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

搜索文档
着力真实需求方能扩大服务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9-01 22:17
政策导向与行业趋势 - 商务部将于本月出台扩大服务消费若干政策举措 显示宏观逆周期调节政策持续向服务消费领域倾斜 [1] - 消费形态逐步转向商品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 宏观政策着力点随之转变 [1] - 服务消费收入弹性更高 居民收入预期和增速变化对其影响更大 [1] 消费行为特征 - 青年消费群体尤其是Z世代典型消费观念体现为愿意为兴趣爱好和情绪价值买单 呈现"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等现象 [1] - 消费者在接受情绪溢价的同时关注极致性价比 形成"该花花 该省省"的消费偏好 [1] - 服务消费领域并非缺乏需求 而是需要通过优质供给匹配更新的消费理念 [1] 供给端改革措施 - 通过对外开放扩大电信 医疗 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引入模式成熟优质服务 [1] - 通过对内放开减少国内市场限制性措施 包括放宽市场准入和优化监管模式 [1] - 聚焦解决优质服务供给短缺矛盾 激发市场竞争活力并丰富服务供给 [1] 政策实施路径 - 对外开放对内放开举措偏向长期改革 通过释放制度红利畅通服务消费循环 [2] - 短期逆周期调节政策需适时推出 如财政部"双贴息"政策通过财政资源撬动金融资源 [2] - 政策需降低消费者经营者融资成本并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流向消费领域 [2] - 长期改革与短期调节均需关照人的真实需求 将政策含金量转化为消费者获得感 [2]
两部门印发通知:到2027年年底,林场驻地通4G/5G网络比例达到90%
央视新闻· 2025-09-01 07:38
宽带林草建设政策目标 - 到2027年底林场驻地通4G/5G网络比例达到90% [1] - 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关键点位基本实现宽带网络覆盖 [1] - 国道和重点省道沿线按需实现4G/5G网络覆盖 [1] 网络覆盖深化要求 - 深化自然保护地管护站点和防火驻防点宽带网络覆盖 [1] - 加快向5G网络和千兆光网升级 [1] - 拓展20户以下人口聚居区移动网络覆盖 [1] 基础设施升级方向 - 升级扩容林场驻地对外传输网络 [1] - 加大森林草原防火通信设施建设力度 [1] - 推动网络开放共享减少重复建设 [1] 企业参与支持领域 - 基础电信企业为防火预警监测系统提供网络算力支持 [1] - 支持林区优先开展异网漫游 [1] - 鼓励电信企业参与智慧林业云平台等信息化项目 [1]
浪人早报 | 阿里云辟谣买寒武纪15万片GPU、刘强东现身宿迁看球赛逛超市、小电驴新国标9月1日实施…
新浪科技· 2025-09-01 05:00
阿里云与寒武纪GPU采购传闻 - 阿里云否认采购寒武纪15万片GPU的传闻 但确认支持国产供应链的一云多芯策略 [2] 刘强东公开活动与京东战略 - 刘强东现身宿迁视察京东折扣超市并参与夜市活动 引发下沉市场战略布局的解读 [2] 苹果iPhone eSIM推广计划 - 苹果计划在更多国家和地区取消iPhone 17系列的物理SIM卡槽 并通过培训课程推广eSIM技术 [3] 91助手服务终止 - 91助手宣布于9月27日停止所有服务 包括手机连接管理和应用安装等功能 [4][5] 华为鸿蒙生态进展 - 华为宣布鸿蒙生态取得重大进展 包括头部应用适配、开发效率提升和行业广泛应用 [6] 中国电信与阿里巴巴合作 - 中国电信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协议 将在云AI基础设施、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企业出海服务领域合作 [6]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于9月1日实施 规定锂电池车型最大重量55公斤 要求防篡改控制器和北斗定位功能 [8] 广州汽车补贴政策调整 - 广州市暂停实施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 仅允许8月29日前完成交易的消费者申请补贴 [9] 新能源汽车及消费电子行业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保持高增长 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超30% 消费电子行业营收增长24.82% [9]
中报收官近八成公司盈利 上千家净利增速超五成
深圳商报· 2025-08-31 16:57
整体业绩表现 - 全部A股上半年实现营收34.96万亿元 同比增长0.02% 归母净利润2.99万亿元 同比增长2.45% [1] - 5424家A股公司公布中报 其中4178家盈利 占比77% [1] - 2908家A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占比54% 其中1116家净利润增速超50% 占比21% 661家净利润翻倍 [2] 行业盈利分布 - 综合 农林牧渔 钢铁 建材等行业净利润增速居前 地产 煤炭 轻工等行业净利润下降较大 [1] - 银行 非银金融 石油石化 通信 食品饮料行业净利润规模位居前五 [2] - 上市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合计1.1万亿元 占全部A股净利润约37% 非银金融净利润3005亿元 金融行业合计净利润约1.4万亿元 占A股净利润近五成 [2] 头部企业营收规模 - 56家A股公司上半年营收超1000亿元 [1] - 营收前十企业分别为中国石油(1.45万亿元) 中国石化(1.41万亿元) 中国建筑(1.11万亿元) 中国移动(0.54万亿元) 中国中铁(0.51万亿元) 中国平安(0.50万亿元) 中国铁建(0.49万亿元) 工商银行(0.43万亿元) 建设银行(0.39万亿元) 比亚迪(0.37万亿元) [1] 头部企业盈利规模 - 48家A股公司上半年净利润超100亿元 [2] - 净利润前五企业为工商银行(1681.03亿元) 建设银行(1620.76亿元) 农业银行(1395.1亿元) 中国银行(1175.91亿元) 中国移动(842.35亿元) [2] 高增长企业表现 - 万辰集团上半年净利润4.72亿元 同比增长503倍 位居增速榜首 该股年内涨幅达165% [2] - 新特电气 南方精工 *ST松发 富士莱净利润增速均超100倍 位列增速前五 [2] 龙头企业业绩稳定性 - 贵州茅台上半年净利润454亿元 同比增长8.9% 在白酒行业整体不佳背景下保持稳定 [3] - 宁德时代上半年净利润304.85亿元 同比增长33.33% 营收与净利双增长 [3] - 中国移动上半年净利润842.35亿元 同比增长5% [3]
我省4项目入选国家高质量数据集典型案例
新华日报· 2025-08-30 23:21
国家数据局高质量数据集典型案例 - 国家数据局在2024年8月28日至30日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发布首批104个高质量数据集典型案例名单 [1] - 江苏省有4个案例入选典型案例名单 包括中国移动研发大模型数据集 公共信用档案数据集 发电智能巡检与安全管控数据集 以及节能光伏一体化综合能源数据集 [1] 入选案例数据规模与应用领域 - 中国移动研发大模型高质量数据集总数据量超10TB 覆盖8类17个技术类中文语料数据集 可复用于工业 金融 交通等垂直领域行业大模型质量提升与评估 [1] - 公共信用档案高质量数据集已对接47个部委和31个省级单位及兵团 截至2024年6月累计归集数据超800亿条 广泛应用于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领域 [1] - 中国华电发电智能巡检与安全管控高质量数据集构建覆盖风电 光伏 水电 火电全发电类型的智能巡检与安全管控视觉数据集 [1] - 节能光伏一体化综合能源高质量数据集为行业客户提供一体化绿色低碳运营场景和交付服务能力 [1]
罕见,第四大运营关停移动基站,重回三家!
新浪财经· 2025-08-30 16:35
核心交易 - 美国第四大移动运营商Echostar宣布关停所有移动基站并将核心频谱资产以230亿美元出售给AT&T [1] - 交易预计2026年中期完成 目前待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及其他监管机构批准 [1] - 消息公布后EchoStar股价单日暴涨70% [3] 公司背景与战略演变 - EchoStar成立于1980年 业务起源以卫星电视和广播服务为主 旗下拥有Dish Network、Boost Mobile、Sling TV等子公司 [5] - 2019-2022年美国政策支持市场出现第四运营商 EchoStar被推向台前 [5] - 公司曾以创纪录速度建成全球首个大规模Open RAN 5G网络 试图通过虚拟化开放架构降低成本 [6] - 最终因财务困境与技术能力不济选择出售频谱并退出移动运营 [3][12] 财务状况恶化 - 2025财年第一财季营收38.70亿美元同比下降3.61% 净亏损2.03亿美元同比扩大87.57% [8] - 第二季度营收37.2亿美元同比下降5.8% 再度低于市场预期 [8] - 截至2024年底负债总额高达300亿美元 全年经营性现金流出超过12亿美元 [8] - 多次推迟利息支付 信用状况持续恶化 [8] 技术实施问题 - Open RAN网络实际部署中出现覆盖不足、信号稳定性差等问题 用户体验远不及主流运营商 [9] - 2024年宣布裁员33% 技术团队大幅缩水 网络升级与优化工作基本陷入停滞 [9] 行业竞争格局 - 美国移动用户渗透率超过130% 市场高度饱和 价格战与资源战激烈 [11] - 新进入者缺乏规模优势 难以承担频谱维护与网络建设成本 [11] - 类似案例包括日本乐天移动持续亏损 中国广电面临多重压力 [11] 频谱资产价值 - 出售的中低频段频谱资源包括600MHz、700MHz和AWS频段 具有覆盖广、穿透力强特点 [12] - 该频谱尤其适合5G广域覆盖与物联网业务部署 对AT&T是稀缺战略资源 [12] - AT&T通过此次交易强化频谱储备 巩固三强争霸中的竞争地位 [12] 市场影响与行业启示 - 交易完成后美国电信市场将回归三足鼎立结构 [15] - 通信行业资本密集、技术迭代迅速 缺乏规模资金技术积累的挑战者难以撼动巨头主导格局 [15] - 即便有政策支持与技术新路径 仍需长期资本投入和强大运营能力作为后盾 [15]
第一太平(00142.HK):聚焦东南亚市场 INDOFOOD等核心业务驱动增长
格隆汇· 2025-08-30 04:13
核心业务与财务表现 - 业务重心聚焦亚洲市场 采取多元化投资组合策略 主要经营消费性食品 电信 基建及自然资源四大板块 投资集中在印尼 新加坡 菲律宾等亚太地区 [1] - 2025H1收入50.3亿美元 同比增长0.6% 归属母净利润3.9亿美元 同比增长40.8% 归母净利率7.8% 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 [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105.1/112.2/118.8亿美元 同比增长4.5%/6.8%/5.8% 归母净利润7.9/9.3/10.5亿美元 同比增长31.2%/17.7%/13.5% [3] 核心资产运营优势 - 持有Indofood 50.1%股权 MPIC 44.6%股权 PLDT 25.6%股权 通过派驻董事及交叉任职获取治理权 参与战略制定与财务政策管理 [2] - Indofood构建方便面 乳制品 休闲食品 调味料四大业务板块 旗舰品牌Indomie占印尼方便面市场超70%份额 Bogasari面粉市占率超50% 拥有印尼最大种植园 [2] - 食品加工市场规模2024年达3640亿美元 受益于东南亚人口红利 快速城市化及消费升级浪潮 [2][3] 估值与投资前景 - 预计2025-2027年EPS为0.18/0.22/0.25美元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5/3.8/3.4倍 [3] - 给予2025年4.8-5.2倍PE估值 对应合理区间8.13-8.81港元 市值347-375亿港元 较当前存在25%-35%溢价空间 [3]
第一太平(00142):聚焦东南亚市场,Indofood等核心业务驱动增长
国信证券· 2025-08-29 08:56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评级 [1][4][6] 核心观点 - 公司聚焦东南亚市场 核心业务包括消费性食品、电信、基建及自然资源四大板块 [1][9] - 受益于东南亚人口红利、快速城市化及消费升级 投资组合公司收入与利润增长潜力显著 [4][62] - 公司通过主动参与控股公司运营(如派驻董事、高管交叉任职)提升治理效率和协同效应 [3][42] - 核心资产Indofood在印尼方便面市场占有率超70% 面粉市场占有率超50% 具备强定价权 [2][41] - 2025H1收入50.3亿美元(同比+0.6%) 归母净利润3.9亿美元(同比+40.8%) 净利率7.8%(同比+2.2pct) [1][29] 业务结构 - 2024年利润贡献占比:Indofood(47.5%)、PLDT(19.1%)、MPIC(26%)、FPM Power(12.5%) [14] - 持有Indofood 50.1%股权、MPIC 44.6%股权、PLDT 25.6%股权(截至2025年3月28日) [3][42] - 供应链纵向整合:Indofood覆盖农业种植至分销全产业链 提升成本控制和抗风险能力 [47]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收105.11亿美元(+2.0%) 2024年受汇率影响降至100.57亿美元(-4.3%) [5][26] - 2020-2024年归母净利润CAGR约31% 体现经营韧性 [26] - 毛利率稳步提升:2024年36.3% 2025E-2027E预计为36.7%/36.9%/37.1% [5][52][54] 盈利预测 - 2025E-2027E营收预测:105.1/112.2/118.8亿美元(同比+4.5%/6.8%/5.8%) [4][54] - 2025E-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7.9/9.3/10.5亿美元(同比+31.2%/17.7%/13.5%) [4][54] - 对应EPS 0.18/0.22/0.25美元 当前股价PE为4.5/3.8/3.4倍 [4][63] 行业背景 - 东南亚食品加工市场规模从2020年2990亿美元增至2024年3640亿美元 [2][32] - 印尼人均GDP五年累计增长23%-27% 失业率降至5%以下 驱动消费需求 [32] - 印尼食品市场头部企业占38%份额 本土龙头(Indofood、Wings Group)与跨国企业并存 [37][40] 估值分析 - 绝对估值(FCFF法):8.03-8.96港元 [58] - 相对估值(PE法):给予2025年4.8-5.2倍PE 对应合理估值8.13-8.81港元 [4][62] - 当前市值277亿港元 估值区间存在25%-35%溢价空间 [4][6]
智通港股通持股解析|8月29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00:33
港股通持股比例排行 - 中国电信持股103.22亿股 比例达74.37%位列榜首 [1] - 绿色动力环保持股2.83亿股 比例69.99%居第二位 [1] - 中国神华持股22.97亿股 比例67.99%排名第三 [1] - 凯盛新能持股1.69亿股 比例67.61%紧追其后 [1] - 天津创业环保与弘业期货并列64.45%持股比例 [1] - 新天绿色能源持股11.69亿股 比例63.56% [1] - 南方恒生科技持股67.56亿股 比例60.61%进入前十 [1] 港股通近期增持情况 - 盈富基金获增持32.89亿元 持股数增加1.29亿股 [1] - 腾讯控股获增持31.46亿元 持股数增加529.70万股 [1] - 美团-W获增持25.13亿元 持股数增加2471.09万股 [1] - 阿里巴巴获增持19.06亿元 持股数增加1645.64万股 [1] - 快手获增持15.77亿元 持股数增加2062.24万股 [1] - 南方恒生科技获增持9.48亿元 持股数增加1.71亿股 [1] 港股通近期减持情况 - 中国海洋石油遭减持13.28亿元 持股数减少6847.82万股 [2] - 小米集团遭减持11.93亿元 持股数减少2247.52万股 [2] - 泡泡玛特遭减持10.56亿元 持股数减少325.66万股 [2] - 华虹半导体遭减持10.45亿元 持股数减少1827.76万股 [2] - 中芯国际遭减持9.98亿元 持股数减少1601.18万股 [2] - 小鹏汽车遭减持9.86亿元 持股数减少1161.16万股 [2]
新政组合拳9月出台,撬动服务消费新增量
北京商报· 2025-08-28 13:55
消费形态转变 - 我国消费形态已逐步转向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阶段[1][3] - 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达46.1% 对消费支出增长贡献率达63%[3] - 2020-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3] 服务消费表现 - 2024年1-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服务消费占比持续提升[3] - 服务消费和体验消费成为消费升级重要表现 "买服务、买体验"成为消费重要增量[3] - 服务业就业占比达48.8% 其中餐饮住宿、居民服务、文体娱乐等行业就业人员增长明显[4] 政策支持措施 - 商务部9月将出台扩大服务消费若干政策措施 统筹利用财政金融手段优化服务供给能力[1][6] - 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1][5] - 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1][6] 服务业开放影响 - 引入外资可增加养老托育家政等领域国际先进服务模式 提升行业标准化专业化水平[6] - 外资企业进入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 带动相关消费增长形成消费投资良性互动[6] - 服务业开放可形成可复制经验 推动更广范围改革开放形成制度红利与市场红利双轮共振[6] 消费场景创新 - 支持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建设 推动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7] - 开展"服务消费季""中华美食荟""养老服务消费季"等系列活动 培育服务消费新热点[7] - 发展入境消费、人工智能+消费、IP+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7] 服贸会平台作用 - 2025年服贸会将展示190余项服务贸易最新成果 包括91项全球全国首发服务[8] - 充分利用首钢园特色场地筹划40余场配套活动 包括文创市集、精致美食、精彩展演等[8] - 50多个国家20多个国际组织设展办会 通过区域联动满足服务消费多元需求[8] 经济发展意义 - 服务消费是提振消费关键领域 带动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4] -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 - 服务消费具有乘数效应强、增长可持续特点 能将"头回客"转化为"回头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