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经济

搜索文档
中金:中国澳门新增长前景
中金点睛· 2025-07-09 23:59
行业前景与预测调整 - 上调2025年澳门博彩行业总博彩收入预测至同比增长7%,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83%,其中中场板块预计恢复至119%,贵宾板块恢复至24% [1] - 预计2025年行业EBITDA同比增长9%,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89%,2Q25行业EBITDA预计同比增长6%至20.98亿美元,恢复至2Q19年水平的87% [2] - 2Q25总博彩收入达611亿澳门元,同比增长8.3%,恢复至2Q19水平的83.3%,其中中场博彩收入恢复至114.3%,贵宾博彩收入恢复至48.7% [6] 非博彩娱乐活动驱动增长 - 澳门正转型为以娱乐演出为核心的旅游目的地,通过演唱会、粉丝见面会等活动吸引游客并提升博彩需求 [4] - 博彩公司优化活动安排策略,在淡季举办大型演出以平滑季节性影响,如4月、6月和11月举办关键娱乐项目 [19] - 粉丝经济效应显著,KPOP音乐会等活动吸引Z世代及家庭游客,部分高票价活动反映观众较强消费能力 [20] 外部因素与市场策略 - 港元贬值提升亚洲邻国游客消费能力,2025年1-6月港元对马来西亚、日本等货币贬值5.2%-9.2%,同期部分国家访澳游客增长达12%-50% [23][25] - 金沙中国调整战略重点转向EBITDA收益,提升再投资率以推动业务量增长,并利用12,000间酒店客房吸引亚洲高端客户 [33][41] - 澳门酒店接待能力全面上线,2025年5月客房总数45,200间,入住率88%,新开业嘉佩乐酒店有望吸引东南亚贵宾客户 [43][44] 季度表现与驱动因素 - 2Q25总博彩收入超预期,4月、5月、6月分别增长1.7%、5.0%和19%,高于市场预期 [6] - 2Q25增长驱动因素包括非博彩活动吸引游客、新酒店放量、返点策略放宽及港元贬值带来的旅游需求增长 [7] - 贵宾博彩收入在2Q25同比增长26.6%,创疫情后新高,高端板块表现优于整体市场 [6][9]
巨星传奇股价单日涨超90% 被指高度依赖IP流量带来的红利
证券日报网· 2025-07-09 13:55
股价表现 - 7月9日公司股价单日上涨94.37%至12.44港元/股,市值突破100亿港元 [1] - 当日成交量达9.34亿股,成交额114.85亿港元 [1] 市场动态触发因素 - 华语乐坛人物周杰伦入驻抖音平台,账号使用官方二次元IP形象"周同学",19时粉丝量突破640万 [1] - 公司回应称经营活动正常有序,IP创造及运营与新消费业务按既定战略推进 [1] IP业务概况 - IP创造及营运板块深度绑定周杰伦、刘畊宏,打造"周同学""刘教练"两大现象级IP [1] - 明星IP组合累计粉丝量达2.5亿,涵盖孙耀威、陈法蓉、Vivi等艺人 [1] - "周同学"IP授权覆盖时尚、文创、3C等五大领域,过去五年合作超200家授权商,联名产品销售额超10亿元 [2] 商业模式分析 - 采用"自有明星IP+内容化场景+新零售"的独特流量变现路径 [3] - IP创造和运营与新零售业务形成独立造血能力,呈现"IP势能×渠道增长"乘数效应 [3] 行业专家观点 - 周杰伦IP具备成为高质量"情怀资产"潜力,可能实现粉丝文化到大众消费的破圈 [2] - 需警惕过度商业化透支粉丝情感风险,建议加强粉丝互动参与IP开发 [2] - 品牌高度依赖IP流量红利,中长期存在稀释品牌价值风险 [3] - 建议精选授权合作伙伴,重视产品功能价值与品牌契合度 [3]
“时尚女魔头”卸任:社交媒体时代崩塌的权威
虎嗅APP· 2025-07-09 13:21
行业变革与权威崩塌 - Anna Wintour卸任美版《Vogue》总编辑标志着传统时尚权威时代的终结,其作为行业文化符号的影响力逐渐弱化 [3][5] - 互联网与社交媒体成熟导致高度封闭的时尚帝国崩塌,行业面临重新定义"时尚"与自救的挑战 [7] - 公众对时尚界系统性压迫的批评加剧,Met Gala等传统活动被质疑脱离现实 [23] 康泰纳仕集团与Vogue的财务表现 - 康泰纳仕集团2021年总收入约20亿美元,其中Vogue贡献12亿美元,但后续几年未达营收目标 [9] - 印刷广告收入持续下滑是集团财务承压的主因,但Anna Wintour仍掌控Vogue全球策略 [9] - 集团旗下《纽约客》通过付费墙实现订阅收入五年翻倍,非时尚类业务表现突出 [28] 传统时尚媒体的运作模式 - 2000年代前杂志是发掘设计师/模特的核心渠道,如Vogue中国推动刘雯等超模崛起 [11] - Anna Wintour革新内容形式:1988年首期封面融合高定与平价单品,90年代引入明星/名人封面 [12][14] - 黄金时期预算奢侈,如《名利场》单期封面耗资50万美元,包含国际巨星与艺术品空运 [16] 社交媒体冲击与行业转型 - 模特/设计师通过社媒直接触达用户,时尚杂志失去中介价值,广告收入占比过高导致内容失衡 [21][22] - 年轻消费者转向穿搭博主,短视频时代使"帝王式主编"权威失效,疫情期间奢侈品广告骤减50% [25] - 集团尝试转型"手机优先"与线下活动(如Vogue World),但Reddit投资回报(套现21亿美元)远超传统业务 [28] 时尚主编形象的变迁 - "帝王式主编"曾通过个人风格(如Anna的波波头)定义审美系统,但职场霸凌行为不再被容忍 [14][24] - 粉丝经济主导内容方向,时尚杂志沦为明星数据工具,行业话语权被互联网削弱 [25][26] - 《名利场》主编离职反映传统职位吸引力下降,Anna卸任或加速行业衰退 [26]
抖音终于抢到了周杰伦
36氪· 2025-07-09 10:14
周杰伦入驻抖音事件 - 抖音宣布周杰伦以"周同学"账号正式入驻 并登上热搜第一且标注"独家"标签 [1] - 周杰伦账号未发布内容粉丝已突破413万且持续增长 [4] - 网传抖音以九位数签约费争夺周杰伦 但公司方否认具体金额 [5] 平台竞争格局 - 快手2020年通过数十轮谈判获得周杰伦独家入驻及179首歌曲版权授权 [6] - 周杰伦《Mojito》MV在快手创6.4亿观看量 但平台未能充分转化IP价值 [6] - 抖音月活达10.01亿(同比+12.3%) 快手月活5.73亿(同比+4.8%) 用户重合度提升 [15] 明星资源战略价值 - 明星入驻可带来流量资产(如周杰伦快手首秀吸引6800万观看/3.8亿互动) [8] - 音乐版权成为关键竞争点 周杰伦歌曲曾导致网易云日活下跌12% [8] - 影视宣发阵地转移至短视频平台 通过花絮切片带动剧集热度 [9] 商业生态影响 - 巨星传奇(周杰伦概念股)股价因入驻消息单日涨幅超145% [16] - 该公司IP业务收入2023年增长65% 旗下2.5亿粉丝生态含周杰伦相关消费品 [17] - 短视频平台通过明星IP突破圈层并拓展电商等业务边界 [10][18]
那些买LABUBU的人
中国经营报· 2025-07-09 09:36
泡泡玛特商业模式 - 公司通过买断艺术家IP版权并纳入盲盒体系运营 如LABUBU系列2017年被收购后衍生三代共78个常规款 14个隐藏款和5个联名款 单品定价69-159元[3] - 采用线上线下双渠道发售 线上可预订但无法接触实物 线下店铺剩余货源和配比差异形成情报网络 玩家通过微信群或小红书群交换信息[7] - 创始人王宁早期提出买断IP 做线下 打品牌为核心商业模式 但未明确解释用户消费动机的多样性[8] LABUBU系列市场表现 - 2024年三次全球明星曝光(Lisa IG点赞320万 蕾哈娜手持镶钻款 贝克汉姆节目展示)推动搜索量同比增长426%[3] - 带动公司2024年收入达130亿元 2025年Q1收入同比增1.6倍 海外市场收入增长近5倍[3] - 联名款如LABUBU可乐系列(定价159元含10常规+1隐藏款)引发抢购 隐藏款需通过重量平衡等专业技巧识别[5][6] 二级市场生态 - 黄牛分层级运作:初级黄牛抢购官方售价商品加价1-2倍转卖 专业黄牛通过直播教授隐藏款识别技术赚取差价[1][6] - 代买服务兴起 线下店常见视频通话摇晃盲盒的代购者 提供加价指定款式服务[7] - 衍生市场包括娃衣定制(哪吒 打工人 宇航员等主题)和穿搭博主 推动个性化装扮成为新话题[12][13] 用户行为特征 - 消费动机多元:真实爱好者 社交攀比者 投资投机者并存 无法简单归类[4][8] - 社交属性显著 互联网从业者将其作为职场话题工具 企业家用于破冰沟通[9][10] - 收藏市场存在溢价交易案例 如初代LABUBU从五位数转手至六位数 但实际价值与潮流热度强相关[11][12] 市场动态变化 - 2025年6月新品"LABUBU捏捏"发售初期黄牛加价1-2倍 但20日后价格腰斩因官方加大供货和热点褪去[15] - 股东高点套现新闻加剧退潮情绪 部分用户转向常规款如Molly系列 反映潮流周期特性[15] - 内容创作者面临流量竞争 如小红书账号两个月仅增200粉 显示风口红利期缩短[16]
巨星传奇借“周同学”再拓IP亿级流量池
全景网· 2025-07-09 05:26
明星IP运营 - 周杰伦以官方二次元IP形象"周同学"入驻抖音,该IP由巨星传奇(6683 HK)打造,公司深度绑定周杰伦、刘畊宏等艺人,现有明星IP组合累计粉丝量达2 5亿 [1] - "周同学"IP授权覆盖时尚、文创、3C、食品、贵金属五大领域,过去五年与超200家被授权商合作,联名产品销售额超10亿元 [2] - 公司为周杰伦打造数智人"周同学"并推出元宇宙先导片《次元拓》,与中国移动合作拓展数字内容授权业务 [2] 内容IP开发 - 公司为周杰伦打造户外真人秀《周游记》第三季收视率连续十二期居CSM71城省级卫视同时段第一,全网累计375个热搜,话题曝光量超41亿 [3] - 围绕"嘉年华"演唱会构建"文旅商演"融合场景,在厦门六大核心地标设置6米高"周同学"大娃,配套主题快闪店及机器人商店 [3] 新消费业务 - 新消费板块拥有魔胴、爱吃鲜摩人、摩肌博士、VIVICYCLE等品牌,采用"IP赋能新消费"模式实现流量转化 [4] - 周杰伦入驻抖音将扩容流量池,短期提振IP衍生品销售及联名收入,长期通过内容输出强化IP情感连接提升商业转化率 [4] 商业化路径 - 通过明星IP组合连接品牌与粉丝,形成"明星IP创造-内容运营-衍生变现"的闭环,2023年将IP授权拓展至元宇宙领域 [1][2] - 创新"一场演唱会联动一座城"模型,结合文旅地标打卡与商业快闪,构建沉浸式文娱消费生态 [3]
“时尚女魔头”卸任:社交媒体时代崩塌的权威
虎嗅· 2025-07-09 02:39
时尚行业变革 - 互联网与社交媒体成熟导致传统时尚帝国崩塌,等级分明的时尚体系瓦解 [2] - Anna Wintour作为时尚界文化符号,其影响力被视为旧时代落幕的标志 [2][12] - 时尚定义权从传统编辑转向社交媒体和大众,时尚杂志权威性失效 [17][23][24] 康泰纳仕集团与Vogue现状 - 康泰纳仕集团2021年总收入约20亿美元,其中Vogue收入约12亿美元,此前多年亏损 [5][7] - 印刷广告收入持续下滑导致集团未达营收目标,但Anna Wintour仍掌控Vogue全球策略 [4][7] - 集团旗下《纽约客》通过付费墙实现订阅收入五年翻倍,成为稳定收入来源 [30] 传统时尚媒体运作模式 - 2000年代时尚杂志通过发掘设计师、模特及明星封面塑造行业权威 [8][12] - 杂志预算极高,例如2001年《名利场》单期封面花费50万美元,包含国际巨星与艺术品空运 [14] - 编辑团队通过个人风格与奢侈行为(如空运法拉利、砸碎卡地亚水杯)强化话语权 [16] 社交媒体冲击与行业转型 - 模特和设计师通过社媒直接推广,时尚杂志失去中介作用,广告收入占比提升 [18][19] - 年轻消费者更信任穿搭博主而非传统主编,疫情期间奢侈品广告骤减50%加速行业衰退 [24] - 杂志被迫迎合粉丝经济,封面人物与活动(如Met Gala)转向流量驱动 [25][26] 康泰纳仕的互联网投资 - 2006年以约1000万美元收购Reddit,2024年上市后套现约21亿美元,成为集团重要资产 [32][33] - 集团尝试"手机优先"策略与短视频内容,但Reddit的零成本社区模式反成营收支柱 [29][33]
《柯南》回春,这次小学生拯救的是中年危机
新浪财经· 2025-07-07 10:50
柯南IP的商业化表现 - 2024年《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日本票房达143亿日元,位列日本影史第17名,中国上映10天票房2.78亿人民币,猫眼预测最终票房4亿 [3] - 2024年国内柯南联名品牌超20个,加上日本品牌总计超30个,联名数量创历史新高 [1][3] - 柯南剧场版在中国票房表现持续攀升,《百万美元的五棱星》2.86亿,《黑铁的鱼影》1.62亿,《万圣节的新娘》2.01亿 [4] 版权代理与产业链结构 - 柯南IP版权分散:漫画归小学馆,剧场版归制作委员会,TV动画归小学馆/读卖电视台/TMS娱乐 [5][7] - 中国引进方路画通过打包获取电影发行权及衍生版权,2023年通过《间谍过家家》联名德芙/北京市政交通试水 [7][18] - 新创华作为核心代理商拥有柯南IP一级授权,其股东孙剑曾任万代亚洲战略顾问,前身上海世纪华创与日资关系密切 [7][8][9] 日本版权方的策略转变 - 小学馆2023年净利润同比暴跌67%至21亿日元,因漫画销量下滑及数字转型失败,被迫加速柯南IP变现 [15][17] - 日方放宽联名限制,出现同品类多品牌授权(如茶饮)及争议营销(布鲁可玩具擦边设计),打破传统监修规则 [12][15] - 日本媒体鼓吹"中国谷子经济救市论",推动短期收益最大化,导致日谷在闲鱼交易额被国谷反超 [17] 电影公司的衍生品转型 - 路画借柯南30周年纪念展(上海/北京/深圳)及《排球少年》粉丝节探索二次元变现,但活动执行屡遭差评 [18][22] - 万达电影布局"超级娱乐空间",联名《光与夜之恋》、投资52TOYS,计划打造影院限定谷子产品线 [20] - 行业痛点:电影IP衍生品生命周期短(如《捉妖记》胡巴),与二次元用户高要求存在认知鸿沟 [22][23]
粉丝应援,引爆线下消费潮 商场明星演唱会、生日主题应援带火商圈,释放消费新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7-03 15:32
粉丝经济与商场应援现象 - 青岛商场大屏逐渐从品牌广告转向明星偶像、二次元角色宣传,各类花式屏幕成为粉丝应援新宠 [1] - 社交媒体普及和文娱产业发展推动粉丝经济转化为强大消费动力 [1] - 周深官方后援会在崂山万象汇举办2天应援活动,吸引成千上万粉丝打卡,布置海报、视频、互动游戏等 [1] "痛楼"应援模式解析 - "痛楼"是粉丝通过建筑装饰或大屏展示表达对偶像支持的方式,同时搭建同好交流平台 [3] - 青岛核心商圈商场凭借地理位置和商业活动优势,成为后援会打卡地,如GTPLAZA承接周杰伦、汪苏泷、张学友粉丝应援 [3] - 应援物料包含室内外联动大屏、特色打卡点位、主题长廊等,商场提供社交媒体扩散、商户折扣等联动福利 [3] 粉丝经济对商场的商业价值 - 明星粉丝群体具有强消费潜力和传播力,商场大屏播放偶像内容可吸引粉丝打卡消费 [5] - 华晨宇演唱会期间青岛万象城"火星快闪店"吸引大量粉丝排队购买限定商品,粉丝停留时间长达数小时并产生额外消费 [5] - 崂山万象汇为应援活动提供品牌折扣、打卡赠礼、妆造补给、休息区等配套服务 [5] 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 粉丝经济和次元文化盛行,年轻消费者通过应援打卡寻求社交归属感 [6] - 商场以粉丝经济为突破口探索新路径,为娱乐产业和商业发展注入活力 [6] - 需关注规范应援行为,避免过度消费和攀比现象,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6]
深度揭秘小米家电:9年毛利率增50倍,雷军"爆款公式"蚕食美的、格力们的超额利润
搜狐财经· 2025-07-03 08:35
小米在家电行业的崛起 - 公司以爆品策略切入家电市场,颠覆传统家电企业以工厂和制造为核心的模式[2] - 家电头部企业如海尔、美的高度关注小米动态,部分高管对其持开放竞争态度,但格力董明珠质疑其技术能力[3][4][14] - 公司家电业务历史仅12年,2013年进入电视行业,2018-2019年陆续布局空调、洗衣机、冰箱等品类[5][6] 业务模式与供应链特点 - 公司大量采用代工模式,空调代工占长虹美菱内销收入超50%,电视、小家电等产品代工厂涵盖长虹、创维等企业[8][9] - 通过生态链投资整合供应链,如峰米科技(激光电视)、云米(净水器)、纯米(电饭煲)均获小米系投资[10] - 2024年首座智能家电工厂在武汉动工,但代工仍是主要生产方式[7] 财务表现与市场影响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毛利率从2015年0.4%增至2024年20.26%,9年增长近20个百分点[13] - 2025年一季度该业务收入323亿元(同比+58.7%),毛利率25.2%(同比+5.4pct),超越TCL智家冰箱业务[17][18] - 传统家电企业毛利率普遍下滑,而公司相关业务毛利率先后超越康佳、长虹美菱、海信视像等企业[14][15] 竞争策略与用户基础 - 爆品模式核心为精简SKU(空调SKU仅为传统企业1/10)、长生命周期、海量销售以摊薄成本[27][28][29] - 线上渠道占比约60%,线下依赖小米之家直营店,空调线上市占率第三但线下仅排17位[22] - "米粉"群体降低获客成本,复购率高推动存量市场替代其他品牌[24] 研发与成本控制 - 2024年研发费用率6.57%,高于海尔(3.75%)和美的(3.99%),部分因汽车业务投入[32][33] - 销售费用率从2022年7.61%降至2024年6.94%,低于美的(9.47%)和海尔(11.74%)[34] - 通过生态链企业协同降低全流程成本,产品定价非绝对低价但具备性价比优势[30][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