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装备

搜索文档
许昌公布223个重大项目融资需求,总额达1019.6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8 13:53
融资对接会概况 - 许昌市举行融资对接会 现场发布223个重点项目融资需求 总额达1019 6亿元 [1] - 会议旨在向全省金融机构展示许昌产业发展潜力与项目投资价值 [1] 许昌市产业发展现状 - 许昌已形成十大产业集群和十六条产业链 构建"未来产业为先导 新兴产业为支柱 传统产业为基础"的产业新体系 [3] - 电力装备产业入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和河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 节能环保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硅碳新材料产业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超硬材料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3] - 许昌是全国重要电力装备生产基地 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烟草产业基地 中西部最大电梯生产基地 长江以北最大再生资源利用基地 全球最大人造金刚石和发制品生产基地 [3] 许昌市战略发展规划 - 实施"两融五城四跃升"战略 推进"五城"建设 [3] - 智能电力领域依托许继 森源等龙头企业及300多家配套企业 以中原电气谷为载体 目标"十五五"期间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 [3] - 品质消费领域推广胖东来服务理念 推进文商旅融合 餐饮酒店及商业综合体等项目 实现从"品质胖东来"向"品质许昌"升级 [3] 重点项目投资计划 - 2025年谋划实施省市重点项目398个 总投资3461 7亿元 年度计划投资1363 1亿元 [4] - 截至4月底 168个新建项目已开工 占全年261个新建项目的64 4% [4]
“黄金三角”出圈记②丨郑许一体化 双城何以“双成”?
河南日报· 2025-05-27 23:32
区域发展战略 - 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郑州与许昌正加速一体化进程 [1] - 全国十大城市群占国土面积10%却贡献超2/3 GDP,区域集群发展成趋势 [2] - 郑许一体化通过资源整合实现规模效应,综合竞争力将获质的提升 [2] 交通基建 - 郑许市域铁路全长67.13公里,开通一年运送旅客超千万人次,形成"一小时通勤圈" [6] - 许港快速通道、3条高铁与航空枢纽构成"零距离"换乘综合交通体系 [6] 产业协同 - 许港产业带总面积2467平方公里,集聚1238家规上工业企业,形成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 [7] - "研发在郑州、生产在许昌"模式落地,黄河科技集团具备年产75万台PC机/36万台服务器产能 [7] - 超硬材料产业聚链成群,郑南商许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13] 平台与创新 - 自贸区许昌联动创新区对接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完善跨境电商等开放平台 [8] - 中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5大算力设施集聚郑许,支撑AI产业发展 [13] - 禹州天源医药与郑州中科院共建实验室,建成全国最大青蒿素生产线(年产60吨) [13] 经济数据 - 长葛市2024年GDP达630.2亿元,拥有542家规上工业企业 [4] - 郑汴许"黄金三角"经济总量超2万亿元,规模比肩武汉中心城市 [14] 文旅融合 - 许昌曹魏文化+郑州古都资源形成互补,郑许市域铁路带动跨城旅游消费 [6][13] - 胖东来等商业体通过轨道交通吸引郑州客流,形成"移动购物车"效应 [1][6]
【中国制造新观察】打造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经济日报· 2025-05-27 09:17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战略 - 核心目标是在国家安全领域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生产供应体系,确保极端情况下经济正常运转[2][4] - 强调通过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提升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等关键领域竞争力[4] - 重点聚焦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工业软件等产业链全链条技术攻关[4] 产业链现状与国际地位 - 中国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量全球第一,2023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30%[3] - 产业链存在"大而不强""全而不精"问题,需从长度优势转向韧性建设[3] - 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已形成国际领先优势[5] 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 - 新兴产业培育重点包括5G、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方向[5] - 未来产业布局聚焦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赛道[5] - 通过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化产业链布局[5] 技术突破方向 - 需锻造"撒手锏"技术提升全球产业链话语权[2][5] - 强调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等领域的全链条创新机制[4] - 应用场景驱动模式推动新技术商业化落地[5]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继续把制造业搞好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27 00:29
制造业发展现状 - 2025年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1% [2] - 中国已成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 [5] -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1年32.1%降至2024年24.9% [8] - 中国在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种产量全球第一 [10] 制造业战略意义 -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 [4] - 工业空心化会对生产力布局和全球产业链产生深远负面影响 [6] - 制造业创造了就业机会并提升了国家科技水平和创新活力 [5] - 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工业化历程 [6] 技术创新与自主发展 - 现代制造业必须加强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 [4] - 新能源汽车国产化率突破75%较进口成本降低40% [8] - 高档数控系统和工业机器人仍大量依赖进口 [7] - 华为5G专利全球占比达20%主导3GPP标准制定 [9] 产业升级趋势 - 制造业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11] - 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超过8000万台套设备 [11] - AI质检等智能化应用场景渗透率超过40% [11] - 光伏组件产量占全球总量80%以上 [11] 数字化转型 - 数字化转型催生无人化生产体系等新型产业形态 [13] - 数字孪生技术使产品研发周期压缩一半以上 [13] - 区块链溯源体系让供应链透明度提升90% [13] - 企业组织架构向网状结构转变 [13] 政策规划 - 到2025年突破百项前沿关键核心技术 [14] - 2027年关键核心技术将取得重大突破 [14] - 推动制造业从"全球工厂"向"创新策源地"转型 [14] -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 [15] 三化协同发展 - 高端化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技术竞争力 [16] - 智能化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16] - 绿色化通过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17] - 新能源汽车是"三化"协同发展的典范 [18]
“80后”赵启领衔山东电工新一届领导班子
齐鲁晚报· 2025-05-19 13:25
人事变动 - 山东电工完成新一轮董监高调整 任志航、王斐、刘刚退出董事职务 沙志昂、刘金忠卸任监事 新增韩占青、陆飞及雷明三人为董事 监事职务暂时空缺 [1] - 此次调整为近一年来第二次大规模高管变动 2024年7月王斐、沙志昂、刘刚等人曾进入董监高序列 仅一年后便退出 [3] - 赵启于去年10月接棒赵永志成为新任党委书记、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 [3] 领导层背景 - 赵启同时担任山东电工和宏盛华源两家电力系央企的董事长 山东电工为宏盛华源控股股东 [5] - 赵启1983年1月出生 曾长期在中国西电集团任职 [5] - 宏盛华源2024年10月28日召开董事会 选举赵启为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董事长 [3] 业务动态 - 山东电工所属常州东智中标湖北能源集团三峡新疆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新能源基地6×660兆瓦煤电项目全部6台750千伏主变压器设备 该项目为国内单期建设规模最大的火电工程 [7] - 集团中标南方电网多个优质项目 宏盛华源中标南方电网2024年主网二批、配网二批框架项目 设备公司中标南方电网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 [7] 公司概况 - 山东电工是中国特大型输变电产业集团 业务涵盖输变配电设备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检测集成 输变电在线监测 数字电网技术开发 电网运维 电力设备检修 综合能源服务及电力工程总包等 [7] - 公司是国内特大型电力装备及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 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的电力装备制造商和系统服务商 [7] - 集团所属企业30余家 分布在山东北京重庆江苏浙江安徽陕西等省市 员工近一万名 [7] - 公司成立于2010年 注册资本350000万元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为赵启 [7]
车厘子、牛油果跃上江苏餐桌,新能源车驶向拉美街头江苏与拉美共赴发展之约
新华日报· 2025-05-18 23:45
经贸合作规模 - 2024年前4个月江苏对拉美进出口总额达1158.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9% [1] - 徐工集团巴西生产基地年产值超5亿美元 吸纳当地员工近1500人 [2] - 江苏苏豪集团与南京桂花鸭集团年进口拉美农牧产品贸易额超8亿美元 [4] 制造业与产业链合作 - 徐工巴西生产基地以工程机械为核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形成完备产业生态 [2] - 中天科技秘鲁国家宽带项目将偏远地区网络覆盖率从8%提升至65% [2] - 亨通光电巴西光缆厂采用本地化采购策略使生产成本较国内降低15% 产品进入美洲电信供应链 [2] 能源与矿产资源开发 - 南瑞巴西公司电力系统解决方案成为巴西部分地区供电的"稳定器" [3] - 连云港港与巴西淡水河谷混矿基地长期为长三角钢厂供应优质铁矿石 [3] - 天合光能巴西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1MW 已成功并网运行 [4] 新能源与数字基建 - 苏州金龙纯电公交获乌拉圭史上最大纯电公交车订单(100辆) [4] - 中天科技在秘鲁采用"光纤+5G基站+新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 [2] - 亨通光电巴西光缆厂实现技术输出与本地化生产双重突破 [2] 农业与食品加工 - 宿迁洋河酒厂收购智利第二大酿酒集团VSPT 12.5%股权 [4] - 江苏企业长期进口拉美大豆、牛肉等农牧产品形成稳定供应链 [4] - 智利车厘子、秘鲁牛油果等拉美农产品持续进入江苏消费市场 [1]
梯次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
经济日报· 2025-05-14 22:06
政策指引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5年版)》 作为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和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等工作的参考指引 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1] - 《参考指引》突出智能化升级 围绕大模型、智能体、机器人、数字孪生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各个环节的应用 强化不同场景智能化应用方向 如生成式设计创新、智能排产、动态调度系统和智能决策系统等 [2] - 《参考指引》围绕智能制造的工厂建设、产品研发等8个主要环节 强化业务全链条赋能 着力培育工厂数字化设计与交付、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营销等新模式 促进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产业模式的智能化变革 [2] 技术改造进展 - 工信部支持首批20个城市开展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 累计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和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2] - 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 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 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过60万家 [2] - 工信部印发电力装备、轻工、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分行业梳理数字化典型场景 图谱化、场景化推进重点行业精准转型 [2] - 截至今年3月底 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83.5%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66.2% [3] 人工智能应用 - 工业企业广泛接入DeepSeek等模型 工业大模型应用平台超过100个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达151个 [4] - 以大模型为核心的智能体正成为人工智能赋能行业的重要形式 到2026年 中国50%的500强企业将部署AI智能体进行数据治理 40%的中国500强企业将构建数据智能与模型智能的双轮驱动体系 [4] - 联想集团发布业内第一个企业超级智能体 将从计算基础设施、数据模型、智能体开发服务等方面帮助企业开发超级智能体 [4] - 大模型落地产业仍面临成熟度不足、存在幻觉现象、缺乏可解释性等难题 预计两三年内有望实现生产效率全面提升 [5] 工业互联网发展 - 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已实现对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 去年核心产业规模超1.5万亿元 带动经济增长近3.5万亿元 [7] - 高质量外网覆盖全国97%以上的地级行政区 建成自主可控标识解析体系 二级节点上线383个 标识注册量超过6500亿个 服务企业超50万家 [7] - 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汇聚工业数据14亿条 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340家 重点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超1亿台(套) 全国累计上云上平台企业约400万家次 [7] - 浪潮云洲通过打造纺织空调风机数智化运行平台 构建基于智能体的数字化孪生体系 使次品率下降1.2% 综合能耗降低10% 年节省电费超20万元 运维效率提升40% 成本降低30% [6] 未来规划 - 工信部将一体推进"点线面"改造 梯次推进"智改数转网联" 推动数字技术全方位全链条融合赋能 以数字化转型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3] - 工信部将推动制造业全流程、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智能升级 加快超级智能终端的产业化、商业化进程 持续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系列活动和典型案例征集 遴选"十大行业、百大场景、千家标杆" [5] - 工信部将加快出台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意见 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 实施标识"贯通"三年行动和工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行动 完善工业数据流通基础制度和市场化配置机制 [8] - 工信部将实施"链网协同"工程 发布船舶、石化化工、汽车、纺织等重点行业领域融合应用指南 分类遴选典型应用案例和优秀解决方案 高水平、高标准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和5G工厂建设 [8]
特变电工(600089):积极扩展能源业务,输变电装备持续增长
招商证券· 2025-05-13 12: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业绩符合预期,一季报逐步改善,能源业务稳健且火电容量扩张,输变电业务贡献加大,硅料业务影响逐步减弱,长期来看公司能源优势稀缺且难以复制,预测2025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6亿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能源业务影响24年表现,一季报逐步改善 - 2024年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Q4单季度出现亏损,2025年一季度同比下降但环比Q4逐步改善 [1][11] - 2024年硅料、煤炭等产品价格调整致整体毛利率下降,费用率小幅提升,全年计提减值35.6亿,归母净利率4.2%,Q1盈利明显改善,归母净利率修复至6.8% [7][11] - 一季度末公司现金类资产约280.3亿,负债率56.8%,围绕能源资源优势扩张经营体量,期末固定资产扩至822亿,在建工程148亿,后续投入有望逐步贡献 [7][12] 发挥资源优势扩张能源板块,输变电装备业务快速增长 - 煤炭业务稳健,核定产能7400万吨,2024年满产满销,疆外销售占比超25%,收入192.64亿,同增5.7%,价格下行致毛利率下降约14pcts,未来疆煤外运有盈利提升空间 [7][18] - 电站规模快速扩张,Q1末电站容量8.78GW,火电新增2GW至5GW,风光电站容量分别为2.4GW、1.3GW,发电贡献加大,2024年确收风光建设项目3GW,同比增长36% [7][18] - 公司披露20Nm3煤制气项目,预计年转化原煤约580万吨,副产化工品,产品面向华北、华东市场,以2.53元/Nm3估算项目利润总额约16亿,有望打开盈利新空间 [7][22] - 输变电业务贡献加大,2024年变压器等电气设备业务收入223.63亿,同比增长20.98%,电线电缆收入156.92亿,同增15.81%,完成多项装备研制,开关成套设备批量应用,全年输变电产业国内市场签约491亿元,同比增长21.4%,一季度维持较快增速 [7][24] 硅料业务影响逐步弱化,多项业务进展积极 - 2024年度公司高纯多晶硅产量19.88万吨,销量19.92万吨,硅料价格下行、产能处置造成较大亏损,下半年调整产线开工,低位运行,预计影响将逐步减弱 [7][26] - 2024年新特能源逆变器、SVG等业务量快速增长,逆变器全年出货量突破20GW,海外超7GW,同比增长超120% [26] - 2024年公司黄金业务收入11.9亿,大幅增长188%,Q4单季4.7亿,成本增长致毛利率略有下行,目前金矿产量2 - 2.5吨/年,考虑金价变化,黄金贡献有望加大 [26]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98206|97867|100739|113272|128553| |同比增长|2%|-0%|3%|12%|13%| |营业利润(百万元)|16909|4874|7808|8768|9690| |同比增长|-37%|-71%|60%|12%|1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703|4135|5605|6298|6964| |同比增长|-33%|-61%|36%|12%|11%| |每股收益(元)|2.12|0.82|1.11|1.25|1.38| |PE|5.6|14.6|10.8|9.6|8.7| |P/B|1.0|0.9|0.9|0.8|0.8|[8]
“千亿产业新势能”系列之电力装备篇: 从跟随到引领 衡长株潭“特高压”何以独步全球
证券时报· 2025-05-06 17:55
特高压输电工程 - 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宁电入湘"工程)全长1634千米,连接宁夏新能源基地和湖南华中经济大省 [2][3] - 工程计划2024年10月投入运营,年输送电量至少360亿千瓦时 [4] - 衡变公司承制的高端换流变压器全部14台一次试验合格,保障工程顺利推进 [4][5] 特高压装备技术 - 高端换流变压器绝缘纸厚度公差控制在±0.5毫米,多层绝缘结构装配累积误差小于1毫米 [5] - 金杯电工交付的14台换流变压器绕组线一次检验合格,导体和绝缘层无污染或损伤 [6] - 特高压开关尺寸达二十多米,铝球直径约四米,主触头链接精度达毫米级 [8] 产业集群发展 - 衡长株潭特高压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2024年总产值超2200亿元,占全国比重超25% [7] - 集群内715家规模企业形成全产业体系,特高压变压器市场占有率连续10年全球第一 [7][8] - 集群累计创造数十项世界第一和上百项全国第一,拥有9家国家单项冠军企业和6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9] 技术创新 - 衡变公司通过数字仿真验证优化线圈结构,将±800千伏换流变焊点从450个压缩到42个,可靠性提升10倍 [10][11] - 金杯电工研发"超薄漆膜"技术降低变压器损耗,重点突破绝缘材料技术瓶颈 [11] - 集群企业整体保持高研发强度,依托35个国家级和161个省级创新平台推动高端化转型 [9] 未来规划 - 湖南省计划到2026年集群总营收达2700亿元,2030年突破4000亿元 [10] - 2025年计划参与制修订200个国家和地方标准,在"一带一路"国家建立100个营销机构 [11] - "十五五"期间我国特高压工程投资将保持高强度,计划建设"十六交十二直"工程 [12]
冲刺“千亿县”,宝应项目建设加速跑
新华日报· 2025-05-03 23:15
文章核心观点 宝应县项目建设进展快,为冲刺“地区生产总值过千亿元”目标提供支撑,通过招商体制改革取得成果,各项目建设单位采取服务保障项目落地,未来将重点培育产业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1][2] 项目建设情况 - 4月新签约30个项目,总投资超146亿元,95项列省市重大项目上半年将全部实质性开工 [1] - 全县累计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72项 [1] - 宝应经开区一季度正式签约10个制造业项目,达成合作意向项目16个 [1] 招商举措 - 去年实行招商体制改革,组建市场化招商公司,设立专业化招商引资基金,推进“驻点招商”“靶向招商”“基金招商” [1] - 宝应经开区招商小组聚焦“智改数转”,在重点招商区域捕获48条项目信息 [1] 项目服务保障 - 各项目建设单位采取政府专班服务,护航签约项目加快落地 [1] - 夏集镇“驻厂服务专班”为环保设备专用板材项目核对供电方案,力争10月竣工投产 [1] - 安宜镇项目服务专班保障多个项目建设进度、开工及手续办理 [1] 未来规划 - 重点培育打造“两电两新”产业,提升产业链聚合度和新型工业化水平 [2] - 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持续招商引资,关注项目科技含量、亩均产出和生态效益 [2] - 确保今年全县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60个以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