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化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埃斯顿(002747) - 2025年9月1日-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2 14:25
财务业绩 - 销售收入25.49亿元,同比增长17.50% [5] - 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收入20.92亿元,同比增长26.54% [5] - 自动化核心部件业务收入4.56亿元,同比下降11.50% [5] - 国内业务收入18.00亿元,同比增长25.31% [5] - 海外业务收入7.49亿元,同比增长2.18% [5]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68.23万元,同比增长109.10% [6] - 扣非净利润-1,760.28万元,同比增长81.85% [6] - EBITDA为18,092.31万元,同比增长173.04% [6] - 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1,948.03万元,同比增长65.08% [6] - 研发投入2.35亿元,占销售收入比例9.21% [7] 市场份额与行业地位 - 工业机器人出货量首次超越外资品牌,登顶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 [5][6] - 市场份额提升至10.5% [6] - 在汽车、电子、锂电等应用领域实现快速增长 [6] 业务战略与布局 - 欧洲市场作为全球化战略起点,已在多国设立分子公司和本地化管理团队 [10] - 采用"Local for Global"模式,建立全球化产能布局和供应链体系 [10] - 欧洲设立生产基地,开展本地化生产以提升交付效率 [10] - 后服务市场业务毛利率较高,工业机器人市场保有量近10万台 [14] - 推行"产品+服务"双轮驱动战略,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14] 行业需求与展望 - 下半年汽车、电子、锂电行业需求预计延续增长趋势 [8] - 汽车行业国产替代进程加快,头部客户订单增长 [8][12] - 电子行业受益于果链和手机需求增长,大客户战略推动订单增幅 [8] - 锂电行业需求回暖,头部企业扩产带来自动化投资提升 [9]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坚持系统级正向研发战略,聚焦高端应用市场突破和国产替代 [7] - 发展具身智能技术,加强机器人与AI技术融合 [7] - 针对汽车行业痛点,成功交付全国产大负载机器人汽车覆盖件冲压线 [13] - 深耕冲压、点焊、弧焊、激光焊等应用工艺,提高定制化解决方案能力 [13] 成本与费用管理 - 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强化执行与考核机制,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 [6][11] - 出海业务投入、品牌宣传及外币汇兑损失导致费用增加 [6][11] - 加强应收账款回收和供应链优化,改善经营性现金流 [6] - 持续强化精细化管理,提升规模效应和运营质量 [11] 产品与市场协同 - 协作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互为补充,非替代关系 [14] - 工业机器人适用于大规模、高负载、高精度场景(如汽车制造) [14] - 协作机器人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及人机协作场景(如3C电子、医疗) [14] - 技术融合将推动智能制造向柔性化、智能化升级 [15]
服贸会首次深度联动泡泡玛特 多维度演绎潮玩IP创新力量
中国经济网· 2025-09-12 03:49
公司参展概况 - 泡泡玛特作为独家潮流文化品牌合作伙伴参展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设立两大展台 通过核心IP产品及多元互动形式提供潮流文化体验 成为人气打卡点[1] - 公司第六年参与服贸会 通过国际舞台展示潮玩IP多样性与延展力 获得现场观众广泛认可与喜爱[2] 产品展示内容 - 在1号馆展示SPACE MOLLY臻藏款(MEGA)及THE MONSTERS、MOLLY、CRYBABY、HACIPUPU等IP爆款毛绒产品 并设置星星人主题大型装置艺术打卡点[1] - 朝阳展区呈现多款融合非遗技艺的IP产品 将瓷器、绒花等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视觉设计 以潮玩文化助力非遗创意表达[1] - 首次亮相甜品屋 为观众提供视觉与味觉双重盛宴[1] 战略发展方向 - 以IP为核心的集团化是公司核心战略 正积极探索积木、毛绒、甜点、珠宝等创意表达与全新业态[2] - 坚持IP创新运营思路 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多元情感体验与文化价值[2] 国际化进展 - 国际化战略不断深入 旗下IP全球影响力逐步提升 2025上半年四大区域业绩均实现超三位数增长 美洲增速超十倍[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在全球18个国家开设共571家门店 全球化业务持续拓展[2]
芭薇股份(837023):受益于国货中腰部品牌崛起,战略加码全球化业务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9 13:2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核心观点 - 公司受益于国货中腰部品牌崛起和完整版安评制度实施 国内业务增长强劲 [7] - 战略加码全球化业务 针对欧美市场开发多巴胺系列和抗衰老矩阵产品线 产品出口超30个国家及地区 [7] - 通过提高原料自产比例和产线智能化率降本增效 毛利率继续向下空间有限 [7] - 25Q2收入利润符合市场预期 Q3将迎代工旺季 业绩环比增长预期较强 [4][7] 财务表现 - 25H1实现收入3.71亿元 同比增长39.3% 归母净利润0.17亿元 同比增长14.9% [4] - 25Q2收入2.09亿元 同比增长38.7% 归母净利润0.08亿元 同比增长22.1% [4] - 25H1综合毛利率23.7% 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 期间费用率17.5% 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 [7]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9/0.91/1.15亿元 同比增长52.6%/30.7%/26.8% [6][7] - 最新市值对应25-27年PE分别为31/24/19倍 [6][7] 业务分析 - 护肤系列为基本盘 25H1收入占比89.5% 同比增长38.0% [7] - 面膜系列收入同比增长97.6% 洗护系列收入同比增长66.1% [7] - 与溪木源 HBN SKINTIFIC等中腰部至头部品牌建立稳定合作 25H1开发50余款高质量"星"品 [7] - 新增屈臣氏 联合利华等客户订单 带动收入增长 [7]
拼多多高管解读Q2财报:会持续加大对商家生态投入
新浪科技· 2025-08-25 13:47
核心财务表现 - 总营收1039.848亿元 同比增长7% [1]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307.535亿元 同比下滑4% [1] - 非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327.084亿元 同比下滑5% [1] 行业竞争态势 - 电商平台围绕"即时零售"进行大规模投入 行业竞争加剧 [2] - 内容平台持续加大电商业务投入 [2] - 公司收入增速优势缩窄 [2] 公司应对策略 - 主动加大投入牺牲部分利润 为中小商家创造发展空间 [3] - 通过"千亿扶持计划"重点补贴科技农产品商家 [3] - 深入农产区产业带调研 解决商家经营痛点 [4] - 持续增加商家生态投入 短期财务表现可能波动 [4] 全球化业务发展 -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大 不同地区存在短期波动 [4] - 消费者需求稳健 对平台信任逐步加深 [4][5] - 重点投入供应链本地化运营 增强商品供给稳定性和时效性 [5] - 优化物流协作模式 提升履约体验 [5] - 持续加强合规能力建设 [5]
多次强调“加大投入”,拼多多管理层称未来利润波动仍将较大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5 13:21
财务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营收1039.85亿元,同比增长7%,增速放缓 [1] - 调整后净利润327.08亿元,同比下降5%,但远高于市场预期的223.9亿元 [1] - 调整后每ADS收益22.07元,低于上年同期的23.24元 [1] - 在线营销服务收入557.03亿元,同比增长13% [1] - 交易服务费收入482.81亿元,同比仅增长0.7% [1] 成本与费用 - 营收成本458.59亿元,同比增长36%,主要来自履约费用、带宽和服务器成本以及支付处理费用增加 [2] - 运营开支323.33亿元,同比上涨5%,主要由于销售和营销费用增加 [2] - 上季度总运营费用达到386亿元,增长37%,远超10%的收入增速 [2] 战略与投入 - 公司通过"千亿扶持"惠商战略和"百亿减免"计划支持中小商家,但广告和佣金收入增长仍在放缓 [1] - 管理层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投入,牺牲部分利润为中小商家创造发展空间 [2] - 管理层认为本季度利润水平不可持续,未来波动仍会较大 [2] 业务发展 - 在竞争对手投入外卖的情况下,公司对即时零售投资保持克制,重点押注买菜业务 [2] - 多多买菜业务需要长期大量投入,竞争对手正退出并集中力量投入新业务模式 [2] - 多多买菜取货点已覆盖全国超70%的行政村 [2] 全球化业务 -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较大,多多跨境在不同地区短期会有波动 [3] - 总体上消费趋势稳健,海外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在逐步加深 [3] 市场反应 - 财报发布后公司美股盘前股价一度上涨超10% [1] - 财报电话会后股价转为下跌,盘前报价122.7美元/股,下跌3.47% [1]
拼多多陈磊:将继续加大对产业生态的投入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12:31
公司战略与投入 - 公司加大对产业生态的投入以创造长足发展空间 [1] - 公司全球化业务加大对出海商家的补贴力度 [1] - 公司携手商家积极探索新业务模式并开拓新海外市场 [1] 行业环境与供应链 - 电商行业竞争持续加剧 [1] - 产业供应链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优势 [1]
拼多多陈磊:电商行业竞争不断加剧,拼多多不以短期利益为目标
新浪科技· 2025-08-25 11:52
公司战略 - 公司坚持长期主义理念 不以短期利益为目标 [1] - 公司继续加大对产业生态的投入 为产业长足发展创造空间 [1] - 公司加大出海商家补贴力度 携手商家探索新业务模式 [1] 行业环境 - 电商行业竞争持续加剧 [1] - 外部环境持续变化 [1] 业务表现 - 产业供应链展现强大韧性和优势 [1] - 公司积极开拓新海外市场 [1]
高投入拖累利润,拼多多重金押注长期
晚点LatePost· 2025-05-30 11:0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收956.72亿元,同比增长10%,低于市场预期的1016亿元,净利润147.4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7%,经调整后净利润169.2亿元,远低于预期的278.8亿元 [1] - 公司战略转向优先建设平台生态,牺牲短期利润,通过返推广费、下调保证金等方式将收入让利给商家,导致交易服务收入增速下滑至6%(2024年四季度为33%)[3] - 公司总运营费用同比增长37%,销售与营销费用达334.03亿元(占营收34.9%),主要投向供给侧补贴和流量倾斜 [3][4] 财务表现 - 在线营销服务收入487.22亿元,同比增长15%,交易服务收入469.50亿元,同比增长6% [3] - 调整后每ADS收益11.41元人民币,低于预期的19.11元 [1] - 财报发布后美股单日市值蒸发超230亿美元,股价收跌14% [1] 战略转型 - 推出"千亿扶持"计划,未来三年投入超1000亿元资源扶持商家,覆盖头部至中小商家,涉及宣纸、厨具、女鞋等产业带 [4][5] - 从流量分配者转变为生态共建者,帮助产业带工厂和农产品基地通过低成本冷启动建立品牌优势 [5] - 国内业务通过"平台直补"对标国补价格,新增"100亿商家回馈计划"拉动全品类需求 [7] 行业动态 - 2025年1-4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7%,增长动力来自智能产品、在线文娱和手机数码消费 [6] - "电商平台+产业带"模式全国培育超2000个案例,外贸转内销加速带动3100家外贸企业入驻电商平台 [6] 海外业务 - 全球化业务受关税政策影响,佣金收入下滑且履约成本增加,5月起暂停美国全托管业务,转向本地化运营 [7][8] - 计划提升半托管占比,通过美国本土发货规避额外关税,长期仍看好全球市场空间 [8][9] 市场预期 - 投资者对战略转型存在分歧:乐观者认为供给侧改革将创造第二增长曲线,悲观者担忧国内业务瓶颈和海外风险 [9] - 关键胜负手在于能否通过生态建设守住市场份额并提升消费者体验 [9]
杭氧股份拟5.57亿元投建深冷装备智能制造基地 助力构建全球化业务支撑
证券时报网· 2025-05-20 11:59
公司战略与投资 - 公司与中化六建共同设立宁波杭氧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投资建设大型模块化深冷装备智能制造基地一期项目 总投资额预计为5 57亿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 2亿元 流动资金1 37亿元 一期工程建设期为24个月 [1] - 新设控股子公司注册资本金为1 7亿元 公司持股65% 中化六建持股35% 注册资本金由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 其余资金考虑外部融资解决 [1] - 本次投资将助力公司构建全球化业务支撑 打通海外市场出口通道 加速公司国际化进程 项目建成后将深度嵌入国际重大工程供应链核心环节 [3] 业务发展 - 公司持续深耕工业气体服务与空分设备制造"双轮驱动"业务 空分设备作为工业气体分离领域的核心装备 通过低温空气分离等技术实现氧 氮 氩等工业气体的高效制取与提纯 [1] - 公司积极拓宽产品横向应用 由单一的空分设备转向低温技术相关的天然气液化装置 乙烯冷箱 液氮洗冷箱及烷烃脱氢装置等产品 石化设备等非空分设备产品业务持续拓展 [2] - 公司从设备供应商成功转型为综合服务商 构建"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 成为行业从单纯设备制造企业向工业气体服务业转型的成功案例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 16亿元 同比增长3 06% 其中设备销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0 65亿元 同比增长7 22% 气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1亿元 同比下降1 15% [2] - 2024年公司实现归属净利润9 22亿元 同比下降24 15% [2] - 设备制造业务的毛利率为27 71% 同比下降2 14% 气体业务毛利率16 17% 同比下降2 52% [2] 行业地位与技术 - 公司是中国空分装备制造业的开创者与领军者 持续推动国内空分行业技术革新 将中国空分制造技术水平推升至国际行列 [2] - 低温空气分离技术凭借在产品纯度及生产效率上的优势 成为大型工业气体制取的首选技术路径 [1] - 行业内多数设备制造企业均已涉足气体投资领域 空分设备制造企业向气体服务转型的势头十分明显 [2]
中国银行的全球化势能
华尔街见闻· 2025-03-31 04:56
一带一路与跨境金融合作 - 钱凯港作为中秘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通过"中国技术+拉美资源"模式打通新兴市场供应链 [2] - 中国银行牵头提供融资、跨境结算等综合金融服务,深度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 [2] - 2024年公司境外分支机构达543家,境外资产占比22.48%,港澳台及其他地区利润增幅分别为13.07%、35.11% [2] 全球化业务布局与业绩表现 - 公司境外利润贡献率达26.72%,外币金融投资总额2969.77亿美元,同比增22.51% [6] - 2024年营收、归母净利分别增长1.38%、2.58%,ROA 0.75%,ROE 9.50% [2] - 2022-2023年营收增速领跑六大行(2.06%、6.41%),外币资产收益率提升带动净息差改善至1.76% [8][9] 人民币国际化与跨境服务优势 - CIPS直接/间接参与者数量同业第一,占全球34家人民币清算行中的16席,跨境人民币清算量1313.83万亿元(+40%) [5] - 离岸人民币债券、熊猫债承销市场份额连续十一年第一,2024年协助24家境外机构获QFI资格 [5] - 覆盖64个国家和地区的543家境外机构,包括45个"一带一路"国家,形成"一点接入、全球响应"机制 [4][15] 海外战略与竞争优势 - 通过设立分行与并购双模式拓展海外,先发优势显著(如2024年境外分支机构网络覆盖广度) [14][15] - 美元加息周期中外币息差改善,2023年境外存贷款分别增长6.28%、0.88%,利润贡献度约20% [9] - 2024年A/H股股价涨幅超40%,全球化配置属性受投资者青睐 [10] 未来发展方向 - 将巩固全球化优势作为2025年首要任务,重点投入资源培育新增长极 [19] - 强化投行、资管等综合化能力建设,提升对中资企业出海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服务适配性 [16] - 抓住中企海外扩张、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等三大机遇应对国际降息周期挑战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