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系统

搜索文档
理想i6内饰官图首发:后排21.4英寸娱乐屏+零重力座椅
经济观察报· 2025-09-19 10:16
产品发布 - 理想汽车正式公布全新大五座纯电SUV理想i6内饰官图 计划于9月26日上市[1] - 新车采用家族化简约科技风格 前排配备一体式双连屏设计 取消传统液晶仪表盘 完全依赖HUD抬头显示系统[1] - 后排配备21.4英寸娱乐屏 零重力座椅及大容量冷暖冰箱 强化家庭用车舒适体验[1] 产品配置 - 车身尺寸为4950×1935×1655mm 轴距3000mm 通过短前后悬设计实现车内纵向可用空间超3.3米[1] - 基于800V高压平台打造 后驱版功率250kW续航710-720km 四驱版功率400kW续航660km 支持充电10分钟续航500公里[1] - 智能方面搭载AD Max 3.0智驾系统 支持城市NCA 配备高通8295芯片座舱[1] 市场定位 - 新车主打25-30万元市场 后排21.4英寸娱乐屏为非全系标配[1] - 二排右侧座椅支持脚踏板加安全带集成设计 搭配双拼色软质包裹 隐藏式氛围灯和天空音响系统[1]
长城汽车(601633):强势新车周期即将开启,后续增长可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03 05:1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核心观点 - 公司正处于强势新车周期起点 预计2025-2027年将实现显著增长 [6] - 2025Q2业绩表现亮眼 销量环比增长22%至31.30万辆 归母净利润环比大幅提升162%至45.86亿元 [4] - 多品牌新车及改款推动销量增长和毛利率提升 Q2毛利率环比提升1个百分点至18.8% [6] - 智能化投入持续加大 蓝山智驾版已搭载Coffee Pilot Ultra系统 实现全场景NOA功能 [6] - 海外市场加速扩张 巴西工厂已投产 年产能5万辆 生产哈弗H6系列等主力车型 [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销量56.98万辆 同比增长2% 总收入923亿元 同比增长1% 归母净利润63.37亿元 同比下降10% [4] - 2025Q2单季总收入523亿元 同比增长8% 环比增长31% [4] - 预计2025年全年总收入2241亿元 同比增长10.8% 归母净利润129亿元 同比增长1.7% [5][6] - 预计2026年总收入2880亿元 同比增长28.5% 归母净利润171亿元 同比增长32.1% [5][6] - 预计2027年总收入3381亿元 同比增长17.4% 归母净利润211亿元 同比增长23.7% [5][6] 品牌表现 - 哈弗品牌Q2销量17.68万辆 环比增长3.22万辆 主要受猛龙燃油版及新款枭龙上市推动 [6] - 坦克品牌Q2销量6.17万辆 环比增长1.97万辆 得益于新款坦克300推出及出海加速 [6] - 魏牌Q2销量2.12万辆 环比增长0.78万辆 来自高山系列推出及蓝山销量回升 [6] - 坦克品牌和魏牌占比分别环比上升3.4和1.6个百分点至19.7%和6.8% [6] 产品规划 - 高山7将于9月10日上市 高山8、9月销表现强劲 预计将贡献可观销量 [6] - Q4新平台推出将开启魏牌强势新车周期 [6] - 多款新车型将推向海外市场 助力海外销量增长 [6] 市场数据 - 当前收盘价26.28元 市净率2.7倍 股息率1.71% [1] - 流通A股市值163,179百万元 总股本8,559百万股 [1]
尚界H5放出白车身官图:九横五纵结构,高强钢及铝合金占比超88%
凤凰网· 2025-08-22 03:27
产品技术特点 - 新车采用九横五纵超强车身结构设计 高强度钢及铝合金占比超88% [1] - 超宽双前防撞梁覆盖比例达74.8% 超宽后防撞梁覆盖比例达73.6% 全面强化碰撞防护能力 [1] - 车身侧面防护采用厚度4.5mm的超强铝合金门槛结构 [1] 产品规划与定位 - 车型定位15-25万元价格区间 成为鸿蒙智行产品线中最亲民车型 [1] - 提供纯电与增程双动力版本 明确上市即搭载HUAWEI ADS 4辅助驾驶系统 [1] - 基于上汽星云纯电平台开发 搭载华为智能座舱和智驾系统 [1] 合作模式与上市计划 - 作为华为与上汽合作的首款车型 基于上汽荣威ES39车型开发 [1] - 计划于8月25日正式开启预订 预计9月正式上市 [1]
马斯克:特斯拉奥斯汀Robotaxi服务将于9月向公众开放;总投资约10亿元的海鸥飞行汽车集团总部项目开工丨汽车交通日报
创业邦· 2025-08-13 10:11
特斯拉自动驾驶服务进展 - 特斯拉奥斯汀Robotaxi服务将于9月向公众开放[2] - 公司获得德克萨斯州许可和监管部门批准 将作为运输网络公司运营至2026年8月[2] 理想汽车舆情管理 - 理想汽车法务部针对恶意炒作账号发声 强调挑战法律底线者需承担后果[2] - 抖音平台处置不当蹭热及恶意炒作内容 包括人身攻击理想车主等行为[2] 华为智能汽车合作 - 岚图知音新车预售价22万元起 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和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3] 飞行汽车产业投资 - 海鸥飞行汽车集团总部项目在苏州吴江开工 总投资约10亿元[4] - 项目聚焦飞行汽车及eVTOL研发制造 预计年产飞行器3000台 年销售额达8亿元[4] - 建设内容涵盖总部大厦 研发中心 实验测试中心及飞行培训体验中心[4]
小米YU7实车到店!或25万起售 7月盲订抢位 835km续航雷军亲测冬季里程83折
搜狐财经· 2025-06-04 08:24
小米YU7产品信息 - 公司否认网传23.59万元起售价,正式定价将在开售前1~2天确定 [2] - 提供三个版本:超长续航后驱/四驱/高性能四驱,均支持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 [4] - 标准版和Pro版搭载96.3kWh磷酸铁锂电池,Max版搭载101.7kWh三元锂电池 [4] - Max版零百加速3.23秒,标准版续航达835km(冬季实测实际续航为标称83折) [6] - 预计7月量产,7月发布会后开放预订,首批交付可能在第四季度 [7][8] 研发与财务表现 - 正在研发汽车芯片且很快将推出 [2] - 强调不打价格战,汽车业务亏损逐步收窄,预计Q3-Q4实现盈利 [2] - YU7智驾研发总预算达35亿元,整体投入行业领先 [2] 市场定位与竞争 - 标准版配置或高于SU7 Pro版(24.59万元),推测起售价25万元 [6] - 定位豪华高性能SUV,目标客群为家庭用户/追求高性能的男性消费者 [6] - 2025年新能源SUV市场竞争白热化(比亚迪宋Pro/理想L6月销破万,特斯拉Model Y降价) [11] - 需在续航/空间/智驾上形成组合拳,才有望突破30万元级市场 [11] 终端表现与消费者反馈 - 实车到店静态展示但未开放试驾,7月开启盲订 [4] - 咨询量占比大但女性用户更倾向SU7轿跑设计 [6] - 部分消费者对市场定位持观望态度,认为需展示差异化优势 [6] - 2025年购置税减免政策影响购车决策(33万元内纯电享3万元全免) [7] 行业环境 - 2025年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政策调整倒计时(2026年起减免额度减半) [7] - 智能生态整合能力是公司优势,SU7智驾系统已获市场认可 [11]
【理想汽车(LI.O)】聚焦纯电爬坡+出海战略,长期看好AI智能化兑现——跟踪报告(倪昱婧)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16 13:36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理想汽车全年业绩基本符合预期,4Q24毛利率略低于预期但单车盈利环比稳定,公司聚焦纯电爬坡和出海战略,长期看好AI智能化兑现前景 [2][3][4] 2024全年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收入同比+16.6%至1444.6亿元,毛利率同比-1.7pcts至20.5%,Non - GAAP归母净利润同比-11.9%至106.6亿元 [2] - 4Q24收入同比+6.1%/环比+3.3%至442.7亿元,毛利率同比-3.2pcts/环比-1.2pcts至20.3%,Non - GAAP归母净利润同比-10.3%/环比+4.8%至40.3亿元 [2] 4Q24业务表现 - 汽车业务收入同比+5.6%/环比+3.2%至426.4亿元,ASP同比-12.3%/环比-0.6%至26.9万元,汽车业务毛利率同比-3.0pcts/环比-1.2pcts至19.7%,略低于预期 [3] - 研发费用率同比-3.0pcts/环比-0.6pcts至5.4%,SG&A费用率同比-0.9pcts/环比-0.9pcts至6.9% [3] - Non - GAAP单车盈利同比-25.5%/环比+0.9%至2.5万元,Non - GAAP净利润率同比-1.7pcts/环比持平至9.1% [3] - 自由现金流为61亿元,截至4Q24末在手现金合计约1128亿元 [3] 未来战略与前景 - 1Q25E交付量8.8 - 9.3万辆,2025E计划发布两款纯电SUV(理想i8和i6分别将于7月和下半年发布) [4] - 2025E销量增长关键在于5月智驾焕新版车型+全新纯电SUV系列"i系列"爬坡兑现 [4] - 2025E海外战略规划逐步清晰,海外市场有望为增程产品销量打开新空间 [4] - 当前理想智驾已位居国内第一梯队,AD Max占比已超50%,2025/1理想OTA 7.0推出One Model端到端+VLM智驾系统、并首创AI推理可视化功能,下一代视觉 - 语言 - 行动的VLA智驾大模型将与i8同步落地 [4] - 预计智驾焕新版车型推出(标配激光雷达+智驾芯片全系升级)+VLA模型发布,将提升理想车型智驾市场竞争力,长期看好AI智能化兑现前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