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格局,营收超越特斯拉[2] - 若无美国贸易壁垒,比亚迪可能迅速成为特斯拉主要威胁[2] 特斯拉应对措施 - 研发更小更便宜的Model Y版本以夺回中国市场份额,但大规模生产预计2026年启动[2] - 美国政治因素导致特斯拉品牌卷入意识形态冲突,政府采取背书、宣传等手段但效果有限[2] 历史对比与行业转折 - 马斯克2011年轻视比亚迪竞争力,但当前比亚迪已实现营收反超[2] - 特斯拉仍是美国最畅销电动车制造商,主要依赖本土关税保护[2]
李斌最需要为蔚来解释什么
和讯· 2025-03-25 10:14
财报核心数据 - 2024年全年销售22.20万辆车,未达23万辆目标,缺口约8000辆 [2] - 净亏损224亿元,同比扩大8.1%,每辆车净亏损约10万元 [2][10] - 第四季度净亏损71.1亿元,同比扩大32.5% [10] - 营收657.3亿元,同比增长18.2%,整车毛利率提升至12%,综合毛利率近10% [8] 业务表现与市场反应 - 美股财报发布当日股价下跌4.46%,港股连续两日下跌至33.8港元 [5] - 与2023年9月半年报后股价大涨14.39%形成反差,当时换电业务被看好 [6] - 乐道品牌3月预计销量仅5000辆,远低于管理层指引的2万辆目标 [12] - 主品牌NIO增长乏力,乐道因营销资源内耗和门店成本拖累人效 [12] 战略与运营挑战 - 供应链管理问题导致乐道价格配置缺乏竞争力,产能爬坡遇瓶颈 [12] - 公司计划通过研发、供应链、销售服务全面降本,目标第四季度盈利 [13] - 一季度交付量指引最高4.3万辆,低于市场预期的6.5万辆 [16] - 换电站累计建成3054座,研发投入130.37亿元 [8][12] 行业竞争与舆论压力 - 理想汽车连续九季度盈利,小鹏锚定2025年Q4盈利,蔚来盈利路径模糊 [14][18] - 市场质疑管理层能力,舆论从模式争议转向执行效率评价 [17] - 新能源汽车进入存量竞争,资本更关注现金流而非增长故事 [18]
独家丨哪吒汽车发布倡议书寻求供应商支持,近80家已同意具名
雷峰网· 2025-03-25 10:09
" 哪吒汽车能否走出困境? " 作者丨王瑞昊 编辑丨相辉 雷峰网独家获悉,近日哪吒汽车与国内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总计超20亿元债转股协议,为复工复产做准 备。据了解,自2023年11月与南宁产投集团达成供应链金融合作后,哪吒汽车已经与供应商进行三轮沟 通,累计获得108家核心供应商的股权转换支持。 据最新一轮沟通结果,哪吒汽车提供的债转股方案是,供应商70%的债权将转化为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 能源的股权,剩余30%的债权则将作为无息留债以现金方式分期清偿;债权平均分为15期,今年5月开始 按每月1期的支付进度进行清偿。 此外,3月23日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经销商大会上,哪吒汽车获得了泰国金融机构100亿泰铢(约21.5亿元 人民币)的授信。 哪吒汽车内部管理层人士告诉雷峰网,哪吒汽车现在债务压力较大,只有通过债转股减轻压力增强投资人 信心,才会有钱进来。"(复工复产)还有个过程,获得百余家供应商联合支持,也算是一个好事情吧。" 日前,哪吒汽车发布联合倡议书,寻求获得更多供应商对于债转股的支持。上述人士透露,截止到3月24 日,134家同意债转股,其中明确同意具名倡议书的近80家。 雷峰网了解到,此次债转股计划获 ...
【新能源周报】新能源汽车行业信息周报(2025年3月17日-3月23日)
乘联分会· 2025-03-25 08:22
行业信息 - 截至3月14日全国收到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约130万份,超1900万名消费者购买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2500万台 [7] - 江苏成立新能源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创新联合体,年处理5万套废旧动力电池,资源综合利用率超98%,较传统工艺降低能耗40%、减少碳排放60% [8] - 宁德时代开发第二代钠电池,性能接近磷酸铁锂,第一代钠电池能量密度160Wh/kg,下一代目标200Wh/kg以上 [8] - 华为超充上线理想汽车充电地图,联盟成员包括哪吒、小鹏、比亚迪等11家车企 [9] - 2024年汽车召回新能源车占40%,涉及449.1万辆,同比增长180.1% [11] - 1-2月北京新能源汽车产量7.4万辆,同比增长2.5倍 [11] - 湖北力争2025年新能源汽车年产百万辆,山东目标同年产量突破100万辆 [12][13] - 海南拟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补齐农村消费短板 [14] 企业动态 - 宁德时代2024年营收3620亿元,净利润507亿元,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37.9%,储能电池出货占比36.5% [9][10] - 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三期四期开工,总投资180亿元,全部投产后年产值超2000亿元 [13] - 宁德时代与中天钢铁合作探索零碳钢铁路径 [14] - 小米汽车北京第二工厂扩建至105公顷,2025年交付目标提升至35万台 [4][21][23] - 比亚迪超级e平台发布,支持兆瓦级充电,闪充电池内阻降低50% [18] - 智己汽车发布IM AIOS生态座舱,L6车型4月首发搭载AI外卖功能 [18][19] - 特斯拉在华推FSD限时免费体验1个月 [19] - 宝马中国与华为合作开发鸿蒙智能应用 [20] - 宁德时代与蔚来达成换电战略合作,拟投资25亿元 [20] - 小鹏汽车2024年营收408.7亿元,Q4交付量同比增52.1%至91507辆 [23] - 极氪发布千里浩瀚智驾L3方案,9X光辉车型首发搭载 [24] - 零跑携T03和C10进军英国市场,计划2025年底覆盖80家经销商 [25] - 理想汽车增发2000万股激励员工,价值约18.9亿元 [26] - 广汽与华为成立华望汽车,投资15亿元打造30万级豪华智能新能源车 [29] - 吉利2025年将推10款新能源车型,目标新能源销量150万辆 [30][31] 新车发布 - 奇瑞小蚂蚁智驾版上市,售价6.59万起,续航251km [38] - iCAR V23智驾版上市,售价11.98万起,四驱版功率321kW [40][42] - 2025款星纪元ET纯电版上市,搭载800V平台,11.5分钟补能475km [43][45] - 2025款问界M5 Ultra上市,增程版综合续航1440km,售价22.98万起 [59][60] - 腾势N9大型SUV上市,三电机总功率680kW,百公里加速3.9秒 [71][72]
李斌召开沟通会:现在是“全网教我做CEO”,蔚来今年Q4必须盈利
搜狐财经· 2025-03-24 09:42
李斌召开沟通会:现在是"全网教我做CEO",蔚来今年Q4必须盈利 李斌重申了蔚来最核心的任务—— 今年四季度必须实现盈利。作为中国的公司,不能奢望像亚马逊、特斯拉一样在成立的第 16 年甚至第 20 年才实现盈 利,且有很多同行实现盈利的时间更短。 今年蔚来的九款新产品将陆续交付,到四季度,我们的销售服务网络和换电站的建设也会基本完成阶段性布局。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四季 度不能如期盈利,对整个公司的长远发展、商业模式都将是非常大的考验,所以我们必须实现四季度盈利。 李斌否认了宁德时代也做换电会导致蔚来的竞争力削弱的说法。"我们和宁德时代合作,意味着这个讨论可以结束了。我们和宁德时代的合作不只是在资本 层面,还有技术和服务体系的双向赋能,还有电池运营。本来 2020 年 8 月我们就一起成立了电池资产公司蔚能,这家公司也运行得很好。" 他表示,双方的合作意味着换电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的补能模式"。蔚来专注于中高端,宁德时代则主要布局经济型的市场,其"巧克力电池"具备更低的成 本,换电这一赛道与"两桶油(IT之家注: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类似。 IT之家 3 月 24 日消息,据"晚点 Auto",蔚来创始人 ...
小鹏(09868):指引崩了?小鹏还能再打 “翻身仗” 吗?
智通财经网· 2025-03-24 07:38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四季度财报显示卖车收入不及预期但汽车毛利率超预期,2025年一季度指引平淡引发市场担忧,不过公司降本能力提升、产品定位精准、具备智驾优势且产品周期强劲,基本面较稳固,销量突破40万预期可能性大 [1][5][11] 分组1:四季度财报表现 卖车收入与毛利率 - 卖车单价环比下滑近3万元致收入不及预期,汽车毛利率达10%超市场预期,体现降本能力提升 [1][12] - 单车均价受车型结构和降价影响降至16万元,单车成本降至14.4万元,单车毛利与上季度持平,卖车毛利率提升 [14][16][18] 销量与收入指引 - 2025年一季度销量指引9.1 - 9.3万辆平淡,市场担心爆款车型销售势头,G6&G9或遇产能瓶颈 [19] - 收入指引隐含单价降至15万元,因车型结构和老款降价,公司仍预计毛利率双位数 [20][21][22] 整体收入与毛利率 - 总收入161亿略低于市场预期,总毛利率14.4%高于预期,汽车和其他业务毛利率均超预期 [24][25] 经营费用与利润 - 研发费用20亿略低于预期,投在智能化和新车型研发;销售和行政费用22.8亿超预期,因向经销模式转换 [31][34] - Non - GAAP下经营亏损略高于市场预期,因销售费用率超预期 [35] 分组2:公司优势与前景 降本能力 - 供应链管理改进使降本能力提升,P7+预售价低仍实现双位数毛利率,规模效应释放摊薄成本 [17] 产品定位 - 产品定位精准,聚焦用户需求,改款G6体现以用户为导向,G6+G9预计贡献月销 [9] 智驾能力 - 具备将高阶智驾技术打进15万元车型实现智驾平权能力,智驾实力处于第一梯队 [10] 产品周期 - 2025年产品周期强劲,各季度有新车型和改款上市,预计销量达45 - 50万辆 [10][11]
Nio 丧、乐道萎,蔚来还能拥有未来吗?
海豚投研· 2025-03-22 11:28
文章核心观点 蔚来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不及预期,2025年一季度指引也表现平平,销量增长乏力、汽车毛利率下滑、经营和净利润亏损加大等问题凸显,公司存在供应链管理和控费能力等根本问题,但已开始降本增效改革,预计二季度报表体现成果,不过改革成效和销量目标完成情况仍存疑[4][10]。 各部分总结 汽车收入与毛利率情况 - 汽车收入低于市场预期,本季度汽车收入175亿,与市场预期差近6.8亿,原因是卖车单价下行幅度超预期,从27万元环比下滑3万元至24万元,市场预期为25万元左右,或因实际促销折扣力度增加[1]。 - 汽车毛利率勉强符合市场预期,四季度卖车毛利率13.1%,但不及蔚来上季度指引的15%,反映出降本力度不够和供应链管理问题[1][2]。 - 单车经济方面,四季度单车均价24万元,受车型结构(乐道L60占比从1.3%增至36.8%)和实际卖车优惠加大(展车优惠、复购补贴等)影响下行;单车成本20.9万元,降本不及预期;单车毛利从3.5万元下滑到3.1万元[15][16][19]。 2025年一季度指引情况 - 销量指引平平,一季度销量指引4.1 - 4.3万辆,隐含3月销量1.39 - 1.59万辆,环比2月仅增长753 - 2753辆,预计仅能贴着下限走,乐道品牌受产能瓶颈和市场竞争影响失利[20][21][22]。 - 收入指引隐含单价勉强符合预期,一季度收入指引123.7 - 128.6亿元,隐含汽车销售单价24.7万元,但汽车毛利率会继续环比下行,因一季度销量低迷、规模效应差[2][24]。 整体收入与毛利率情况 - 收入端不及预期,四季度整体收入197亿,低于市场预期201亿,主要因汽车业务单价下滑;其他业务收入22.3亿,超预期,源于技术研发服务收入增加等[27]。 - 整体毛利率略超预期,为11.7%,超市场预期11%,由其他业务毛利转正带动,其他业务毛利率1.1%,大超预期负9.1%,但电力服务亏损未显著收窄[27]。 三费与利润情况 - 三费高增,本季度三费近85亿,环比增加11亿,销售费用上升最多[30]。 - 研发费用36.4亿,基本与市场预期持平,用于新车型研发和补齐智能驾驶短板,但效率不高,2025年指引每季度30亿左右[30]。 - 销售和行政费用48.8亿,超市场预期4.7亿,用于乐道销售网络建设和营销活动,但未换来销量增长,市场不认可高增费用[31][32]。 - 经营利润和净利润不及市场预期,经营利润因销管费用高增miss预期,净利润四季度 - 71亿,大幅低于预期 - 58亿,非经常性收入和利息与投资收益使亏损加剧[3][33]。 改革举措情况 - 落实CBU机制,衡量单元投入产出比[6]。 - 加强供应链管理,总裁李斌参与,通过压降供应商、走向平台化降本,如单车线缆等成本降低、自研芯片降低成本,2024年物料清单成本降10%[6]。 - 开启裁员行动,2024年Q4人员精简约10%(深圳达50%),新任销售负责人组建突击队淘汰重复岗位,一季度开始采取提升团队效率等控费行动[7]。 - 坚持换电,借助换电合作伙伴资源,推出相关计划,控制换电站CapEx投入[8]。 销量目标与预期情况 - 蔚来2025年销量目标44万辆,乐道品牌贡献22万辆(乐道L60预计交付18万辆),NIO主品牌增长10%至22.3万辆,但目前来看完成难度大[9]。 - 市场预期销量37万辆,隐含卖车P/S倍数0.8倍;海豚君预计30万辆,隐含倍数1倍左右,预计二季度改革成果体现在报表,5566改款上市或带动销量回升和估值拐点,但可持续性存疑[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