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深化改革,经开区活力迸发
人民日报· 2025-09-28 21:55
今年上半年,全省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74亿元,占全省总量的37.4%,全省经开区进出口总额实 现2624亿元,占全省总量的70.9%。11家国家级经开区扛起了"龙头担当",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 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占全省经开区总量的49.3%、43.8%和39.5%,成为驱动辽宁经济加速前行的强劲 引擎。 从芯片制程到高端装备,从政策创新到产业集聚,全省经开区正以"创新+改革"驱动,书写东北老工业 基地焕发新生机的时代答卷。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走进辽宁省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活力涌动:芯源微研制出应用于集成电路前道芯片制程的单 片式清洗机,打破国外技术壁垒;新松工业机器人接连亮相央视春晚与元宵晚会,展现"中国智造"硬核 实力;东软智睿的极光智慧放疗系统突破国际垄断,性能跃居全球先进水平…… 这些都源于制度改革与服务升级的驱动。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构建政策矩阵,从企业培育、产业发 展到人才落地形成全链条支持;组建中央法务区,打造全要素知识产权展示传播中心,保障创新成果; 以"浑南会客厅"优化审批流程,通过"一件事"集成服务模式,配备专业化帮办团队,实现审批流程"全 科受理、全程代办",让企 ...
连续9年全国第一,广东凭什么稳坐“创新王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12:56
南方财经记者吴佳霖 广州报道 9月27日,由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编著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 价报告2025》(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广东在《2025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中继续蝉联 全国第1,已连续9年位居榜首。 《报告》指出,广东各方面表现均较为突出。企业创新和创新环境排名连续两年排第1位,与综合值排 名持平。知识创造和知识获取排名与上年持平,分别排第2位和第4位,均低于综合指标排名。创新绩效 排名较上年下降1位,排第2位,低于综合指标排名。 总体来看,广东的"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双核心优势依然稳固,同时不可忽略的是,2023年数据所显示 的领先优势出现边际收敛,创新效率与增长潜力排名下滑,成为广东从"领先者"迈向"长期领跑者"必须 正视的卡位点。在苏浙沪鲁等省份加速追赶的背景下,广东需要找到突破点,重塑其全国创新之首 的"含金量"。 连续九年,广东稳坐全国综合创新能力的头把交椅。其中,广东企业创新第1、创新环境第1、知识创造 第2、知识获取第4、创新绩效第2;分层指标中,综合实力第1、综合效率第5,较上年回落2位。 广东要把"领先者"的身份稳固为长期的"领跑者", ...
科技创新为辽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广东激活三大动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央视网· 2025-09-28 12:13
通过聚焦重点产业集群,辽宁组建了20个重点实验室群,促进高校院所、骨干企业、金融机构等优质资源向产业集聚。2024年,辽宁先进装备制造、冶金新 材料等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建设全面发力,工业机器人、航空装备等4个集群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2个重点产业集群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占比首次超 过1/3。 科技创新为辽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十四五"期间,辽宁加大研发投入、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全球最大级别穿梭油船、国家首台中速大功率氨燃料发动机等成功 研制,全省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支出比重达到了6.9%,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速达到24.3%,区域创新水平大幅跃升。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 发人员攻克了堆叠式柔性太阳翼机构难题,并首次应用于千帆星座重大项目中。 广东激活三大动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十四五"期间,辽宁、广东进一步深化改革,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扎实成效。 广东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合作取得新成效。"十四五"以来,广东对外投资规模居全国首位,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40多个港口实现互联互通。 广东自贸试验区有超300项 ...
ABB集团韩晨:竞合共生 是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驱动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11:51
上海第25届工博会期间,全球工业机器人头部企业ABB集团进行了新品发布,并透露了公司资本化以 及供应链本地化的相关进展。 展会中,ABB新发布的产品嵌入强兼容机器视觉、更灵活的移动能力和动态规划能力等新亮点,希望 在AI时代来临之际抢占自主多功能机器人技术(AVR)发展的高地。 ABB集团高级副总裁、机器人业务中国区总裁韩晨在工博会期间接受了采访,谈到了ABB未来的新战 略,中国市场的现状,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对推动机器人行业变革的动力。 探索机器人AI运用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在人工智能加持的背景下,视觉应用在机器人中越来越多。"韩晨表示。 传统大负载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和SCARA等机器人分别以大负载高节拍等需求的汽车、消费电子 生产线应用场景作为主要落地方式。而随着工业自动化场景的外延和渗透,越来越多的机器视觉、智能 化应用开始被集成到机器人解决方案中。 "超过30%的机器人在应用中都有视觉加持。我们也发现合作伙伴以及最终用户在集成视觉过程中存在 困难,往往要选择不同的相机,而不同相机厂家又有不同的视觉处理器,这些视觉处理器和我们的控制 器交换应用数据,再去编程,整个过程耗时耗力,另外技术门槛比较高,导致 ...
ABB集团韩晨:竞合共生,是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驱动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11:38
ABB集团高级副总裁、机器人业务中国区总裁韩晨在工博会期间接受了采访,谈到了ABB未来的新战略,中国市场的现状,以 及人工智能技术对推动机器人行业变革的动力。 上海第25届工博会期间,全球工业机器人头部企业ABB集团进行了新品发布,并透露了公司资本化以及供应链本地化的相关进 展。 展会中,ABB新发布的产品嵌入强兼容机器视觉、更灵活的移动能力和动态规划能力等新亮点,希望在AI时代来临之际抢占自 主多功能机器人技术(AVR)发展的高地。 ABB集团高级副总裁、机器人业务中国区总裁韩晨在工博会期间接受了采访,谈到了ABB未来的新战略,中国市场的现状,以 及人工智能技术对推动机器人行业变革的动力。 传统大负载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和SCARA等机器人分别以大负载高节拍等需求的汽车、消费电子生产线应用场景作为主要 落地方式。而随着工业自动化场景的外延和渗透,越来越多的机器视觉、智能化应用开始被集成到机器人解决方案中。 "超过30%的机器人在应用中都有视觉加持。我们也发现合作伙伴以及最终用户在集成视觉过程中存在困难,往往要选择不同的 相机,而不同相机厂家又有不同的视觉处理器,这些视觉处理器和我们的控制器交换应用数据,再 ...
江苏占据六席!工信部新一批“国字号”产业集群公示
扬子晚报网· 2025-09-28 06:47
扬子晚报网9月27日讯(记者 徐兢)我9月27日,记者从江苏省工信厅获悉,在前不久工信部公示的2025年度(第四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中, 又有来自江苏的6个产业集群成功入选。 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定位于县域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中小企业高 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南京市溧水区数控机床功能部件、常州市武进区工业协作机器人、苏州市吴江区仿真纤维材料、如东县海上风电装备、盐城市亭湖区烟气处理环保装备、 泰兴市低碳烯烃延伸功能性材料等7个产业集群成功入选。 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是指定位在县级区划范围内,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主导产业聚焦、优势特色突出、资源要素汇聚、协作网络 高效、治理服务完善,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 26 |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数控机床功能部件产业集群 | | --- | --- | | 27 |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工业协作机器人产业集群 | | 28 |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仿真纤维材料产业集群 | | 29 | 江苏省如东县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集群 | | 30 |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烟气处 ...
到场专业观众达22.4万人,第二十五届工博会闭幕
国际金融报· 2025-09-28 03:44
9月27日,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主题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下称"工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闭幕。 (潘洁 摄) 为期5天的展会,汇聚了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家中外展商,10场高规格论坛,近300场专题活动同期举办,超千项新技术新展品首展首发, 其中近400项"极大、极小、极轻、极智、极精"五极代表性成果,1项CIIF特别大奖、10项CIIF大奖和12个领域CIIF专业奖揭晓。本届工博会集中呈现了新型 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展现了全球工业科技前沿成果,彰显了中国工业经济的强大韧性,凸显了我国工业体系在应对全球变革中的创 新活力。 截至14点,展会到场专业观众达22.4万人次,来自全球133个国家和地区,专业观众数较上届同期增长11%,全网曝光量达23.14亿,较上届增长 71.28%。本届工博会展商数量、展览面积、观展人次、影响力均创历史新高,展现出工博会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与传播力。 作为本届工博会三大特展之一,"国家新型工业化暨'十四五'工业重大成就展"立体化展示C919大型客机关键结构件、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动力系 统模型、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 ...
《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发布:中国市占率碾压全球,印度逆袭第六,日美韩德全线下滑
36氪· 2025-09-28 02:31
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概况 - 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达54.2万台,较十年前增长超一倍,连续第四年突破50万台 [1][3] - 亚洲占全球新部署量的74%,欧洲占16%,美洲占9%,区域格局差异显著 [1] - 全球在用工业机器人总数达466.4万台,同比增长9% [3] - 预计2025年全球安装量将增长6%至57.5万台,2028年突破70万台 [3][30] 中国市场表现 - 2024年安装量达29.5万台创历史新高,占全球54%,同比增长7% [3][11] - 本土制造商国内销量首次超过外国供应商,市场份额从十年前的28%跃升至57% [14] - 运营存量达202.72万台,全球占比43%,居全球之首 [16] - 预计到2028年制造业机器人需求年均增长10% [16] 主要区域市场动态 - 日本安装量4.45万台(全球第二),同比下降4%,电子和汽车行业需求疲软 [3][18][20] - 美国安装量3.42万台(全球第三),同比下降9%,汽车行业安装量回升至1.35万台 [3][21][24] - 韩国安装量3.06万台(全球第四),同比下降3% [3][24] - 德国安装量2.70万台(全球第五),同比下降5%,汽车行业安装量大幅下降25% [3][25][27] - 印度安装量9123台(全球第六),同比增长7%,汽车行业占比45% [28][30] 行业应用分布 - 通用行业安装量占比从2014年36%升至2024年53%,成为主导领域 [4] - 电气/电子行业安装量12.9万台(+2%),汽车行业12.6万台(-7%) [7] - 金属与机械行业增长18%,塑料与化工产品行业增长18%,食品行业大幅增长42% [7] - 协作机器人安装量从2017年1.11万台增至2024年6.45万台,占比从2.8%提升至11.9% [9] 服务机器人市场 - 2024年专用服务机器人新安装19.9万台,同比增长9% [32] - 医疗机器人新增1.67万台,同比增长91%,诊断与实验室分析领域增长610% [32][41] - 运输与物流领域安装量10.29万台(占比52%),专业清洁领域增长34% [38][40] - 消费服务机器人新增2010万台,同比增长11% [32] 技术趋势与挑战 - 物理AI、分析AI和生成式AI成为技术热点 [30] - 类人机器人处于发展初期,未实现大规模应用 [43] - 短期受宏观经济、地缘冲突、贸易壁垒及劳动力成本制约 [30] - 机器人即服务(RaaS)商业模式降低市场进入门槛 [43]
时报数说 | 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居全球首位
证券时报· 2025-09-26 19:28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2万亿元 同比增长8% [2] - 净利润达850亿元 同比增长12% 增速高于营收增长 [2] - 第四季度单季营收突破3500亿元 创历史新高 [2] 业务板块分析 - 新能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 占总营收比例提升至18% [2] - 传统业务板块保持稳定增长 增速为5% [2] - 海外业务收入达2400亿元 同比增长15% 占比提升至20% [2]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整体规模突破5万亿元 年增长率达10% [2] - 新能源细分领域增速超过30% 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2]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扩大至40% [2] 财务指标变化 - 毛利率提升至22% 同比增加1.5个百分点 [2] - 研发投入达600亿元 同比增长20% 占营收比例5%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8% 达到1200亿元 [2]
“AI+制造”浪潮已来 工博会展现新型工业化新图景
上海证券报· 2025-09-26 18:27
◎记者 宋薇萍 当前,以AI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正深度融入产业智能化升级,成为推动工业变革的核心动能。 从亚微米级测量精度的"工业尺规",到全自动化的智能机床;从灵活抓取的仿人灵巧手,到高效切割的 激光设备……步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工博会")展馆,全球工业智慧在此交汇,硬核装 备与智能技术在此深度耦合,共同勾勒出新型工业化的新图景。 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主题,近日在上海开幕的第25届工博会紧紧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 化"主线,为制造业描绘出一条向极致跃迁的清晰路线。受访专家普遍认为,AI+制造,浪潮已来,势 不可挡。 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小型模块化场反位形FRC-SMR、量子加密OTN行业专网……本次工博会上,超 导、可控核聚变、原子级制造、脑机接口、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的突破性探索成果集聚,未来工业的发 展图景以极大、极小、极轻、极精、极智等极致维度获得了全景展示。 作为产业风口,机器人展区热闹非凡,上海机器人"四小龙"——新时达、柴孚、新松、节卡,与国际机 器人"四大家族"—— ABB、发那科、安川、库卡,同台秀"肌肉"。其中,节卡机器人面向全球首发 JAKA EVO工业具身智能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