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化核心部件
icon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埃斯顿接受摩根大通等130家机构调研 上半年营收25.49亿元等精彩要点
新浪证券· 2025-09-12 15:13
2025年半年度经营情况 - 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5.49亿元 同比增长17.50% 其中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收入20.92亿元 同比增长26.54% 自动化核心部件业务收入4.56亿元 同比下降11.50% [1] - 国内业务收入18.00亿元 同比增长25.31% 海外业务收入7.49亿元 同比增长2.18% 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电子、锂电等领域实现快速增长 [1]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68.23万元 同比增长109.10% 扣非后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760.28万元 同比增长81.85% EBITDA为18,092.31万元 同比增长173.04% [1] - 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1,948.03万元 同比增长65.08% 通过加强应收账款回收和供应链优化改善现金流 [1] - 研发投入2.35亿元 占销售收入比例9.21% 坚持系统级正向研发战略 发展具身智能技术 [1] 业务发展战略 - 下半年汽车、电子、锂电等行业需求预计保持增长趋势 [2] - 以欧洲市场为战略起点 设立多国分子公司及本地化管理团队 跟随国内头部客户出海 加快高价值产品海外拓展 [2] -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为重点下游领域 通过大客户战略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 交付全国产大负载机器人汽车覆盖件冲压线 [2] - 2025年推行"产品+服务"双轮驱动 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后服务市场毛利率较高 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2] - 协作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互为补充 通过技术融合和场景细分推动智能制造升级 [2] 运营管理措施 - 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提高人均能效 期间费用率逐季下降 但因全球化布局导致相关费用增加 [1][2] - 未来将强化精细化管理提升盈利指标 持续加强库存及应收款管理改善经营性现金流 [1][2]
埃斯顿(002747) - 2025年9月1日-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2 14:25
财务业绩 - 销售收入25.49亿元,同比增长17.50% [5] - 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收入20.92亿元,同比增长26.54% [5] - 自动化核心部件业务收入4.56亿元,同比下降11.50% [5] - 国内业务收入18.00亿元,同比增长25.31% [5] - 海外业务收入7.49亿元,同比增长2.18% [5]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68.23万元,同比增长109.10% [6] - 扣非净利润-1,760.28万元,同比增长81.85% [6] - EBITDA为18,092.31万元,同比增长173.04% [6] - 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1,948.03万元,同比增长65.08% [6] - 研发投入2.35亿元,占销售收入比例9.21% [7] 市场份额与行业地位 - 工业机器人出货量首次超越外资品牌,登顶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 [5][6] - 市场份额提升至10.5% [6] - 在汽车、电子、锂电等应用领域实现快速增长 [6] 业务战略与布局 - 欧洲市场作为全球化战略起点,已在多国设立分子公司和本地化管理团队 [10] - 采用"Local for Global"模式,建立全球化产能布局和供应链体系 [10] - 欧洲设立生产基地,开展本地化生产以提升交付效率 [10] - 后服务市场业务毛利率较高,工业机器人市场保有量近10万台 [14] - 推行"产品+服务"双轮驱动战略,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14] 行业需求与展望 - 下半年汽车、电子、锂电行业需求预计延续增长趋势 [8] - 汽车行业国产替代进程加快,头部客户订单增长 [8][12] - 电子行业受益于果链和手机需求增长,大客户战略推动订单增幅 [8] - 锂电行业需求回暖,头部企业扩产带来自动化投资提升 [9]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坚持系统级正向研发战略,聚焦高端应用市场突破和国产替代 [7] - 发展具身智能技术,加强机器人与AI技术融合 [7] - 针对汽车行业痛点,成功交付全国产大负载机器人汽车覆盖件冲压线 [13] - 深耕冲压、点焊、弧焊、激光焊等应用工艺,提高定制化解决方案能力 [13] 成本与费用管理 - 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强化执行与考核机制,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 [6][11] - 出海业务投入、品牌宣传及外币汇兑损失导致费用增加 [6][11] - 加强应收账款回收和供应链优化,改善经营性现金流 [6] - 持续强化精细化管理,提升规模效应和运营质量 [11] 产品与市场协同 - 协作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互为补充,非替代关系 [14] - 工业机器人适用于大规模、高负载、高精度场景(如汽车制造) [14] - 协作机器人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及人机协作场景(如3C电子、医疗) [14] - 技术融合将推动智能制造向柔性化、智能化升级 [15]
埃斯顿(002747):2025年中报点评:业绩同比改善,25Q2国内市占率升至第一
东吴证券· 2025-09-01 11:25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业绩同比改善,2025年第二季度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占率升至第一[1]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7.50%至25.4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扭亏为0.07亿元[2] - 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54%至20.92亿元,自动化核心部件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1.50%至4.56亿元[2] - 国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31%至18.00亿元,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8%至7.49亿元[2] -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0.18亿元,但同比亏幅大幅收窄[2]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87%至13.0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改善92.56%至-0.06亿元[2] - 2025年第二季度国内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市占率达10%,首次超越外资品牌成为市场第一[5]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0.54亿元、1.17亿元、1.70亿元[1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27.64%,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第二季度单季毛利率27.04%,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3] - 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毛利率27.00%,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自动化核心部件业务毛利率30.58%,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3] - 2025年上半年销售净利率0.50%,同比上升3.7个百分点,第二季度单季销售净利率-0.07%,同比上升6.6个百分点[3] - 期间费用率28.1%,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8.4%、管理费用率8.1%、财务费用率3.3%、研发费用率8.4%[3]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存货15.78亿元,较2024年末17.21亿元下降[4]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19亿元,同比净流出额大幅减少[4] 市场与行业 - 2025年第二季度国内工业机器人出货量8.6万台,同比增长19.9%,主要受汽车产业链与半导体产业链需求拉动[5] - 工业机器人售价因市场竞争加剧有所降低[3] - 公司研发投入聚焦高端应用领域,产品实力持续提升[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年营业总收入46.64亿元,同比增长16.35%,2026年54.43亿元,同比增长16.70%,2027年63.70亿元,同比增长17.03%[1] - 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0.54亿元,同比增长106.72%,2026年1.17亿元,同比增长114.10%,2027年1.70亿元,同比增长46.01%[1]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预测市盈率387.81倍,2026年181.13倍,2027年124.06倍[1] - 当前市净率10.56倍,每股净资产2.24元[8][9]
【私募调研记录】同威投资调研深科达
证券之星· 2025-05-30 00:13
公司调研情况 - 深科达目前订单情况良好 平板显示模组生产设备 半导体封测设备以及自动化核心部件订单均有增长 产能利用率较高 [1] - 半导体封测设备订单较之前有好转 积累了华润微 通富微电等优质客户 今年有千万级以上的订单 [1] - 智能眼镜市场预期发展可观 公司自2022年开始布局智能眼镜相关贴合类设备 订单快速增长 [1] - 直线电机应用广泛 已大批量供应瑞声科技 [1] - 公司未来将巩固市场地位 拓展海外市场 提升产品性能 优化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 争取2025年实现扭亏为盈并创造更好业绩 [1] 机构背景 - 同威投资前身为同威资产管理公司 成立于1999年 是一家国际性的私募投资管理公司 主要从事金融资产投资管理业务 [2] - 注册资本2000万元 主要投资于中国大陆 香港证券市场 外汇市场等资本市场 客户群遍布中国香港 日本 中国内地以及北美地区 [2] - 以"价值投资 风险控制 集中投资"为理念 2001-2016年实现净资产回报超过50倍 [2] - 资产管理模式包括证券资金集合信托 专户理财等 [2] - 已取得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颁发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证书(P1004879) [2] - 获得多项市场荣誉 包括2007-2008年度"中国十佳私募基金管理机构" 2008-2009年度"中国本土最佳PE投资人"等 [2]
埃斯顿(002747) - 2025年4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6 11:04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为2025年4月29日18:00 - 19:00,形式为电话会议 [2][4] - 参与机构包括汇丰晋信基金、花旗环球金融亚洲等众多公司,机构分析师及投资者共96人 [2][3][4]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吴侃、董事兼财务总监何灵军、董事会秘书肖婷婷 [4]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情况 - 实施全面预算管控等措施,经营指标显著改善 [6] - 工业机器人市占率提升,首次实现中国机器人市场出货量第一 [6] - 销售收入12.44亿元,同比增长24.0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262.99万元,同比增长93.4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416.74万元,同比增长132.2%;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4,752.25万元,同比增长112.95%;四项费率合计28.33%,同比下降5.14个百分点,较2024年度下降10.4个百分点 [6] 行业市场需求看法 - 2025年一季度工业自动化市场需求回暖,下游汽车、电子、锂电等行业高速增长 [7] - 基于机器换人、国产替代趋势及下游需求提升,认为2025年工业机器人市场有较大发展空间 [7] 2025年经营发展规划 营销体系优化 - 优化渠道结构和政策,赋能渠道伙伴,拓展下游客户,扩大品牌影响力 [8] - 聚焦大客户战略,挖掘优质客户,提升中小客户渗透率 [8] 研发投入加大 - 开发面向新兴及高壁垒行业的自动化核心部件和工业机器人产品,聚焦高端场景,加快国产替代 [8] 全球化业务布局 - 推进国际化战略,发挥海内外协同效应,打造全球化核心竞争力 [9] - 加强海外子公司运营管控,建立全球化产能和供应链体系,推进本地化制造,优化成本结构,助力品牌出海 [9] 内部管理加强 - 严格管控产品价格,分析订单和客户,投入资源到高质量订单,稳定毛利率 [9] - 通过优化供应链等措施降本,整合内部资源,调整架构,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推进降本增效 [9] 产品研发规划 - 投入研发高门槛、高技术壁垒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产品,聚焦高端场景,提升竞争力 [10] - 坚持自动化软件正向开发,提升易用性和综合性能 [10] - 研发迭代提升产品竞争力,优化运营体系,实现降本增效 [10] 提升毛利率措施 - 加强销售价格管控,投入资源到高质量订单,稳定毛利率 [11] - 拓展海外市场,开发迭代新产品,增强差异化竞争力,打造高附加值产品,通过降本增效改善毛利率 [11] 海外业务布局 - 拓展欧洲、美洲、中东、东南亚等市场,关注国内头部客户出海机会,使海外市场成业务增长点 [12] - 构建全球化产业生态链,在波兰建设海外生产基地,建立产能和供应链体系,推进本地化制造,优化成本结构,助力品牌出海 [12][13] 具身智能领域布局 - 加大“人工智能 + 机器人”研发投入,聚焦工业具身智能等研究开发,提升机器人自主感知和学习能力 [14] - 参股南京埃斯顿酷卓科技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布第二代人形机器人Codroid 02,正在工业场景小批量验证 [14] 关税及贸易战影响评估 - 美国业务收入占比小,无直接出口美国业务,前期全球化生产基地布局使美国加征关税影响有限,会关注政策变化并应对 [15]
深科达拟4700万元收购控股子公司部分股权,公司近年应收账款高悬
搜狐财经· 2025-04-28 04:21
收购交易 - 公司拟以4737 6万元人民币收购控股子公司深圳线马科技有限公司少数股东周尔清所持16 92%的股权 [1] - 交易价款分四期支付 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持有线马科技80 92%股权 [1] - 本次股权转让构成关联交易 但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交易实施不存在重大法律障碍 [1] - 线马科技成立于2015年7月13日 主要经营精密直线电机、精密运动控制系统等技术开发及相关产品销售 [1] 财务数据 - 线马科技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营收分别为1 02亿元及2957 64万元 净利润分别为1843 72万元及553 21万元 [1] - 深科达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 09亿元 同比下降8 82% 归母净利润亏损1 06亿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1 11亿元 同比减亏 [2] - 2022年-2024年 公司应收账款分别为4 66亿元、3 99亿元、4 09亿元 占总营收比例约为79%、71%、80% [2] 业绩承诺 - 此次收购设置业绩承诺期2025-2027年 扣非净利润目标依次不低于2050万元、2180万元和2370万元 三年累计不低于6600万元 [2] 市场表现 - 受收购消息影响 公司股价今日开盘走高 截至午盘涨15 65% 报17 51元/股 [4] 业务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04年 2021年在科创板上市 主营业务为3C面板智能设备、半导体封测设备、自动化核心部件 [2] - 上市当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3 40%至5574万元 2022年、2023年分别净亏损3584万元、1 16亿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