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脱碳
icon
搜索文档
Fortescue chairman Forrest doubles down on renewables in challenge to Trump
Reuters· 2025-09-26 02:47
Australian miner Fortescue is experiencing strong interest in its decarbonization-related offerings, Executive Chairman Andrew Forrest said in an interview, as he challenged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 ...
ITT (NYSE:ITT)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18 14:02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公司为工业制造集团ITT Inc (NYSE: ITT) 业务涵盖汽车制动系统 工业泵 连接器及航空航天与国防部件[1][3][9] * 行业涉及汽车制造(OEM及售后市场) 工业设备(化工 油气 采矿 通用工业) 航空航天(商用及国防) 铁路运输及船舶海工[9][23][37][39][49][53][58] 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表现与战略** * 公司Q2业绩强劲 订单实现良好增长 营收有机及总增长均表现良好 利润率扩大 自由现金流利润率达14%[3] * 长期财务目标为5%的有机增长 10%的总增长(含并购) 23%的经营利润率 超25%的EBITDA利润率 以及每股收益约11美元(不含并购)或12美元(含并购)[5] * 公司投资策略兼顾有机增长与并购 现金将优先用于并购高质量资产 若无可行的并购目标则将用于股份回购 本财年已回购5亿美元股份[15][16][18] * 当前净债务比率略低于1倍 但有能力承受2至2.5倍的杠杆以支持资本部署[21] **业务板块表现与策略** **Motion Technologies (MT) - 摩擦材料与减震系统** * 汽车制动业务75%以上依赖OEM市场 售后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23] * 在全球汽车产量自2017年9500万辆下降至约9000万辆(降幅约5%-6%)的背景下 公司制动片出货量(纯体积)逆势增长39% 持续超越市场表现[24] * 市场份额地区分布:欧洲份额极高 中国约31% 北美约27% 增长机会在于中国 北美及轻型商用车和高性能车细分市场[10] * 投资5000万美元建设高度自动化新工厂专攻高性能车市场 一年半内已赢得该细分市场5%的份额(按奖项计)[11][12] * 铁路业务受益于全球宏观看涨趋势及在中国高铁市场的健康份额 国防相关减震器订单正以惊人速度增长[37][38] **Industrial Process (IP) - 工业泵** * 需求状况:短周期产品及备件需求持续温和增长 长周期项目订单漏斗较去年的极高水平有所下降 但仍处于健康水平 backlog高达12亿美元 将支撑未来几年收入增长[40][42][48] * 终端市场:矿业强劲 化工持平 通用工业与美国GDP增长同步[41] * 收购的Svanehøj公司在2025年前六个月的订单量已相当于其2023年全年订单量 增长主要由船舶燃料从重油转向LNG和氨的脱碳趋势驱动[48][50] * 通过提升运营表现(质量 交付)获得定价能力 自2020-2021年以来持续推动提价[51][52] **Connect & Control Technologies (CCT) - 连接器与控制系统** * 连接器业务在过去几年表现极佳 实现两位数增长并赢得市场份额[54] * 部件业务过去几年表现弱于市场 因更多暴露于宽体机市场 但随着国际旅行复苏 宽体机需求将推动增长[55] * 正与重要客户波音就2014/2015年签订的固定价格合同重新谈判 以应对成本上涨 预计在本季度末或10月底达成协议[56][57] * 国防市场表现良好 专注于苛刻环境下的关键部件 定制化解决方案及无人机等应用[59][60] * 收购Kesaria带来了收入协同效应 例如共同竞标并成功续签大型国防项目 并获得更高价格[61][63] **创新与研发** * 推出独创的Vidar电机 将电机与变频驱动器合二为一 解决了化工等行业数百台泵需要大量空间安装独立驱动器的痛点 已于6/7月商业化[12][13] * 在制动材料领域研发Geopolymer项目 预计几年后推向市场[34] * 针对电动汽车(EV) 混动(HV)及欧7标准等新挑战的研发能力是核心优势 使其能比竞争对手更快找到解决方案并赢得平台项目[29][30] * 前6个月在全球赢得90个新平台项目 涵盖EV HV及ICE动力总成[29] **运营优势** * 质量表现远超行业:缺陷率低于百万分之0.5(即500 DPPM) 并正朝着十亿分之几(PPB)的目标努力[32][33] * 交付表现卓越:所有工厂对汽车制造商的按时交付率超过99%[33] * 成本效率极高:仅用5座工厂就实现了竞争对手需要12-13座工厂才能达到的产量[35] 其他重要内容 **投资与资本部署** * 并购重点专注于流休业务(Flow) 其次是连接器业务中的国防细分领域[16] * 曾利用市场错位机会快速部署资本进行股份回购 收购价格远低于当前股价[20] **风险与不确定性** * 工业Process项目订单漏斗的 replenish 速度有所放缓 部分源于客户因市场不确定性(地缘政治 关税等)而推迟投资决策[42][44] * 预计Q3订单总量将呈现低个位数增长 部分原因是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包含一些超大订单) Q4可能略有好转[5][44] **脱碳机遇** * 为油气客户提供解决方案以帮助其停止燃烧火炬(减少排放/避免罚款) 并参与碳捕集与封存(CCUS)项目[49] * 船舶脱碳(燃料转换)是驱动Svanehøj增长的关键因素[50] **地域动态** * 中国汽车市场展现出超强韧性 预计2025年产量将继续增长 而欧洲和北美预计将下降 公司在中国与小米 蔚来 比亚迪 奇瑞等本土OEM合作紧密 超65%产量供应中国OEM[24][27][28] * 中国市场项目周期极快 从获奖到量产平均仅9个月 而欧美通常需要2年[26][27]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将向摩洛哥提供6500万欧元融资
商务部网站· 2025-09-17 17:31
(原标题: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将向摩洛哥提供6500万欧元融资) 摩洛哥《晨报》9月16日报道,欧洲复兴开发银行(BERD)宣布将在绿色 经济融资机制(GEFF+)下为摩洛哥信贷银行(CDM)提供6500万欧元的贷 款。 该资金由两笔独立贷款构成,其中一笔属于中型绿色经济融资机制 (MidGEFF),总额为4000万欧元。加拿大通过"气候高影响力伙伴关 系"(HIPCA)出资320万欧元。此项融资将用于支持中型私营企业在可再生能 源、能效提升、可持续基础设施、污水处理、海水淡化及循环经济等领域的绿 色项目开发。 另外一笔属于绿色经济融资机制第三阶段(GEFF III),规模为2500万欧 元,其中绿色气候基金(GCF)出资625万欧元,重点面向中小型企业,助力 其开展绿色转型项目。资助方向涵盖小规模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效提升、绿色 建筑、循环经济、气候适应(包括节水效率与可持续土地管理)、数字化创新 以及蓝色经济发展。 此外,欧盟还将为符合GEFF III融资条件的企业提供激励性赠款,鼓励其 采用低碳排放的绿色技术和服务。项目特别设置了面向女性企业家的专项培 训,为获得GEFF III贷款的女性经营者提供绿色金融和 ...
陶氏:欧洲化工业陷入多重危机
中国化工报· 2025-09-17 02:59
同时,施伦茨认为欧盟决策者需要采取"果敢行动"。她指出,当前部分立法及其实施并没有给化工行业 提供支持,特别是《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和《欧洲绿色新政》,现行CBAM机制对聚合物等复杂 价值链并不适用,违背了设计初衷。绿色新政的愿景虽好,但在实施路径规划上陷入了过度细节化的困 局。她特别指出,这是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的问题,该体系正在推动去工业化而非脱碳,如 果缺乏支持脱碳的基础条件,EU ETS就只是成本负担。 在同一场讨论中,阿科玛集团高级副总裁理查德·詹金斯强调,在监管目标方面,美国政府与行业的协 同性远高于欧盟,欧盟则需在"目标设定"和"实施路径"上达成共识。他同时指出,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某 些领域已领先欧洲,比如在电气化方面更为先进,且拥有绿色能源盈余,欧洲实现脱碳仍需规模化推 进。 施伦茨称:"目前的情况是大量进口产品涌入,我们的市场蛋糕正在缩小。"施伦茨指出,欧洲正在进行 化工厂合理化调整,但迄今宣布的产能削减规模相对于全球产能来说仍微不足道。"仅减少4%的乙烯产 能,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她强调,消费者需求复苏至关重要,人们已不再像从前那样大量购买 商品。化工行业需要快速 ...
Naveen Jindal makes an offer to buy the steel business of Germany's Thyssenkrupp
MINT· 2025-09-16 13:46
收购要约 - Jindal Steel International提出收购Thyssenkrupp AG欧洲钢铁资产 [1] - 收购目标包括完成杜伊斯堡直接还原铁项目并新增电弧炉产能 投资额超过20亿欧元 [3] - 公司承诺通过全球网络和投资能力保障Thyssenkrupp Steel在欧洲的竞争力 [3] 战略愿景 - 致力于将德国钢铁业转型为欧洲最大一体化低碳排放钢铁制造商 [2] - 强调绿色钢铁生产在德国和欧洲的未来发展潜力 [1] - 计划通过脱碳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并创造新商业机会 [3] 公司背景 - Jindal Steel隶属家族企业Naveen Jindal集团 业务覆盖欧洲、亚洲、非洲及西亚 [2] - 2024-25财年公司营收约120亿欧元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达22% [2] - 公司具备钢铁制造专业能力与脱碳技术实施路径 [1] 产业影响 - 收购涉及保护Thyssenkrupp长达200年的工业遗产 [2] - 战略部署将保障德国钢铁生产安全并支持汽车等关键下游产业 [3] - 通过企业协同效应参与全球增长 [3]
全球第四大矿企 “激进”脱碳丨“能”见首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1:39
公司脱碳战略 - 公司推进绿色铁素项目 利用绿氢将铁矿石还原并通过电熔炉冶炼出铁含量超过80%的生铁[1] - 公司设定2040年实现范围3净零碳排放目标 比其他矿企提前10至20年[1] - 公司宣布2024至2028年计划投资62亿美元用于脱碳项目建设[1][2] 绿色铁素项目进展 - 示范工厂于2024年8月动工 预计2026年初产出首批产品[1] - 当前规划年产能为1500吨 项目成功将为大规模生产提供技术验证[1] - 中远期目标每年向中国提供1亿吨绿色铁素 实现每年2亿吨减碳[1] 财务表现与投资 - 2025财年(2024年6月30日至2025年6月30日)铁矿石发运量达1.984亿吨[2] - 2025财年实现税后净利润34亿美元[2] - 2026财年计划投入脱碳资本支出9-12亿美元 涵盖绿色技术验证及能源设施建设[2] 脱碳实施成果 - 铁桥矿区100兆瓦光伏发电场投入运营 满足矿区约25%电力需求[2] - 建成640多公里输电电缆及变电站 构建可再生能源电网基础[2] - 电动挖掘机与钻机已在矿区投入运行[2] 市场展望与供需分析 - 2026财年铁矿石发货量指导目标为1.95-2.05亿吨[3] - 高盛预期铁矿石价格2026年底回落至每吨80美元[3] - 西芒杜铁矿石项目首船铁矿提前至2025年11月发运 将增加市场供应[3] - 中国市场铁矿石需求预计保持稳定 未来供需趋于动态平衡[3] 中国角色与商业模式 - 中国在新能源和新技术领域的发展规模及速度将助力公司脱碳进程[3] - 公司强调脱碳投资遵循商业性原则 注重长期盈利模式[1][2][3]
全球第四大矿企,“激进”脱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1:26
借助绿氢将铁矿石还原成绿色铁素,再通过电熔炉冶炼出铁含量超过80%的生铁,这是全球第四大矿企 福德士河目前正在推进的绿色铁素项目。 为何要绿色铁素?在近期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对话中,福德士河高管团队再次强调,这是其脱碳计 划的重要一环。 记者注意到,与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这三家铁矿石巨头相比,福德士河的脱碳目标更为"激进": 该公司早前便宣布要在2040年实现"范围3"的净零碳排放,比其他矿企提前了10年至20年。为此,福德 士河宣布在2024年至2028年计划斥资62亿美元用于相关项目的建设。 今年8月,福德士河公布了2025财年(2024年6月30日至2025年6月30日)的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报 告期内铁矿石发运量为1.984亿吨,实现税后净利润34亿美元。 在这一财年里,福德士河称:"公司正稳步迈向'真正零排放'脱碳目标,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具体成 果包括,其位于铁桥矿区北极星结合点的100兆瓦光伏发电场已投入运营,可满足该矿区约25%的电力 需求;皮尔巴拉能源输电项目已建成640多公里输电电缆及相关变电站,为构建该区域可再生能源电网 奠定了基石;电动挖掘机与钻机已在矿区投入运行。 "对于 ...
全球第四大矿企,“激进”脱碳丨“能”见首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1:15
(原标题:全球第四大矿企,"激进"脱碳丨"能"见首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福德士河集团首席财务官梁婉心(左)、福德士河集团业务增长及能源业务首席执行官葛司(右)接受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 图片来源:曹恩惠 摄 借助绿氢将铁矿石还原成绿色铁素,再通过电熔炉冶炼出铁含量超过80%的生铁,这是全球第四大矿企 福德士河目前正在推进的绿色铁素项目。 为何要绿色铁素?在近期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对话中,福德士河高管团队再次强调,这是其脱碳计 划的重要一环。 记者注意到,与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这三家铁矿石巨头相比,福德士河的脱碳目标更为"激进": 该公司早前便宣布要在2040年实现"范围3"的净零碳排放,比其他矿企提前了10年至20年。为此,福德 士河宣布在2024年至2028年计划斥资62亿美元用于相关项目的建设。 而于2024年8月动工的绿色铁素项目,目前预计是在2026年年初发出第一批产品。 "我们正在打造一个示范工厂,目前规划的年产能是1500吨。"福德士河集团业务增长及能源业务首席执 行官葛司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项目的正常运行或者说是成功的运营,对于我 们未来规划 ...
双碳研究 | 5000亿美元蒸发!清洁能源投资遭重挫
搜狐财经· 2025-09-14 14:48
政策转向影响 - 特朗普政府政策转向导致美国脱碳速度降低一半以上 脱碳速度下降超50% [4][5] - 政策转向公开敌视风电 太阳能及电动汽车 并试图增加化石燃料生产与使用 [6][7] - 美国环境保护署提议废除2009年"危害认定" 这是美国温室气体减排法律法规的法律基础 [6] 投资与装机量预测 - "一项宏伟法案"预计使未来十年美国新建清洁电力项目规模缩减53%至59% [4][8] - 该法案可能导致价值5000亿美元的清洁能源和交通投资项目面临取消风险 [4][9] - 法案对清洁能源技术制造领域施加新经济压力 关联近1500亿美元投资 [9] - 政策可能导致美国到2030年损失44吉瓦太阳能装机容量 降幅达18% [9] 行业数据变化 - 2025年上半年风力涡轮机订单量骤降约50% 创2020年以来最低记录 [4][10] - 2025年上半年太阳能装机量下降23% 电力采购协议大幅下滑 [4][10] - 美国清洁能源项目开发储备几乎零增长 [10] - 到2040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预计较2005年下降26%至41% 较2024年预测显著缩小 [7] 企业运营影响 - 77%的太阳能装机量位于支持特朗普赢得选举的州 包括得克萨斯州等八个州 [9] - 联邦政策行动带来持续不确定性 使太阳能行业商业环境变得非常严峻 [10] - 新官僚主义拖延与不明确要求产生"寒意效应" 导致能源项目增长停滞 [10]
专访丨深化对华合作推动贸易与绿色发展——访南澳大利亚州贸易投资部长乔·绍卡奇
新华社· 2025-09-12 03:26
中澳贸易合作 - 中国在推动全球服务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 南澳将持续深化与中国在优质出口产品及脱碳技术领域的紧密合作[1] -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民众生活水平提高推动南澳优质产品在中国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且增长势头强劲[1] - 南澳与中国的贸易合作稳步提升 特别是在脱碳和绿色科技领域[1] 服贸会参与情况 - 澳大利亚首次担任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主宾国 组建参展以来最大规模展团[1] - 近60家企业或机构参展包括澳新银行 澳洲会计师公会 阿德莱德大学以及澳大利亚旅游局[1] - 南澳州政府支持20多家企业参加服贸会[1] 重点合作领域 - 南澳重点推进食品 葡萄酒与农业 能源与脱碳 教育与技能等领域对华合作[2] - 中国在电池技术 氢能及电动汽车等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1] - 教育服务方面目前有超过8000名中国学生在南澳留学[2] 合作机制与前景 - 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 建立基于互信的贸易关系尤为关键[2] - 澳中地方合作前景广阔[2] - 需要各方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和实现脱碳目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