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终战在彼
icon
搜索文档
开战在我,终战在彼:为什么你说了不算?
虎嗅· 2025-08-31 00:29
战争规律 - 战争发起方可以决定开战时机 但战争结束的主动权往往掌握在对方手中[1][2] - 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低估美国战略意志和工业潜力 原计划通过突然袭击迫使美国妥协 但中途岛海战损失四艘主力航母后彻底丧失终战能力[4] - 现代战争规模更大消耗更持久 结束条件取决于对方抵抗意志、国际环境和双方消耗程度[5] - 一战爆发时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因同盟体系自动升级为世界大战 持续4年导致欧洲旧秩序崩溃[6][7] - 越南战争中美国从军事顾问团逐步升级为全面介入 缺乏明确战略目标导致深陷战争泥潭[8] - 现代军人比民众更慎战 因对战争可控性有清醒认识 除非具备绝对实力优势否则终战权难以掌握[9] 商业竞争 - 商战遵循"开战在我 终战在彼"原则 京东率先以奶茶咖啡为切入点发动外卖补贴大战 但终战权不在发起方[12][13] - 美团最初掌握终战权 希望控制战争规模让京东抢夺饿了么市场份额 外卖作为流量入口而非利润中心[14] - 阿里将饿了么并入大淘宝体系 闪购升级为战略级业务 营销补贴预算从百亿增至500亿 迫使美团参战[15][16] - 外卖行业30%市场份额为盈亏生死线 阿里原有两成份额尚未完全盈亏平衡 京东若达不到该阈值可能像百度外卖一样退出[17][18] - 拼多多手握4000多亿类现金 营销费用与阿里同级 可能空降战场掌握终战权[19][20] - 监管部门作为终极终战权掌握者 目前允许补贴大战刺激消费 但出现无序竞争时将介入管控[21] 舆论战场 - 自媒体话语平权使普通人可挑战名人 但舆论演化常超出控制 引发反噬效应[23] - 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中杨某主动发起指控但法律判决未支持诉求 最终被舆情反噬[24][25] - 农夫山泉去年陷入舆论风波时选择沉默克制 反而保留终战权 今年中报营收利润创历史新高[26][27] - 宗馥莉今年发起继承之战虽占道德高地 但娃哈哈股权历史纷争等敏感话题被重新引爆 终战权转移至沉默方[29] 投资策略 - 投资中买入是开战行为 但卖出时机由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和市场情绪等外部因素决定[30][31] - 技术分析派在买入前设置止损位 保证上涨空间大于止损空间 通过严格执行体系掌握终战权[33] - 价值投资者根据公司价值变化决定卖出:价值大幅折损、估值远高于内在价值或出现更好标的[34] - 长期组合投资者采用全天候策略或永久组合 配置不相关资产并定期调仓 通过时间维度掌握终战权[34] - 成熟投资者遵循"先知卖再来买"原则 选择能接受各种可能性的最不差方案而非利益最大化方案[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