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天津发布三年行动方案 18项举措加码科技金融支持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09:07
此外,《方案》还提出增强天开基金聚集效应,对投资天使类科技企业满2年的基金管理机构给予最高 1000万元奖励,对注册设立基金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并以推动开放合作、创新积分制应用等举措优 化科技金融生态圈。(完) 天津发布三年行动方案 18项举措加码科技金融支持 中新网天津9月25日电 (记者 周亚强)《天津市落实〈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 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下称《方案》)在24日至25日于天津举办的2025民营企 业投融资洽谈会上发布,旨在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金融服务,助力天津加快培育新质生 产力。 《方案》明确,到2027年,天津直接融资力度稳步提升,科创基金规模突破2000亿元;间接融资规模加 速扩大,全市科技贷款余额突破1.1万亿元;科技金融生态持续优化,科技金融特色服务机构超过100 家。 围绕上述目标,《方案》部署6项重点行动,涵盖全周期股权投资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赋能、天开科 技金融示范、贷款增量扩面降成本、科技创新风险分担及科技金融生态圈优化,并细化出18项具体举 措。 在股权投资方面,《方案》提出构建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 ...
2025浦江创新论坛发布多项成果
科技日报· 2025-09-23 08:52
报告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科寻科汇(上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联合编撰, 综合评析上海先锋企业发展状况。分为综述篇、产业篇、企业篇三个部分,聚焦上海两大先导产业重点 领域初创科技企业,坚持数据驱动,遴选具有高成长潜力的先锋企业,希望为决策者、投资者、从业者 提供洞察高成长科技企业重要依据。 在创新链中,资金是永远绕不开的重点。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上海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中心、上海 市科技创业中心等联合编撰的《上海科技金融生态年度观察2024》通过科技信贷、科技保险、股权投 资、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多个维度,跟踪分析上海科技金融生态变化,并围绕体制机制创新提出观点,分 享多项实践案例,旨在为行业提供参考、为决策提供支持。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4年间上海科技金融 生态指数整体趋稳,2024年指数及增长率较2023年略有回落。截至2024年,上海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近 1.3万亿元,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科技履约贷等系列政策性信贷产品累计完成66.68亿元。科技保险方 面,相关政策文件与产品目录陆续推出,临港新片区创新引领区建设持续推进。(记者王春 刘垠) 9月22日,2025浦江创新论坛成果发布会举 ...
明湖科技|构筑科创产业全维生态链,铸就城市产业升级“新引擎”
齐鲁晚报· 2025-09-23 07:45
公司定位与荣誉 - 明湖科技发展(山东)有限公司定位为"科创产业服务商",聚焦项目孵化、产业培育、园区运营等主营业务,深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战略新兴产业培育 [1] - 公司作为明湖城市发展(山东)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板块,高质量运营科技产业载体,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金融、数字经济、数字传媒、法务等重点领域 [1] - 公司获评"中国科协海智工作基地""山东省科创金融平台经济集聚区""山东省创业投资综合服务基地"等国家级和省级荣誉 [1] 创新服务体系 - 公司构建"开发运营+产业投资+创新服务"三位一体科创服务体系,依托齐鲁科技金融大厦、明湖国际信创产业园、山东(济南)法务中心、明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等载体 [2] - 齐鲁科技金融大厦搭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涵盖科技创新、金融赋能、成果转化、产业引育、人才服务、交流合作六大服务板块,落位13家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平台 [6] - 山东(济南)法务中心形成"核心服务+关联功能+平台驱动+衍生配套"全方位法律服务产业生态圈 [6] 产业载体与生态布局 - 明湖国际信创产业园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信创"产业,覆盖信创产业、网络视听、应用软件、物联网、数字创意等领域,引进泰华智慧等领军企业 [4][14] - 齐鲁科技金融大厦引入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科技行业领军企业与金融服务机构,形成科技金融产业核心要素集聚 [4][14] - 明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下一代信息网络五大前沿技术领域,引入新华三集团人工智能全球研发总部等行业龙头 [4][14] - 山东(济南)法务中心作为中央商务区的法务核心载体,整合法治元素与商务金融、政务服务、科创发展 [14] 企业孵化与人才培育 - 齐鲁科技金融大厦作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9年累计孵化超100家初创科技型企业,护送30家企业达到出孵标准 [9] - 大厦被确立为济南市"1+N"项目孵化矩阵的核心承载区,升级打造"齐鲁科技金融大厦创业孵化基地",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创业基地"完整培育链条 [9][10] - 一年内吸引全国16家高层次人才项目落位,包括国家级人才蒋绪川教授的艾可特纳新材料、张凯博士的凝基新材、耶鲁大学博士后刘付臣博士的优粒体干细胞等项目 [10] 配套服务与资源整合 - 齐鲁科技金融大厦配备科创展厅、路演大厅、共享会议室、融媒体中心等多功能空间,提供"一对一"管家式陪跑服务 [12] - 服务包括对接基金业协会、私募股权机构等金融服务机构,协助企业获得资金支持,并组织政金企对接会、创业大赛辅导等活动 [12] - 公司为入孵企业定制化建设展示示范区(如凝基新材的凝胶冰雪材料展示区),并促成企业与市场合作(如凝基新材与济南融创茂冰场馆的战略合作) [7] 产业协同与生态建设 - 公司旗下产业园区相互协作,构建多元协同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实现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产业与法治相互促进 [13][14] - 明湖国际信创产业园形成覆盖核心技术研发、应用落地的信创产业集群,并打造历山视听谷培育数字内容生产、视听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发展三大细分集群 [14] - 公司与山东电子学会、山东省信创工委会等公共服务平台合作,提供技术交流、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支持 [14]
以新质生产力激发两岸企业动能
人民日报· 2025-09-22 21:04
"大陆市场前景广阔、优势显著,是台商投资发展的理想舞台。两岸产业优势互补,应聚焦新质生产 力,加强科技与产业创新合作,携手应对挑战、拓展新赛道,共同开创两岸融合发展的美好未来。"在 近日举办的第28届京台科技论坛上,两岸企业家峰会大陆方面理事长郭金龙说。 本届论坛以"共育新质生产力携手融合新发展"为主题,聚焦两岸科技创新与产业合作,台湾工商、科技 界人士和岛内公协会负责人以及台商代表等600余人与会。 抢抓发展机遇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副主任潘贤掌表示,大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活力持续激发, 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在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中的地位不断增强,开创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 保障、以产业升级为落脚点的创新发展路径。"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有底气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并为 台胞台企在大陆发展提供更理想、更有为的发展空间,为两岸经济合作和融合发展开辟更广阔、更多元 的新天地(301277)。"潘贤掌说。 本届论坛采取"1+4+N"举办模式,即举办1场开幕式暨主论坛,4场主题涵盖数智绿色协同发展、医疗大 健康、科技金融、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平行论坛,以及N场包括生物科技、未来健康、知识产 权等 ...
新华鲜报丨高“含科量”!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
新华网· 2025-09-22 16:04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政策框架 - 金融管理部门健全科技金融政策框架 持续提升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 满足科技型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融资需求[2] - "十四五"期间明确科技金融"施工图" 推出15项举措支持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2] - 金融管理部门着力引导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集聚 培育壮大耐心资本[3] 科技企业融资表现 - 科研技术贷款年均增长高达27.2%[1] -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均增速均超过20%[2] - 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是科技企业[1]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1] - A股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2] 保险与跨境融资支持 - 科技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过10万亿元 首台套、首批次保险支持创新应用项目3600个[2] - 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超5.4万亿元 余额较"十三五"末增长85%[3] - 外汇局升级推广科创类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 提升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自主借用外债额度[3] 资本市场改革举措 - 证监会以科创板、创业板"两创板"改革为抓手 推进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制度改革[4] - 改革支持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优质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茁壮成长[4] 重点支持技术领域 - 金融活水精准灌溉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以及生物医药与新能源研发前沿[2] - 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 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区块链等技术深度影响社会经济活动[3]
浦江创新论坛辽宁省专场推介活动在上海举行
辽宁日报· 2025-09-22 01:11
会议指出,辽宁科教资源富集,拥有114所高等院校。中科院驻辽科研单位6家、全国重点实验室21 家、两院院士58人。目前,辽宁正全力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速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 合,加速发展科技金融,加速集聚创新主体和人才,越来越多的高校优秀学子来到辽宁。同时,辽宁在 开放合作上扩圈提级,在政策支持上精准直达,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持续用力,在服务赋能上提质扩面, 发展环境越来越好,人气热度越来越旺,企业发展有信心、成长有支撑、未来有预期。此外,辽宁产业 基础雄厚,应用场景丰富,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广阔舞台。 会上还举行了2025浦江创新论坛辽宁分论坛启动仪式。副省长王利波出席活动并讲话。 9月21日,浦江创新论坛辽宁省专场推介活动在上海举行,沈阳浑南科技城、大连英歌石科学城、 沈抚科创园、辽宁材料实验室、辽宁辽河实验室、辽宁滨海实验室、辽宁黄海实验室分别进行推介;省 科技厅介绍了浦江创新论坛辽宁分论坛相关情况。 ...
人行肇庆市分行凌宏业:深入推进专项行动,拓宽科技企业融资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6:45
当前,肇庆正以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规划建设撑起肇庆科技创新的"龙骨"和"脊梁",深度融入粤港澳大 湾区创新圈,主动对接广深港、广珠澳创新走廊,加快打造全市创新创业主阵地、产业策源地、应用人 才集聚地。 加大金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对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向新图强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在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指导下,人民银行肇庆市分行紧紧围绕肇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会同有关 部门统筹运用多方政策资源,深入推进金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下称"专项行动")。 上述专项活动主要解决科技企业哪些融资痛点?有哪些创新做法,并取得哪些具体成效?日前,中国人 民银行肇庆市分行行长凌宏业围绕上述话题接受了南方财经记者专访。 南方财经记者 庞成 2024年全国科技大会指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途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运用"。2025 年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 南方财经:肇庆市部署开展专项行动,主要是想破解科创融资哪些堵点痛点?破解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凌宏业:当前科技型企业特别是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企业面临不少融资制约因素,如高成长性但往往 伴随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轻资 ...
努力强化科技金融系统性支撑作用
金融时报· 2025-09-15 01:23
科技金融的战略定位 - 科技金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 推动科技现代化与金融现代化高度融合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科技基础[2] - 科技金融是建设科技强国的第一要义 引导金融资本投早 投小 投长期 投硬科技 形成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3] - 科技金融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重大选择 被列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 体现其重要地位和巨大价值[4] - 科技金融是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 支持突破卡脖子技术封锁 塑造未来竞争优势[5] - 科技金融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通过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有机互动催生新技术 新产品 新产业 新业态 新模式[6] 科技金融的系统性支撑 - 推动科技金融政策联动 完善党领导科技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 重点投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科技含量的创新[7] - 健全科技金融组织功能 建立早期创投 中期信贷 后期资本 全程保险组织分工体系 实现精准滴灌服务[8] - 完善科技金融产品矩阵 构建全链条接力式金融产品 运用股权 债权 保险等多种手段提供多样化融资产品[9] - 聚焦科技金融生态建设 建设科技金融信息平台和专利数据库 创新贷款+外部直投等新型业务模式[10] - 强化科技金融风险控制 建设风险防火墙 制定风险控制预案 建立与科技金融相适应的风险监管标准体系[11] 科技金融的协同发展 - 协调长远攻关与短期突破关系 一体化配置金融资源 依托科技保险 专利质押等工具连接科技成果转化链条[12][13] - 平衡前端布局与后端布阵关系 以耐心资本布局前沿探索研究 重点支持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14] - 统筹系统创新与单体创新关系 打破中小企业隐形融资壁垒 给予贷款利率和授信额度同等待遇[15] - 衔接基础研究与实体经济关系 形成差异化金融资本支持路径 完善多层次全周期资金支持体系[16]
“十四五”以来 普陀区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城市更新等方面发展亮眼 上海“西大堂”产业倍增升级焕新
解放日报· 2025-09-11 01:48
核心经济指标表现 - 区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8% 高于全市年均增速6.2个百分点 [1] -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8.8% 高于全市增速2.5个百分点 [1]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590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40.8% [1] - 规上服务业营收2614亿元 较"十三五"末实现翻倍增长 [1] 科技创新发展 - 打造沿沪宁产业创新带 汇集重点实验室等资源310项 技术需求294项 跨区域合作195项 [2] - 长三角同位素技术创新联合体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碳-13同位素产品丰度达99%以上 [2] - 2024年科技小巨人企业达346家 高新技术企业达694家 较"十三五"末分别增加95家和255家 [2] - 设立50亿元"半马苏河"科创基金 建设海纳小镇数字化转型示范区 [3] 重点产业发展 - 智能软件 研发服务 科技金融 生命健康四大产业提前完成"411倍增计划" 区级税收占比翻倍 [4] - 2023年商品销售总额超2万亿元 稳居全市第二 [4] - 2024年1-7月有色金属重点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4.5% [4] -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悦己经济 国货潮品 首发经济 直播经济 夜间经济等新业态 [4] 城市更新建设 - 苏州河21公里岸线贯通 建成29座苏河驿站 "半马苏河"公园开放 [5] - 红旗村城中村改造建成真如环宇城 山姆会员店 中海中心等高品质载体 [6] - 铜川水产市场转型为"真如之心" 规划商业办公 高端酒店 文化创新等新业态 [6] - "十四五"期间新建绿地75.5万平方米 立体绿化10.8万平方米 绿道27公里 新增城市公园9座 口袋公园12座 [6] - 2024年绿化覆盖率31% 较"十三五"末提升1.8个百分点 [6]
普陀区“十四五”成绩: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8%!生产总值比“十三五”末增长40.8%!
国际金融报· 2025-09-10 17:55
经济发展成果 - 区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8% 高于全市年均增速6.2个百分点 [3] -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8.8% 高于全市增速2.5个百分点 [3]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590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40.8% [3] - 规上服务业营收2614亿元 较"十三五"末实现翻倍增长 [3] - 税收亿元楼达38幢 较"十三五"末增加12幢 实现十亿元楼零突破 [3] - 重点楼宇单位面积税收产出超6000元/平方米 较"十三五"末翻番 [3] 产业创新与科技发展 - 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科技金融、生命健康四大重点培育产业提前完成"411倍增计划" 占区级税收比重较"十三五"末翻番 [5] - 科技小巨人企业达346家 高新技术企业达694家 较"十三五"末分别增加95家和255家 [4] - 成立总规模50亿元的"半马苏河"科创基金 [4] - 打造沿沪宁协同创新集市 与沿线"八市"合作形成资源、需求、合作三张清单 [4] - 数字广告产业园入选首批市级广告产业园区 [5] - 建设海纳小镇数字化转型示范区 出台"1+N"人才新政 [4] 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 - 开展旧住房成套改造18.08万平方米 实施旧住房修缮约217万平方米 [7] - 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2.75万套 为"十三五"期间的5倍 [7] - 轨交14、15号线竣工通车 20号线开工建设 武宁路快速化改造建成通车 [7] - 完成45条(段)景观道路建设 为"十三五"期间的1.8倍 [7] - 新建绿地75.5万平方米 立体绿化10.8万平方米 绿道27公里 [8] - 2024年绿化覆盖率达31% 较"十三五"末提高1.8个百分点 [8] 民生服务与社会保障 - 成为全市首批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拥有23家上海市新优质学校 [10] - 公办托幼一体园实现100%全覆盖 成功申报4所特色高中 [10] - 建设智慧健康驿站10家 实现街镇全覆盖 [10] - 新增养老机构床位1352张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达每千人建筑面积82.73平方米 [10] - 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27.5张 建成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102个 [10] - 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6个 市老年友好型社区7个 [10] 营商环境与公共服务 - 成功创建全国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5] - 政府透明度指数连续8年位居全国县(市、区)前三 [5] - 完成全市首个"交地即交证"建设项目 首批试点长三角"虚拟政务服务窗口" [5] - 累计新增"一业一证"等线上服务150余项 [5] - 打造"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标杆 推出矛盾多元化解线上平台 [11] - 获评"上海市平安示范城区" 量子城市先导应用场景落地试点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