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消费

搜索文档
新华视点丨文化跨界赋能 催生产业新浪潮
新华网· 2025-08-27 07:05
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 - 以创新思维推动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 开辟新赛道并为地方经济注入蓬勃活力 [1] 娃衣产业 - 娃衣销售呈现爆发态势 2024年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17.08% 5月单月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2] - 娃衣手工制作时长约两三个小时 售价约100元且供不应求 [2] - 义乌娃衣生产企业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南美、北美、日韩等地订单量大幅增长 [2] - 情绪价值和兴趣买单成为年轻人消费首要理由 占比超过40.1% [3] - 社交平台持续种草使娃衣成为年轻人表达个性和寻求情感慰藉的新方式 [4] - 非遗纺织面料制作的娃衣售价200-300元 首批100件非遗定制款一个月内售罄 [6] - 中国情绪消费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2万亿元 [5] 文旅业态创新 - 甘肃定西青岚山生态旅游景区打造中西结合咖啡空间 吸引众多游客打卡 [10] - 山东无棣古城推出脱口秀、歌舞表演等常态化活动 日接待客流量同比增加30% 日均流量近2万人次 [11][13] - 当地建成览仕盛宴婚礼艺术中心、古城非遗馆、齐鲁婚俗文化馆等配套场馆 [13]
欢乐家携手"奶龙":水果罐头跨界焕新,引领年轻化消费新潮流
证券时报· 2025-08-27 02:12
核心合作与产品创新 - 公司与国民级IP奶龙达成合作 推出联名黄桃罐头新品 以"桃气一下 欢乐+1"为主题[1] - 合作突破单纯IP授权逻辑 实现IP×场景×情绪×产品深度融合 推动罐头从储备品向情绪品转型[1][2] - 原料来自山东临沂 湖北枣阳 安徽砀山三大核心产区 坚持自然成熟非催熟标准及人工机器双重筛选[2] 生产工艺与品质控制 - 采用高自动化生产线实现投料到罐装不超4小时 最大限度保留水果营养与新鲜度[2] - 坚持低甜度与少添加原则 不添加防腐剂 满足全年龄段健康饮食需求[2] - 工艺保障使产品在品质与口感上长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2] 消费场景拓展与品牌年轻化 - 结合"桃气满满""亲子共享""独处治愈"等主题场景 拓展休闲零食与情绪陪伴应用[2] - 同步上线奶龙透卡 帆布袋等联名周边 增强产品互动性和文化属性[2] - 推动罐头产业从功能价值走向情绪价值 提升品牌年轻化认知度[3] 行业地位与战略意义 - 公司凭借水果罐头累计8年(2015-2023)全国销售额第一的市场地位[4] - 通过文化IP联名探索 既巩固传统市场品质优势 又打通情绪消费与文化消费连接点[4] - 跨界创新为罐头品类注入长期成长动力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4]
泡泡玛特20250826
2025-08-26 15:02
行业与公司 * 泡泡玛特作为情绪消费和潮玩行业的代表性公司 其商业模式创新和全球化战略是核心讨论点[2] * 情绪消费行业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2万亿 Z世代是主要驱动力[2][5] * 国证港股通消费指数包含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等新消费公司 属性纯粹且基本面快速增长[3][13] 核心观点与论据 * 情绪消费的核心驱动力是Z世代注重个性化、即时快乐和情感满足 其消费金额中超过三分之二用于满足情绪价值[3][5] * 泡泡玛特商业模式三大突破:艺术家玩具工业化生产、渠道推广大众化、目标群体从男性转向女性[6] * 泡泡玛特通过持续推出新产品(如MINI拉布布、JIMO MO3.0大娃)、拓展海外市场(中东等)、IP集团化运营(影视内容、乐园人偶更新)确保IP持续性[7][9] * 泡泡玛特应对产品周期的方式包括挖掘世界级IP商业化价值(如授权)和加快新单品成功速度 例如2024年底推出的新新人到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3.9亿 占总收入比接近3%[8] * 泡泡玛特海外门店利润高于国内 推动公司加速全球布局 并借鉴迪士尼模式围绕IP进行主题公园等全方位打造[3][10] * 情绪消费其他细分方向包括解压疗愈类、文体文旅体验、宠物经济等[13] 其他重要内容 * 泡泡玛特通过细节管理(店铺设计、音乐音量、灯光效果)提升用户体验[6][10] * 品牌建设需要长时间经营 泡泡玛特每年推出两到三个新系列手办并培育新IP[10] * 国证港股通消费指数估值低于历史均值 且有望受益于美联储降息带来的流动性利好[3][13][14] * 蜜雪冰城2025年创造港股打新冻结资金新高点 显示资本市场对新消费热情高涨[13]
泡泡玛特引爆潮玩上市潮:窗口期盛宴还是盲盒赌局?
36氪· 2025-08-26 11:09
核心观点 - 中国潮玩行业正经历集体上市热潮 泡泡玛特等头部企业业绩爆发式增长 行业在情绪消费红利和资本追捧双重驱动下加速全球扩张 [3][4][5] 行业趋势 - 情绪消费红利显著 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使年轻人更倾向购买带来即时快乐的悦己型产品 与19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后消费趋势高度相似 [5] - 东南亚成为出海核心战场 泰国因年轻消费群体庞大和潮流文化盛行成为品牌必争之地 2020-2024年中国和东南亚是全球IP衍生玩具增长最快区域 [10][13] - 行业采用标准化出海打法:地标商圈开店+热门IP海外首发+明星站台造势 通过社交媒体话题炒作实现跨地域双向赋能 [10][11] 公司表现 - 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4.4% 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 同比增长362.8% 市值突破4300亿港元 [3] - 泡泡玛特凭借Labubu IP在海外爆红 从2024年2月低谷算起一年内股价暴涨逾1100% 反哺国内市场形成现象级IP [8] - 名创优品旗下TOP TOY获淡马锡领投 投后估值约100亿港元 淡马锡将提供东南亚渠道资源和政府关系支持 [3] 资本动态 - 港股成为新消费公司上市主场 2025年上半年前十大IPO中4家来自消费领域 包括蜜雪冰城(认购超5000倍)和布鲁可 [6] - 市场出现FOMO情绪 卡游递交上市申请前市场心理估值达700亿港元(市盈率20倍) 超过蜜雪冰城IPO的15倍PE [8] - 主流潮玩品牌全部进入资本化阶段:泡泡玛特/布鲁可已上市 卡游/52TOYS已递交招股书 TOP TOY正进行IPO准备 [4] 竞争策略 - IP资源厚度决定竞争力 企业需持续投入原创孵化与授权合作 52TOYS同时孵化自有IP(猛兽匣BEASTBOX)和签下迪士尼/华纳等全球IP授权 [14] - 线下渠道投入巨大 TOP TOY大型集合店单店装修成本达数百万元人民币 需定期更换主题陈列保持吸引力 [13] - 各企业差异化布局:TOP TOY借助名创优品全球门店网络和低成本供应链 52TOYS聚焦机甲拼装细分品类 卡游占据卡牌市场超70%份额 [15][16] 扩张逻辑 - 上市融资为加速全球开店/获取IP版权/强化研发 用资本换时间窗口 泡泡玛特在曼谷开设760平方米全球最大旗舰店 [2][15] - 东南亚优质商业地产资源有限 抢先获得黄金铺位成为关键 52TOYS截至2025年8月在曼谷已开设7家门店 [10][13]
爆单了!爆单了!全球订单涌来~
人民日报· 2025-08-25 08:16
行业规模与增长 - 全球潮玩市场规模从2020年203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418亿美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8% 预计2025年达520亿美元 [14] - 娃衣赛道迎来新风口 电商平台2024年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17.08% 2024年5月单月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5] - 暑期娃衣销量显著增长 浙江桐乡某店铺销量同比增近50% 江苏连云港店铺日销量达50套 为平时两三倍 [5] 产品特性与创新 - 娃衣采用非遗面料如宋锦和罗 结合传统与潮流元素 推动传统文化出海 [1][3] - 产品设计持续更新 部分店铺从周更变为日更 新中式风格旗袍和云肩受追捧 [3] - 价格区间从十几元到近百元 钩织耗时20分钟至3小时 支持量身定制服务 [3][5] 企业动态与产能布局 - 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娃衣赛道 浙江桐乡老牌服装公司转型开发针织文创产品 [6][8] - 浙江义乌生产企业海外订单量成倍增长 东南亚和日韩市场增长三倍以上 工人扩招一倍 [10] - 外贸企业预测全年玩偶品类产能达8000-10000件 海外客户对娃衣兴趣浓厚 [10] 消费趋势与市场特征 - 消费群体以亲子家庭和年轻人为主 体现情绪消费和悦己消费特性 [5][7] - 中国在潮玩和娃衣领域与全球同步甚至领先 供应链和设计制造能力具全球竞争力 [12] - 二次创作提升产品独特性 带动周边市场快速增长 如医美和美甲等服务 [7]
东北证券:情绪消费驱动潮玩 Z世代主导新格局
智通财经· 2025-08-25 07:09
行业规模与增长驱动 - 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人群突破5亿人 相关市场规模约6000亿元 其中谷子经济规模超1500亿元 [1] - 潮流玩具市场预计2027年达1100亿元 凭借IP情感联结 社交属性及收藏价值成为情感寄托与社交标签 [1] - 盲盒 拼搭玩具 卡牌三大细分品类引领增长 2025年盲盒市场规模预计580亿元 2028年拼搭玩具达640亿元 2029年卡牌达446亿元 [1] 细分市场对比 - 市场规模排序为盲盒>拼搭玩具>卡牌 增速排序为拼搭玩具>卡牌>盲盒 [2] - 盲盒主力消费群体为消费力强的Z世代(女性占比75%) 拼搭玩具覆盖亲子与成人双场景 卡牌聚焦8-15岁低龄人群 [1][2] - 拼搭玩具因价格多元增速最快 卡牌低价带来短期爆发 盲盒市场进入成熟平台期增速较慢 [2] 竞争格局与企业表现 - 行业呈现"一超多强"格局 泡泡玛特实现领跑 乐高 万代等国际品牌占部分份额 卡游 布鲁可等国内品牌增速迅猛 [1] - 泡泡玛特以IP孵化与盲盒机制为核心 直营渠道掌控力强 2024年毛利率66.8% 经调整净利润率26.1% [3] - 布鲁可以积木切入儿童教育 销售模式转为经销为主 存货周转天数从137天降至46天 经调整净利率从-107.9%提升至26.1% [3] - 卡游聚焦儿童卡牌社交 采用轻资产IP模式 单经销商收入达4287万元 依赖头部经销商稳定 [3] 海外经验与发展方向 - 迪士尼通过影视 乐园 衍生品联动构建全龄段IP矩阵 万代深耕垂直IP与高精度模型技术 三丽鸥以轻资产角色授权拓展泛人群覆盖 [4] - IP运营深化与海外市场拓展成为行业未来关键方向 产品分层 多元渠道及区域化布局具借鉴意义 [1][4]
机构:宠物消费需求有望呈现刚性化趋势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00:26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宠物食品市场规模达1668亿元 同比增长7.54% 预计2025年突破1755亿元 [1] - 国内宠物市场持续扩容 行业集中度较低 头部品牌市占率提升 [1] - 宠物行业具有长期成长性 中高端产品消费升级趋势不改 [1] 行业发展趋势 - 精细化养宠观念普及 消费者更重视产品力 关注功能性宠粮及零食需求 [1][2] - 科技养宠需求攀升 宠物空气净化器成为细分赛道增长新引擎 [2] - 情感经济推动宠物消费拟人化 衣食住行逐渐对标人类标准 [2] 产业链与品牌发展 - 优质供应链为品牌发展提供保障 原材料和技术创新成为驱动基础 [1] - 国内宠物品牌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消费体验创新关注情绪消费和社交消费 [1][2] - 宠物服务需求提升 包括日托 寄养 遛狗 摄影及洗美服务 [2] 细分市场机会 - 宠物医疗细分化趋势明显 宠物门诊需求随健康意识提升而增加 [2] - 功能性宠物食品需求飙升 涵盖美毛 养胃 舒缓情绪等细分品类 [2] - 未来市场将涌现更多细分赛道 宠物消费需求呈现刚性化趋势 [2]
中报发布进行时,珠宝、美护优质品牌验证高景气
开源证券· 2025-08-24 14:42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中报发布进行时,珠宝、美护优质品牌验证高景气 [3][23][27] - 黄金珠宝行业营收利润有所分化,行业延续高端化和时尚化趋势 [3][23] - 美容护理行业整体销售表现良好,行业延续回暖态势 [3][27] - 关注情绪消费主题下的高景气赛道优质公司 [6][30][31] 零售行情回顾 - 本周(8月18日-8月22日)商贸零售指数报收2320.15点,上涨4.21%,跑赢上证综指(上涨2.01%)2.20个百分点 [5][12] - 2025年年初至今零售行业指数上涨3.63%,表现弱于大盘(上证综指累计上涨12.51%)[12] - 本周互联网电商板块涨幅最大,周涨幅为7.71% [13][17] - 2025年年初至今钟表珠宝板块涨幅最大,累计涨幅为33.74% [13][17] - 本周个股涨幅排名前三位分别是汇嘉时代(+30.5%)、若羽臣(+18.0%)、跨境通(+16.3%)[20][21] 行业动态与公司表现 黄金珠宝板块 - 老铺黄金2025H1实现营收123.54亿元(+251.0%),归母净利润22.68亿元(+285.8%)[3][23][35] - 潮宏基2025H1实现营收41.02亿元(+19.5%),归母净利润3.31亿元(+44.3%)[3][23][32] - 莱绅通灵2025H1实现营收8.70亿元(+37.0%),归母净利润0.61亿元(+263.5%)[3][23] - 周六福2025H1实现营收31.50亿元(+5.2%),归母净利润4.15亿元(+11.9%)[23] - 英皇钟表珠宝2025H1实现营收27.94亿元(+7.6%),归母净利润1.96亿元(+6.4%)[23] 美容护理板块 - 上海家化2025H1实现营收34.78亿元(+4.7%),归母净利润2.66亿元(+11.7%)[3][27] - 润本股份2025H1实现营收8.95亿元(+20.3%),归母净利润1.88亿元(+5.2%)[3][27][38] - 丸美生物2025H1实现营收17.69亿元(+30.8%),归母净利润1.88亿元(+4.2%)[3][27][32] - 水羊股份2025H1实现营收25.00亿元(+9.0%),归母净利润1.23亿元(+16.5%)[3][27] 其他重点公司 - 爱婴室2025H1实现营收18.35亿元(+8.3%),归母净利润0.47亿元(+10.2%)[42] - 爱美客2025H1实现营收12.99亿元(-21.6%),归母净利润7.89亿元(-29.6%)[45] - 周大福FY2025实现营收827.37亿元(-17.5%),归母净利润54.59亿元(-9.0%)[48] - 珀莱雅2025Q1实现营收23.59亿元(+8.1%),归母净利润3.90亿元(+28.9%)[60] - 巨子生物2024年实现营收55.39亿元(+57.1%),归母净利润20.64亿元(+42.1%)[71] - 上美股份2024年实现营收67.93亿元(+61.2%),归母净利润7.81亿元(+69.4%)[78] 投资主线与推荐标的 投资主线一(黄金珠宝) - 关注具备差异化产品力和消费者深度洞察力的黄金珠宝品牌 [6][30] - 重点推荐老铺黄金、潮宏基等 [6][32] - 受益标的曼卡龙、菜百股份 [6] 投资主线二(线下零售) - 关注顺应趋势积极变革探索的零售企业(超市、百货、连锁)[6][30] - 重点推荐永辉超市、爱婴室等 [6][42] - 受益标的重庆百货等 [6] 投资主线三(化妆品) - 关注具备差异化且能力持续迭代的优质国货美妆品牌 [6][31] - 重点推荐毛戈平、珀莱雅、上美股份、润本股份等 [6][60][78] - 受益标的若羽臣等 [6] 投资主线四(医美) - 关注具备差异化管线的医美产品厂商 [6][31] - 重点推荐爱美客、科笛-B等 [6][45][75] - 受益标的锦波生物等 [6]
爆了!全球订单涌来
央视新闻· 2025-08-24 07:50
行业趋势 - 潮流玩具市场规模从2020年203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418亿美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8% 预计2025年达520亿美元 [14] - 娃衣作为潮玩衍生品类成为消费与出口领域热点 带动传统服装企业布局新赛道 [1][7] - 全球市场掀起中国娃衣风潮 南美、北美、日韩等地订单量成倍增长 东南亚及日韩市场增长超三倍 [11][12] 市场需求 - 2024年娃衣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17.08% 2024年5月单月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5] - 暑期销量显著提升 浙江桐乡某店铺销量同比增长近50% 江苏连云港店铺日销量达50套 为平时两三倍 [5] - 消费者以亲子家庭和年轻人群为主 个性化需求推动产品更新频率从周更提速至日更 [3][5] 产品特征 - 产品价格区间从十几元到近百元不等 采用非遗面料如宋锦、罗等国风材质 [1][3] - 设计融合新中式元素(如旗袍、云肩)及定制化服务(镶牙钻、接头发等) [1][3] - 钩织单件娃衣耗时20分钟至3小时 部分企业提供特殊尺寸量身定制服务 [3][5] 企业动态 - 浙江传统服装企业转型针织文创 开发独家手混线材 预计年底玩偶品类产量达8000-10000件 [7][9] - 外贸企业获海外老客户订单 浙江义乌生产企业因订单增长扩招一倍工人 [9][11] - 通过创意设计提升品牌年轻化形象 结合传统文化元素推动产品出海 [3][9] 产业竞争力 - 中国在娃衣供应链、设计能力及制造能力方面具全球竞争力 主导全球市场份额 [14] - 潮玩产业从海外主导转向中国与全球同步发展 甚至中国领先全球 [14] - 娃衣热潮推动传统服装产业提升设计软实力与制造硬实力 [12]
IP为王,多元品类百花齐放的大时代
东北证券· 2025-08-24 05:14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优于大势 [6] 核心观点 - 情绪消费与谷子经济驱动潮玩行业增长,Z世代主导新消费格局,2024年泛二次元人群突破5亿人,相关市场规模约6000亿元,其中谷子经济规模超1500亿元 [1] - 潮流玩具凭借IP情感联结、社交属性及收藏价值成为重要情感寄托,预计2027年中国潮流玩具市场规模达1100亿元 [1] - 行业呈现"一超多强"格局,泡泡玛特领跑,乐高、万代等国际品牌及卡游、布鲁可等国内品牌增速迅猛,IP运营深化与海外拓展是关键方向 [1] - 盲盒、拼搭玩具和卡牌三大细分品类引领增长,市场规模排序为盲盒>拼搭玩具>卡牌,增速排序为拼搭玩具>卡牌>盲盒 [2][3] - 头部企业泡泡玛特、布鲁可、卡游通过差异化商业模式、渠道结构和经营模型实现高效增长,海外成熟企业经验显示以IP为核心的多元生态是关键成功要素 [4] 细分品类分析 盲盒 - 依托未知刺激、IP收藏价值及社交属性刺激消费,女性消费者占比75%,Z世代推动中高端升级 [2] - 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580亿元,CR5从2020年38%升至2024年50%,泡泡玛特占据28%市场份额 [2] - 消费群体以18-34岁年轻人为主(占比75%),产品价格带中200-500元中高端消费占比35% [2] 拼搭类玩具 - 通过全龄段设计激活亲子与成人双场景,产品价格多元覆盖不同需求,本土品牌布鲁可领跑角色类赛道 [2] - 2019-2023年拼搭类玩具GMV CAGR为12.7%,高于非拼搭类玩具的3.9%,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达640亿元 [2] - 布鲁可以30.3%市场份额领先拼搭角色类市场,前三大品牌合计占比65.1% [2] 卡牌 - 以稀有度分级制造社交货币强化消费成瘾性,消费群体聚焦8-15岁低龄人群,产品均价低于1元 [2] - 市场规模从2019年28亿元爆发至2024年263亿元,预计2029年达446亿元,卡游以71.1%份额绝对领先 [2] 头部企业竞争格局 商业模式 - 泡泡玛特以IP孵化与盲盒机制为核心,通过59元低价门槛+1/144隐藏款概率触发消费循环 [4] - 布鲁可以积木为载体切入儿童教育场景,绑定母婴渠道和幼儿园B端合作 [4] - 卡游聚焦儿童卡牌社交,通过稀有度分级和官方赛事强化社交货币属性 [4] 渠道结构 - 泡泡玛特以直营为主,2024年国内门店401家,渠道掌控力强 [4] - 布鲁可转向经销为主,经销商数量从2021年225家增至2024年511家 [4] - 卡游优化经销商结构,数量从2022年290家降至2024年217家,单经销商收入达4287万元 [4] 经营模型 - 泡泡玛特2024年毛利率达66.8%,存货周转天数降至101天,经调整净利润率26.1% [4] - 布鲁可存货周转天数从137天降至46天,经调整净利率从-107.9%提升至26.1% [4] - 卡游轻资产IP模式展现较强盈利能力,经调整净利率高于同行 [4] 海外经验借鉴 - 迪士尼以影视、乐园、衍生品联动构建全龄段IP矩阵,本土市场收入占比80.3% [4] - 万代南梦宫深耕垂直IP与高精度模型技术,日本市场收入占比65.1% [4] - 三丽鸥专注轻资产角色授权,IP授权业务收入占比5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