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资源配置向“实”发力
上海证券报· 2025-09-28 17:12
(上接1版) 近年来,金融系统持续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 领域贷款快速增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型中小 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 政策对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发挥了牵引作用。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做好金融"五篇大 文章";2025年3月,《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印发,各领域发展目标与保障机制进一 步细化;4月,央行等多部门建立金融"五篇大文章"全国统一的统计标准…… 其中,在科技金融领域:我国健全科技金融政策框架,运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 具,引导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拓宽科技创新的多元融资渠 道;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等"四项试点",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深度融合。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五篇大文章,不仅回应了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也体现了金融供给侧改革的 方向。"庞溟表示,例如:科技金融的加大投入,使创新型企业在早期和成长期获得了更多元的融资渠 道;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分 ...
晨会纪要:对近期重要经济金融新闻、行业事件、公司公告等进行点评-20250925
湘财证券· 2025-09-24 23:31
银行业政策与信贷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额度的"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专项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居民服务、旅游及养老产业等领域信贷投放[4]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扩大至8000亿元,明确将符合条件的服务消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纳入支持范围[4] - 金融机构已申报"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近6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工具在上半年支持住宿餐饮、文体教育、旅游等领域项目贷款合同约119亿元[4] - 截至7月末全国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达2.79万亿元,同比增长5.3%[4] - 财政部出台针对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的贷款贴息政策,人民银行推动零售类贷款资产证券化以盘活信贷存量[5] - 政策协同效应初步显现,服务业融资环境优化,信贷规模有望保持增长[5] 银行业投资建议 - 随着财政贴息政策推进,银行信贷需求有望改善,息差降幅继续收窄,业绩保持相对稳健[6] - 银行股经历市场调整后配置价值回升,看好绝对收益投资价值[6] - 建议关注国有大行稳健高股息配置价值,股份行和区域行估值修复机会[6] - 推荐中信银行、江苏银行、成都银行、沪农商行、渝农商行、常熟银行、苏州银行等,维持行业"增持"评级[6] 新材料行业市场行情 - 稀土磁材行业本周大跌8.06%,跑输基准(沪深300)7.62个百分点,行业估值(市盈率TTM)下行7.49倍至88.3倍,处于94.2%历史分位[8] - 轻稀土精矿价格多数回升:国内混合碳酸稀土矿、四川氟碳铈矿及山东氟碳铈矿价格分别回升5.56%、6.45%和7.69%,美国矿价格回升6.45%[8] - 中重稀土精矿价格弱势:国内中钇富铕矿价格下跌1.81%,进口缅甸离子型矿价格略升0.52%[8] - 镨钕价格震荡偏弱:氧化镨钕均价下行0.7%,镨钕金属均价下行0.43%[8] - 镝、铽价格弱稳:氧化镝均价与镝铁均价均走平,氧化铽均价略升0.14%,金属铽均价走平[9] - 钕铁硼毛坯价格小幅上行:毛坯烧结钕铁硼N35均价回升0.7%,H35均价回升0.47%[10] 新材料行业基本面与投资建议 - 稀土环节供给端镨钕供应少量增加,分离企业开工稳定,废料回收企业逐步满产;需求端进入十月终端消费预期增加,磁材大厂订单稳定,出口预期好转[10] - 磁材环节需求端新能源车产销增长边际回落,风电装机存释放预期,空调排产增速低迷,电梯产量降幅收窄,工业领域趋势向好;供给端产能总体过剩,开工率不高[10] - 行业估值处于较高水平,短期市场风偏受抑有调整压力,需业绩持续提升消化估值[11] - 维持行业"增持"评级,建议关注上游稀土资源企业及下游客户结构良好、产能利用充分的金力永磁[11] 创新药行业市场表现与产业趋势 - 上周全球生物科技板块分化:纳指生科上涨0.86%,恒生生科及A股生科分别下跌2.25%、1.14%,港股恒生医疗保健下跌1.85%[12] - 85家样本创新药公司周涨跌幅中位数为-3.98%,16家公司上涨,涨幅居前的为三叶草生物-B、博安生物和友芝友生物-B[12] - 国内创新药产业步入创新成果业绩兑现的产业拐点阶段,建议关注研发管线价值兑现和商业化价值兑现因子[12] - Roche宣布以24亿美元并购89bio公司,核心资产为FGF21类药物pegozafermin,用于治疗MASH病症[13] - 全球MASH患者约3亿,纤维化晚期患者百分比在35%至40%区间,目前仅有两款MASH治疗药物获批上市[13] - Rezdiffra 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3.5亿美元,第二季度销售额2.13亿美元,环比增长55%,全年销售额有望超8亿美元[13] 创新药行业投资建议 - 2025年国内创新药产业迎来拐点,由资本驱动转向盈利驱动,板块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趋势有望延续[14] - 基本面边际变化支撑二级市场回暖:创新产品陆续商业化,头部企业开启盈利周期;全球突破性临床数据读出带动海外授权市场活跃[14] - 支付政策落地:首个丙类医保目录年内推出,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及创新药支持政策有望落地[14] - 推荐两条投资主线:Pharma转型创新兑现(三生制药、奥赛康、长春高新、华东医药、健康元)和Biotech持续成长与产品海外注册催化[14][15] - 维持行业"买入"评级,长期看好研发升级、创新求真、国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阶段[15] 金融工程市场研判 - Alpha动量组合上周累计上涨2.23%,HS300上涨1.38%,动量组合超额收益0.85%;Alpha反转组合累计上涨0.55%,超额收益-0.83%[18] - 最近三个月动量跑赢基准,反转跑赢基准,动量跑赢反转;最近一个月动量跑赢基准,反转跑赢基准[18] - 周度动量指标表现强势,跑赢基准和反转,反转跑输基准;月度和三个月动量跑赢基准,反转跑赢基准[19] - 市场存在一定上涨动力,周度与盘整期或结构性牛市情况一致,月度和三个月与牛市情况接近[19]
金融支持服务消费扩面提质
经济日报· 2025-09-24 22:46
近日,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 施》),提出发挥金融、财政等政策合力,从供需两端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 展。 政策合力效应显现 服务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国内经济转型调整的宏观背景下,提振 服务消费的必要性不断凸显。 政策引领加快服务消费提质发展。"去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 内需求的决策部署,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有效带动扩大服务消费供给,支持更好 满足居民服务消费需求。"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负责人杨虹表示。 董希淼表示,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紧抓政策红利,支持推动改善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 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的潜力和活力,从而大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高质量信贷供给,既体现在量价上,即更合理优惠的贷款利率水平、足够的资金支持力度,更体现在 提供更加适配的产品和服务模式上。"梁婧表示,不同服务消费领域行业发展特点和需求差异较大,金 融机构围绕不同服务消费场景开发适配的信贷产品,有利于推动服务供给侧升级、消费需求潜力更好 ...
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支持加强
湘财证券· 2025-09-21 10:02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8][32] 核心观点 - 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支持政策加强 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和财政工具协同刺激信贷供给与需求[5][6][7][27][29][30] - 银行信贷需求有望改善 息差降幅收窄 业绩保持稳健 银行股配置价值回升[8][32] - 推荐关注国有大行高股息及股份行、区域行估值修复机会 具体包括中信银行、江苏银行、成都银行、沪农商行、渝农商行、常熟银行、苏州银行[8][32] 市场回顾 - 银行(申万)指数下跌4.21% 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3.77个百分点[10] - 子板块表现:大型银行(-4.43%)、股份行(-4.48%)、城商行(-3.61%)、农商行(-3.54%) 农商行相对领先[10] - 涨幅前五银行:齐鲁银行(+0.18%)、郑州银行(-0.49%)、兰州银行(-0.82%)、苏州银行(-0.97%)、无锡银行(-1.50%)[10] 资金市场 - 资金面收紧:央行净投放11923亿元 R007/DR007/7天拆借利率日均数分别为1.54%/1.52%/1.54% 较前值上升4BP/5BP/4BP[17] - 存单利率上行:SHIBOR 3M(1.56% +1BP)、SHIBOR 6M(1.63% +1BP) 1年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分别为1.67%/1.67%/1.76%/1.78%[20] - 存单净融资回升:9月以来净融资-2848.10亿元 较前值改善[20] 行业动态 - 信贷政策工具: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扩大"科技创新再贷款"至8000亿元[6][27] - 信贷投放进展:金融机构申报服务消费再贷款近600亿元 科技创新再贷款支持住宿餐饮等领域119亿元[6][29] - 贷款余额增长:截至7月末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79万亿元 同比增长5.3%[6][29] - 融资成本优化:财政贴息政策降低融资成本 资产证券化盘活零售类贷款存量[7][29] - 政策协同效应:货币工具扩大供给 财政工具刺激需求 政银企对接解决中小微企业金融需求[7][30] 公司动态 - 成都银行:产业资本集团增持1142.445万股(占比0.2695%) 金额20772.91万元[31] - 青岛银行:国信产融控股增持H股58.25万股(占比0.01%) 总持股比例达11.26%[31]
中国人民银行:加大消费领域信贷投放
期货日报网· 2025-09-17 20:17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 9月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扩大服务消费有关政策措施。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负责人 杨虹在发布会上表示,去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决策 部署,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有效带动扩大服务消费供给,支持更好满足居民服务 消费需求。一是设立两个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 款。二是指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消费领域信贷投放。三是充分发挥政策合力。四是拓宽金 融机构融资渠道,增强消费领域资金供给能力。 ...
近600亿再贷款申报落地 财政金融协同 激活服务消费市场潜力
搜狐财经· 2025-09-17 18:10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进展 - 金融机构申报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金额近600亿元,涉及经营主体近4000家,贷款5700多笔 [1][2][3] - 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工具,重点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居民服务、旅游及养老产业信贷投放 [2] 消费贷款整体表现 - 截至7月末全国住户消费贷款余额(不含个人住房贷款)达21.04万亿元,较年初新增346亿元,同比增长5.34% [2] - 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79万亿元,同比增长5.3%,较年初新增1642亿元 [3] - 前7个月新增贷款较去年全年新增额多630亿元 [3] 科技创新与设备更新再贷款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由5000亿元扩大至8000亿元,覆盖服务消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 [3] - 上半年该工具支持住宿餐饮、文体教育、旅游领域项目近100个,签订贷款合同约119亿元 [3] 信贷产品与融资创新 - 金融机构加大对消费行业经营主体首贷、续贷、信用贷及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 [3][4] - 1-7月汽车金融公司等发行金融债券215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484亿元,推动融资成本下降 [4] 财政金融协同政策 - 九部门联合推出《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统筹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文化、旅游、养老、托育、体育等服务设施建设 [5] - 实施贷款贴息政策(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100亿元贴息资金预计带动1万亿元贷款流向消费领域 [6] - 建立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机制,通过财政按比例补偿消费信贷不良贷款 [6][7] 政策实施效果与方向 - 金融政策从工具创新、信贷投放、政策协同多维度发力,形成"政府补贴+金融支持+商家优惠"组合模式 [4][6] - 政策引导资金流向养老、托育等民生领域及数字消费、文娱体育新业态 [6] - 央行将联合多部门确保政策实惠传导至经营主体和消费者 [7]
中国人民银行:截至7月末全国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79万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9-17 13:58
二是指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消费领域信贷投放。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出台多项政策,指导 金融机构完善内部业务流程,创新支持消费的产品和服务,聚焦食、住、行、游、购、娱等重点消费领 域,加大对消费行业经营主体的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强化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 消费的促进作用。 新华财经北京9月17日电(记者翟卓)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前7个月,汽车金融公司等发行金融债券 215亿元;截至7月末,全国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79万亿元,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全国住户消费 贷款余额21.04万亿元…… "下阶段,人民银行将与有关部门一道,抓好已出台的各项政策落实,切实将政策实惠传导至服务消费 领域经营主体和消费者,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负责人杨虹17日在国新办 新闻发布会上说。 杨虹表示,去年以来,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有效带动扩大服务消费供给,支持更好满 足居民服务消费需求。 一是设立两个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其中之一是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为支持扩大高质量服务消费供 给,今年5月,人民银行专门设立了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 ...
近600亿再贷款申报落地 财政金融协同激活服务消费市场潜力
第一财经· 2025-09-17 13:24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申报情况 - 金融机构申报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金额近600亿元 涉及经营主体近4000家 贷款5700多笔 [1][2][3] - 人民银行5月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重点支持住宿 餐饮 文体娱乐 教育 居民服务 旅游及养老产业信贷投放 [2] 消费贷款整体数据表现 - 截至7月末全国住户消费贷款余额21.04万亿元(不含个人住房贷款) 较年初新增346亿元 同比增长5.34% [2] - 全国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达2.79万亿元 同比增长5.3% 较年初新增1642亿元 [3] - 前7个月新增贷款较去年全年新增量多630亿元 [3] 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 - 2024年4月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 后扩大规模至8000亿元 [3] - 上半年该再贷款支持住宿餐饮 文体教育 旅游领域项目近100个 签订贷款合同约119亿元 [3] - 符合条件的服务消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可享受政策优惠 [3] 信贷产品创新与融资渠道拓展 - 金融机构聚焦"食住行游购娱"领域 加强首贷 续贷 信用贷及中长期贷款支持 [3][4] - 1-7月汽车金融公司等发行金融债券215亿元 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484亿元 [4] - 通过资产证券化盘活信贷存量 提升消费信贷供给能力并降低融资成本 [4] 财政金融协同政策举措 - 九部门联合印发政策 统筹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文化 旅游 养老 托育 体育等服务设施建设 [5] -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按市场化原则投资服务消费企业 [5] - 对居民日常生活相关领域经营主体给予贷款贴息支持 [5] - 建立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分担信贷风险 实施"政府补贴+金融支持+商家优惠"组合政策 [6] 政策实施效果预期 - 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的双贴息政策中 100亿元贴息资金预计带动1万亿元贷款投向消费领域 [6] - 政策将刺激文旅 教育 医疗 养老等领域需求 同时推动企业服务品质提升和创新投入 [6] - 资金引导方向包括养老托育等民生短板领域及数字消费 文娱体育等新业态 [6] 跨部门政策协同推进 - 央行将联合商务部 发改委 文化和旅游部 财政部等部门共同抓好政策落实 [7] - 确保政策实惠传导至经营主体和消费者 [7]
近600亿再贷款申报落地,财政金融协同激活服务消费市场潜力
第一财经· 2025-09-17 13:19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进展 - 金融机构申报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金额近600亿元 涉及经营主体近4000家 贷款5700多笔 [3][6] - 人民银行5月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工具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 餐饮 文体娱乐 教育 居民服务 旅游及养老产业信贷投放 [5] 消费贷款整体数据表现 - 截至7月末全国住户消费贷款余额21.04万亿元(不含个人住房贷款) 较年初新增346亿元 同比增长5.34% [5] - 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达2.79万亿元 同比增长5.3% 较年初新增1642亿元 前7个月新增额超去年全年630亿元 [6] 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扩展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由2024年5000亿元扩大至2025年8000亿元 覆盖服务消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 [6] - 上半年该工具支持住宿餐饮 文体教育 旅游领域项目近100个 签订贷款合同约119亿元 [6] 金融产品创新与融资渠道 - 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215亿元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484亿元(1-7月数据) 推动汽车 消费 信用卡等零售类贷款资产证券化 [7] - 央行指导金融机构聚焦"食住行游购娱"领域 加强首贷 续贷 信用贷及中长期贷款支持 [6][7] 财政金融协同政策 - 九部门联合推出《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文化 旅游 养老 托育 体育等服务设施建设 [9] - 实施贷款贴息政策(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 100亿元贴息资金预计带动1万亿元贷款流向消费领域 [10] - 建立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机制 财政按比例补偿消费信贷不良贷款 提升金融机构放贷意愿 [10]
央行信贷市场司杨虹:截至7月末,全国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3%|快讯
搜狐财经· 2025-09-17 12:55
摄影、文/刘佳 车、消费、信用卡等零售类贷款资产证券化增量扩面,盘活信贷存量,推动融资成本下降。截至7月 末,汽车金融公司等发行金融债券215亿元,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484亿元。 "下阶段,人民银行将与商务、发改、文旅、财政等部门一道,抓好已出台的各项政策落实,切实将政 策实惠传导至服务消费领域经营主体和消费者,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杨虹说。 编辑:冯樱子 "截至7月末,全国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79万亿元,同比增长5.3%,比年初新增1642亿元,前7 个月的新增贷款比去年全年新增贷款还要多630亿元。" 杨虹表示。 在充分发挥政策合力方面,杨虹坦言,财政部近期出台了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 策,人民银行积极配合财政部门抓好政策落实,引导金融机构用好用足政策,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优化 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截至7月末,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全国住户消费贷款余额21.04万亿元,比年初新 增346亿元,同比增长5.34%。 与此同时,在拓宽金融机构融资渠道,增强消费领域资金供给能力上,杨虹表示,人民银行积极支持符 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拓宽资金来源,提升消费信贷供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