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快消品
icon
搜索文档
健康浪潮下的三得利乌龙茶和中国消费者关系
搜狐财经· 2025-09-26 10:21
(健康浪潮下的三得利乌龙茶和中国消费者关系) 与此同时,品牌在本土的积淀也起到了文化背书的作用。和中国消费者一样,本土消费者也拥有历史悠 久的饮茶习惯。三得利乌龙茶凭借跨文化的接受度,在两国市场同时获得认可。这种饮茶习惯上的共通 性,使其在聚会、社交等场合下更容易被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所接受。 在快消品行业,真正能够走进消费者日常生活的饮品,往往不仅依靠产品本身的口感,还需要与多元化 的消费场景紧密结合。三得利乌龙茶正是这样一个典型,它凭借长期的产品坚守和文化表达,逐渐成为 年轻人生活方式中的"常伴之选",无论在办公室、聚会还是运动休闲场合,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三得利的品牌故事可以追溯到一个多世纪以前。自1899年,三得利创始人鸟井信治郎创立了一家位于大 阪的家庭自营小店(即三得利的前身,后改名为寿屋),发展至今天的三得利。这一百余年的发展过程 中,品牌始终坚持品质与创新并重的精神,这种理念也贯穿到茶饮产品的打造之中。 (健康浪潮下的三得利乌龙茶和中国消费者关系) 在产品层面,三得利乌龙茶对原料和工艺的要求始终如一。在茶饮市场,无论是哪里的品牌,原材料的 选择对产品品质都是至关重要的,三得利通过对福建乌龙茶的甄 ...
假日经济|中秋礼盒主打“实惠显贵”,亲民平价拉动市场回暖
第一财经· 2025-09-25 09:00
行业趋势 - 中秋礼盒市场呈现平价化趋势 主流礼盒价格普遍在100元左右 较去年有所下调 出现99元四盒 百元五盒等热销组合 [1] - 节日礼盒市场模式出现转变 厂商和经销商采取薄利多销策略 部分经销商每件礼盒只赚几块钱 [2] - 快消品节日礼盒市场近年持续疲软 尤其年初春节旺季呈现"前热后冷"态势 不少经销商备货后销量不及预期 [2] 市场表现 - 中秋礼盒市场呈现止跌企稳迹象 虽然销量增长不算快 但市场热度高于去年同期 [1] - 传统饮料和牛奶礼盒销售有起色 包括大窑 安慕希 特仑苏等品牌 [1] - 部分饮料经销商反映市场动销情况不理想 仍有20%到30%的下滑 [2] 公司业绩 - 养元饮品(603156 SH)上半年实现收入24.7亿元 同比减少16.2% 归母净利润7.4亿元 减少27.8% [2] - 业绩下滑主要由于核桃乳产品销量下降 主要下滑来自春节所在的第一季度 单季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下滑19.7%和27% [2] 影响因素 - 中秋与国庆双节合并形成年内最长假期 出游需求可能对走亲访友的礼品需求产生一定影响 [2] - 政策舆论对"天价礼盒"的批评以及社会消费观念转变 消费者更看重礼品实际价值而非外在包装 [3] - 企业主动调整策略推出平价礼盒 契合政策导向与消费需求 为市场注入新活力 [3]
尼尔森IQ第二届商业新锐计划总决赛成功举办 助力中国新兴品牌崛起
搜狐财经· 2025-09-25 01:31
在充满变革的新消费时代,本土新兴品牌如何利用专业数据与前瞻洞察脱颖而出?全球领先的消费者研究与零售监测公司尼尔森IQ(NIQ)今日在广州成功举 办"破界·生长—新消费时代创新者大会暨第二届商业新锐计划总决赛",来自政府、行业的专家与商业领袖齐聚,深入解读在创新驱动下的中国零售市场结 构性变革与增长机遇,以及当前消费者行为变迁的核心驱动与趋势。同时,"2025 NIQ BASES突破性创新榜单"也在会上揭晓。 在大会现场,备受关注的尼尔森IQ中国"第二届商业新锐计划(Pitch Slam)总决赛"同步举行,来自快消品(FMCG)、科技及耐用消费品(T&D)行业的7家中国本 土新兴品牌入围决赛,激烈角逐这一年度大奖,最终武汉市金汇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旗下的"金汇源泉"品牌和北京蜂巢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界环"品牌 分别荣获快消组、耐消组总冠军,获得价值60万元人民币的指定品类数据服务以及多项资源支持。 "创新是品牌突围的核心动能,中国的新兴品牌不仅是增长引擎,更是未来零售业的定义者"尼尔森IQ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周凌卿在致辞中表示:"NIQ通过提 供精准的数据工具、科学的分析模型与前瞻的行业洞见,为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 ...
对话尼尔森IQ:新消费浪潮下中小企业要从渠道与消费者找突破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09:39
(原标题:对话尼尔森IQ:新消费浪潮下中小企业要从渠道与消费者找突破口)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刘婧汐 钟宸 广州报道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在各项促消费政策共同作用下,我国商品消费规模继续稳步扩大,8月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1-8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6%。 骆琦:从"网红"走向"长红",归根结底仍需回到快消市场的核心要素——人、货、场。 首先是"人",即消费者。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是企业经营的根本所在。随着消费者偏好的不断变化, 产品策略与运营策略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优化。 其次是"货",也就是产品本身。产品之所以能够快速走红,往往源于精准击中了某一阶段的消费痛点。 然而,随着市场与消费者的变化,企业需要及时对产品定位进行修正与升级。但无论如何,产品力始终 是立身之本。 第三是"场",涵盖了渠道与消费场景两方面。企业需要深入思考,在哪些消费场景中切入能够更好地触 达目标群体。同时,在渠道布局上,也应实现线上与线下的全渠道融合,以扩大覆盖范围并提升运营效 率。 消费稳健发展的同时,有一个明显的趋势是——零售渠道格局正在重构,线上和线下渠道融合更加紧密 了。 尼尔森IQ监测数据显示,2 ...
CFOs On the Move: Week ending Sept. 19
Yahoo Finance· 2025-09-19 10:00
This story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on CFO.com. To receive daily news and insights, subscribe to our free daily CFO.com newsletter. Selim Freiha | Opendoor Opendoor’s CFO, Selim Freiha, will leave the company effective today, according to a securities filing. Freiha joined the online real estate platform in November 2024 from Google’s parent company, Alphabet, where he served as vice president of capital allocation and planning. Freiha will be succeeded by Christy Schwartz as interim chief financial office ...
【下载报告】盯紧碎片化需求,小步快跑占先机
凯度消费者指数· 2025-09-16 03:52
市场整体趋势 - 快速消费品市场进入低速增长期 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8% [1] - 消费者购物渠道从十年前的年均5个扩展至7.8个 家庭年均购买品牌数从97个增加至110个 [1] - 市场呈现碎片化、多元化特征 但需求碎片化是新增长的起点 [1] 消费行为变化 - 2025年上半年快消品市场户均购买量同比增长4.3% 购买频次成为核心驱动力 [4] - 消费者倾向于"按需购买、小步快跑" 要求品牌精准响应实时场景需求 [4] - 消费行为呈现"双极平衡"特征 既追求极致性价比 又愿为情感价值支付溢价 [4] 场景化消费机遇 - 覆盖品类中80%处于频次上升通道 场景挖掘成为增长关键 [6] - 54%的食品饮料食用发生在三餐之外 空白时段成为重要增量来源 [6] - 牛奶在中国有11%于睡前饮用 催生"助眠奶"等新品类 [6] - 办公室轻零食、通勤能量棒等品类因职场放松需求而兴起 [6] 代际消费特征 - 60/70后从家庭付出转向"悦己消费" 新中年群体更多为自身需求买单 [12] - 银发群体消费重心转向健康与社交 适老化产品和老年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12] - 80/90后在家庭责任与自我价值中实现"双轨并行" [12] - 有孩家庭青睐"母婴+妈妈护理"组合 无孩家庭推动"毛孩子经济"快速增长 [12] 产品创新方向 - 品牌从即时见效、新奇有趣、省心省力三大维度构建竞争力 [13] - 微胶囊技术实现精准护肤 啤酒融入龙井等中式风味打造差异化 [13] - 悬挂纸巾和单片午餐肉更好适配小户型及随身场景 [13] 情感价值驱动 - 2025年"苏超"融合体育与文旅 带动江苏省第二季度啤酒销售额增长17% [16] - 品牌社会价值主张越来越被看重 如霸王茶姬支持听障人士的"微光计划" [16] - 产品与情感、功能与意义的结合是品牌赢得用户忠诚的核心路径 [16] 增长策略核心 - 品牌增长需回归用户 以洞察驱动全域策略 [17] - 识别碎片需求、构建全链路匹配、挖掘高潜力场景、细分代际人群是捕捉增量核心 [17] - 极致产品体验与清晰功能传达必不可少 情感叙事与价值观共鸣帮助建立持久连接 [17] - 始终以消费者为中心 数据与情感结合是复杂生态中持续增长的不变逻辑 [17]
深度分销救了销量,却落入了“低人效”陷阱
36氪· 2025-09-15 04:26
当一个崛起中的快消品企业选择了"深度分销"模式,它将如虎添翼的同时,也注定落入"低人效"的陷阱中去。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如何破 局?答案需要在行业周期的变革规律中寻找! 01 深度分销模式,决定了快消品行业 长期受困于"低人效"陷阱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深度分销模式的几个核心特征: 1. 渠道下沉,销售网络的搭建需要做到从一二线城市到乡镇市场的多级、全面覆盖; 2. 厂商协同,品牌商和经销商的人员作为合作伙伴关系,在一线市场的销售运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沟通协作; 3. 密集销售,是指快消品行业的终端售卖网点多,分布密集。另外产品消费频次高,需要频繁地补货售卖; 4. 终端为王,快消品具备"冲动消费"的性质,因此,品牌商需在终端门店投入大量的生动化建设工作,以加快产品动销。 从以上深度分销模式特征分析,不难看出,快消行业需要投入大量的销售人员,并且需要销售人员每天做大量重复性的工作。为了更好量化销售人员的工 作,下图以销售员和销售主管为例,分别列出他们一天的典型工作事项。 "人效产出低"一直是行业的心病,从对基层销售和管理者一天的工作梳理来看,他们从事的工作具有繁杂性、重复性、多方沟通、碎片化等特性。 常言道:"上 ...
“没饱尝生活的毒打”,如此营销为何翻了车? | 中听
搜狐财经· 2025-09-05 13:17
广告事件 - 桃李面包蛋月烧产品广告文案引发争议 广告语将五仁月饼口感与人生苦难捆绑 遭到网友质疑[1] - 公司已下架涉事广告并致歉 将完善审核机制避免类似情况[1] 营销策略问题 - 广告创意暴露出为博眼球消费社会情绪的短视心态 将产品缺陷美化为人生阅历不足[3] - 营销话术形成新型消费PUA 通过否定消费者真实体验塑造优越感[3] - 这种价值观与当代年轻人追求轻松愉悦的消费理念背道而驰[3] 公司运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利润双降困境中 广告支出逆势增加40%[3] - 不到两个月内接连爆发两起舆论风波 包括7月份菌落总数超标被通报事件[3] - 重营销轻实质的运营模式陷入恶性循环 营销投入无法掩盖产品力持续下滑的根本矛盾[3] 行业普遍现象 - 快消品行业普遍存在短视症候群 许多企业将制造话题视为救命稻草[5] - 行业忽视品牌信誉需要经年累月品质坚守的积累[5] - 流量焦虑盛行导致企业把消费者当作流量而非服务对象[5] 发展建议 - 企业需建立营销创意伦理审查机制 在追求传播效果同时坚守社会价值底线[5] - 必须扭转重营销轻实质的运营惯性 回归以产品为本的经营哲学[5] - 将资源真正投入质量管控和消费者体验 而非在舆论漩涡中疲于奔命[5]
Unilever(UK)(UL)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9-03 14:00
好的,我将为您分析联合利华财报电话会议记录,总结关键要点。报告内容如下: - **公司概况与战略转型**:介绍联合利华的组织架构调整、财务表现和战略方向。 - **业务表现与市场策略**:分析各业务板块业绩、区域市场表现和核心增长战略。 - **营销创新与执行体系**:总结营销模式变革、执行标准和新渠道建设。 - **财务展望与增长路径**:汇报业绩指引、利润驱动因素和资本配置策略。 - **问答环节**:整理分析师关于区域市场、品牌战略等问题的管理层回复。 接下来,我将开始撰写联合利华财报电话会议分析报告: 公司概况与战略转型 - 公司2024年营收达610亿美元,利润110亿美元, underlying operating margin为18.4%,产生70亿美元现金流,现金转换率连续五年保持在100%左右 [3][4] - 向股东返还58亿美元,其中43亿美元为股息,15亿美元用于股票回购,投资资本回报率达18.1%,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4][5] - 已完成重大组织架构重组,从超过100年按地理区域运营转变为全球五大业务集团架构,包括Youth and Wellbeing、Personal Care、Home Care、Foods以及正在分离的Ice Cream业务 [2][3] - 品牌组合从400个精简至200个,30个power brands贡献75%营收,这些品牌在2024年实现3.8%销量增长 [9] - 管理层承认2017年卡夫亨氏收购要约后公司出现战略失误,包括失去销量增长焦点、过度关注利润率指引以及投资不一致等问题 [5][6] - 白领员工数量在18个月内减少18%,预计到2026年实现8亿美元成本节约,目前已累计实现6.5亿美元节约 [11] - Ice Cream业务分离将于2024年11月完成,预计将使公司毛利率提升至接近47%,运营margin和投资回报率各提升约100个基点 [7][8] 业务表现与市场策略 - Beauty and Personal Care业务现已占营收51%,中期目标是将该比例提升至三分之二 [16] - 美国市场战略发生根本转变,从"接收创新"变为"为美国而创新"和"为全球而创新",美国业务占分离后公司营收21% [17][18] - 印度市场占分离后公司营收14%,在hair care、skin care、functional food、dishwash等领域市占率超50%,laundry市占率45%,skin cleansing市占率37% [19][20] - 美国市场连续四个季度实现约4%销量增长,76%营收来自beauty、well-being和personal care领域 [18] - 在130家零售商参与的advantage survey中排名从往年第八跃升至第二,在personal care领域排名第一,beauty领域第三,foods领域第一 [18][19] - 通过收购Liquid I V、Nutrafol、Paula's Choice、Tatcha、Hourglass等品牌获得独特能力,并将这些能力部署到核心业务中 [29][30] - 印度市场通过收购Minimalist(skin care)和Oceglow(BMS)等高增长业务扩大布局,这两个业务年底将达1亿欧元规模且增长迅猛 [21] 营销创新与执行体系 - 建立"desire at scale"营销理念,通过SASE框架(Science、Aesthetics、Sensorial、Saved by others、Young spirited)指导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 [22][28] - 实施"four Vs"可重复模式:variety of creators、virality of content、velocity of posting、validity of content [29] - Dove品牌年营收70亿美元,2024年销量增长8%,2025年增长近5%;Vaseline品牌三年增加4亿美元收入,2024年销量增长10%,2025年增长11% [29] - 建立专有的missile brand superiority框架,包含23个指标覆盖6个P维度,用于评估各市场品牌表现 [31][32] - 定义了9个线下执行指标和11个线上执行指标,包括价格定位、货架份额、促销份额、内容质量等 [32] - 电子商务已占业务20%,Beauty and Wellbeing业务中占比达30%,正在建设三个中心:美国为Amazon开发中心,中国为TikTok Shop中心,印度为quick commerce中心 [33] - 大幅增加visibility投资,通过活动激活品牌(如Liquidavy在Lollapalooza、Beauty and Personal Care与世界杯合作、Home Care与NBA合作) [33][34] 财务展望与增长路径 - 2024年实现十年最高销量增长(2.9%)、最高毛利率(45%)和最高品牌营销投资比例(超过15%),营销预算在过去四五年增长33% [12] - 2024年销量增长在同行中排名前三,2025年上半年保持这一态势 [13] - 2025年预计实现3%-5%的USG增长, underlying operating margin至少达到18.9%(上半年实际为19.3%) [34][35] - 预计下半年销量表现加速,第四季度表现优于第三季度,将从第四季度开始将Ice Cream业务作为终止运营处理 [34][44] - 增长模型基于四大杠杆:销量增长、组合优化、关键材料采购干预以及严格控制成本管理 [35][36] - 未来战略重点为:更多beauty、更多well-being、更多personal care、更多高端化、更多电子商务、更多美国市场、更多印度市场 [16][36] - 资本配置将集中投向美国和印度市场,不会在这两个市场之外进行任何并购投资 [42] 问答环节 问题: 美国市场增长可持续性及与主要零售商合作情况 - 美国业务组合已根本转型,在beauty and personal care和well-being领域占比显著,具备独特的电子商务曝光度 [41] - 尽管不确定能否持续保持4%销量增长,但管理层相信3%的增速是可以实现的 [41] - 与Walmart增长接近20%,与Amazon增长也接近20%,未发现库存堆积现象 [42] - 美国市场具有双重重要性:既提供本地规模效应,又是全球品牌孵化的枢纽 [43] 问题: 下半年增长加速信心及关键区域市场展望 - 预计下半年销量加速增长,第四季度优于第三季度 [44] - 印尼市场自2024年2月以来运行率持续改善,但需应对强大本地竞争对手的20%价格折扣挑战 [44] - 中国市场经历重大渠道转变,第四季度将看到显著进展,特别是在Clear、Laksam和Vaseline三个关键品牌上 [45] - 拉丁美洲市场面临宏观挑战,巴西因定价失误和产品组合问题表现不佳,但预计2025年将恢复正常 [45][46] 问题: 印度市场中期增长预期及推动因素 - 印度GDP实际增长率5%-6%应成为未来销量增长的合理参照目标 [49] - 短期目标保持第二季度实现的增长水平,政府刺激措施和食品通缩为数百万人增加可支配收入 [49] - 组建顶尖管理团队,包括从Britannia引进食品CEO,从Hero Motorcycles引进CFO [50] 问题: Foods业务如何应用desirability at scale策略 - desirability概念不仅适用于beauty,在foods领域表现为极致享受,在home care领域表现为高端体验和香氛重要性 [51] - Hellmann's是增长机器,在condiments领域拥有45%市场份额,巴西市占率达55% [51] - Knorr面临挑战,营销质量未达Hellmann's水平,目标是使其成为"food领域的Dove" [52] - food service业务占foods业务30%,在中国和美国各占30%,具有巨大门店扩张潜力 [52] 问题: influencer营销规模及风险管控 - 在印度已拥有12,000名influencer(目标15,000),美国Dove品牌有8,000名,Liquidavy有17,000名 [54] - 风险状况确实更高,但传统营销模式已不可行,公司通过严格的influencer筛选流程管理风险 [54] - 这种大规模基础设施可能成为相对于小竞争者的竞争优势 [54]
2025七夕营销实战盘点:五大行业品牌如何抓住爱情经济新脉搏?
搜狐财经· 2025-09-01 18:44
核心观点 - 艺恩报告复盘2025年七夕五大行业营销策略 覆盖奢侈品、美妆、快消品、食品饮料及电商平台 通过案例和数据揭示品牌营销新动向及消费者需求变化 [1][5][9] 奢侈品行业营销案例 - Chopard萧邦与泡泡玛特IP DIMOO WORLD合作推出七夕限定礼盒 含三款DIMOO公仔及ICE CUBE系列珠宝 套装礼盒含"沉光之形"与"鎏金之影"公仔配项链 "纯粹构筑"大娃需消费10万元获赠 [10] - Chopard联名礼盒在小红书引发广泛关注 但品牌与IP融合略显牵强 目标消费群体定位模糊 [1][5] - LOEWE通过微短剧《鹊定爱》讲述七夕故事 邀请明星陈都灵、陈哲远出演 结合七夕传说与喜鹊元素 借助微博与小红书联合推广扩大品牌影响力 但短剧"土味"风格引发高端形象受损讨论 [1][5] - Tiffany推出系列内容《我,是爱的主语》与头部播客及代言人唐嫣、张若昀合作 探讨爱情个体价值 通过小红书平台有效传递品牌理念 [1] 美妆行业营销案例 - 自然堂回归喜马拉雅主题 与非遗"梭织绑典"合作推出广告片《遇见彩虹,自然好运》 在抖音通过预热活动、联名礼盒及线下互动建立情感联系 [2] - SK-II再度携手五月天发布大片《恋爱ing,晶喜ing》 推出限量版花束礼盒及主题快闪店 通过小红书和抖音KOL投放以情怀触动用户 [2] 快消品与食品饮料行业营销案例 - 伊利聚焦银发群体与主持人孟非合作推出"黄昏恋的100个理由"项目 在抖音引发子女群体共鸣 但项目主张与现实偏差受部分受众质疑 [4][5] - 霸王茶姬推出"凤凰于飞"七夕限定系列 携手畲族展示传统婚俗 在抖音和小红书均衡推广 围绕产品包装及展示展开传播 [4] 电商平台营销案例 - 淘宝闪购与演员林一合作推出广告大片及"全城热恋"主题项目 通过线上线下联动 以小红书为主要传播阵地 线下曝光激发用户打卡热情 [4] 数据表现 - Chopard联名话题萧邦IceCube在小红书获超500万次浏览 相关声量467 互动量达249.7万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