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二元结构

搜索文档
温铁军:危机、奇迹与“三农”,中国经济的另一种解读
搜狐财经· 2025-09-28 11:37
关注吴大爷二三事,一起共同成长 知识分享 丨生活感悟 学习思考,寻找自我。 然而戏剧性的事情又一次发生了。 中国并没有像他们设想的那样轰然倒塌,反而在一次次"不看好"的注视下,交出了一份份"奇迹"的答卷。 这就是"中国奇迹"的真实写照:总是能在危机的边缘找到转圜之机,总能在唱衰声中完成逆转。 大家好,我是满肚子鸡汤的吴大爷,一个天天在键盘上敲打心灵,喜欢给人讲知识讲故事的男人。 历史的齿轮,总是在危机的轰鸣声中向前滚动。 去年,华尔街的大型投行们几乎异口同声唱空中国:他们认为,中国会走上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样的老路。——房地产泡沫+债务累积=金融危机。 理由也很"充分":美国08年的次贷危机就是前车之鉴,而中国的房地产泡沫规模丝毫不逊色。 于是资本纷纷做空,赌中国必然会摔一跤。 一、为什么中国没有走向"金融崩溃"? 在全球化的资本洪流中,危机是常态。 只要产业出现过剩,金融必然跟随过剩,而过剩的金融资本最终都会黏上地产。 中国也不例外。 过去20年,地产几乎是全民的投资信仰:买房比投资股票、比搞实业都稳。 普通人甚至总结出一句投资哲学——"买房就对了"。 但问题在于,为什么这种局面没有像西方所料那样,演变成无法收 ...
刘世锦:中国资本市场增量资金来源,或已发生转折性变化
证券时报网· 2025-09-27 08:07
(原标题:刘世锦:中国资本市场增量资金来源,或已发生转折性变化) "中国经过这么多年,已经积累了非常大规模的社会净财富。银行储蓄利率很低,净财富要增长只有进 入资本市场。所以资本市场增量(资金)的来源和过去已经发生了转折性变化。"9月25日,国务院发展 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第四届五矿产业金融论坛上如此表示。 刘世锦以"'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战略与政策"为题讲述建设金融强国时谈 到的前述看法。他还谈到,需求约束、消费不足是"十五五"期间我国面临的最为紧迫且严峻的挑战,建 议重点推动三个领域结构性改革以有效扩大消费。 消费结构性偏差问题"水落石出" 刘世锦表示,近年来,中国经济疫后复苏进程尽管有曲折,但总体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前两年分别实现 5.2%和5%的增长目标,在全球各大经济体中居前。 另外,宏观经济面临日益增大的需求下降压力,GDP平减指数连续9个季度处于负增长状态。从2010年 一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增长逐步转向中速,同时约束由供给转向需求。需求约束主要不是投资不足,而 是消费不足。这依然是"十五五"时期面临的最为紧迫且严峻的挑战。 "我国消费占GDP的比重,不论是与现阶段国际 ...
如何实现投资与消费的相互促进
搜狐财经· 2025-06-22 20:32
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 投资与消费是一体两面,短期内都是政府扩张总需求的着力点,扩大内需既需要促进消费也需要增强投资 [2] - 目前民间投资增长乏力,政府更多侧重投资支出,消费刺激则多为转移性支出如消费券和以旧换新补贴,呈现结构性政策特征 [2] - 长期来看投资积累物质资本推动经济增长,消费转化为人力资本尤其在创新驱动阶段愈发重要,两者应协同作用 [2] 经济循环视角 - 政府投资可带动民间投资,公共消费及补贴能激发私人消费,两者相互促进而非二元对立 [3] - 投资乘数受边际消费倾向影响呈正相关,边际消费倾向越高则乘数越大 [3] - 政府支出内生属性日益显现,当前问题在于经济循环中出现梗阻如资金闲置、空间错配等 [3] 人本逻辑理论 - 财政政策需从物本逻辑转向人本逻辑,围绕人的需求设计投资与消费 [4] - 物质资本投资驱动增长,消费形成人力资本积累如健康、知识、技能等,两者统一于人的发展需求 [4] - 城乡二元体制制约农民市民化,公共服务不平等限制家庭迁徙,相关公共投资与消费潜力巨大 [5] 现实机制化路径 - 市民化进程需深化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实现农民财产权利可交易可携带 [6] - 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民与市民发展机会不平等,需通过财政政策推动社会流动和公平 [7] - 政府支出若脱离人的需求则无效,应聚焦农民市民化需求以消除城乡分治 [5][7] 央地财政关系 - 地方财政支出占全国85%-90%,但扩张受约束导致宏观调控效果受限 [8] - 1-4月中央支出增长9%地方仅增3.9%,地方收入增但支出难扩张影响政策力度 [9] - 需改革央地关系提高中央支出占比,以协同投资消费并推动人本逻辑机制化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