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传递娱乐(01326)
icon
搜索文档
传递娱乐(01326.HK):可能延迟刊发年度业绩及年报
格隆汇· 2025-09-19 14:51
业绩公告及年报安排 - 公司须于2025年9月30日或之前刊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的年度业绩公告 [1] - 公司须于2025年10月31日或之前向股东寄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的年度报告 [1] 延迟可能性及影响 - 公司可能延迟刊发2024/2025年度业绩 并预期相应延迟寄发2024/2025年报 [1] - 审议及批准2024/2025年度业绩的董事会会议将因业绩刊发延迟而延期召开 [1] - 若未能于2025年9月30日前刊发2024/2025年度业绩 公司股份将自2025年10月2日上午九时起暂停买卖 [1] 后续安排 - 公司将于适当时候刊发进一步公告 知会股东有关董事会会议的日期 [1]
传递娱乐可能延迟刊发2024╱2025年度业绩 预期10月2日起停牌
智通财经· 2025-09-19 14:44
公司业绩公告延迟 - 传递娱乐可能延迟刊发2024/2025年度业绩 [1] - 若未能在2025年9月30日或之前刊发业绩 公司股份将自2025年10月2日上午九时起暂停买卖 [1] - 股份暂停买卖将持续至公司刊发2024/2025年度业绩公告为止 [1]
传递娱乐(01326)可能延迟刊发2024╱2025年度业绩 预期10月2日起停牌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14:40
业绩刊发延迟 - 公司可能延迟刊发2024/2025年度业绩 [1] - 若未能于2025年9月30日或之前刊发业绩 公司股份将自2025年10月2日上午九时正起于联交所暂停买卖 [1] - 股份暂停买卖将持续至公司刊发2024/2025年度业绩公告为止 [1]
传递娱乐(01326) - 内幕消息可能延迟刊发2024╱2025年度业绩;可能延迟寄发2024╱2...
2025-09-19 14:35
业绩时间 - 公司须在2025年9月30日前刊发2024/2025年度业绩[4] - 公司须在2025年10月31日前寄发2024/2025年报[7] 业绩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闻澜资产占公司总资产26%,收益占公司总收益79%[5] 潜在影响 - 因闻澜未提供资料,业绩和年报寄发或延迟,董事会会议延期[5][7][8] - 若未在9月30日前刊发业绩,股份10月2日起暂停买卖[9]
港股收评:止步4连涨!恒指险守26000点,创新药重挫!
格隆汇· 2025-09-11 08:44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恒生指数跌0.43%至26086.32点 国企指数跌0.73%至9260.25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0.24%至5888.77点 均止步4连涨[1][2] 科技股表现 - 大型科技股普遍走低 美团跌5.06%至96.55港元 哔哩哔哩跌2.46%至194港元 百度跌2.38%至106.5港元 京东跌1.74%至129.8港元 快手跌1.08%至73.35港元 腾讯跌0.63%至629.5港元[5][6] - 部分科技股逆势上涨 网易涨0.44%至230港元 阿里巴巴涨0.35%至143.3港元[6] 半导体与芯片板块 - 半导体芯片股涨幅强势 芯智控股涨8.99% 上海复旦涨5.37%至36.88港元 中芯国际涨4.97%至63.35港元 华虹半导体涨4.63%至50.2港元[6][7] - OpenAI与甲骨文签署3000亿美元算力采购协议 推动AI产业链发展[6] 苹果概念股 - 苹果概念股大涨 鸿腾精密涨12.79%至4.94港元 富智康集团涨9.48%至17.32港元 高伟电子涨8.64%至34.72港元[7][8] - 苹果发布iPhone 17系列等新产品 市场预期将推动换机潮[7] 有色金属板块 - 有色金属股走强 金力永磁涨6.04%至22.84港元 洛阳钼业涨4.79%至12.69港元 中国宏桥涨3.64%至25.08港元 中国铝业涨3.35%至7.1港元[8][9] - 美国8月PPI环比下降增强美联储降息预期 美元走软支撑金属价格[8] 生物医药板块 - 生物医药股集体重挫 歌礼制药大跌19.66%至11.4港元 翰森制药跌8.76%至35.2港元 石药集团跌7.5%至10.12港元 百济神州跌6.92%至193.8港元[9][10] - 特朗普政府考虑对中国药品实施限制 但白宫回应称未"积极考虑"该草案[9] 钢铁与影视板块 - 钢铁股走低 奥威控股跌8.77%至0.26港元 找钢集团跌6.25%至2.4港元 中国东方集团跌4.76%至1.4港元[10][11] - 8月中国钢材出口环比下降3.3%至951万吨 1-8月累计出口同比增长10%[10] - 影视娱乐股下跌 传递娱乐跌6.67%至0.042港元 大麦娱乐跌2.56%至1.14港元 猫眼娱乐跌2.06%至8.07港元[11][12] 资金流向与市场展望 - 南向资金净买入189.89亿港元 港股通(沪)净买入80.73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买入109.16亿港元[12] - 美联储宽松预期为港股估值提供支撑 港股互联网板块AI芯片与云业务扩张强化业绩确定性 低估值资产具备吸引力[14]
传递娱乐(01326)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08:38
股本情况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8000万港元[1] 股份数目 - 上月底和本月底法定/注册股份数目均为320亿股,面值0.0025港元[1] - 上月底和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及总数均为25.95613733亿股[2] - 上月底和本月底库存股份数目均为0股[2]
传递娱乐(01326)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07:37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 | |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傳遞娛樂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4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326 | 說明 | 普通股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32,000,000,000 | HKD | | 0.0025 | HKD | | 8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32,000,000,000 | HKD | | 0.0025 | HKD | | 8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HKD 80, ...
港股收评:午后强势拉升!科指大涨2.8%,稳定币、生物医药股走高
格隆汇· 2025-07-15 08:41
宏观经济数据 - 中国2025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2%超预期 [1] 港股指数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收涨2.8%至5431.29点 [1][2] - 恒生指数上涨1.6%至24590.12点 [1][2] - 国企指数上涨1.65%至8877.10点 [1][2] 大型科技股 - 哔哩哔哩大涨7.94%至184.90港元 [4][5] - 阿里巴巴上涨6.97%至113.50港元 [4][5] - 金蝶国际上涨6.44%至16.54港元 [4][5] - 腾讯音乐上涨5.30%至82.40港元 [4][5] - 美团上涨4.38%至126.20港元 [2][4] - 百度集团上涨4.22%至87.70港元 [2][4] 算力板块 - 金山云大涨16.81%至7.92港元 [5][6] - 万国数据上涨12.19%至38.65港元 [5][6] - 迈富时上涨10.60%至52.70港元 [5][6] - 英伟达获批准向中国销售H20芯片并计划推出RTXpro GPU [6] 创新药概念股 - 百济神州上涨7.80%至164.40港元 [7][8] - 石药集团上涨7.51%至8.59港元 [7][8] - 诺诚健华上涨6.46%至17.46港元 [7][8] - 2025年国家医保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于7月11日启动 [8] 稳定币概念股 - 云锋金融大涨19.53%至3.55港元 [9][10] - 伟仕佳杰上涨11.05%至9.85港元 [9][10] - 招商证券上涨4.34%至15.88港元 [9][10] 弱势板块 - 建材水泥股下跌 金隅集团跌6.98%至0.80港元 海螺水泥跌4.55%至23.10港元 [11][12] - 内房股走低 远洋集团跌6.90%至0.108港元 雅居乐集团跌5.88%至0.48港元 [12][13] - 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67万亿元 同比下降11.2% [13] - 6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4% [13] - 电力设备股下跌 协鑫科技 哈尔滨电气 亿华通均跌超3% [14] 其他表现突出板块 - 影视娱乐股上涨 中国星集团涨超10% 腾讯音乐涨超5% [15] - 生物医药股全天维持强势 [2] - 苹果概念股 软件类股 汽车股 电信股 海运股午后涨幅扩大 [2] 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净买入38.24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15.9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买入22.34亿港元 [18]
传递娱乐(01326.HK)4月17日收盘上涨33.33%,成交37.78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4-17 08:30
市场表现 - 4月17日恒生指数上涨1.61%至21395.14点 传递娱乐股价单日上涨33.33%至0.056港元/股 成交量783.2万股 成交额37.78万港元 振幅42.86%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23.53%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20% 显著跑赢恒生指数同期4.97%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2865.17万元 同比减少21.76% 归母净利润-851.59万元 同比亏损收窄61.13% [1] - 毛利率13.4% 资产负债率158.33% 显示较高财务杠杆 [1] 行业估值 - 媒体及娱乐行业市盈率(TTM)平均-5.78倍 中值-1.08倍 传递娱乐市盈率-0.32倍 行业排名第104位 [1] - 可比公司市盈率:华视集团控股1.73倍 耀星科技集团2.85倍 国恩控股3.66倍 瓦普思瑞元宇宙3.85倍 优矩控股5.92倍 [1] 业务概况 - 多元化影视文化产业集团 业务涵盖影视制作发行 电影放映 艺人经纪及泛娱乐全产业链 [2] - 聚焦内地及香港市场 通过整合编剧/导演/艺人资源打造自有IP 构建全产业链软实力 [2]
传递娱乐(01326)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3-13 08:35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姜磊先生于2024年9月10日获委任为首席执行官[3] - 赵文竹女士自2024年9月30日起辞任总裁[3] 持续经营业务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30,940千港元,较2023年的39,545千港元下降21.76%[6]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4,145千港元,而2023年为毛损29千港元[6]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为7,991千港元,较2023年的45,281千港元大幅收窄82.35%[6]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期内亏损为7,901千港元,较2023年的40,715千港元收窄80.60%[6]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9196万港元,2023年为23660万港元[7]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全面开支总额公司拥有人应占7191万港元,2023年为21260万港元[7] - 2024年12月31日基本每股亏损(来自持续及已终止营运)为0.35港仙,2023年为0.91港仙[7] - 2023年7 - 12月期内亏损2762.5万港元,2024年7 - 12月期内亏损1000.5万港元[12] - 2023年7 - 12月海外业务换算汇兑差额为332.1万港元,2024年7 - 12月为200.5万港元[12] - 2023年7 - 12月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2430.4万港元,2024年7 - 12月为800万港元[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持续运营的电视剧制作及发行收入为6597千港元,泛娱乐收入为24343千港元,总计30940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7584千港元、31961千港元、39545千港元[31] - 2024年持续运营业务中,某时间点确认的收入为14437千港元,一段时间内确认的收入为16503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25118千港元、14427千港元[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持续运营的分部亏损为1298千港元,总部及企业开支为1102千港元,未分配的融资成本为5591千港元,除税前亏损为7991千港元[5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经重列),持续运营的分部亏损为30441千港元,总部及企业开支为5848千港元,应付或然代价的公平值变动为4366千港元,未分配的融资成本为4626千港元,除税前亏损为45281千港元[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中国内地持续运营收益为30,940,000港元,2023年为39,545,000港元[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持续运营其他收入为3,930,000港元,2023年为1,680,000港元[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持续运营融资成本为5,677,000港元,2023年为4,783,000港元[6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持续运营所得税抵免为 - 90,000港元,2023年为 - 4,566,000港元[68] - 2024年1 - 12月持续营运董事薪酬754,000港元,2023年为1,797,000港元;其他员工成本2024年为3,956,000港元,2023年为6,881,000港元等多项成本数据有变化[78] - 2024年1 - 12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营运亏损7,092,000港元,2023年为36,750,000港元[82] - 回顾期内,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约为30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860万港元或约21.8%,主要来自泛娱乐及其他分部约2430万港元和电视剧及综艺节目制作及发行分部约660万港元[181][185] - 泛娱乐及其他业务收益约24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200万港元减少约23.8%,该业务分部亏损约100万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约1380万港元)[168][171] - 电视剧及综艺节目制作及发行业务收益约660万港元,主要来自电视剧制作及发行业务收入[170][185]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约4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420万港元,回顾期内毛利率约13.4%,得益于有效内部成本控制措施[183][185] - 回顾期内,其他收益及亏损和其他收入约3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430万港元,因回顾期内未确认无形资产减值损失(去年同期约1210万港元)[188] - 行政费用从去年同期约2600万港元降至回顾期内约1010万港元,减少约1580万港元或约60.9%,得益于有效内部成本控制措施[189] - 回顾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92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2370万港元),总综合开支约72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2130万港元),因回顾期内未确认无形资产减值损失(去年同期约1210万港元)[190][191] - 其他收益及亏损以及其他收入约3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430万港元[193] - 行政开支由去年同期约2600万港元减少约1580万港元或约60.9%至约1010万港元[194] - 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亏损约92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2370万港元),全面开支总额约720万港元(2023年约2130万港元)[195] 已终止运营业务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已终止营运期内亏损为2,104千港元,而2023年为溢利13,090千港元[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已终止运营的电影放映收入为419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0150千港元[31] - 2024年已终止运营业务中,某时间点确认的收入为4192千港元,2023年为30150千港元[31] - 香港已终止运营收益为4,192,000港元,2023年为30,150,000港元[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已终止运营其他收入为2,467,000港元,2023年为33,568,000港元[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已终止运营融资成本为24,000港元,2023年为1,996,000港元[66] - 2024年1 - 12月已终止营运其他员工成本1,435,000港元,2023年为2,019,000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2024年为21,000港元,2023年为100,000港元等成本数据有变化[78] - 2024年1 - 12月已终止营运亏损2,104,000港元,2023年溢利13,090,000港元[82] - 2024年7月22日,集团决定在朗豪坊电影院租约到期后停止电影放映业务,该业务将被列为终止经营业务[131] - 公司决定待朗豪坊影院租期届满时终止电影放映业务,2024年12月31日该业务归类为已终止营运[133]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电影放映分部收益分别为4192千港元和30150千港元[137]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电影放映分部毛利分别为2375千港元和17262千港元[137]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电影放映分部除税前(亏损)溢利分别为 - 2104千港元和13090千港元[137]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已终止营运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分别为6183千港元和33229千港元[139] - 2024年7月22日朗豪坊影院租期届满后,公司停止运营电影放映业务,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业务归类为已终止业务,回顾期内收益约420万港元[173][174][176][177][187] - 电影放映业务于2024年7月22日停止运营,回顾期内收益约420万港元[192]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期内亏损为10,005千港元,较2023年的27,625千港元收窄63.80%[6] - 2024年海外业务换算之汇兑差额为2,005千港元,较2023年的3,321千港元下降39.63%[6] - 2024年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8,000千港元,较2023年的24,304千港元下降67.08%[6]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24449万港元,6月30日为30556万港元[9]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330593万港元,6月30日为364832万港元[9]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486799万港元,6月30日为505708万港元[9]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为156206万港元,6月30日为140876万港元[9]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为75341万港元,6月30日为74778万港元[10] - 2024年12月31日负债净额为207098万港元,6月30日为185098万港元[10] - 2024年12月31日权益总额为 - 207098万港元,6月30日为 - 185098万港元[10] - 2023年7月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1.67181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未经审核权益总额为 -2.07098亿港元[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95.4万港元,2023年为所得1558.7万港元[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898.4万港元,2023年为3053.5万港元[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470.6万港元,2023年为6196.4万港元[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132.4万港元,2023年为减少1584.2万港元[1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898.8万港元,2023年为8510.8万港元[1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933.9万港元,2023年为7142.4万港元[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为1.56206亿港元,负债净额为2.07098亿港元[20][23] 永续债相关情况 - 2023年9月7日公司向张先生发行600万港元永续债,年利率4.5% [15][16] - 2024年7月8日公司赎回向张先生发行的1400万港元永续债[15][16] - 2021年7月发行永续债偿还贷款,已发行永续债公平值与已终止确认贷款账面价值差额926.7万港元按视作控股股东注资确认[15][16] - 永续债被集团分类为权益工具,集团无合约责任偿还本金或支付利息[15][16] - 2025年1月公司向控股股东发行金额为575万港元的新永续债[20][23] - 报告期末后,公司向张先生发行永续债港币5,750,000元,可于2030年1月14日或之后按公司意愿赎回,年利率4.5%[161][163] 其他储备情况 - 其他储备1万港元为集团重组后子公司股本总面值与公司已发行股份面值差额[14][16] - 其他储备1183.8万港元为来自张先生及广州普及贷款垫款初步公平值调整[14][16] 收入确认政策 - 泛娱乐服务收入包括红人经纪服务及演员服务,红人经纪服务收入于交付服务时间点确认,演员服务收入随履约责任达成随时间确认[36][40] - 综艺及电视剧发行收入于节目放映发行或制作中电视剧售出时确认,电视剧编剧及监制服务收入随履约责任达成随时间确认[42][43] - 电影放映票房收入于门票销售及电影上映时确认,销售货物收益于交付货物及移交所有权后确认[42][43] 税务相关情况 - 香港利得税两级制规定,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0,000港元溢利按8.25%计税,超过部分按16.5%计税;不符合资格实体按16.5%计税[71] - 中国附属公司法定税率为25%[72] - 集团两家子公司分别获中国税务机关批准,在特定期间享受企业所得税豁免,之后还可享受当地税务机关征收的40%企业所得税豁免五年[73] - 公司一间附属公司自2017年1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