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政策

搜索文档
煤炭“真正反内卷”的要素与实现路径
2025-09-28 14:57
煤炭"真正反内卷"的要素与实现路径 20250926 摘要 国资委强调稳电价、稳煤价,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支持煤炭行业反内 卷,旨在将不合理的低价格提升至合理水平,保持市场稳定,而非追求 价格暴涨。 煤炭行业反内卷分为减产量抬价格和去产能调结构两个阶段,目前正处 于第一阶段,通过减少产量提升价格,恢复企业盈利能力。 供给侧改革与反内卷目标一致,均包含减产量抬价格和去产能调结构两 个阶段,旨在巩固前期成果,确保长期稳定发展。 去产能和调结构与双碳政策相关,未来煤炭消费将逐步减少,需通过去 产能匹配需求变化,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预计中国将在 2027 年实现火电碳达峰,2028 年实现煤炭行业碳达峰, 2030 年前后可能出现产能过剩,需政策性出清调整。 国家调控价格更注重储备产能和调峰产能,灵活调控开工率以稳定价格, 不同于 2016 年的应退尽退策略,旨在防止价格暴涨暴跌。 合理煤炭价格应为煤炭与火电行业盈利均分线,测算为 750 元/吨,政 策执行可能导致供给收缩过度,价格或升至 800-860 元/吨后回落。 Q&A 煤炭行业在反内卷方面的表现如何? 反内卷的主要目的是将不合理的低价格提升到合理水 ...
曙光数创20250925
2025-09-26 02:28
曙光数创近期有哪些重大资本运作? 近期,曙光数创的母公司中科曙光因海光信息吸收合并而发生控股权变更。这 一事件对曙光数创的股价产生了一定的催化效应,有助于提升其在国产算力生 态链中的战略地位。此外,这次重组还触发了对曙光数创的全面邀约义务,当 时邀约价格为 54.63 元。 曙光数创 20250925 摘要 曙光数创受益于液冷技术渗透率提升,预计 2027 年中国液冷数据中心 市场规模将突破 1,000 亿元,年复合增速超 50%。公司作为行业龙头, 有望受益于 AI 算力需求和双碳政策驱动下的市场扩张。 公司静默式相变液冷技术具备显著优势,最低 PUE 值可达 1.04,远低 于传统风冷,符合国家对数据中心 PUE 值的要求,为公司带来持续增长 动力。该技术壁垒高,主要掌握在头部企业手中。 曙光数创业务包括新一代产品技术升级、供电系统创新、海外市场拓展 及互联网行业冷板液冷热管理系统。2025 年上半年手订单量同比增长 2.4 倍,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 静默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毛利率高达 40%,2023 年收入占比 58%,是公司核心业务。2025 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12%, 显示出强劲 ...
慧源同创科技(01116)附属将与EPS设立合资公司,负责相变蓄能产品的生产及在中国市场的产业化推广
智通财经· 2025-09-25 09:54
合作框架 - 公司于2025年8月22日通过附属公司广州美亚与英国企业Environmental Process Systems Limited订立合作备忘录 [1] - 双方将设立合资公司负责相变蓄能产品的生产及中国市场产业化推广 [1] - 合作范围涵盖数据中心、中央空调、冷链物流、农业设施及其他高能耗领域 [1] 技术协同 - EPS为国际领先相变蓄能技术供应商 核心产品覆盖-100℃至+885℃完整温度范围 [1] - 双方将共享市场信息与技术成果以加速新产品开发与应用落地 [1] - 合作有助于拓展高能耗领域应用场景并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 [2] 战略意义 - 合作契合中国"双碳"政策及绿色节能减排战略 [2] - 集团将利用中国产业资源、客户渠道及政策对接能力开拓市场 [2] - 通过技术引进巩固相变蓄能领域技术领先地位 [2]
慧源同创科技附属与EPS订立合作备忘录,将设立合资公司负责相变蓄能产品的生产及在中国市场的产业化推广
智通财经· 2025-09-25 09:22
合作框架 - 公司于2025年8月22日通过附属公司广州美亚与英国企业Environmental Process Systems Limited订立合作备忘录[1] - 双方将设立合资公司负责相变蓄能产品生产及中国市场产业化推广[1] - 合作范围涵盖数据中心、中央空调、冷链物流、农业设施及其他高能耗领域[1] 技术协同 - EPS为国际领先相变蓄能技术供应商 核心产品覆盖-100℃至+885℃完整温度范围[1] - 双方将共同制定产品规划、技术标准及市场策略 共享市场信息与技术成果[1] - EPS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合作 累积丰富应用案例[1] 战略意义 - 合作有助于拓展中央空调、数据中心、冷链冷库等应用场景[2] - 契合中国"双碳"政策及绿色节能减排战略[2] - 凭借中国庞大节能减排市场需求及政策支持 充分发挥产业资源与客户渠道优势[2]
慧源同创科技(01116)附属与EPS订立合作备忘录,将设立合资公司负责相变蓄能产品的生产及在中国市场的产业化推广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09:20
合作概况 - 慧源同创科技通过附属公司广州美亚与英国公司Environmental Process Systems Limited(EPS)于2025年8月22日订立合作备忘录[1] - 双方将设立合资公司负责相变蓄能产品生产及中国市场产业化推广[1] - 合作范围涵盖数据中心、中央空调、冷链物流、农业设施及其他高能耗领域[1] 技术优势 - EPS为国际领先相变蓄能技术供应商 核心产品覆盖-100℃至+885℃完整温度范围[1] - EPS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并累积丰富应用案例[1] - 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能源及民生等多个领域[1] 战略意义 - 合作进一步巩固集团在相变蓄能技术领域领先地位[2] - 契合中国"双碳"政策及绿色节能减排战略[2] - 充分发挥中国产业资源、客户渠道及政策对接能力[2] 市场前景 - 中国庞大节能减排市场需求及政策支持提供发展机遇[2] - 合作有助于拓展中央空调、数据中心、冷链冷库等应用场景[2] - 将共享市场信息与技术成果加快新产品开发与应用落地[1]
怡球资源分析师会议-20250923
洞见研报· 2025-09-23 13: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未提及 各目录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怡球资源,所属行业是有色金属,接待时间为2025年9月23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总经理刘凯珉、董事会秘书高玉兰、财务负责人黄勤利、独立董事黄俊旺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机构相关人员接待对象包括投资者等,接待对象类型为其它 [20] 调研机构占比 未提及 主要内容资料 - 公司铝合金锭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除传统行业外,也用于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高压电网、人形机器人领域 [24] - 公司保持稳健持续扩张步伐,2020年收购Girard公司资产,2025年上半年收购两家汽车拆解厂,未来将适时推进业务拓展与资源整合 [24] - 美国M公司盈利模式有废旧家电及金属回收赚取差价、拆解汽车零配件销售、拆解汽车分类销售原料三种 [25] - 美国子公司回收的废旧金属以铁为主,有一些铜和贵金属,贵金属主要是铂族,来源于报废汽车的催化转换器 [25] - 公司子公司M公司每年拆解汽车整车约2.5万辆,非整车的量大约是整车的2 - 3倍 [25] - 公司经营模式是以销定产,铝价波动时价格风险大部分可自然对冲 [26] - 公司将结合市场需求、价格等因素逐步释放马来西亚65万吨新产能 [26] - 公司持续关注国内废料回收网络建设,有在进行市场调研,将结合美国子公司M公司回收经验和国内情况,时机成熟时进入公司上游 [27]
每日速递|字节跳动发布数据中心储能项目招标
高工锂电· 2025-09-22 10:38
倒计时57 天 2025(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 暨十五周年庆典&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 主办单位: 高工锂电、高工产研(GGII) 协办单位: 卡洛维德 总冠名: 海目星激光 年会特别赞助: 大族锂电 专场冠名: 英联复合集流体、逸飞激光、华视集团、欧科工业空调 金球奖全程特约赞助: 思客琦 01 日前,字节跳动发布抖音集团数据中心风光储微网合同能源管理寻源公告。 时间&地点: 2025年11月18-20日 深圳前海华侨城JW万豪酒店 会议合作: 陈女士 13560731836(微信同号) ◆ 政策 ◆ 四部门:推动建立高安全、 高可靠电池储能装备体系 01 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发布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推动建立高安全、 高可靠电池储能装备体系,研制长寿命、宽温域、低衰减锂电池、钠电池、固态电池关键装备,构 建低成本长时钒基、铁基、有机等液流电池装备体系。 突破电池管理系统安全监测、隐患预警和主动防护技术,提升储能电池本征安全性能。突破大容 量、低成本物理储能技术,研制高水头抽水蓄能机组及大容量变速机组,研发大功率、高参数压缩 机及膨胀机等关键装备和低成本、高效率、长寿命储热关键技术装备 ...
顺控发展(003039) - 003039顺控发展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9
2025-09-19 09:40
业务发展策略 - 持续开拓水务业务 包括供排水挖潜增效 水环境治理和工业污水处理 [2][3] - 聚焦环保业务 提升垃圾发电和中转站运营质量 布局固废全产业链和新能源项目 [2][3] - 强化包装印刷业务竞争力 打造区域绿色包装印刷龙头企业 [2][3] - 通过收购顺合环保 清能环境和华新彩印等公司控股权拓展业务 [3] 创新与科技投入 - 打造科技创新平台 加强公用环保和绿色包装印刷领域科技投入 [2][3] - 建立技术研发创新 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一体化的科研创新机制 [2][3] - 加快形成科技创新常态化培育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2][3] 投资者关系与市值管理 - 2022-2024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占对应期间年均归母净利润约122% [3] - 通过业绩说明会和投资者问答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市场沟通 [3] - 按上市规则要求积极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2][3] 股东信息查询 - 股东人数按规定在定期报告中披露 其他时间需提供股东身份证明文件查询 [3] 重组计划与股价回应 - 如有重组计划将按信披规则及时履行披露义务 [2] - 股价变动受多种因素影响 公司专注于自身经营和信息披露 [2][3]
制冷剂延续高景气,氟化工企业布局液冷未来可期:氟化工行业跟踪报告
光大证券· 2025-09-19 08:35
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制冷剂行业因供给缩减和需求复苏景气度持续上行 2025年第二代氟制冷剂生产配额进一步削减 第三代实行生产配额制 供给端持续收紧 叠加下游空调和汽车产量稳步增长(2025年7月空调产量累计同比+5.1% 汽车+10.5%) 推动制冷剂价格大幅上涨 龙头企业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40%[1][13][20] - 氟化工企业加速布局液冷领域 AI算力需求快速增长带动液冷需求高增 氟化液作为核心冷却介质具有高绝缘性和热传导率 技术壁垒显著 多家企业通过产能扩建和技术合作切入该赛道 未来有望打造二次成长曲线[2][26] - 液冷技术是算力时代的散热革命 相比风冷具有节能(PUE 1.1-1.25)和高密度散热(支持30kW/机柜)优势 全球液冷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29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194亿美元(CAGR 23%) 中国市场2024年达184亿元(同比+66.1%) 2029年预计达1300亿元[3][32][46] 制冷剂行业景气度分析 - 供给端持续收紧 2025年第二代氟制冷剂配额削减 第三代实行配额制 行业格局优化[1][20] - 需求端稳步复苏 2025年1-7月空调产量累计同比+5.1% 汽车产量累计同比+10.5% 支撑制冷剂需求[13] - 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截至2025年9月3日 R22价格35500元/吨(较年初+7.58%) R32价格60500元/吨(较年初+40.70%) R134a价格51500元/吨(较年初+21.18%)[14][15] - 龙头企业业绩高增长 25H1巨化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146.97% 三美股份+159.22% 永和股份+140.80% 东岳集团+153.28%[1][21] 氟化工企业液冷布局 - 巨化股份通过子公司创氟高科推进"巨芯冷却液"项目 规划产能5000吨/年 一期1000吨/年已投产[2][27] - 三美股份推进重庆氟化工一体化项目 完善原材料、制冷剂和氟聚合物布局[2][27] - 永和股份扩建内蒙和福建基地 为高端冷却液应用提供原料支撑[2][28] - 东岳集团拓展高性能含氟聚合物和氟精细化学品布局[2][28] - 新宙邦已完成氟化液核心产品产能建设 氢氟醚产能3000吨/年 全氟聚醚产能2500吨/年[29] - 八亿时空参股南通詹鼎切入电子氟化液赛道 并开展边缘计算业务[29][30] - 润禾材料浸没式液冷已与多家客户合作试点 开发储能、超充和智算平台导冷液[30] 液冷技术发展现状 - 技术原理与优势 以液体为冷却介质 通过冷量分配装置散热 PUE可降至1.1-1.25 支持30kW/机柜高密度散热[31][32] - 主要技术路线 包括冷板式(间接液冷)和浸没式(直接液冷) 冷板式初期投入10-15万元/系统 浸没式初期投入30-50万元/系统但全生命周期成本低20%-30%[33][35][38] - 算力驱动需求增长 2023年全球算力总规模1397 EFLOPS(同比+54%) 预计2030年超过16 ZFLOPS 智能算力占比超90%[42] - 应用领域分布 数据中心和通信占55-60% 汽车(含新能源)占15% 工业制造占10% 能源电力和医疗科研各占5-10%[50][52] 投资建议 - 关注制冷剂龙头企业 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东岳集团[4][55] - 关注液冷领域布局企业 新宙邦、八亿时空、润禾材料[4][55]
投资者会实录 | 瑞浦兰钧(00666):双轮驱动战略见成效 动力及储能电池出货增速均超行业水平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05:58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定位 - 公司2017年成立 2018年产出首支电池 2021年开启规模化生产 2023年登陆港交所 2025年上半年实现户用储能全球出货量第一和换电重卡装机量国内第二等突破[2]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 通过极致的制造能力和技术创新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可持续的能源产品[1] - 公司已建成温州嘉善柳州佛山四大生产基地 上海温州嘉善三大研发中心 并规划重庆印尼基地以覆盖国内外客户需求[2] 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提升至8.7% 毛利润8.29亿元 净亏损收窄至-0.66亿元 接近盈亏平衡[6] - 上半年锂离子电池总销量同比增长100.2% 其中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19.3% 动力电池增长78.5%[1] - 上半年总产能74GWh 工厂建设周期最快10个月 成本管控与质量表现对标行业头部企业[6] 产品与技术布局 - 动力电池覆盖乘用车与商用车 电芯能量密度突破200Wh/kg 乘用车循环寿命超4000周 商用车达6000-8000周 产品序列覆盖54Ah-230Ah[3] - 储能电池覆盖户用(50Ah-100Ah)工商业及大型电力储能(280Ah-320Ah 正在开发500+Ah) Powtrix 3.0系列集装箱能量从3.75MWh提升至6.26MWh[3] - 超长寿命储能产品可达到8000-12000次循环寿命 有20年使用寿命 在研产品目标突破1.2万-1.8万次循环[3] 核心技术优势 - 依托问顶技术高传导固液技术内循环自均衡技术等六大核心技术 支撑产品高比能快充长寿命高安全特性[4] - 量产磷酸铁锂能量密度200Wh/kg(在研230Wh/kg+) 三元量产280Wh/kg(在研300+Wh/kg) 快充时间目标从10分钟向6-9分钟压缩[4] - 问顶技术推动磷酸铁锂体积能量密度突破480Wh/L 快充向6C及脉冲12C进阶 续航从700公里向780公里提升 问顶产品总出货量超20GWh[4] 市场地位与客户合作 - 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排名第五 户用储能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一 国内重卡及换电重卡装机量排名第二[1] - 动力电池领域与多家国内外知名车企建立稳定合作 储能领域通过电芯结构创新与安全测试实现市场突破[1] - 乘用车下半年将有4款月销破万车型上市(覆盖3家车企4个品牌) 欧洲市场保有量同比翻倍 商用车与宇通一汽解放福田等头部客户合作深化[6] 行业背景与增长动力 - 在双碳政策推动下全球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呈现强劲增长 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50%(上半年增速40%) 欧洲上半年增速约20% 储能上半年增速超100%[5] - 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双轮驱动 公司上半年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速78%储能增速119.3%均跑赢行业大盘[5] - 股东青山实业作为全球最大不锈钢镍生产商(世界500强第247位)提供锂镍钴等上游资源保障并协同打造电池产业链生态[5]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依托问顶技术持续研发下一代储能电芯 深化产业链协同保障原材料供应 加速全球化布局提升品牌影响力[1] - 在换电重卡领域下半年将推出Pro版本优化能量密度及电池管理系统 提升可用电量(目标3600kWh)与服役周期(目标240万公里)[4] - 通过电池设计向无框结构转换以及Z向无缝焊接技术 电池电量可提升13.3%同时高度降低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