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教育

搜索文档
经费紧张、师资短缺、场地受限,社区老年大学如何持续发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2 04:14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随着老年人对"老有所学"的需求日益增长,开在家门口的社区老年大学成了银发群体点亮晚年生活的重 要场所,人气颇高。然而,记者走访发现,这类以公益为底色的老年教育阵地,普遍面临经费紧张、师 资短缺、场地受限等现实困境。对此,各地社区老年大学正通过"向内挖掘能人"与"向外链接资源"的方 式探索破局,以期让老年教育可持续发展,让更多老年人的"艺术梦""学习梦"得以延续。 探访丨西画班吸引银发族跨区追课 周五上午8时许,朝阳区南磨房地区南新园社区居委会二楼,不少老年人拎着画板和画材匆匆赶来。走 廊一侧,是社区工作人员的办公场地;另一侧,约90平方米的会议室被改造成社区老年大学的课堂。 南新园社区老年大学的课堂上,学员们认真作画。 走进西画班课堂,16名学员按不同的绘画基础分成了3组:零基础组对着正方体石膏勾勒线条,进阶组 专注于静物写生,高阶组则尝试真人模特头像创作。"人物画像在教学中是高年级阶段,咱们从头像写 生开始,画面得把头部、颈部及肩部上段的衔接关系完整呈现出来……"74岁的老师高云庆穿梭在3个小 组之间,逐个进行指导。 南新园社区老年大学的课堂上,老师高云庆(左)为学员们授课。 每学期, ...
开学季“银发学员”来报到
杭州日报· 2025-09-11 02:15
"早上送完孙子去学校,我就赶紧往这儿赶,生怕迟到!" 今年68岁的莫奶奶是老年学堂的忠实学 员,早在今年3月春季班时就已报名学习,听说秋季班新增了曳步舞、非洲鼓、电吹管等 "新潮课程", 她第一时间就报了名。"现在每天最盼着上课,既能活动身体,还能攒'享学积分',凭积分存折能换实 用奖品,上课劲头特别足!" 九月迎新,不光是娃娃们踏进校门。在拱墅区康桥街道康运社区,一群银发学子也迎来了自己 的"开学典礼"——大运河老年学堂秋季班近日正式开课。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学员们准时报到,精神抖 擞地开启一周七天不重样的课程生活,用实际行动诠释"活到老,学到老"。 目前,学堂开设"运舞飞扬""泽艺书画""锦乐天籁""盛合手作""宸悦家康"五大课程类别,涵盖健康 养生、书法摄影、器乐戏曲、手工编织、舞蹈声乐等多个方向。课程按春、秋两季开班,每年3月与9月 开班授课,方便老人长期学习。 走进大运河老年学堂,教室门口的课程表格外亮眼:周一曳步舞、周二太极、周三手工编织、周四 非洲鼓、周五越剧……从动感舞蹈到静心养生,从传统戏曲到现代乐器,秋季班共推出17门特色课程, 覆盖健康养生、文化艺术、休闲娱乐等内容,招收学员超220人次 ...
常州出台十条新政激发老年教育市场活力
江南时报· 2025-08-19 08:50
政策框架 - 通过10项创新举措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参与的老年教育发展新格局 [1] - 从准入机制、资源整合、数字赋能三个维度破解供给不足问题 [1] 准入机制创新 - 推行一窗通办审批服务简化机构设立流程 [2] - 允许社会组织、企业及个人通过资金投入、场地置换方式参与混合所有制办学 [2] - 首次明确支持营利性机构实施股权激励以增强办学内生动力 [2] 资源整合措施 - 系统性整合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开展嵌入式教学 [3] - 鼓励改造闲置办公场所和商业综合体形成15分钟银龄学习圈 [3] - 预计2025年底前释放5万平方米存量空间用于老年教育 [3] 数字化生态建设 - 要求公办机构向民办开放课程资源库并联合开发适老化数字课程 [4] - 建立全市统一师资池实现优秀教师跨机构流动 [4] - 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校企合作开发智能康养、数字反诈等特色课程 [4] - 所有优质课程接入常州终身学习云平台 [4]
新加坡、意大利、德国探索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 发展老年教育 丰富银发生活(国际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7-24 22:18
新加坡老年教育发展 -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从2014年12.4%增长至2024年19.9%,预计2030年达24.1% [1] - 政府2015年投资30亿新加坡元推出"幸福老龄化行动计划",2023年更新计划,重点支持老年人学习 [1] - 全国乐龄学苑与多所大学及机构合作,提供1000多种课程,涵盖信息科技、商业金融、艺术设计等传统学科及生活技能科目 [2] - 活跃乐龄理事会2023年推出教学指导方针,与100所学校和志愿者组织合作开展跨代学习计划 [2] - 案例显示老年人通过课程掌握新技能并创业,如68岁学员开设网店取得业绩 [2] - 研究指出老年教育可减少孤独感,激发潜能参与社会创新 [3] 意大利老年教育模式 - 65岁以上人口占比24.3%,80岁以上占7.8%,平均年龄46.5岁 [4] - 老年大学协会拥有330家会员单位,8万名会员,课程以语言文化为主,含人工智能等前沿内容 [4] - 社区中心及社会组织提供考古、环保等志愿活动,新法案鼓励高校开展老年教育课程 [5] 德国老年教育体系 - 65岁以上人口占比22.4%,2022-2023学年德国大学60岁以上旁听生达1.25万人 [5] - 法兰克福大学"第三年龄学院"服务2700名60岁以上学员,提供数百门专业课程及实践活动 [6] - 高校提供正式学位教育,其他机构如老人学院侧重实用技能,政府推出"数字天使"项目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 [6]
绘好老有所学新图景(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08 22:03
老年教育行业现状 - 截至2024年末全国老年大学约10.5万所 线上线下学员约3000万人 但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3.1亿人 供需缺口显著[1] - 行业存在虚假宣传 课程质量参差 部分课堂沦为产品推销场所等乱象[1] - 老年人核心需求不仅是学习知识 更注重社交乐趣与自我实现[1] 市场需求特征 - 老年人偏好时间灵活 氛围宽松的分享类课程 对高强度学习接受度低[2] - 价格敏感度高 倾向公益课程 但优质付费课程仍有市场[2] - 线上教育需兼顾文化深度与时尚感 通过趣味交互提升体验[3] 供给端创新实践 - 场所整合:山东青岛将老年学校与托幼机构打包运营 实现老幼共处与成本优化[2] - 师资开发:浙江景宁建立银发师资库 返聘退休教师授课 低龄老人担任助教[2] - 商业模式:部分企业延伸为养老综合体 结合研学 康养等服务实现多元创收[3] - 教学创新:开辟社区课堂+社团交流+志愿反哺的三重课堂模式[3] 行业发展路径 - 需强化监管 完善办学规范 严审授课资质 打击坑老套路[3] - 通过短视频等媒介开展防骗普法 提升老年人风险意识[3] - 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护老联盟 保障行业健康发展[3][4] 行业定位与前景 - 兼具夕阳事业与朝阳产业双重属性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需平衡[4] - 未来需持续开拓教育资源 细化适老服务 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4]
新华网财经观察丨“一课难求”的老年大学
新华网· 2025-06-27 01:50
老年大学市场需求 - 老年大学课程报名火爆,一分钟内热门课程即被抢空,反映出强烈的市场需求[1] - 65岁学员通过老年大学掌握了AI剧本创作、视频制作等技能,实现从编剧到后期制作的完整流程[1] - 学员核心诉求包括"交朋友"和"学知识",社交与精神文化需求显著[1][3] - 60后"活跃老人"需求从生存保障转向生活品质提升与自我价值实现[3] - 全国老年大学注册学员超2000万,但65岁以上人口达2.1亿,供需缺口明显[8] 课程设置与教学创新 - 课程涵盖传统舞蹈、声乐及AI应用、咖啡制作等新兴领域,但传统文娱课程仍占80%以上[4] - 信息技术课程覆盖率超50%,医学/文学类课程达40%,课程向智能性、知识性拓展[6] - 广西老年大学因AI短期班反响热烈,计划2025年开设长期班并招聘专职教师[5] - 80%学校配备多媒体教室,56.77%设计算机教室,28.69%配备专业录播室[7] - 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如书法课增加作品讨论环节以适配老年人学习习惯[7] 行业供给结构 - 全国7.6万所老年大学中85.36%为政府办学,民营机构占比低[9] - 县域及乡村市场覆盖率不足,99%教师为兼职,财政资金限制扩张[9] - 仅山东、河北等少数省份建成省-村五级老年教育网络[9] 新兴商业模式 - 市场化机构如"夕阳妈妈"通过小班课、短期课程填补公办资源缺口[10] - "康养学游"模式融合教育、旅游、康养,已在宁夏、上海等地落地[10] - 民办机构采用"差异化+轻资产"路线,整合医疗、农业等多方资源[10] - 公办与民办合作可降低风险,尤其在游学领域能拓展市场[12]
全市近213万老人!广州老年人口数据出炉,这个区最多
南方都市报· 2025-05-20 07:20
人口老龄化数据 - 广州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2.92万人,占户籍人口19.8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2.2个百分点 [3] - 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0.24万人,占户籍人口2.81%,较2023年上升0.04个百分点 [4] - 60~69周岁低龄老年人口占比53.58%,老年抚养系数33.2%(60岁+/劳动人口),65岁+抚养比21.6% [3] - 60岁及以上流动人口74.87万人,集中分布于番禺(14.06万)、白云(13.37万)、天河(9.08万)三区 [3] 养老服务设施 -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养老机构297个,床位60144张(护理型占比93%) [5][6] - 建成4402个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年服务40.85万人次,包含1386个长者饭堂、177个颐康中心、2725个村居服务站 [6] - 医养结合机构147家,老年护理院21所(同比+16.67%),长期护理保险覆盖200.63万老年人 [6] - 39家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老年病科(占比81%),226家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率100% [6] 银发经济生态 - 银发经济企业超1万家,建成首个产业园及多个智慧康装体验中心 [9] - 政策支持最高1亿元科技创新补贴,老博会等展会促成意向合作3.6亿元 [9] - "银发集市"覆盖11个区,成为新品牌 [9] 老年教育与福利 - 老年学校145所(区级33所、街道级112所),老年大学53所开设AI等新课程,学员14.12万 [7][8] - 98万70岁+老年人享受高龄补贴,249万张优待卡年刷卡4.97亿人次 [6]
老年教育市场爆发,上市公司竞逐银发经济新赛道
经济观察报· 2025-05-14 06:40
教育行业转型 - 中国教育行业在政策调整与技术革命的交织中迎来深度转型 [1] - 涉足银发教育业务的上市企业中年营收达到10亿以上的超过7家 过半数企业实现营收和利润的同比增长 [1] 新东方业务表现 - 2025财年第三财季总净营收为11 83亿美元 同比下降2 0% 剔除东方甄选业务后总净营收为10 38亿美元 同比增长21 2% [1] - 教育新业务增长强劲 文旅业务收入增长85% 为55个城市的K-12和大学年龄学生提供游学和研学服务 收入贡献超过50% [1] - 加码银发教育 在南京成立新东方老年大学 首批课程分为外语、旅游/文化、艺术三个系列 [1] 尚德机构业务发展 - 业务转型后连续13个季度保持盈利 兴趣课程新增报名人数增加推动流水连续四个季度同比稳健增长 [2] - 布局银发教育市场 推出书法、国画等老年教育课程 今年二季度新增学员16 83万人 同比增长9 14% [2] 量子之歌与东软睿新创新模式 - 量子之歌借助AI技术革新老年教育 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体系 探索"公益+普惠+商业"多层次服务模式 [2] - 东软睿新科技集团打造"LIFECARES"乐、养、医、学、为一体化医养新模式 战略开拓老年教育及医疗康养业务 [2] 银发经济前景 - 预计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将达30万亿元 占GDP比重达10% 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2] - 银发群体消费需求日益多元 需不断创新内容形式和提高服务质量以应对市场竞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