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碳瑰宝”生物质迎来CCER东风,年资源量百亿吨可堪重任
新京报·2025-08-20 13:47

行业地位与资源潜力 - 中国每年生物质总量达100亿吨 从能量角度可折合超50亿吨标准煤[1][3] - 林业废弃物资源丰富 每亩林地每年可获得约2吨废弃物 全国森林覆盖率超25% 面积约40亿亩[3] - 农业废弃物年产量超10亿吨 北京市每年市政园林绿化废弃物达570万吨 主动修剪后数量可增加10倍以上[3] 政策支持与市场机遇 - 纯农林生物质并网发电和热电联产即将纳入CCER第三批方法学 行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1] - 生物质被国际公认为零碳能源 与风能太阳能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不同 可提供稳定能源供应[3] - 政策将推动公众正确认识生物质能源 并释放巨大经济价值[3] 技术创新与经济效益 - 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可实现发电供热低成本甚至零成本 因生物质炭和生物质肥具有更高价值[5] - CCER机制通过碳交易价格可有效改善行业盈利状况 减少对补贴的依赖[5] - 行业需向高附加值综合利用转型 通过多重收益降低发电成本[5] 发展前景与战略意义 - 生物质能源是唯一可全面替代化石能源的稳定可再生能源 可转化成气体替代天然气 固体炭替代煤炭 液体燃料替代石油[6] - 发展生物质能源可解决能源安全问题并助力提前实现碳中和 若将林业当作农业重视 资源量可达百亿吨以上[6] - 建议完善种-收-储-运-用体系 将部分煤矿工人和林业消防工人转变成林业能源工人[6] 产业配套与政策建议 - 建议放宽市场准入 简化环评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审批流程 缩短项目立项时间[7] - 建议电网/供热管网/供气管网对生物质生产的电能/热能/燃气优先并网[7] - 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正迎来产业化良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