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大技术装备攻关
icon
搜索文档
四川发布19项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成果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13:23
高端能源装备技术突破 -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完成18兆瓦半直驱海上风电机组与8兆瓦级陆上大型半直驱风力发电机组自主开发 推动风电半直驱技术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3] - 高端能源装备领域7项成果共突破26项关键核心技术 多项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 航空航天装备研发进展 - 四川沃飞长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AE200型载人eVTOL完成国内首个全尺寸倾斜过度飞行试验 标志低空载人交通装备研发取得重要突破 [3] - 航空航天类4项装备突破8项关键核心技术 预计2026年完成适航取证后将完善低空交通网络 [3] 工业母机与医疗装备创新 - 四川省工程装备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口腔CT设备在精密机电控制、图像重建与低剂量成像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 实现口腔疾病精准诊断与治疗方案个性化 [4] - 工业母机及医疗类8项装备突破26项关键核心技术 覆盖高端制造与民生医疗关键领域 [4] 重大技术装备整体成果 - 四川省集中发布19项已研制完成的重大技术装备 涵盖高端能源、航空航天、工业母机及医疗等多个关键领域 [1]
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来了,涉及风电光伏、核电等
第一财经· 2025-09-12 01:35
核心观点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通过提高装备供给质量、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际市场等举措,推动电力装备行业稳定增长,其中明确提及"积极安全有序推动一批沿海核电项目核准建设" [1][2] 行业目标 - 2025-2026年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 [1] - 电力装备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7%左右,龙头企业年均营收增速10%左右 [1] - 发电装备产量保持在合理区间,新能源装备出口量实现增长 [1] 提高装备供给质量 - 统筹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突破一批标志性装备 [2] - 加快风电等新能源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行动 [2] - 依托国家科技专项推进关键零部件攻关,在新能源、智能电网装备等领域支持关键核心产品创新项目 [2] 扩大国内有效需求 - 依托能源领域重大工程项目稳定电力装备需求,加快推进陆上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海上风电规范建设 [2] - 继续实施煤电"三改联动",推进新一代煤电改造建设,稳妥有序淘汰落后产能 [2] - 积极稳妥推动重大水电建设,积极有序开发建设抽水蓄能,稳步推进核电开发 [2] - 核准建设一批重点电力互济工程,推进智能微电网建设和电源电网侧储能应用 [2] 开拓国际市场 - 加强绿色基建、新型基建等领域合作,拓展电力装备海外市场 [3] - 深化与新兴市场国家在风电、光伏、储能等领域全产业链合作 [3] - 支持电力领域对外承包工程合作,鼓励能源开发企业、装备制造企业、金融机构组团出海 [3] - 鼓励零部件制造企业融入海外供应链 [3] 加快装备推广应用 - 充分发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政策体系作用 [4] - 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政策,支持企业申报项目 [4] - 加快电力装备领域首台(套)试验验证平台建设,推动资源开放共享 [4] - 发挥国有企业大用户作用,鼓励采购电力装备领域创新产品 [4] 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 研究制定风电装备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和管理办法,推动研发迭代保持合理节奏 [5] - 深入实施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政策,引导产业优化布局和转型升级 [5] - 支持企业优化招投标规则,引入多种评价体系,开展装备全生命周期评估 [5] - 鼓励行业协会引导企业通过提升质量、强化服务等手段提高竞争力 [5] 强化标准支撑引领 - 加快变压器、电机等技术标准升级,引导低端产品更新改造 [6] - 完善电线电缆等行业标准,进一步强化质量要求 [6] - 加大回收循环利用标准供给,发布一批回收利用和再制造标准 [6] - 推进标准国际化,加强技术标准、检验检测、认证等方面的国际互认 [6] 推动绿色智能转型 -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力装备深度融合,加快装备绿色化升级改造 [7] - 引导企业加快全流程数字化转型,提升配电母线智能化水平 [7] - 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加快"5G+工业互联网"典型场景应用 [7] - 提高电动机、变压器、配电装备等能效水平,促进新能源装备循环利用 [7] 加强产业链协同 - 支持电力装备领域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向世界级迈进 [8] - 鼓励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产业链共链行动 [8] - 培育认定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8] 财税金融支持 - 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 [8] - 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能源电力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 [8] - 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创新金融服务,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加强数据对接共享 [8]
【中国制造新观察】打造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经济日报· 2025-05-27 09:17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战略 - 核心目标是在国家安全领域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生产供应体系,确保极端情况下经济正常运转[2][4] - 强调通过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提升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等关键领域竞争力[4] - 重点聚焦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工业软件等产业链全链条技术攻关[4] 产业链现状与国际地位 - 中国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量全球第一,2023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30%[3] - 产业链存在"大而不强""全而不精"问题,需从长度优势转向韧性建设[3] - 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已形成国际领先优势[5] 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 - 新兴产业培育重点包括5G、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方向[5] - 未来产业布局聚焦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赛道[5] - 通过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化产业链布局[5] 技术突破方向 - 需锻造"撒手锏"技术提升全球产业链话语权[2][5] - 强调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等领域的全链条创新机制[4] - 应用场景驱动模式推动新技术商业化落地[5]
四川从六方面提供一系列政策措施 支持被投企业全心创新专心发展
四川日报· 2025-05-17 01:21
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 支持企业参与双向揭榜挂帅攻克关键核心技术[1] - 支持企业建设研发平台并给予30%政府补贴[1] - 支持企业参与产业基础再造项目最高补贴2000万元[1] - 支持企业参与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给予30%补贴[1] 技术改造升级支持 - 支持生产线/"智改数转"/环保安全/"微技改"等改造项目补贴5%-20%[1] 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扶持 - 支持产业新赛道发展每个赛道最高2000万元[2] - 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单个项目最高2000万元[2] - 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智能化改造/研发创新/扩大产量[2] - 支持脑机接口企业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突破/产品培育/场景拓展[2] 新产品新技术推广 - 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给予保费补贴和销售奖励[2] - 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纳入2025年度计划清单给予资金支持[2] - 实施标准领航行动支持链主企业/科研机构牵头研制标准[2] 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 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体系[2] - 国省两级对专精特新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及白名单支持[2] 要素保障与服务 - 对绿色低碳制造业企业用能激励省级财政补贴35%[3] - 对不新增用地产能的技改项目实行备案承诺制优先保障用地[3] - 推出"园保贷"/"制惠贷"等普惠金融产品常态化政银企对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