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亏损

搜索文档
TATA健康(01255.HK)发2024年度业绩:股东应占亏损6833.8万港元 同比扩大111.6%
格隆汇· 2025-09-28 11:52
核心财务表现 - 收入1.24亿港元 同比下降40%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6833.8万港元 同比扩大111.6% [1] - 每股基本亏损0.28港元 [1] 业务表现分析 - 鞋类业务收入减少是收入下降主因 [1] - 鞋类业务收益减少反映消费意欲疲弱 [1] 行业环境状况 - 经济持续不明朗导致香港零售业面临严峻环境 [1] - 消费意欲疲弱对零售业产生负面影响 [1]
源宇宙教育(01082)发布年度业绩,股东应占亏损5164.5万港元,同比扩大87.4%
智通财经网· 2025-09-28 10:51
财务表现 - 收入6804万港元 同比下降44.4%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164.5万港元 同比扩大87.4% [1] - 每股基本亏损0.08港元 [1] 亏损原因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亏损约662万港元 较2024年约1741万港元收窄 主要因上市证券及私人投资受香港及全球股市看跌情绪影响产生减值 [1] - 商誉减值亏损约1315万港元 2024年为零港元 [1] - 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约2252万港元 2024年为拨回约482万港元 [1] - 应收贷款减值亏损约808万港元 较2024年约94万港元显著增加 主要基于审慎原则考虑香港经济环境复苏缓慢导致资产减值增加 [1]
300237,将被ST!下周一停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9-27 04:17
财务造假与处罚 - 公司2014年至2018年累计虚增收入14.38亿元 累计虚增利润6.58亿元[2][8] - 2014年至2018年分别虚增收入2365.78万元 3.73亿元 7.26亿元 2.15亿元 1.01亿元 占当期营收比例2.06% 20.67% 24.60% 5.53% 2.88%[8] - 同期分别虚增利润2292.64万元 1.89亿元 2.60亿元 1.17亿元 6948.95万元 占当期利润总额比例17.91% 75.64% 49.78% 15.49% 15.58%[8] 监管处罚措施 - 山东证监局对公司处以60万元罚款 对12名相关责任人合计罚款230万元[11] - 对前赛石园林董事长郭柏峰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11] - 公司涉嫌违反2005年《证券法》第六十三条 构成第一百九十三条第一款所述行为[10] 股票交易变更 - 公司股票于9月29日停牌1天 9月30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5][12] - 股票简称由"美晨科技"变更为"ST美晨" 股票代码保持300237不变[5][14] - 实施风险警示后交易日涨跌幅限制仍为20%[14] 业务经营状况 - 公司2021年至2024年连续4年亏损 累计亏损金额达36.83亿元[17]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8.63亿元 同比增长1.41% 归母净利润-9168.07万元 同比大幅减亏[21] - 毛利率10.22% 净利率-11.53% 资产负债率97.61%[22] 资产重组进展 - 2024年12月以1元对价转让三家赛石园林子公司100%股权[20] - 2025年4月18日签署框架协议 拟现金转让赛石园林100%股权[20] - 截至2025年9月8日 尽职调查、审计、评估等工作仍在推进 尚未签署正式协议[20] 市场表现 - 9月26日收盘价3.22元/股 当日上涨6.62% 总市值46.43亿元[22] - 股票换手率12.21% 流通市值46.43亿元[22] - 股东户数从4.14万增至5.80万 增幅39.85%[22]
车建兴,解除留置
中国基金报· 2025-09-23 06:28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厦门建发股份以62.86亿元现金对价收购美凯龙29.95%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控制权由厦门市国资委获得 [5][6] - 原控股股东红星控股及实控人车建兴以4.82元/股价格转让股份 转让后红星控股持股降至21.53% 车建兴退出实控人序列 [6] - 红星控股持股比例由23.51%降至19.95% 其中1.55亿股(总股本3.57%)将直接抵债分配给普通债权人 [6][7] 管理层变动 - 创始人车建兴2025年5月14日被云南省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 9月22日解除留置措施 [2][3] - 车建兴2025年7月16日辞去总经理职务 仍担任董事 2023年8月起任董事兼总经理 [4] - 9月出现高管离职潮:副总经理车国兴(9月1日)、非执行董事许迪和宋广斌(9月5日)、董事会秘书邱喆(9月15日)相继辞职 [4] - 建发系高管全面接管:李玉鹏任董事长 施姚峰任总经理 杨映武任财务负责人 [6] 财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9亿元 创上市以来同期新低 2023-2024年分别亏损22.16亿元和29.83亿元 [8] -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1亿元 闭店及租金优惠导致经营业绩下滑 [8] - 短期债务压力显著:货币资金39.74亿元 短期借款15.47亿元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57.38亿元 其中50亿元为有息债务本息 [8] 经营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76家自营商场 235家委管商场 7家战略合作商场 23个特许经营家居建材项目 [8]
业绩承压股价反涨,奥康国际股东减持超9000万引关注
犀牛财经· 2025-09-22 07:4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 分别亏损3.74亿元、9327.89万元和2.16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9204.48万元 同比降幅达364.28% [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亏损额更大 显示主营业务面临巨大压力 [3] 股价与股东行为 - 股价从2024年9月见底回升 至2025年8月8日最高涨至10.26元 创近四年新高 较2024年低点最大涨幅接近2倍 [3] - 第三大股东项今羽在2025年8月股价高位时减持套现 金额不低于9352.68万元 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4] 公司战略与分配 - 2024年度实施现金分红累计超过1亿元 [4] - 曾尝试跨界收购芯片资产以寻找新增长点 但因交易条件未达成一致而终止 [4] 公司背景 - 创建于1988年 是中国知名皮鞋品牌运营商和零售商 拥有奥康、康龙自有品牌并代理斯凯奇和彪马 [3] - 国内最大民营制鞋企业之一 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2012年在上交所上市 [3]
“男鞋第一股”连亏三年,第三大股东减持套现超900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1:19
股东减持情况 - 第三大股东项今羽累计减持公司总股本2.84% 持股比例从9.98%降至7.14% 仍为第三大股东 [1][2] - 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400万股 套现金额不低于3352万元 通过大宗交易减持739万股 套现金额6000.68万元 [2][3] - 累计减持套现金额不低于9352.68万元 未来仍可通过大宗交易减持最高不超过61万股 [1][4]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从2021年7月的10.03元最低跌至2024年2月的3.46元 2024年9月开始见底回升 [2] - 2025年8月8日最高涨至10.26元 创近四年新高 较2024年低点最大涨幅接近2倍 [1][2]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连续三年亏损 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亏损3.74亿元 亏损9327.89万元和亏损2.16亿元 [5] - 2022年至2024年扣非净利润亏损更高 分别为亏损4.18亿元 亏损1.58亿元和亏损2.61亿元 [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81亿元 同比下降21.39% 净利润亏损9204.48万元 同比降幅364.28% [6]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亏损1.26亿元 同比降幅119.37% [6] 经营状况分析 - 毛利率保持稳定 始终维持在40%以上 但净利率持续为负 主要因销售费用过高 [6] - 营业收入下降受宏观经济下行 消费需求疲软及行业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 [6] 股权结构与质押情况 - 控股股东奥康投资持股比例27.73% 实控人王振滔直接持股15.10% 直接与间接持股合计达40.06% [6] - 控股股东奥康投资质押股份占其直接持股比例高达80.60% [6] - 实控人王振滔质押股份占其直接持股比例高达99.08% [1][6] - 控股股东未来半年内到期质押股份101.01万股 占其所持股份0.91% 占公司总股本0.25% [7]
002717,被立案调查!
中国基金报· 2025-09-07 04:32
立案调查与公司治理 - 公司及原控股股东尹洪卫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 - 立案具体事项未在公告中明确披露 [4] - 尹洪卫身份特殊 既是公司创始人、原控股股东 又是现任联席董事长兼总裁及法定代表人 [7] 股权变动与股东情况 - 2022年公司通过股权转让及非公开发行方式易主于中山市国资 控股股东变更为华盈产业投资 实控人变更为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9] - 尹洪卫保留第一大股东地位 持股2.68亿股(含4000万待过户拍卖股份)占公司总股本14.71% [9][13] - 尹洪卫所持股份被持续司法拍卖 累计被拍卖5925.74万股 占其持股比例22.13% 占公司总股本3.26% [10][12] 资金占用与内部控制 - 尹洪卫2024年1月未经审批程序占用公司资金2亿元 截至2024年末未归还金额1.53亿元 占公司当年经审计归母净资产14.36% [13] - 资金占用导致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 进而触发其他风险警示 [13] 财务表现与经营压力 - 公司连续三年亏损:2022年亏损15.54亿元 2023年亏损10.92亿元 2024年亏损9.84亿元 [16]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79亿元(同比减少70.79%) 归母净利润亏损1.28亿元(同比收窄50.02%) [24] - 2024年财务报表被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18] 诉讼与资产冻结 - 公司涉及多起重大诉讼仲裁 2025年8月新增诉讼涉案金额1.39亿元 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归母净资产13.02% [22] - 因农业银行借款合同纠纷 公司被判偿还2.97亿元本金及利息 涉案总金额3.08亿元 [20] - 341个银行账户被冻结(占总数58.59%) 累计冻结金额8810.45万元(占货币资金余额43.31%) [22] 市场表现与资本结构 - 截至9月5日公司股价报收1.68元/股 总市值30.58亿元 [25] - 公司负债率高达92.12% 净资产仅0.514元/股 [26]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10.69% 净利率-71.72% ROE为-12.82% [26]
16天9板!603222 控股股东拟减持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4:12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双鸽集团计划减持不超过1575.27万股股份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3% [2]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交易减持不超过总股本1% 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总股本2% [2] - 减持期间为2025年9月29日至2025年12月26日 股份来源为IPO前取得及资本公积转增股份 [5] - 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 [2][5]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于9月4日报收11.52元/股 当日再次涨停 [3] - 8月14日至9月4日期间 16个交易日内收获9个涨停板 最大累计涨幅超过70% [3] 股东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总持股数达2.34亿股 [5] - 累计质押1.59亿股 质押比例达其所持股份67.8% 占公司总股份30.19% [5]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3.66亿元 同比下降21.30% [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5269.59万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5320.10万元 [6] - 经营现金流净额为负 主要因收入下降及诉讼冻结资金影响 [6] 业务构成与风险因素 - 主营业务涵盖医疗服务 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 大输液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三大板块 [6] - 业绩亏损主要受美国关税政策及"何清红私刻印章事件"影响 医疗器械收入利润大幅减少 [6] - 公司对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和安全注射器产品库存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6]
恩捷股份: 关于收到《新世纪评级关于云南恩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度业绩亏损及部分募投项目终止的关注公告》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3 16:28
公司信用评级 - 公司个体信用级别aa 主体信用等级AA/稳定 恩捷转债信用级别AA [1][2] - 截至公告日恩捷转债余额4.53亿元 将于2026年2月11日到期 转股价格32.01元/股 [2] - 新世纪评级认为业绩亏损及募投项目终止暂不影响公司信用质量 [3] 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57.63亿元 同比增长20.48% [2] - 毛利率15.53% 同比下降5.49个百分点 [2] - 净利润亏损1.32亿元 同比减少4.23亿元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0亿元 同比下降86.46% [2] 资产负债情况 - 2025年6月末资产负债率45.04% 较上年末上升0.56个百分点 [2] - 刚性债务167.38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5.72% [2] - 货币资金剔除受限及募集资金后余额15.5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7.67% [2] 募投项目变更 - 终止江苏睿捷动力汽车锂电池铝塑膜产业化项目 [3] - 项目总投资16.00亿元 已投入5.66亿元 其中募集资金投入4.77亿元 [3] - 将节余募集资金净额2.84亿元及相关利息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3] 行业环境与经营压力 - 锂电池隔膜行业产能集中释放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 [2] - 锂电池隔膜价格下降 公司盈利持续承压 [2] - 2024年净利润亏损6.60亿元 2025年上半年亏损状态延续 [2] - 项目终止原因为产业链竞争加剧 产品价格下行 投资回报可能不达预期 [3]
开源控股公布中期业绩 净亏损9995.6万港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 2025-08-29 11:07
财务表现 - 收益7466.2万港元 同比减少48.08% [1] - 净亏损9995.6万港元 同比盈转亏 [1] - 每股亏损0.78港仙 [1] 亏损原因 - Paris Marriott Hotel部分区域装修导致收入减少 产生毛亏约1010万港元 [1] - 对联营公司贷款计提减值拨备约6370万港元 [1] - 1.75亿欧元再融资银行贷款利率上升导致融资成本增加 [1] - 银行存款利率下降导致其他收入及收益减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