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风控

搜索文档
688627,突然火了!138家机构调研!
证券时报· 2025-09-28 00:42
机构调研概况 - 本周234家上市公司披露机构调研纪要 近四成被调研公司股价实现正收益 [1] - 海博思创周股价累计上涨32.19% 新坐标上涨25.03% 沃尔德上涨20.81% [1] - 冰轮环境举行三场调研活动 潍柴动力等10家公司举办两场调研 [1] 精智达业务进展 - 接受138家机构调研 周股价涨幅达17.68% [1] - 主营业务聚焦显示面板与半导体测试设备两大核心赛道 [1] - 高速FT测试机提前完成年初目标 KGSDCP测试机稳步推进验证 [1] - 老化测试机下游需求旺盛 具备先进温控和量产经验优势 [1] - 围绕AI时代构建完整产品线 战略布局存力+算力+存算一体领域 [2] - 半导体检测设备作为AI时代设备基座 公司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2] 信立泰调研反馈 - 接待77家机构投资者 周股价累计上涨15.81% [2] - 制剂业务为核心收入来源 占比超过80% [2] - AI应用集中于优化早期分子设计和临床编程等环节 [2] - 美国子公司独立运营且拥有自主专利 地缘风险可控 [2] 盟科药业股权变更 - 接待66家机构调研 控股股东和实控人发生变更 [2] - 拟向南京海鲸药业发行1.64亿股 募资不超过10.33亿元 [3] - 发行后海鲸药业持股20%成为控股股东 张现涛成为实控人 [3] - 海鲸药业专注原料药开发 可降低盟科药业产品成本并提升盈利能力 [3] 高伟达合作动态 - 与蚂蚁数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获40家机构重点关注 [3] - 合作领域包括智能流量获客、大数据风控和AI智能体等 [3] - 蚂蚁数科需触达金融机构终端场景 高伟达需技术升级服务能力 [4] - 高伟达作为金融科技龙头企业 拥有广泛金融机构服务网络 [4] - 双方形成技术+渠道双向赋能闭环 可实现技术方案规模化落地 [4] - 采购计划分阶段实施 优先投入信贷反欺诈和AI流量运营等重点模块 [5]
浙商银行合肥分行:借助资金流信息平台提升小微金融精准服务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1 09:05
浙商银行合肥分行资金流信息平台应用成效 - 浙商银行合肥分行成为安徽省内第一批实现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落地的银行金融机构 [1] - 截至2025年8月末通过平台服务中小微企业43户累计投放金额8650.40万元 [1] - 平台具备全国联网主体驱动实时在线按需共享广泛应用等综合优势 [1] 资金流信息平台功能特点 - 帮助信用白户信用薄户无抵押无担保中小微企业提升融资机会降低融资成本 [1] - 通过资金流信用信息与征信系统企业信用报告多维度交叉验证提升银行放贷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1] 具体服务案例实施 - 合肥某包装纸板有限公司因轻资产运营缺乏传统抵质押物面临融资困境 [2] - 银行引导客户使用数科贷产品通过大数据模型风控校验并借助资金流平台增信 [2] - 结合平台获取的上下游交易信息财务数据征信数据水电费订单等多角度验证经营真实性 [2] 业务处理效率与成果 - 多角度综合评估后认定企业符合信用贷款标准推荐使用数科贷产品 [2] - 客户申请后五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审批放款全流程发放信用贷款200万元 [2] - 实现风险可控前提下快速放款缓解企业资金需求获得客户高度满意 [2] 未来推广计划 - 银行将加强组织领导系统应用过程督导宣传培训等措施 [3] - 持续加大资金流信息平台推广应用力度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 [3] - 实施基于平台的增信流水贷工程促进平台应用提质扩面 [3]
重拳出击!银行围剿信用卡“黑灰产”
中国经营报· 2025-09-11 00:21
金融黑灰产现状与危害 - 信用卡反催收、代理维权、征信修复等黑灰产活动猖獗 形成虚假宣传、伪造证据、恶意投诉、敲诈勒索的非法产业链 严重扰乱金融秩序并侵害消费者权益[2] - 黑灰产组织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代理维权、减免债务、修复征信等虚假广告 诱导消费者委托处理纠纷 收取高额手续费甚至骗取个人信息进行二次诈骗[2] - 行业数据显示近70%信用卡恶意投诉疑似黑灰产机构策划推动 团伙伪造律师函、困难证明、医疗证明等材料 并培训客户话术通过信访投诉施压银行[3] - 黑灰产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增加 部分机构催收率被拉低3到5个百分点 核销成本翻倍 且严重损害银行声誉造成公众负面认知[3] 监管与行业打击行动 - 2025年公安部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部署6个月专项打击行动 明确严厉打击非法代理投诉和反催收行为的政策导向[2][4] - 广东、陕西、湖南、新疆等多地金融监管局发布风险提示 提醒消费者警惕债务清零、代理维权骗局 并开展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4] - 银行业通过科技赋能构建黑灰产识别模型、投诉客群识别模型等大数据风控模型 协同警方破获多起典型案例[2][5] - 平安银行信用卡2022年9月成立专项小组 累计推动刑事立案20起、行政处罚28起、训诫劝导617例 总计处置案件665起覆盖60多个城市[5] 银行科技打击手段与案例 - 建设银行推出黑产识别模型对疑似代理投诉客户精准画像 招商银行运用声纹识别和关系图谱技术排查黑灰产团伙[5] - 广发银行建立投诉客群识别模型 主动识别高风险客群并纳入集中管控 配套差异化策略实现潜在投诉提前化解[5] - 平安银行首创1+N黑产打击体系 以深圳总部为指挥中心联动全国分中心 结合大数据和声纹比对构建猎黑鹰眼智能风控系统[6] - 平安银行2023年6月协助厦门警方破获全国首例信用卡代理维权敲诈勒索案 被告人获刑一年三个月 2024年7月在银川取缔3家黑产公司[6] 未来打击策略与行业建议 - 银行将持续强化科技赋能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迭代风险模型 运用声纹和知识图谱技术搭建反催收客群识别模型和集团库[7] - 推动三线并进策略:科技端上线声纹+自然语言双模型30秒内识别代理投诉话术 数据端强化共建黑灰产名单库实现跨机构共享 司法端推动设立金融黑灰产专属检察官办公室[7] - 业内人士建议明确代理维权非法经营罪构成要件 把伪造病历和PPT教案纳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证据链 并开放监管沙箱允许银行对疑似账户采取延迟止付措施[8] - 金融教育宣传重要性凸显 平安银行信用卡表示将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提升公众金融风险防范意识[9]
从新市民等群体需求入手提升服务——数字科技赋能消费金融
新华网· 2025-08-12 06:26
政策支持与金融纾困 - 国务院发布一揽子政策措施鼓励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及受疫情影响个人实施延期还本付息 [1] - 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和金融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明确助企纾困激活消费需求的金融政策 [1] 消费金融作用与挑战 - 多层次消费金融服务在促消费扩内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得益于经济规模增长和居民消费能力升级 [1] - 传统风控模式难以衡量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客群信贷资质因其需求额度小且缺乏资质证明 [1] - 消费金融公司是银行消费信贷覆盖面的重要补充覆盖面更广且通过智能风控系统帮助征信白户创建新记录 [4] 科技赋能与创新服务 - 金融机构依靠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科技手段推出非接触式金融服务举措拓展客群业务边界 [2] - 马上消费通过数字科技赋能提供小额分散金融服务并上线主题购物节活动 [2] - 招联消费通过四精模式实现消费金融服务方便可得覆盖广泛价格优惠 [2] - 大数据风控技术提升风控能力和赋能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在客户计算评分授信等环节做好部署 [3] 产品创新与流程优化 - 金融机构应创新推出期限灵活费率适中的信贷产品并降低对抵质押物的依赖提高信用贷款比例 [3] - 针对新市民高频共性金融场景如住房需求分为租赁和购房两部分银行可在贷款利率还款便利度等方面予以让利 [4] - 银行可与长租机构合作探索低成本租赁贷款产品平滑新市民租赁支出资金需求 [4] 区域实践与数字平台 - 重庆市依托金渝网开发建设数字普惠金融平台夯实新市民金融服务大数据基础 [5] - 北京搭建信息化平台实现借款人资格认定一网通办扩大贷款办理范围助力新市民创新创业 [5] - 金融机构通过发放消费补贴消费券等方式刺激消费需求并深度挖掘数字红利 [5] 服务提升与未来方向 - 金融机构应继续倡导有温度的服务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更安全贴心的金融支持尤其对受疫情影响较大地区 [5] - 新市民开户等方面费用能免则免能降则降在商业可持续基础上加大减费让利力度 [3]
延长还款期限,减轻还款压力——消费金融打出纾困组合拳
新华网· 2025-08-12 06:25
政策支持 - 银保监会发布通知要求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做好接续融资安排 适当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1] - 国务院明确鼓励对中小微企业 个体工商户 货车司机贷款及受疫情影响的个人住房与消费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1] 消费金融公司纾困措施 - 兴业消费金融提供3个月只还利息不还本金优惠 客户可额外申请6个月贷款期限延长[2] - 马上消费为个体工商户 新市民 农户提供信贷优惠支持 并启动乡村英才培养计划提供线上帮扶[2] - 消费金融公司应运用大数据风控科技提升金融交易信息真实性 保密性和完整性[3] 消费贷款作用与建议 - 消费贷款能有效激活消费需求 但需以居民有稳定收入为前提[3] - 建议消费券采用小额短有效期设计 与数字平台合作减少发行成本 与数字钱包挂钩促进现金转化消费[3] 金融科技应用与客群服务 - 兴业消费金融通过智能系统实现60秒内全自动审批流程[4] - 马上消费自主研发智能风控等系统 累计服务县域用户3468万人 农村用户2876万人[4] - 乐信通过天网智能反欺诈系统识别前端作业风险点[4] - 消费金融公司需将金融服务嵌入小微企业 个体户 新市民的就业创业 租房买房等具体场景[4] - 金融机构应创新期限灵活 费率适中的产品服务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4]
京东30亿布局不良资产处置,青岛AMC增科技新动能
齐鲁晚报网· 2025-07-29 10:19
交易核心信息 - 京东集团以30.14亿元收购中信集团持有的青岛AMC 66.67%股权 [1] - 青岛AMC 2024年营业收入1.66亿元,净利润1.01亿元;2025年前5个月净利润达0.91亿元 [2] - 交易完成后京东形成支付-消费信贷-供应链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的完整金融生态闭环 [1][3] 青岛AMC背景与价值 - 公司成立于2015年9月,初始注册资本10亿元,2016年2月获得全国首家市级AMC牌照 [2] - 2021年中信集团以25.79亿元收购66.67%控股权,此次转让给京东溢价4.35亿元 [2] - 持有稀缺AMC牌照,具备批量处置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资格 [2] 京东金融战略布局 - 2019年通过京东科技持有北京资产管理公司15%股权 [3] - 2025年5月正式获得全国性消费金融牌照,捷信消费金融更名为天津京东消费金融 [3] - 构建"精准获客-放贷-处置-催收"的完整业务闭环能力 [5] 市场机遇与政策环境 - 2024年银行公开转让处置的个贷不良资产规模达2258亿元,同比增长80% [4] - 7月15日生效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允许地方AMC突破地域限制收购个贷不良资产 [4] - 新办法允许计划单列市AMC经省级同意后将批量收购业务扩大至全省范围 [6] 业务协同与发展前景 - 京东可将大数据风控、用户画像、智能催收等技术应用于青岛AMC业务 [5] - 青岛AMC有望在全国59家持牌地方AMC中脱颖而出 [5] - 科技金融生态可为山东省不良资产处置提供更优解决方案 [6]
探索具有陵城特色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之路
金融时报· 2025-07-24 02:44
数字普惠金融战略 - 公司围绕"数字赋能、普惠提效"主线,以"慧德e贷"数字信贷平台为载体探索特色发展路径,2023年推出"码上贷"实现人工智能、大数据风控等技术跨越式升级 [1]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公司作为农信机构推动数字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强化服务"三农"和小微领域竞争力 [1] 平台技术升级 - "码上贷"版本实现从线上化向数字化+智能化跃升,覆盖产品设计、风控模型等全流程升级,审批效率较传统流程提升80%以上 [2] - 线上模型管理系统调用19个维度内外部数据构建多维风控模型,20万元以下小额贷款实现3分钟审批,全流程留痕机制防范人为风险 [2] 运营效率优化 - 无纸化流程使单笔贷款节省15页纸质材料,客户往返网点次数减少2次,截至2025年6月累计处理1.34万笔无纸化贷款合计7.2亿元,效率提升60% [3] - 移动展业模式配备141台终端,线上移动端贷款占比达43%(较年初+14.2pct),实现7×24小时服务网络覆盖 [4] 客户覆盖拓展 - "无感授信"通过大数据扫描批量授信3.78万名客户,总额度3.96亿元,普惠覆盖率同比提升0.47pct,典型案例显示农户30分钟内获10万元春耕资金 [3] - 数字化平台累计授信1.43万户,35岁以下年轻客户占比44.3%,企业微信社群运营推动客户活跃度与复贷率提升 [6] 风控与合规体系 - 模型审批替代人工1.67万笔,非现场贷后监测率76.34%,不良贷款实现"双降" [6] - 建立数据标签体系完善客户画像,强化线上业务授权与贷后责任认定机制,确保合规与风险可控 [7] 场景生态建设 - 将产品嵌入农资采购、农产品交易等涉农场景,推出定向授信方案,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发农产品金融增信路径 [7] - 通过模拟演练、案例复盘提升客户经理数字化服务能力,打造"金融+产业+科技"深度融合生态 [7]
南粤银行大数据风控显威力 守护银发族资金安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6 07:53
涉老金融欺诈现状 - 近年来金融领域涉老欺诈呈现高发态势 欺诈方式趋于多元化、隐蔽化、网络化 严重危害老年群体财产安全 [1] 南粤银行反欺诈案例 - 2025年5月14日通过"总分支"协同风控体系精准拦截一起针对老年客户的电信诈骗 避免客户十余万元养老金损失 [1] - 诈骗分子冒充购物软件客服诱导客户下载木马APP并转账 公司通过"大数据监测+人工研判+快速处置"体系成功阻断资金流出 [2] - 反欺诈系统每日处理结算信息超25万笔 实时交易超10万笔 自2022年上线以来累计拦截600多起电信诈骗 避免客户损失超1000万元 [2] 公司反欺诈技术体系 - 构建"线上渠道反欺诈系统" 采用"大数据监测+人工研判+快速处置"三层防御机制 [2] - 通过完善数据治理和应用提升风控能力 实现交易异常行为实时捕捉与风险预警 [1][2] - 深化警银协作 结合线上线下宣传(厅堂多媒体/LED/社区走访)织密全民反诈网络 [2] 公司战略方向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金融发展观 将线上金融安全作为业务最关键环节 [2] - 未来将持续以科技赋能风险防控 重点守护老年群体"钱袋子"安全 [3] - 推动老年客户融入数字化社会 提升银发族在数字时代的获得感与安全感 [3]
燃气安全护万家 国寿温情暖人心——中国人寿财险“燃气综合险”为百姓筑起安心屏障
搜狐财经· 2025-03-28 10:19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人寿财险山西省分公司与太原天然气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燃气综合险”,构建全链条风险防护体系,凭借快速响应机制与暖心服务获市民赞誉,未来将深化合作,为市民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1][10] 分组1:极速赔付案例 - 2025年3月4日凌晨杨女士家中暖气阀崩裂屋内积水,距投保“燃气综合险”仅93分钟,中国人寿财险太原分公司接到报案后启动应急机制,查勘员完成损失核定,当日上午10时将4500元预赔付款汇入杨女士账户,三天后杨女士送锦旗 [2][3] 分组2:特殊群体关怀服务 - 杏花岭区市国土局小区独居老年夫妇因燃气管道问题家中积水,查勘团队快速理赔并协助联系维修、清理现场、多次回访,公司针对老年群体建立“银发服务绿色通道”,提供上门签约、协助维修等延伸服务 [8] 分组3:科技风控与响应机制 - 依托智能化监测系统与大数据风控模型,将风险防控前置化,实时分析燃气使用数据提前预警高风险点位,配合燃气公司定期入户安检;搭建24小时应急响应平台,确保突发事故30分钟内接案、2小时内现场查勘、理赔材料齐全后24小时内赔付到账 [9] 分组4:未来合作规划 - 未来中国人寿财险山西省分公司将持续深化与太原天然气公司的战略合作,扩大保险覆盖范围、优化服务响应机制,开展燃气安全科普进社区活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