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液体燃料
icon
搜索文档
绿色液体燃料规模化落地难在哪?
中国能源报· 2025-09-18 05:31
绿色液体燃料的战略定位 - 绿色液体燃料是脱碳重点难点行业的"即用型"低碳能源 更易于融入现有能源体系 [1][3] - 涵盖燃料乙醇 绿色甲醇 绿氨等类型 属于新兴行业 发展时间短且技术尚未完全成熟 [3] - 在航空 航运等难以电气化领域是实现深度脱碳的关键路径 具备高能量密度 易存储运输和强终端设备兼容性等独特潜力 [3] 国家政策与试点部署 - 国家能源局批准9个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项目 包含3万吨/年纤维素燃料乙醇等 要求2026年12月底前建成投产 [3] - 试点项目需在2027年6月底前实现高负荷稳定生产 第一批试点工作于2027年12月底前完成 [3] - 国家能源局对符合条件的试点项目优先推荐并纳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 符合条件的技术装备优先纳入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8] 行业发展制约因素 - 绿色液体燃料成本约为同类型传统化石燃料成本的2倍 缺乏市场竞争力 需依赖绿色溢价或碳税加持 [5] - 产业链协同难度大 涉及原料供应 生产加工 运输储存 终端应用等多环节 存在脱节现象 [6] - 技术不成熟 标准与认证体系不完善 产能和供应量远未达到商业规模 [5] 成本与技术进步前景 - 以可再生能源风光电制甲醇为例 年产能10万吨规模下整体成本可达每吨2900元 但仍缺乏市场竞争力 [6] - 中国绿氨生产成本较全球平均水平低44%—50% 依托风光资源优势 [11] - 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推进 生产成本将逐步降低 未来3—5年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11] 企业战略与行业协同 - 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 强化产学研合作 攻克核心技术难题 如氢储能等前沿技术 [11] - 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 联合建设协同创新平台 共同开发共性技术 [11] - 积极开拓航运 航空等重点市场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11] 政策支持与地方配套需求 - 地方政府需出台绿色液体燃料加注补贴和生产补贴 对示范项目按投资比例给予奖励 [8] - 加快推动绿色液体燃料在航空航运等领域应用 提高公众认知与认可度 [8] - 从制 储 运 用等多方面促进产业链高效协同 如加快新能源船舶建设投产应用 [8]
绿色液体燃料首批试点项目公示,重庆首套可降解塑料装置投产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14 06:45
国家能源局绿色液体燃料试点项目 - 国家能源局公示第一批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项目共9个涵盖纤维素燃料乙醇、生物质甲醇、绿色甲醇及绿氨等方向 [1] - 入选项目包括国投生物3万吨/年纤维素燃料乙醇项目、上海电气绿源科技生物质甲醇项目、金风绿能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等 [3] - 试点旨在推动绿色液体燃料新技术发展培育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具有原料利用、生产装备、燃料应用等环节示范意义 [1][3] 华安证券合成生物学周报 - 合成生物学指数由58家业务涉及合成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应用的上市公司构成基准1000点 [2] - 本周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下降5.72个百分点至1549.03跑输上证综指7.83个百分点 [2] - 生物技术革命为应对气候变化、资源能源安全等重大挑战提供新解决方案 [2] 微元合成阿洛酮糖合作 - 微元合成与嘉吉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拓展阿洛酮糖在中国饮料、乳品等食品场景应用 [4] - 微元是国内首家获批阿洛酮糖生产企业采用自主AS10菌株直接发酵技术 [4] - 万吨级产能一期已投产二期预计2027年投运总投资5.5亿元 [4] 重庆可降解塑料项目 - 建峰集团弛源化工年产6万吨PBAT/PBS装置投产填补西南地区可降解塑料产业空白 [4] - 项目总投资3.34亿元占地41亩设计产能6万吨/年预计年均营业收入7亿元 [4] - 可柔性化生产PBAT、PBT、PBS等产品 [4] 基因编辑技术突破 -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研发新型迷你CRISPR核酸酶MiniCasUltra基因编辑效率显著提升 [4] - 该工具保持超小尺寸529aa优势基因组靶向范围扩大5倍 [4] - 首次验证紧凑型CRISPR系统在多基因疾病体内治疗潜力 [4] PHA水性阻隔涂料 - 微构工场PHA水性阻隔涂料完成全球首例工业化产线验证 [5] - 该技术打通从PHA生物合成到终端纸制品应用全产业链 [5] - 在100天内完成原料开发、涂层制备、工业级生产及终端测试 [5]
启动试点,浙江如何借势突围绿色液体燃料赛道?
势银能链· 2025-05-19 04:15
绿色液体燃料技术发展 - 浙江省能源局发布首批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通知,试点方向包括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可持续柴油、生物燃料乙醇、绿色甲醇和绿氨 [2][3][4][5] - 截至2024年底,中国SAF项目累计达45项,总规模超800万吨/年,已建成107万吨/年,其中浙江省镇海炼化已建成10万吨/年产能并获民航局认证 [7] - 国内绿氨项目119个,披露产能合计2017.49万吨/年,绿色甲醇项目165个,总产能超5257万吨/年,项目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和沿海区域 [10][11] 浙江省绿色燃料产业布局 - 中石化宁波工程已执行14套合成氨装置设计(总产能450万吨/年),并开发10万吨/年CO₂加氢制甲醇工艺包,中试装置于2023年投产 [11] - 吉利创新中心形成甲醇循环经济闭环,技术涵盖CO₂加氢合成甲醇、生物质气化制备甲醇及车载碳仓技术 [11] - 浙江省海上风电规划装机容量2025年达1041万千瓦,光伏装机全国前列,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30.7%,为绿氢生产提供电力支撑 [12] 浙江省产业优势与挑战 - 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具备4000万吨/年炼化能力,可延伸至绿色甲醇和SAF领域,巨化集团布局氢能装备及碳捕集技术 [12] - 宁波舟山港开展生物燃料加注试点,2023年完成全国首单海上生物燃料加注,航运和航空业需求迫切 [13] - 浙江理工大学开发多元拓扑合金ALK催化电极技术,中国能建浙江院研发"绿氢及二氧化碳耦合技术"通过验收 [13]
国家能源局发文,江苏迅速跟进,绿色液体燃料将迎来新发展
势银能链· 2025-05-16 06:45
政策动态 - 国家能源局于4月28日发布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通知,江苏省发改委于5月12日跟进发布类似通知,成为首个响应国家政策的省份 [1][2] - 试点方向包括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可持续柴油、生物燃料乙醇、绿色甲醇和绿氨五大类,要求使用农林废弃物、生物基二氧化碳、可再生能源制氢等为原料 [3][4] - 试点项目需在2026年底前建成,首批项目需在2027年6月底前实现高负荷稳定生产,2027年12月底前完成试点工作 [5] 技术路径 -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通过气化、加氢、催化合成、醇制喷气燃料等工艺生产 [3] - 可持续柴油通过气化、加氢、催化合成等工艺生产 [3] - 生物燃料乙醇通过生物发酵工艺生产 [4] - 绿色甲醇通过气化、加氢、催化合成等工艺生产 [4] - 绿氨通过催化合成工艺生产,以可再生能源制氢和氮气为原料 [5] 行业政策 - 国家能源局近两年发布多项绿色液体燃料政策,构建生物柴油、SAF、绿色甲醇、绿氨等多领域协同推进的政策体系 [7] - 《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将绿色液体燃料产业化试点纳入能源科技创新体系,支持制定相关国家标准 [7] - 《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通知》批准22个试点项目,年需求72-96万吨,并纳入CCER机制 [8] - 《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要求煤电机组掺烧10%以上绿氨,预计催生3亿吨/年需求 [8] 市场应用 - 生物柴油试点覆盖车用、船用等场景,包括舟山自贸区B24船用生物燃料油试点和北京、山东的餐厨油脂预处理中心 [8] - 鼓励绿色液体燃料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扩大应用,与石油销售企业"定向销售、产需衔接" [8] - 推动绿色甲醇在化工、航运领域的应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