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ER

搜索文档
长青集团(002616) - 002616长青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9
2025-09-19 09:4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8.73亿元,同比略降 [3] - 扣非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150.33% [3] - 中期现金分红1.1亿元 [3] 业务板块表现 - 工业园区燃煤集中供热项目因蒸汽价格下调导致收入减少 [3] - 生物质燃料成本下降显著贡献利润增长 [16] - 满城和蠡县燃煤项目已于2019年底完成超净排放改造 [16] CCER相关 - 第三批CCER方法学适用于农业/林业剩余物的发电/热电联产项目 [5] - 单个30MW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年均可获12万吨以上碳减排量 [8] - CCER申请年限最长为10年 [9] - 公司11个2012年后投产的生物质项目符合CCER申请条件 [10] - CCER收益属于电费外额外收入,不可冲抵应收账款 [11] 战略合作 - 与中科信控合作持股大数据公司49%股权,共同开展研发 [13] - 合作目标包括运营降本增效及技术输出收益 [14] - 中科泓源入股基于对公司前景和合作潜力的认可 [12] 项目动态 - 茂名项目正筹划扩容,预计显著提升供热量 [17] - 新设北京源创绿能公司为生物质板块提供技术支持 [20] 资本运作 - 公司准备充足资金应对可转债到期兑付,包括出售鱼台和中山项目回笼资金 [17] - 持续加强资本市场沟通以促进转股 [17] 分红政策 - 中期分红决策基于现金流状况和发展规划 [19] - 未来将遵循《股东分红回报规划》适时实施分红 [19]
调研速递|圣元环保接受福建省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等19家机构调研 透露多项业务关键进展
新浪财经· 2025-09-18 13:44
核心观点 - 公司接待19家机构及个人投资者调研 展示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营情况并介绍业务布局及发展战略 [1] - 公司通过多业务拓展及政策支持提升盈利空间 包括供汽供热、国补收入回收、牛磺酸项目及衍生品开发等 [2][3] 业务运营与财务 - 2025年上半年度公司旗下7个垃圾发电厂对外供蒸汽5.62万吨 对外供热50.86万GJ [2] - 2025年7月财政部下达生物质能发电国补资金39.42亿元 公司已陆续收到多笔国补收入 冲回前期坏账准备并对三季度利润产生积极贡献 [1] 供汽供热业务 - 供汽售价普遍在每吨200元以上 2025年新开发梁山圣元供汽业务起底价格为205元每吨 [2] - 漳州圣元、曹县圣元、安徽圣元等供汽项目正在开发中 [2] 垃圾焚烧发电盈利提升 - 盈利提升空间来自发电技改升级、供汽供热业务拓展、应收账款回收改善、炉渣开发价值利用、待确认国补收入、绿电交易及CCER等多方面因素 [2] 牛磺酸项目 - 年产40000吨牛磺酸原料项目于2024年6月开工建设 目前主体工程施工中 达产后产能规模将位居国内前三 [2] - 主要原料环氧乙烷和液硫来自所在园区 与联合石化签署合作协议实现充足稳定供应 [2] 牛磺酸衍生品业务 - 开发生产多款"牛磺酸+"产品 涵盖普通食品、特膳食品及保健食品 部分产品已布局线上线下销售 [3] - 线上通过媒体电商及社交媒体矩阵营销 线下推出品牌MIS系统及招商手册 已签约多地省市代理 品牌体验店将于年内陆续开业 [3] 厦门瑞吉酒店项目 - 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正在进行样板房施工、机电工程安装、幕墙施工及室内二次装修等工作 [3] - 计划于2026年底完成竣工验收并进入试营业 将引入万豪国际集团旗下专业管理公司进行品牌经营管理 [3]
光大环境(00257):业绩符合预期,中期分红逆势提升
华源证券· 2025-08-28 08:0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8] 核心观点 - 2025年半年度业绩符合预期 营收143亿港元同比下滑8% 归母净利润22.1亿港元同比下滑10% [8] - 中期分红逆势提升至每股15港仙 较去年同期上涨1港仙 体现提升股东回报决心 [8] - 生物质能源利用有望纳入第三批CCER 30MW项目年收益约1500万元(按100元/吨) 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将受益 [8] - 2025-2027年预测归母净利润35.3/37.0/39.2亿港元 对应PE 7.7/7.4/7.0倍 股息率5.3%/5.6%/5.9% [7][8] 财务数据 - 当前股价4.44港元 总市值27,274.81百万港元 资产负债率63.30% [4] - 2025H1建造服务收益18.5亿港元同比下降48.3% 运营服务收益占比提升至70% [8] - 2025H1汇兑净亏损4.3亿港元(去年同期-2.3亿) 危废项目耗损亏损1.13亿港元 [8] - 2025H1垃圾处理量约2900万吨同比增长2% 吨发电量约460千瓦时同比增长3% 供热量380万吨同比增长32% [8] 盈利预测 - 2025E营收29,185.72百万港元同比-3.5% 2026E营收28,444.89百万港元同比-2.5% [7] - 2025E归母净利润3,532.57百万港元同比+4.6% 2026E归母净利润3,704.19百万港元同比+4.9% [7] - 2025E每股收益0.58港元 2026E每股收益0.60港元 ROE维持在7.0% [7] - 2025E息税前利润7,741百万港元利润率26.5% 2026E息税前利润7,974百万港元利润率28.0% [9]
多部门再部署光伏反“内卷”;7月用电量超万亿度丨碳中和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05:44
光伏产业政策动态 - 工信部等多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加强产业调控 强化光伏项目投资管理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2] - 会议明确遏制低价无序竞争 健全价格监测和产品定价机制 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和虚假营销等行为 [2] - 强调规范产品质量 打击降低质量管控和虚标产品功率等行为 并支持行业自律倡导公平竞争 [2] 全社会用电量数据 - 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22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6% 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170亿千瓦时同比增20.2% 第三产业用电量2081亿千瓦时同比增10.7% [3] - 1-7月累计用电量586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 第二产业用电量37403亿千瓦时同比增2.8%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132亿千瓦时同比增7.6% [3] CCER方法学扩容 - 生态环境部发布第三批CCER方法学征求意见稿 新增生物质发电和油气甲烷回收领域共四个方法学 [4] - 新方法学突出"以减排促利用"导向 包括消纳农业秸秆等废弃物减少露天焚烧 以及促进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 [4] - 方法学注重行业额外性 改进纯农林生物质发电等高投入低产出行业的收益率 提升减排积极性 [4] 上海碳市场改革 - 上海发布《碳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行动方案(2026-2030)》 提出16项举措打造国际碳交易与碳金融中心 [6] - 方案明确自2026年起降低石化化工等行业纳管门槛至年排放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2028年将高等学校等公共机构纳入管理 [6] - 建立与碳排放双控制度衔接的配额分配制度 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预留发展空间 并研究纳入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 [6] ESG实践进展 - 第三届21世纪"活力·ESG"案例征集收到近200个案例 涵盖能源、金融、制造等多元行业 [8] - 最终56个案例入围 其中环境友好类30个 社会责任类20个 公司治理类6个 案例将编入年度实践报告 [8] - 龙头企业以"链主"势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落实可持续发展 体现ESG实践深度拓展 [8] 绿电直连定价探讨 - 专家提出绿电直连两种定价方式:全额缴纳输配电价费用 或在调节资源丰富地区借鉴自备电厂模式 [10] - 项目经济性取决于地域特性 风光资源丰富地区经济压力较小 柔性负荷产业可降低配储需求 [10] - 针对东部出口外向型中小企业 江苏园区探索集中采购绿电再配电的新模式以解决分散项目难题 [10]
朗坤科技上半年净利润逆势增长22.36%,绿色低碳战略与CCER布局引领行业新机遇
全景网· 2025-08-25 12:3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55亿元[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亿元 同比增长22.36%[1] - 扣非净利润1.45亿元 同比增长25.43%[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1亿元[1] - 期末货币资金约9.97亿元 资产总额超60亿元[1] - 推出每10股派现2元的利润分配方案[1] 政策环境 - 全国碳市场建设提速 2027年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2] - 2030年建成制度完善、交易活跃、定价合理的碳市场体系[2] - 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2] 技术突破与运营优化 - 运营21个生物质资源再生中心项目 日均处理规模超千吨[2] - 绿元智能收运系统通过AI视觉识别等技术提升收运效率[3] - 深圳项目餐厨垃圾收运量提升30% 人车成本下降超20% 投诉率降低90%[3] - 母乳低聚糖(HMOs)产品通过美国FDA的Self-GRAS认证[4] - 生物柴油产品出口欧洲、新加坡等地[4] 碳资产布局 - 成立北京绿色碳投科技服务公司专注碳资产开发与交易服务[3] - 参与编写《有机废弃物集中厌氧消化处理沼气工程》CCER方法学[3] - 有望成为首批获批签发CCER的企业之一[3] 战略定位 - 采用生物质资源再生与合成生物智造双轮驱动战略[1][4] - 布局碳资产开发与低碳技术应用[2] - 定位世界级智慧化生物科技企业[4] - 业务高度契合国家双碳战略方向[1][4]
“零碳瑰宝”生物质迎来CCER东风,年资源量百亿吨可堪重任
新京报· 2025-08-20 13:47
行业地位与资源潜力 - 中国每年生物质总量达100亿吨 从能量角度可折合超50亿吨标准煤[1][3] - 林业废弃物资源丰富 每亩林地每年可获得约2吨废弃物 全国森林覆盖率超25% 面积约40亿亩[3] - 农业废弃物年产量超10亿吨 北京市每年市政园林绿化废弃物达570万吨 主动修剪后数量可增加10倍以上[3] 政策支持与市场机遇 - 纯农林生物质并网发电和热电联产即将纳入CCER第三批方法学 行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1] - 生物质被国际公认为零碳能源 与风能太阳能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不同 可提供稳定能源供应[3] - 政策将推动公众正确认识生物质能源 并释放巨大经济价值[3] 技术创新与经济效益 - 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可实现发电供热低成本甚至零成本 因生物质炭和生物质肥具有更高价值[5] - CCER机制通过碳交易价格可有效改善行业盈利状况 减少对补贴的依赖[5] - 行业需向高附加值综合利用转型 通过多重收益降低发电成本[5] 发展前景与战略意义 - 生物质能源是唯一可全面替代化石能源的稳定可再生能源 可转化成气体替代天然气 固体炭替代煤炭 液体燃料替代石油[6] - 发展生物质能源可解决能源安全问题并助力提前实现碳中和 若将林业当作农业重视 资源量可达百亿吨以上[6] - 建议完善种-收-储-运-用体系 将部分煤矿工人和林业消防工人转变成林业能源工人[6] 产业配套与政策建议 - 建议放宽市场准入 简化环评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审批流程 缩短项目立项时间[7] - 建议电网/供热管网/供气管网对生物质生产的电能/热能/燃气优先并网[7] - 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正迎来产业化良机[7]
生物质发电、油气行业重大利好!CCER第三批方法学征求意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11:37
政策导向与新增方法学 - 第三批CCER方法学突出"以减排促利用"政策导向 重点推动农业废弃物消纳和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 [1] - 新增四个方法学覆盖纯农林生物质发电/热电联产和油气甲烷回收三大领域 包括海上油田伴生气回收、陆上气田试气放喷气回收和陆上低气量伴生气回收 [1] - CCER重启后方法学总数达十个 前两批分别覆盖造林碳汇/光热发电/海上风电(首批)及公路隧道照明/煤矿瓦斯利用(第二批) [2] 生物质发电行业影响 - 农林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1688万千瓦 约占可再生能源总装机3% 其中2012年后新建项目200余家贡献一半装机 [3] - 纯农林生物质发电年减排量约1500万吨 项目全投资内部收益率普遍低于电力行业基准收益率8% 存在显著财务压力 [3][8] - 燃料成本占运营成本60%以上 受季节性和地域性影响显著 且电价补贴政策调整后上网电价从0.75元/千瓦时降至0.25-0.45元/千瓦时 [9] 项目适用条件与限制 - 方法学仅适用于全电量并网发电或热电联产项目 排除绿电直连/离网运行/非电网交易及掺烧畜禽粪污项目 [6][7] - 基准线计算仅考虑所替代电力和热力方案 忽略避免生物质废弃物无控燃烧产生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 [7] - 生物质燃料限定为农业/林业剩余物 不包括定点种植园提供的生物质燃料 [7] 油气行业甲烷减排 - 三项甲烷方法学针对不同场景:海上油田伴生气(无处理规模限制)、陆上小气量油田(≤3万立方米/天)、气田试气放喷气回收 [13] - 中国油田伴生气年产量达2200亿立方米 每年约10亿立方米伴生气因分散油田条件被燃烧浪费 [11] - 直接受益企业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油企 目标2030年实现陆上油气开采零常规火炬 [11][12] 产业协同与经济效益 - 生物质热电联产具备稳定可控、可调度性强优势 特别适合工业园区供暖需求 可作为基荷电源和调峰电源 [5] - CCER收益可向上游传导 改善原料收购经济性并刺激设备厂商提升转化效率与智能化水平 [10] - 油气甲烷减排意义重大 全球近2000亿立方米伴生气被直接排放或燃烧浪费 减排规模潜力巨大但单个项目量级较小 [11][14]
圣元环保(300867) - 300867圣元环保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1
2025-05-21 08:54
污水处理厂剥离情况 - 2025 年 2 月公司与中闽水务集团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交易价较净资产合计增值 1.04 亿元,增值率 37.29%,尚需获标的资产所在地相关政府部门批准,正在办理审批手续 [2] 一季度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 2.12%,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 43.17%,在建 PPP 项目减少致收入减少,扣除该因素主营业务营收同比基本持平,净利润增长因精细化管理和技术改造使营业成本下降、毛利率提高,部分增值税退税收入增加 [3] 国补项目情况 - 截至目前公司有 7 个项目(垃圾处理规模 5350 吨/日)满足纳入国补目录清单条件且已申报,在审核中,纳入清单后将一次性确认自运营以来至进入补贴目录清单期间的国补收入,截至 2024 年度末可确认金额为 3.05 亿元(含税) [3] 蒸汽外供业务情况 - 公司依托现有发电厂开展供汽供热业务,供汽售价普遍在每吨 200 元以上,2025 年加大开发力度,梁山圣元供汽业务起底价格为 205 元每吨,还有漳州圣元、曹县圣元、安徽圣元等项目在开发中,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未来盈利有较大提升空间 [4] 牛磺酸项目原料供应情况 - 公司年产 40000 吨牛磺酸原料项目配套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按中国 GMP、美国 cGMP 要求注册及认证,主要原料环氧乙烷和液硫来自所在园区,与联合石化签有合作协议,原料可充足稳定供应 [4] 牛磺酸市场需求情况 - 2025 年 4 月全球牛磺酸年需求量约 16 万吨,且以每年 30%的速度增长,饮料领域应用占比达 45%,全球功能饮料市场年增速约 7%,饲料全面使用牛磺酸潜在需求量达 30 万吨,宠物食品和医药保健领域需求也在增长 [5] 牛磺酸下游产品布局及销售情况 - 公司开发多款“牛磺酸 +”功能性饮品,线上借助抖音等新媒体直播宣传,在京东、拼多多等平台销售,线下推出品牌 MIS 系统及招商手册,开展全国层级代理招商,优化代理政策与奖励机制,线下体验店将开业,通过赛事赞助等活动推动产品多渠道落地,销售情况较好,符合预期 [6] 牛磺酸项目投产及盈利情况 - 牛磺酸原料项目预计今年下半年投产,投产后主要对外销售,客户为饮料等行业厂家,也开发下游衍生品产品,成本及盈利信息关注公司相关公告 [7] 酒店建设情况 - 厦门瑞吉酒店项目处于主体工程施工阶段,预计今年 7 月完成封顶,2026 年下半年投入使用,项目地理位置优越,客源多,入住率较高,建成后引入万豪国际集团旗下专业管理公司经营管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