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T 赋能发电企业数智化转型,解码数智变革新路径
中国能源报·2025-09-30 10:34

白皮书发布与核心观点 - 《ICT赋能发电企业数智化转型白皮书》在2025华为电力行业"跃升电力智能化"峰会上正式发布,由华为联合多家权威机构共同编制[1] - 白皮书核心观点为ICT技术构成发电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操作系统",通过七大核心能力体系为行业提供全面支撑,并在五大场景中验证实践价值[7][8][9] - 华为定位为人工智能的"行业黑土地",坚持价值驱动和开源开放,携手伙伴共同推动电力行业智能化升级[3] 行业转型驱动因素 - 全球超过150个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发电企业需依托数字化技术实现低碳转型和能源安全保障[5] - 国内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国家明确加强人工智能在新能源功率预测、火电生产运行优化等关键场景的赋能[5] - 截至2025年5月底,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36.1亿千瓦,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0.8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迅猛增长[5] - 企业内生动力包括通过智能运维降本增效,以及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开拓虚拟电厂、碳资产管理等新增长空间[6] 转型面临的挑战 - 发电企业普遍面临多能协同调度难、数据孤岛困境、效率提升与低碳目标平衡难、标准体系不健全四大深层挑战[6] - 在标准体系、核心技术瓶颈、人才结构、战略协同与机制创新层面亟待突破[6] ICT赋能的核心能力体系 - 白皮书提出七大核心能力体系,涵盖咨询服务、云基座、数据治理、通信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和人才生态维度[8] - 该体系形成覆盖顶层设计到底层实施的完整解决方案,被描述为转型的"操作系统"[8] 具体应用场景与实践成效 - 新能源领域:深圳能源集团与华为联合研发的功率预测系统实现24小时预测精度超90%[9] - 火电领域:中煤新集利辛发电有限公司通过智能调控技术将机组调峰响应速度提升50%[9] - 水电领域:以智能调度为核心,通过气象水文联合预测技术优化流域调度效率[9] - 核电领域:以数字孪生为核心技术路径,构建机组虚拟模型提升安全运维水平[9] - 综合能源领域:推动虚拟电厂和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落地,打造零碳智能样板[9] 未来市场展望与技术趋势 - 预计2025年全球数字能源市场规模将达6100亿美元,到2030年能源AI市场规模将突破580亿美元[11] - 技术融合将从单点应用走向系统级能力建设,算力与电力协同进入深度融合阶段[11] - 到2030年,我国煤电、水电领域工业控制系统有望实现100%全栈自研,构建自主创新的工控生态体系[11] - AI将推动能源系统重构为高度智能的"自动驾驶"体系,实现发电、储能与交易策略的自主决策[11] 生态协同与发展路径 - 未来将形成"开放协同、数据共享、风险共担、互惠共赢"的能源产业共同体,通过跨组织数据共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11] - 能源价值体系将深刻重构,发电企业从传统能源供应商向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11] - 华为作为生态整合者和服务提供者,将持续投入研发并深化生态合作,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