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发电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能源集团:千亿级发电行业大模型发布
人民网· 2025-06-28 12:10
国家能源集团发布"擎源"发电大模型 - 公司正式发布千亿级发电行业大模型"擎源",具有三大创新:首创多能协同动态优化新引擎、首创发电行业垂直深耕新范式、首创全栈自主可控智能决策新体系 [1] - 该模型构建覆盖安全环保、电力交易、产调中枢、设备检修全链条的智能决策体系,实现电力全场景智慧化升级、模型自主优化能力升级和电系统智能化变革升级 [1] 三大创新突破 - 创立多能协同动态优化新引擎:融合运行监测、设备状态、气象环境等多源异构数据,构建"模型-智能体-应用"全栈产品矩阵,实现跨业务智能体高效动态协作 [2] - 创立发电行业垂直深耕新范式:专为电力系统打造"源-网-荷-储"全场景AI解决方案,关键环节AI应用覆盖率达100% [2] - 创立全栈自主可控智能决策新体系:基于全国产化技术栈,融合强化学习与多模态融合技术构建自适应训练与决策框架,实现技术到应用的完全自主可控 [2] 业务应用与成效 - 模型已在安全环保、电力交易、产调中枢、设备检修四大业务领域成功应用,覆盖13个场景,部署41个智能体 [3] - 推动安全管控从传统人防物防转变为AI赋能的主动防护体系,运维模式从"事后维修"跃升为"预测性维护",交易决策从经验依赖转变为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 [3] - 调度运行从人工单点优化升级为融合气象水情、市场供需等多维信息的全局协同智能调度 [3] 生态建设与未来规划 - 通过"场景驱动、分步实施、自主可控、生态共建"路径推进模型共享,分试点验证、规模推广、生态共建三阶段实施 [4] - 将逐步向产业链合作伙伴开放API接口,构建开放的大模型生态体系,联合高校、院所等攻关多模态融合、科学计算应用等关键技术 [4] - 重点推广首批13个场景,通过实时数据反馈与专家经验实现模型月级迭代更新,培养"AI+能源"复合型人才 [4]
中央企业千亿级大模型团队再添一员
环球网资讯· 2025-06-28 11:38
行业动态 - 中央企业加速拥抱人工智能,千亿级大模型出现在多个行业领域[1][2] - 截至今年3月下旬,中央企业在工业制造、能源电力、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行业、超500个场景布局应用人工智能[2] 公司动态 - 国家能源集团发布全球首个千亿级发电行业大模型"擎源",涵盖火电、水电、新能源发电产业的15个业务域、75个关键应用场景[1] - "擎源"大模型构建了覆盖安全环保、电力交易、产调中枢、设备检修全链条的智能决策体系[1] - 目前"擎源"已在多个业务领域成功应用,覆盖13个场景,部署41个智能体[1] 技术应用 - "擎源"大模型可主动跟踪降雨、流量、负荷变化,快速生成精准的调度计划[1] - 以水电调度为例,"擎源"提前7天预测暴雨洪水,迅速决策水库拦蓄和泄洪时机[1] - 国家电网去年12月发布千亿级多模态行业大模型光明电力大模型,面向电力全产业链提供服务[2] - 中国石油今年5月发布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应用于油气全产业链[2] 其他企业动态 -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分别发布九天大模型、星辰大模型、元景大模型[2]
我国首个发电行业大模型“擎源”发布 模型参数达千亿级别
快讯· 2025-06-28 09:58
行业技术突破 - 国家能源集团发布我国首个发电行业专业大模型"擎源",模型参数达千亿级别 [1] - "擎源"是全球首个千亿级发电行业大模型,显著提升模型推理能力 [1] - 该大模型为发电行业实现安全、高效、绿色、智慧发电提供技术支持 [1] 行业发展方向 - 大模型技术将推动发电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升级 [1] - 技术应用聚焦于提升发电效率与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1]
关注黄金产业方案细则推进
华泰期货· 2025-06-24 03: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9部门发布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聚焦资源安全、技术自主、绿色转型三大主线,旨在提升我国黄金产业的全球竞争力与战略安全保障能力;杭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推出住房公积金直付购房首付款业务;油价维持上涨趋势较上周小缓和,PTA价格上涨较多;PTA、PX近期开工季节性回落但处三年高位;一、二线城市商品房销售近期季节性回落且处近三年低位,国内航班班次周期性减少;全行业行业信用利差近期小幅回落 [1][2][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观事件总览 - 生产行业:9部门联合发布《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截至5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1亿千瓦,同比增长18.8%,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0.8亿千瓦,同比增长56.9%,风电装机容量5.7亿千瓦,同比增长23.1% [1] - 服务行业:杭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推出住房公积金直付购房首付款业务,二手房线上办理功能近期将推出 [1] 行业总览 - 上游:能源方面油价维持上涨且趋势较上周小缓和,化工方面PTA价格上涨较多 [2] - 中游:化工领域PTA、PX近期开工季节性回落,处三年高位 [3] - 下游:地产方面一、二线城市商品房销售近期季节性回落,处近三年低位;服务方面国内航班班次周期性减少 [4] 市场定价 全行业行业信用利差近期小幅回落 [5] 行业信用利差跟踪 - 多个行业信用利差本周较上周有不同程度变化,如农牧渔林从60.41降至58.97,采掘从39.96降至38.75等 [51] 重点行业价格指标跟踪 - 多个行业不同指标价格在6月23日有不同表现,如农业中现货价玉米为2345.7元/吨,同比0.43%;能源中现货价WTI原油为73.8美元/桶,同比1.18%等 [52]
中国神华(601088) - 中国神华2025年5月份主要运营数据公告
2025-06-16 10:15
产量与销量 - 2025年5月商品煤产量28.0百万吨,累计137.8百万吨,同比分别降1.4%、1.7%[2] - 2025年5月煤炭销售量32.5百万吨,累计167.4百万吨,同比分别降10.7%、12.3%[2] - 2025年5月聚乙烯销售量31.2千吨,累计156.0千吨,同比分别增239.1%、35.3%[2] - 2025年5月聚丙烯销售量29.5千吨,累计144.9千吨,同比分别增235.2%、30.4%[2] 运输与发电 - 2025年5月自有铁路运输周转量26.5十亿吨公里,累计125.9十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1.9%、降6.3%[2] - 2025年5月黄骅港装船量19.5百万吨,累计88.2百万吨,同比分别增0.5%、降3.9%[2] - 2025年5月航运货运量9.0百万吨,累计40.1百万吨,同比分别降14.3%、26.7%[2] - 2025年5月总发电量15.22十亿千瓦时,累计80.59十亿千瓦时,同比分别降9.1%、10.3%[2] - 2025年5月总售电量14.29十亿千瓦时,累计75.86十亿千瓦时,同比分别降9.2%、10.2%[2] 原因分析 - 2025年5月煤炭销售量下降因下游需求弱和结算进度影响[3] - 2025年5月航运量降因业务和航线结构调整[3] - 2025年5月聚乙烯和聚丙烯销量增因上年同期检修基数低[3]
远达环保: 关于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免于发出要约事宜之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6-13 12:01
收购人及其一致行动人主体资格 - 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为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股份代码2380,成立于2004年3月24日,主营业务包括火力、水力、风力及光伏发电厂的投资、开发、经营及管理 [7] - 截至2024年末,国家电投集团持有中国电力65.05%股份,为中国电力实际控制人 [7] - 国家电投集团为国务院国资委控股的国有独资企业,注册资本3500亿元人民币,成立于2003年3月31日 [8] - 广西公司为中国电力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25亿元人民币,成立于2016年5月31日 [8] - 收购人及一致行动人不存在《收购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的不得收购上市公司的情形 [8] 本次收购基本情况 - 上市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向中国电力购买其持有的五凌电力63%股权 [9] - 上市公司同时向湘投国际购买其持有的五凌电力37%股权 [9] - 上市公司向广西公司购买其持有的长洲水电64.93%股权 [9] - 本次交易前,国家电投集团持有上市公司43.74%股份 [10] - 本次交易后(不考虑募集配套资金),中国电力将持有上市公司46.04%股份,广西公司持有9.09%股份 [10] 免于发出要约的法律依据 - 本次收购完成后,收购人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将提高至62.93%,触发要约收购义务 [12] - 收购人及一致行动人承诺因本次交易获得的上市公司股份36个月内不得转让 [12] - 上市公司董事会已审议通过相关议案并同意中国电力及其一致行动人免于发出要约 [12] - 本次收购符合《收购管理办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免于发出要约情形 [13]
把握好变与不变,强化碳市场数据质量管理
中国环境报· 2025-06-08 23:17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围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稳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扩展交易主体,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1] - 生态环境部已发布工作方案,将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纳入碳市场,标志着首次扩围进入操作实施阶段 [1] -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是碳市场扩围和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和重点 [1] 碳市场数据质量管理的共性与差异 - 发电行业与扩围的水泥、钢铁、铝冶炼行业在数据质量管理上有共性要求,如采用"核算报告指南+核查技术指南"的技术规范体系 [2] - 扩围行业与发电行业在核算边界、排放源和信息公开等方面存在差异,如扩围行业包括工序和企业两个层级,且生产工艺特殊 [2] - 在关键参数实测方面,扩围行业由单位热值含碳量与收到基低位发热量计算得出,不同于发电行业直接开展元素碳含量实测 [3] - 水泥和钢铁行业对低位发热量的检测要求更高,需由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 [3] 扩围行业间的数据质量管理差异 - 水泥、钢铁行业对固体化石燃料消耗量数据优先采用购销存台账中的数据,铝冶炼行业优先采用生产系统记录的计量数据 [4] - 水泥、钢铁行业仅涉及二氧化碳排放,铝冶炼行业还涉及其他温室气体排放 [4] - 水泥、钢铁行业均涉及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和工业生产过程排放,铝冶炼行业仅涉及工业生产过程排放 [4] - 水泥、钢铁行业鼓励开展烟气二氧化碳排放自动监测,铝冶炼行业无此要求 [4] 提升数据质量管理水平的建议 - 建议"一行一策"提升能力,结合区域行业特征差异化制定能力提升方案和政策 [5] - 建议分类开展培训教育,面向不同岗位人员常态化开展专题培训 [6] - 建议企业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构建完善的数据质量管理机制,组建专业团队 [7] - 建议规范培育碳市场第三方服务市场,完善服务标准规范,加强监管 [8] 行业具体改进方向 - 水泥行业企业应提升盘库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 [7] - 钢铁行业要强化分燃料、分工序的能源计量能力 [7] - 铝冶炼行业要补齐生产精细计量短板 [7]
中电控股:2025年中期策略会速递—兼具稳定性与成长性的价值股-20250606
华泰证券· 2025-06-06 13: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维持“买入”,目标价79.37港币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电控股兼具稳定性与成长性,稳定型业务随资本投入转固利润贡献或稳步增厚,成长型业务零碳项目投资计划落地或为业绩注入增长潜力,重申看好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及分红提升潜力 [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稳定型业务 - Q1受天气和暖、2024年为闰年等因素影响,虽新兴行业用电需求增长,但中国香港售电量70.91亿度,同比-2.6%;现行管制计划协议约定准许利润占固定资产净额比例为8%,在2024 - 28年预计529亿港元高确定性资本开支保障下,随资本投入转固,利润贡献或稳步增厚 [2] - 核电业务方面,Q1大亚湾核电站发电量因停运天数减少同比增加,阳江核电站发电量稳定,但随市场化交易比例增加,平均电价下调 [2] 成长型业务 - 公司零碳资产组合拓展,中国内地广西博白风电项目(150MW)、江苏宜兴一期光伏项目(90MW)、印度Sidhpur风场(251MW)均于Q1全面投产 [3] - 自2024年至2029年,中国内地可再生能源装机将翻倍(~3GW至~6GW),印度可再生能源/输电/智能电表及电池储能将增至三倍(~2.3GW至~8GW),澳洲储能项目将由0.1GW增至1.6GW,可再生能源项目将由0.9GW增至3GW(主要以购电协议形式),零碳项目投资计划落地或为业绩注入增长潜力 [3] 分红情况 - 自1987年以来公司每股普通股股息从未下滑,2024年每股股息3.15港元,较2023年同比提升,对应分红比例68%,股息率4.8%;2025年5月19日宣布派发第一期中期股息每股0.63港元,同比持平;截至2024年末公司流动资金总额达360亿港元(含未提取银行贷款额度310亿),未来分红或有提升潜力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公司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为121/124/130亿港元,2025年EPS/BPS为4.79/42.82港元;维持目标价79.37港元,基于1.85x 25E PB,高于3年历史均值(1.51x)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港币百万)|87,169|90,964|92,063|95,085|96,749| |+/-%|(13.40)|4.35|1.21|3.28|1.7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港币百万)|6,655|11,742|12,094|12,405|12,988| |+/-%|620.24|76.44|3.00|2.57|4.70| |EPS (港币,最新摊薄)|2.63|4.65|4.79|4.91|5.14| |ROE (%)|6.17|11.17|11.40|11.23|11.28| |PE (倍)|25.21|14.29|13.87|13.52|12.92| |PB (倍)|1.58|1.61|1.55|1.49|1.43| |EV EBITDA (倍)|12.71|10.27|10.56|10.45|10.12| [7] 基本数据 - 目标价79.37港币,截至6月5日收盘价66.40港币,市值167,756百万港币,6个月平均日成交额241.72百万港币,52周价格范围60.45 - 73.20港币,BVPS 41.19港币 [9] 盈利预测 利润表 |会计年度 (港币百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87,169|90,964|92,063|95,085|96,749| |销售成本|(58,642)|(61,635)|(63,557)|(66,090)|(66,942)| |毛利润|28,527|29,329|28,506|28,996|29,807| |销售及分销成本|0.00|0.00|0.00|0.00|0.00| |管理费用|(4,749)|(5,150)|(5,150)|(5,150)|(5,150)| |其他收入/支出|(14,462)|(9,276)|(8,309)|(8,553)|(8,797)| |财务成本净额|(1,869)|(2,019)|(2,113)|(2,118)|(2,174)| |应占联营公司利润及亏损|3,196|2,655|2,951|3,122|3,319| |税前利润|10,643|15,539|15,885|16,296|17,004| |税费开支|(2,973)|(2,821)|(2,884)|(2,958)|(3,087)| |少数股东损益|876.00|840.00|906.62|932.69|929.09| |归母净利润|6,655|11,742|12,094|12,405|12,988| |折旧和摊销|(8,594)|(9,276)|(8,309)|(8,553)|(8,797)| |EBITDA|21,106|26,834|26,307|26,968|27,975| |EPS (港币,基本)|2.63|4.65|4.79|4.91|5.14| [18] 现金流量表 |会计年度 (港币百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EBITDA|21,106|26,834|26,307|26,968|27,975| |融资成本|1,869|2,019|2,113|2,118|2,174| |营运资本变动|5,758|(869.00)|1,380|(1,187)|1,055| |税费|(2,973)|(2,821)|(2,884)|(2,958)|(3,087)| |其他|(2,193)|(3,563)|(5,064)|(5,240)|(5,493)| |经营活动现金流|23,567|21,600|21,853|19,700|22,624| |CAPEX|(12,844)|(16,900)|(12,802)|(12,802)|(12,802)| |其他投资活动|3,372|1,094|0.00|0.00|0.00| |投资活动现金流|(9,472)|(15,807)|(12,802)|(12,802)|(12,802)| |债务增加量|(1,731)|7,587|2,733|2,662|1,662| |权益增加量|0.00|0.00|0.00|0.00|0.00| |派发股息|(7,832)|(7,958)|(7,958)|(7,958)|(7,958)| |其他融资活动现金流|(3,579)|(5,906)|(2,113)|(2,118)|(2,174)| |融资活动现金流|(13,142)|(6,277)|(7,338)|(7,414)|(8,470)| |现金变动|953.00|(483.50)|1,713|(515.67)|1,353| |年初现金|4,251|5,182|4,699|6,411|5,896| |汇率波动影响|(22.00)|0.00|0.00|0.00|0.00| |年末现金|5,182|4,699|6,411|5,896|7,248| [18] 资产负债表 |会计年度 (港币百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存货|3,327|3,513|3,540|3,794|3,635| |应收账款和票据|13,552|13,241|13,876|14,131|14,366|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5,182|4,976|6,411|5,896|7,248| |其他流动资产|4,869|5,109|4,346|5,141|4,363| |总流动资产|26,930|26,839|28,173|28,962|29,613| |无形资产|12,854|12,445|9,805|8,245|6,660| |其他负债|12,603|11,922|11,922|11,922|11,922| |储备/其他项目|82,975|80,812|84,948|89,395|94,425| |应付账款|17,104|16,885|18,164|18,282|18,634| |短期借款|12,772|15,997|16,868|17,668|18,468| |总流动负债|42,479|44,804|46,954|47,872|49,024| |长期债务|44,943|49,305|51,167|53,029|53,891| |其他长期债务|29,247|29,486|29,486|29,486|29,486| |总长期负债|74,190|78,791|80,653|82,515|83,377| |股本|23,243|23,243|23,243|23,243|23,243| |股东权益|106,218|104,055|108,191|112,638|117,668| |少数股东权益|6,164|6,063|6,970|7,902|8,831| |总权益|112,382|110,118|115,161|120,540|126,499| [18][19] 业绩指标 |指标|详情| |----|----| |增长率 (%)|营业收入(13.40)、4.35、1.21、3.28、1.75;毛利润51.29、2.81、(2.80)、1.72、2.80;营业利润858.44、59.97、0.97、1.63、3.71;净利润620.24、76.44、3.00、2.57、4.70;EPS620.24、76.44、3.00、2.57、4.70| |盈利能力比率 (%)|毛利润率32.73、32.24、30.96、30.49、30.81;EBITDA24.21、29.50、28.57、28.36、28.92;净利润率7.63、12.91、13.14、13.05、13.42;ROE6.17、11.17、11.40、11.23、11.28;ROA2.86、5.07、5.08、5.03、5.09| |偿债能力 (倍)|净负债比率49.46、57.98、56.96、57.53、55.33;流动比率0.63、0.60、0.60、0.60、0.60;速动比率0.56、0.52、0.52、0.53、0.53|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63.09、53.02、53.02、53.02、53.02|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99.71、99.26、99.26、99.26、99.26| |存货周转天数|21.56、19.98、19.98、19.98、19.98| |现金转换周期|(15.05)、(26.27)、(26.27)、(26.27)、(26.27)| |每股指标 (港币)|EPS2.63、4.65、4.79、4.91、5.14;每股净资产42.04、41.19、42.82、44.58、46.57| [18][19]
中电控股(00002):兼具稳定性与成长性的价值股
华泰证券· 2025-06-06 10: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维持“买入”,目标价79.37港币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电控股兼具稳定性与成长性,稳定型业务随资本投入转固利润贡献或稳步增厚,成长型业务零碳项目投资计划落地或为业绩注入增长潜力,且公司分红有提升潜力 [1][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稳定型业务 - Q1受天气和暖、2024年为闰年等因素影响,虽数据中心等新兴行业用电需求增长,但中国香港售电量70.91亿度,同比-2.6%;现行管制计划协议约定公司电力业务准许利润占固定资产净额比例为8%,在2024 - 28年预计529亿港元高确定性资本开支保障下,随资本投入转固,利润贡献或稳步增厚 [2] - 核电业务方面,受益于停运天数减少,Q1大亚湾核电站发电量同比增加;广东省阳江核电站发电量维持稳定,但随市场化交易比例增加,平均电价有所下调 [2] 成长型业务 - 公司零碳资产组合不断拓展,中国内地广西博白风电项目(150MW)/江苏宜兴一期光伏项目(90MW)、印度Sidhpur风场(251MW)均于Q1全面投产 [3] - 据公司此前披露的零碳项目投资计划,自2024年至2029年,中国内地可再生能源装机将翻倍(~3GW至~6GW);印度可再生能源/输电/智能电表及电池储能将增至三倍(~2.3GW至~8GW);澳洲储能项目将由0.1GW增至1.6GW,可再生能源项目将由0.9GW增至3GW(主要以购电协议的形式),该计划落地或为公司业绩注入增长潜力 [3] 分红情况 - 自1987年以来,公司每股普通股股息从未下滑,2024年每股股息3.15港元,较2023年(3.10港元)同比提升,对应分红比例68%,股息率4.8%(年度每股股息/年末收盘价) [4] - 2025年5月19日,公司董事会宣布派发2025年第一期中期股息每股0.63港元,同比持平;截至2024年末,公司流动资金总额达360亿港元(含未提取银行贷款额度310亿),未来分红或有提升潜力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公司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为121/124/130亿港元,2025年EPS/BPS为4.79/42.82港元 [5] - 维持目标价79.37港元,基于1.85x 25E PB,高于3年历史均值(1.51x),重申看好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及分红提升的潜力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港币百万)|87,169|90,964|92,063|95,085|96,749| |+/-%|(13.40)|4.35|1.21|3.28|1.7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港币百万)|6,655|11,742|12,094|12,405|12,988| |+/-%|620.24|76.44|3.00|2.57|4.70| |EPS (港币,最新摊薄)|2.63|4.65|4.79|4.91|5.14| |ROE (%)|6.17|11.17|11.40|11.23|11.28| |PE (倍)|25.21|14.29|13.87|13.52|12.92| |PB (倍)|1.58|1.61|1.55|1.49|1.43| |EV EBITDA (倍)|12.71|10.27|10.56|10.45|10.12| [7] 基本数据 - 目标价79.37港币,截至6月5日收盘价66.40港币,市值167,756百万港币,6个月平均日成交额241.72百万港币,52周价格范围60.45 - 73.20港币,BVPS 41.19港币 [9]
‌中国海油集团新任董事长到位,来自发电央企大唐集团
第一财经· 2025-06-06 09:53
人事变动 - 中海油新任董事长张传江于6月6日正式上任 接替原董事长汪东进 后者相关职务信息已于4月23日从公司高层栏撤下 [1] - 张传江此前担任中国大唐集团董事、总经理 拥有煤炭、发电及煤化工领域深厚背景 是技术型人才 未在"三桶油"系统长期任职 [1][2] - 张传江职业经历包括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助理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务 主导煤制油、煤化工技术管理 [1] 战略规划 - 公司处于"十四五"战略关键阶段 2025年资本支出计划1250亿至1350亿元 油气产量目标760至780百万桶油当量 [2] - 公司将推进绿色低碳战略 重点布局海上新能源业务 推动海上风电与油气融合 发展CCS/CCUS产业化 [2] 行业对比 - "三桶油"现任领导中 张传江是唯一非油气背景高管 中石油戴厚良和中石化马永生均为工程院院士 拥有30年以上油气领域经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