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战

搜索文档
凭啥,贾国龙就不能回击罗永浩?
虎嗅· 2025-09-12 04:4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花儿街参考,作者:林默,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 此刻舆论对西贝贾国龙的主要情绪,是这个大傻X,怼罗永浩图啥?罗永浩是谁你不知道吗?老实儿趴着等下一个社会热点把你救下热搜得了…… 比如今天凌晨,半佛老师发了一篇《不理解西贝招惹罗永浩干嘛?》。 49分钟后,罗永浩老师发微博表达了对这篇内容的认同,他说"终于忙完到家了……看了半佛写的东西,说实话,我跟他一样懵逼……算了,睡觉了。接 下来一段时期,难受的肯定不是我,唉,碰到蠢人真的心里累[衰]"。 有人在微博上留言说,上个跟罗永浩较真的姓西的,还是西门子。 罗永浩翻牌了这条留言,说"上一个姓西的同学跟这情况很类似……"。 这种必胜的信念,我甚至想起了冷宫里的华妃娘娘说,"我哥哥为大清平定西北,战功赫赫"…… 二 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人家为啥出手打你? 因为他也是这么想的。 看到你还手,人家甚至都有些懵,会发出"碰到蠢人真的心里累"这样的感慨。 大家都喜欢代入替多数人讲话的爽的一方的视角,有没有想过,物理世界里,咱偶尔是少数派,时常是挨打的那个人。 大家为啥都觉得贾国龙就不该回击罗永浩,其实论点也就两个方面: 第一,你打不过。 在舆论场上,罗永浩是 ...
开战在我,终战在彼:为什么你说了不算?
虎嗅· 2025-08-31 00:29
战争规律 - 战争发起方可以决定开战时机 但战争结束的主动权往往掌握在对方手中[1][2] - 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低估美国战略意志和工业潜力 原计划通过突然袭击迫使美国妥协 但中途岛海战损失四艘主力航母后彻底丧失终战能力[4] - 现代战争规模更大消耗更持久 结束条件取决于对方抵抗意志、国际环境和双方消耗程度[5] - 一战爆发时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因同盟体系自动升级为世界大战 持续4年导致欧洲旧秩序崩溃[6][7] - 越南战争中美国从军事顾问团逐步升级为全面介入 缺乏明确战略目标导致深陷战争泥潭[8] - 现代军人比民众更慎战 因对战争可控性有清醒认识 除非具备绝对实力优势否则终战权难以掌握[9] 商业竞争 - 商战遵循"开战在我 终战在彼"原则 京东率先以奶茶咖啡为切入点发动外卖补贴大战 但终战权不在发起方[12][13] - 美团最初掌握终战权 希望控制战争规模让京东抢夺饿了么市场份额 外卖作为流量入口而非利润中心[14] - 阿里将饿了么并入大淘宝体系 闪购升级为战略级业务 营销补贴预算从百亿增至500亿 迫使美团参战[15][16] - 外卖行业30%市场份额为盈亏生死线 阿里原有两成份额尚未完全盈亏平衡 京东若达不到该阈值可能像百度外卖一样退出[17][18] - 拼多多手握4000多亿类现金 营销费用与阿里同级 可能空降战场掌握终战权[19][20] - 监管部门作为终极终战权掌握者 目前允许补贴大战刺激消费 但出现无序竞争时将介入管控[21] 舆论战场 - 自媒体话语平权使普通人可挑战名人 但舆论演化常超出控制 引发反噬效应[23] - 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中杨某主动发起指控但法律判决未支持诉求 最终被舆情反噬[24][25] - 农夫山泉去年陷入舆论风波时选择沉默克制 反而保留终战权 今年中报营收利润创历史新高[26][27] - 宗馥莉今年发起继承之战虽占道德高地 但娃哈哈股权历史纷争等敏感话题被重新引爆 终战权转移至沉默方[29] 投资策略 - 投资中买入是开战行为 但卖出时机由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和市场情绪等外部因素决定[30][31] - 技术分析派在买入前设置止损位 保证上涨空间大于止损空间 通过严格执行体系掌握终战权[33] - 价值投资者根据公司价值变化决定卖出:价值大幅折损、估值远高于内在价值或出现更好标的[34] - 长期组合投资者采用全天候策略或永久组合 配置不相关资产并定期调仓 通过时间维度掌握终战权[34] - 成熟投资者遵循"先知卖再来买"原则 选择能接受各种可能性的最不差方案而非利益最大化方案[35]
被忽略的疑点,武大事件的“通稿”……究竟是谁发的?细思极恐!
新浪财经· 2025-08-01 15:05
舆论操纵分析 - 武汉大学肖同学事件中集中出现高度雷同的SEO软文 内容聚焦勤工俭学 热心公益等正面形象塑造 发布时间集中在男生母亲公开发声后 [4] - 软文发布渠道包括《新闻晨报》《咸宁日报》等机构媒体的新媒体账号 主要投放于百度百家号 具有明显搜索引擎优化特征 [4][5] - 存在两种舆论操纵可能性:家庭自救式危机公关或对立势力伪旗行动 前者被质疑执行水平拙劣且肖家明确否认参与 [7][9] 舆论战策略 - 反向舆论战可能通过刻意制造粗糙通稿 将公众注意力从事件本身转向家庭阶级属性 实现议题转移 [10][12] - 操盘手利用传播学原理设置议程 通过扮演对手方强化"权贵洗地"叙事 需具备组织化运作能力和意识形态动机 [14][15] - 极端女权组织被推测为潜在推手 其目标可能在于将个案转化为巩固话语权的工具而非追求真相 [16] 媒体生态影响 - 部分机构媒体新媒体账号成为舆论战工具 公信力被质疑廉价出租 平台算法助推信息碎片化传播 [16] - 高校在舆论风暴中表现失能 既未能保护涉事学生 也未能维护程序正义 暴露制度应对缺陷 [16] - 公共讨论空间遭受系统性污染 公众判断力受困于真假难辨的信息环境 形成"剧本化"社会议题讨论模式 [16]
除了让时间说话,农夫山泉做对了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7 13:48
公司股价表现 - 7月25日股价盘中飙升5.57%至46.50港元,创42个月新高,市值重回5200亿港元[1] - 市值从去年舆论风波期间的腰斩状态实现V型反弹[1] 舆论危机与反转 - 2023年2月因娃哈哈创始人离世事件陷入"全民公敌"境地,遭遇"农夫与蛇"叙事、"媚日包装"指控、"儿子美国籍"质疑等多重舆论攻击[1] - 2024年随着"宗氏争产"风波出现,公众重新审视此前对公司的攻击[1] - 创始人钟睒睒通过央视《对话》节目两次专访(2024年8月/12月)和赣州媒体交流会(2024年11月)系统回应质疑[2] 品牌危机应对策略 - **企业家IP运用**:钟睒睒发表《我与宗老二三事》长文直面舆情,后续通过权威媒体建立系统沟通渠道[2] - **价值观澄清**:针对儿子国籍问题强调成年子女选择权、澄清无股权关联、承诺企业中国属性[2] - **法律手段**:2024年7月对香港消委会检测结果发布律师函强硬反击并成功迫使对方服软[3] - **舆论姿态调整**:2024年11月转向批判网络平台算法暴力,以"弱者"身份争取舆论共鸣[3] - **道德标准统一**:在"宗氏争产"风波中拒绝爆料对手子女黑料对冲自身危机[4] 产品与市场表现 - 纯净水战略升级推动产品力支撑市值回升[5] - 无糖茶饮系列(如东方树叶)实现市场逆袭,怀旧营销策略(红色尖叫)激活品牌活力[5] 行业启示 - 舆论战本质是价值观争夺,需通过长期主义构建信任资产[5] - 信息过载时代需坚守核心产品价值抵御情绪泡沫[5]
京东入局酒旅搅动行业风云:一场与携程的“破独”之战
搜狐财经· 2025-06-20 12:15
京东进军酒旅行业 - 京东通过公开信正式宣布进军酒店行业,提出免除最高3年佣金、利用8亿用户资源引流、结合外卖高频场景三大举措[1][2] - 公司选择酒旅作为新增长引擎,因该行业毛利率高达80%以上,且携程2024年净营收533亿元仅占京东总营收4.6%但利润达京东一半[3][6] - 入局手法采用价格战+舆论战,针对携程佣金痛点(10%-30%)推出免佣政策,对标飞猪2%-8%的佣金比例[6] 携程市场地位与行业痛点 - 携程过去5年占据酒旅行业50%以上市场份额(GMV口径),2025Q1净利率达31%,形成垄断格局[3][7][14] - 酒店供应商利润倒挂严重:华住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6.8%,锦江酒店收入降4%,行业头部净利率仅10%左右[7][9] - 携程"调价助手"系统引发商家强烈不满,该系统自动同步竞品低价且关闭困难,黑猫投诉相关投诉达350条[11][12] 行业竞争格局与挑战 - 现有竞争者中美团占15%份额,飞猪+抖音占10%,携程系仍控制半壁江山[14] - 京东面临用户心智培养难题,酒旅与外卖消费场景差异大,需长期投入改造供应链[15] - 携程已切断与京东原有合作,下架分销产品显示其供应链掌控力,高星酒店多与携程有十年以上合作[16] 市场机会与潜在影响 - 华住等酒店集团OTA订单占比超50%,行业存在摆脱渠道依赖的需求,但中小酒店仍高度依赖OTA[10] - 监管层面已关注自动跟价功能问题,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要求平台取消该功能防止恶性竞争[12] - 行业需要新竞争者打破携程定价权垄断,京东入局可能重塑OTA格局[13][17] 财务数据对比 - 2024年前三季度文旅企业数据:携程营收405.1亿元(同比+18.66%),净利润1749.1亿元(同比+72.95%),远超同程旅行等竞争对手[8] - 酒店集团表现分化:亚朵营收同比+63.38%净利+82.79%,而格林酒店营收降17.22%净利降27.65%[9] - 京东2025Q1净利润105亿元(同比+36.8%),经营利润率从3%提升至3.5%,主要依赖3C家电17.1%的增长[3]
【环时深度】盘点印巴冲突升级背后的舆论暗战
环球时报· 2025-05-19 22:48
印巴冲突与舆论战 - 2019年印巴冲突主要发生在空中,未使用无人机或导弹攻击地面目标,而2024年冲突规模和烈度显著升级,涉及越境行动和更激烈对抗 [1] - 双方在冲突中均通过国内舆论引导宣称胜利,巴方称击落多架印军战机,印方称精准打击巴境内军事目标,但信息真实性存疑 [1] - AI深度伪造技术加剧舆论场混乱,例如网民使用Grok模型验证战机击落视频真伪,部分早期流传影像被判定为伪造 [2] 虚假信息传播案例 - 印媒曾散布巴港口遭"毁灭性打击"、巴省区"宣布独立"等不实消息,迎合印度教民族主义者情绪 [4] - 巴社交媒体流传飞行员跳伞视频称俘获印飞行员,后被军方辟谣 [3] - 美国CNN援引匿名消息称巴击落印度"阵风"战机,但印度主持人帕尔基驳斥为"假新闻" [3] 双方国内舆论策略差异 - 印度通过塑造"战斗英雄"(如被俘飞行员改编电影)和莫迪强硬表态(宣称巴"主动求和"并威胁核武)强化民族主义叙事 [2][4] - 巴方刻意保持低调报道,停火后以"成功击退入侵"而非"战胜"定义冲突,并借空军军官奥朗则布形象提升军方公信力 [5][6] - 巴学者指出因国力弱于印度,巴方更注重解决内部问题而非煽动反印情绪 [6] 国际干预与地缘政治博弈 - 特朗普提前宣布停火引发印方不满,印度坚持克什米尔为"内政"拒绝第三方调解,认为美国介入损害其"战略自主权" [7] - 巴方疑似通过释放"召开核武会议"信号促使美国介入,美媒称白宫因"震惊情报"被迫调解,可能涉及巴核战略舆论操作 [7][8] 技术对舆论战的影响 - 社交媒体成为虚假信息主要传播渠道,印方要求平台删除战机残骸贴文,巴方利用传统媒体与网红军官塑造正面形象 [3][6] - 国际媒体如《经济学人》指出印媒不实报道与民族主义情绪关联,而巴方通过辟谣机制控制国内信息流向 [4][6]
“阵风”战机被击落,“印度优势”破产
虎嗅· 2025-05-09 11:56
军事冲突模式转变 - 印巴冲突从固定翼飞机空战转向大规模无人机攻击 巴基斯坦军方一日内击落25架印度发射的以色列制"哈洛普"自杀式无人机 [2]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夜间发生多次爆炸 印度指控巴基斯坦发动无人机攻击但遭巴方否认 [2] - 部分印媒虚假报道印度海军攻击巴基斯坦卡拉奇港 消息后被证实伪造 [3] 舆论战与信息混乱 - 印度社交网络和主流媒体充斥未经证实的军事消息 包括击落巴基斯坦F-16和JF-17战斗机的传闻 [6] - 巴基斯坦宣称击落5架印军战机包括3架法国"阵风" 但印度官方保持沉默并通过媒体辟谣 [8][9] - 路透社援引美国官员称巴基斯坦使用中国歼-10击落印度战机 疑似中国霹雳-15导弹残骸图像在社交媒体传播 [9][11] 冲突升级可能性分析 - 印度可能因内政因素采取有限军事行动 如单方面撕毁《印度河水资源条约》而非全面升级冲突 [12] - 印巴核威慑背景下传统大规模战争风险低 但无人机袭击和小规模边境攻击等新模式增加冲突变数 [13] - 媒体兵棋推演提出非核大规模战事可能性 包括占领纵深领土、网络战和弹道导弹威胁等 [14]
海外反转交易继续,国内科技赛道有亮点
虎嗅· 2025-04-29 11:54
美国高层护市策略 - 美国财长贝森特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策略对中国施压 将贸易问题责任归咎于中国并提出关税减免可能性[3] - 舆论战成为美国继关税战后新手段 特朗普与贝森特通过言论维护市场稳定[3] 国内市场表现 - 国内股市整体波动较小 主要指数呈现小幅下跌 会议效应持续影响市场[3] - 科技板块中半导体和人工智能领域微涨 但受五一小长假临近影响 短期大幅上涨动力不足[3] 海外市场关注点 - 美国市场风险成为焦点 高层担忧市场重新进入"危险区域"[1][3] - 中美贸易摩擦转向舆论战阶段 美方试图通过施压与利诱结合方式重启谈判[3]
刘强东和王兴:从“东兴饭局”到“外卖大战”
虎嗅· 2025-04-24 02:03
竞争态势与战略动向 - 京东于2月宣布入局外卖业务 并以"0佣金"和"百亿补贴"作为核心竞争策略 同时为全职骑手缴纳社保[2][11][29] - 美团外卖日均单量达7000万-8000万单 饿了么约3000万单 京东外卖目前仅500万单 但通过低价策略和舆论造势形成冲击[11][12] - 双方通过高管隔空喊话、社会议题设置(如京东承诺外卖净利润率不超5%)及骑手政策展开舆论攻防 京东强调社会价值使美团陷入被动[4][5][29] 业务结构与财务表现 - 美团2024年整体净利润率为10.6% 但外卖板块净利润率不足3% 高利润主要依赖到店酒旅业务[4] - 美团闪购已覆盖3C家电、美妆等品类 其手机通讯类订单量达京东全站四成 电脑办公类订单量超京东全站 但客单价大幅低于京东[18] - 美团通过近3万个闪电仓和740万骑手网络支撑即时零售配送 采用区域化选品策略提升配送效率[17][18] 历史背景与行业演变 - 美团外卖市场份额持续扩张 挤压饿了么份额至三成 同时从服务零售向实物零售拓展 提出"30分钟送万物"目标[15] - 京东与美团曾于2017年共同参与"东兴饭局" 当时美团主要对手为阿里系 京东核心对手为淘宝[14][15] - 京东近年从品质电商转向低价战略 并通过自建物流、百亿补贴等举措调整业务方向[28] 战略风格对比 - 美团被类比为吴国 特点为战术执行力强、务实、注重人才梯队建设 防御战能力突出[20][23] - 京东被类比为蜀国 特点为战略高举高打(如自建物流)、擅长舆论造势和道德制高点占据 但执行存在波动性[26][28][29] - 双方竞争焦点从外卖延伸至即时零售全域 尤其在高客单价3C家电领域形成直接交锋[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