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电力
icon
搜索文档
豪募超25亿!广东广州冲出一家“AI+电力”IPO,深度绑定南方电网
格隆汇APP· 2025-09-23 09:38
豪募超25亿!广东广州冲出一家"AI+电力"IPO,深度绑定南方电网 原创 阅读全文 格隆汇新股 ...
电改“136号文”半年考,新能源资产后服务赛道马太效应放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06:13
政策与行业变革 -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136号文",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终结传统固定电价盈利模式,促进行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1] - 政策落地半年后,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达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占新增装机总量的91.5% [1] - 电力市场化改革推动新能源资产后服务行业从内部生产职能向覆盖运维、交易和数字化的全链条资产运营能力转型 [1] 新能源后服务市场格局 - 新能源后服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风电和光伏运维服务市场规模超700亿元,未来整体后服务市场预计突破1000亿元 [4] - 行业马太效应显著,头部企业凭借规模优势构建壁垒,中等规模公司面临挑战,小型企业聚焦基础性服务并依赖本地资源 [6] - 市场参与者从大型电力央企扩展至地方国资、城投、装备制造商及个人投资者等多元化主体 [4] 协合运维业务发展 - 协合运维成立于2007年,拥有18年新能源资产管理经验,当前管理容量突破40GW,电力交易资产规模超8GW,驻场项目300余个 [2][4] - 公司从集团内部服务部门转型为市场化专业服务企业,2020年后业务以满足市场化需求为主 [3][4] - 近期获得信金控股股权投资,被看好为新能源资产后服务市场的确定性投资机会 [3] 行业技术门槛与能力要求 - 行业核心矛盾从人力缺口转为缺乏综合能力专业团队,因电力市场化改革推动服务从设备可靠运维向资产盈利保障跨越 [5] - 成熟服务商需整合设备运维、电力交易及数字化支撑能力,且各板块能力需长期积累 [5] - 多元化投资者需求覆盖生产技术管理、数字化支撑、交易智能化和风险管理的全链条服务 [5] 数字化与技术创新 - 协合运维通过AI技术、数字化工具和长周期数据积累开发"PowerInsights智能分析系统",可自动生成资产报告并精准定位电量损失 [7] - 试点"人机协同"运营模式,应用无人机航拍与图像识别提升故障识别效率,使用时序大模型预测电价和供需关系 [8] - 未来将深化大语言模型应用,自动生成交易策略报告、辅助自动化策略生成及多源情报分析,但设备运维最后一公里仍需人工完成 [8] 资产价值逻辑转变 - 新能源资产价值逻辑从资源禀赋和设备选型转向全周期资产运营能力,成为保障长期稳健收益的关键因素 [7] - 资产估值由发电量、电价和运营成本等因素共同决定,在电价波动性增加背景下需提升盈利保障能力 [7] - 行业重塑推动新能源后服务市场向头部集中,资产价值重估路径清晰化 [9]
释放“AI+电力”潜能 国家电网多项成果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科技日报· 2025-07-29 09:31
人工智能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成果 - 国家电网"AI+光明大模型"项目获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SAIL之星"奖 是能源领域唯一入选项目 [1] 智能巡检机器人技术突破 - 四足机器人"天枢"配备视觉识别与机械臂 可完全替代变电站10-20人人工配置 [2] - 高压线作业机器人"天擎"将隐患处理时间从1小时以上缩短至几分钟 人员需求从5-8人减至2人 [3] - 电网机器人已覆盖二三十个典型场景中的五六个场景 实现从被动抢修向主动防御转变 [3] 电力AI超脑机车系统创新 - 整合九大复合型智能体与无人驾驶/无人机/5G/北斗技术 构建全自主作战链 [4] - 首创"感知-研判-处置"智能体新范式 应用于树线巡视/物资配送/设备排障等场景 [4] - 通过树线孪生沙盘预测树障 自动生成预警工单并规划最优路径 [6] - 立体监测网络实现全域无死角巡视 强天气时自动启动应急预案 [6] - RFID库存管理结合无人车配送 实现全自动供料零人工干预 [6]
港股概念追踪|持续高温影响下 用电负荷迎来高峰(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7-08 00:01
电力供需与系统建设 - 2025年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14 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推动需求侧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高响应能力 [1] - 国家发改委表示2025年迎峰度夏电力供需形势好于去年全国电力供需平衡总体有保障 [1] - 国家电网深化"AI+抢修"应用国家能源集团山东蓬莱205兆瓦时复合储能电站通过AI模型监测电池状态和能源调度促进风能高效接入 [1] - 南方电网"小慧"AI调度员自动处理电网告警信号优化事故复电方案基于拓扑分析提升决策效率 [1] 电网投资与改革 - 2025年两网电网投资达8250亿元创历史性新高 [2] - 国网发文支持增量配电改革试点研究虚拟电厂新型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有望带动配电侧投资增长 [2] 电力市场化改革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实现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 [3] - 22万市场主体同台竞价日交易量达38亿度市场释放更真实稳定的价格信号 [3] - 电力市场化改革迈入"自由交易"新纪元机构建议重视水电火电绿电制冷剂煤炭等板块配置 [3] 电力板块相关公司 - 港股电力公司包括华电国际电力股份(01071)华能国际电力股份(00902)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02380)华润电力(00836)大唐发电(00991)中广核电力(01816) [4] - 电力设备公司包括东方电气(01072)上海电气(02727)哈尔滨电气(01133) [5]
强对流天气来袭 国网北京电力主动应对保障 电网平稳运行
中国能源网· 2025-05-19 02:13
极端天气应急响应 - 公司启动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响应 全面加强电网运行监视和应急力量布防 [2] - 1700余名配网应急抢修人员携带80台发电车 700余辆抢修车 358台小型发电机 1000余把油锯在全市驻点备勤 [3] - 运维人员加强重点站线特巡 客户服务人员重点保障党政军机关 医院 交通枢纽等关键客户供电 [3] 智能技术应用 - 应用"AI+电力"技术 通过"电网一张图"实时感知电网状态 光明电力大模型AI辅助故障研判 [5] - 停电研判功能可精准定位故障位置 抢修时间平均节省20分钟 实现从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 [5] - 配电自动化系统可自动隔离故障并恢复非故障区段供电 实现线路"自愈"功能 [5] - 雷电监测系统探测效率超90% 定位精度达500米范围 有效缩短应急响应时间 [5] 城市照明管理 - 城市照明中心依据天然光采集系统动态调整开关灯时间 保障晚高峰道路照明 [7] 客户服务措施 - 95598远程工作站24小时在线值守 及时响应客户诉求 [3] - 提供"网上国网"APP 微信公众号 支付宝 银行网银等多渠道线上购电服务 [7]
华盛昌(002980) - 2025年5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09:52
经营业绩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289.6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36.91万元,增幅为26.47%;实现归母净利润2,915.9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1.55万元,增幅为6.25%;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归母净利润为3,763.3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19.00万元,增幅为37.13% [2]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749.78万元,同比增长20.55%;归母净利润13,842.49万元,增幅为29.21%;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619.27万元,增幅为36.46% [5] 业绩目标与考核 - 2024 - 2026年净利润或营业收入较2023年增长率目标分别为25%、50%、75%,2024年业绩考核目标已达成,管理层对2025年业绩考核保持积极预期 [3] 分红政策与方案 - 公司推行持续、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依据经营状况与资金计划确定合理方案,包括现金分红、股票分红等 [3] - 2024年度以134,759,4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7.3元(含税),每10股转增4股,不送红股,方案需经5月15日股东大会审议表决通过后生效执行 [4] 业绩驱动因素 - 2024年净利润增长源于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自主品牌收入增长、推进大客户开发战略 [6] 关税影响应对 - 当前公司订单排产稳定,业务平稳,越南生产基地已投产,将密切关注关税动态,调配产能,具备应对关税不确定性的能力,采用多元化全球营销策略应对单一市场风险 [7][8] 生物医药仪器板块 - 2024年已推出多款医学诊断和生命科学分析仪器新产品,覆盖科研检测与家用医疗领域 [9] - 未来将布局“AI + 医疗”产品线,融入AI技术,开发医学诊断测量仪器,推动国产替代 [9] 毛利率增长原因 - 2024年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增长3.17%至46.20%,原因包括产品结构优化升级、自有品牌收入占比提高、人民币贬值及汇率波动影响 [9][10] 产品发展战略 - 面向工业级和专业级客户开发专业类测试测量仪器仪表和设备产品 [10] - 面向科研机构开发科学分析仪器和生命科学分析仪器 [10] - 面向消费级客户开发消费级测量产品 [10] AI方面举措 - 围绕“AI + 仪表”战略构建多层次创新体系,搭建RAG增强的行业知识图谱系统 [11][12] - 2025年研发团队围绕“AI + 电力”、“AI + 医疗”产品深度融合,取得进展,如开发AI - 7760电能质量分析仪、推出四款AI直流电弧故障检测类产品 [12] - 成立深度感测子公司,将AI算法与高精度传感器结合,向测试测量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12] 研发投入 - 最近五年研发投入从4,716.76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9,045.07万元,5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9.4% [13] - 2024年重点投向将垂直领域大模型技术融入智能仪器仪表和医疗器械产品,扩展自身测量产品矩阵 [13] 股价评论 - 二级市场股价受宏观经济、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公司管理层会做好研发经营工作,提高盈利能力,推动公司发展 [13]
国网北京电力:“AI+电力” 实现电力抢修服务“未诉先办”
中国能源网· 2025-04-21 08:39
技术应用与创新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创新应用"电网一张图"配网停电研判场景 结合光明电力大模型AI技术 实现电力抢修服务由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 [1] - "电网一张图"可实时感知电网运行状态 一图呈现电网设备数据与地理地图 为电网生产运行提供图形化、可视化服务 [1] - 光明电力大模型是我国电力行业首个千亿级人工智能大模型 面向电力全产业链提供专业化智能化服务 [1] 运营效率提升 - 故障研判效率提高90%以上 抢修时间较过去平均节省20分钟左右 [1] - 今年一季度在通州地区累计为物业、社区、街道等提供故障研判服务2688次 [6] - 系统可立即捕捉故障事件并发出报警 通过AI分析精准研判故障原因和影响范围 实现"一键派单"至运维抢修队伍 [3] 服务模式转型 - 实现用电情况实时感知、故障原因精准研判、复电情况及时跟进 打通供电服务"最后一百米" [3] - 针对物业管理的设备故障直接联系物业处理 典型案例中28户居民在接到通知后不到10分钟恢复供电 [5] - 抢修模式由被动报修向主动服务转变 故障处置效率显著提升 [6]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持续深化"AI+电力"试点应用 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8] - 通过科技力量提升抢修效率 缩短居民用电受影响时间 打造主动抢修服务新模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