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速

搜索文档
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预计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速为2.6%,此前预计为2.4%。
快讯· 2025-07-03 16:16
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速预测 - 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最新预计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速为2 6%,较此前预计的2 4%有所上调 [1]
显微镜下的中国经济(2025年第24期):经济的非典型状态
招商证券· 2025-06-30 11:33
宏观经济 - 中国经济GDP增速有望连续3个季度稳定在5%以上,但价格水平维持弱势,增长形势改善向价格传导时滞延长[1] - 当前经济处于非典型状态,增长处于高位而价格走弱,CPI同比连续三月负增长,PPI同比跌至 -3.3%[4] 开工率 - 上周开工率形势略弱,4个指标环比上升,3个持平,4个下降[43] - 沥青样本企业开工率31.5%,环比升1.1个百分点,同比增速41.9%[9] 产能利用率 - 上周产能利用率形势转弱,4个指标环比上升,4个下降[70] - 钢厂产能利用率87.46%,环比升0.07个百分点,同比增速0.2%[44] 产量 - 上周生产量形势转强,5个指标环比上升,2个下降[94] - 6月上旬重点企业粗钢日均产量215.9万吨,较5月下旬升6.8万吨,同比增速 -4.0%[72] 价格 - 上周价格高频指标形势转强,2个指标环比上涨,1个持平,10个下跌[131] - 华东地区水泥均价446元/吨,环比跌8元/吨[95] 库存 - 上周水泥库容比63.19%,环比升1.08个百分点[132] - 港口铁矿石库存环比升46.67万吨至14480.23万吨[142] 房地产市场 - 上周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248.15万平方米,环比升51.9万平方米,同比降21.3%[161] - 成交土地溢价率7.29%,环比升5.88个百分点[168] 出行与物流 - 上周地铁客运量41064.97万人次,环比升920.8万人次,同比增2.8%[178] - 国内民航航班执行93312架次,环比升6.0%,同比增1.0%[185]
地方政府化债探析
2025-06-26 14:09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未提及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国内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国内地方政府债务经历从无到有发展,目前显性与隐性债务并存。显性债务方面,截至 2024 年 12 月末,债务余额超 47 万亿元,一般债务超 16 万亿元,专项债务超 30 万亿元,平均年限约 10 年,利率约 3%,2014 - 2024 年杠杆率从 20%升至 35%以上,区域分化显著,如天津和贵州 2024 年债务率在 200%以上。隐性债务举借隐蔽、难统计监管,存在风险隐患,经历初步形成、快速扩张及归置整治阶段[1][2]。 - **隐性债务形成原因**:分税制改革加剧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矛盾,GDP 政绩考核压力下,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财政和融资平台举债弥补资金缺口[1][3]。 - **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周期特点**:2015 年以来有四轮化解周期,中央主导政策设计,优化债务结构、重塑财政纪律、防范系统风险,但货币政策力度等不同。第一轮(2015 - 2018)置换存量旧有负担,到 2018 年底平均利率比 14 年底降约 6.5 个百分点;第二轮(2019 - 2021)聚焦建制区县试点及扩围,贵州、湖南等地发行 1500 多亿化解;第三轮(2021 - 2022)收缩至发达区域,用特殊再融资专项工具清理;第四轮(2023 - 2024)推出一揽子方案建立长效机制,有短期风险缓释与长期制度重构升级特征[4]。 - **当前化解思路升级**:自 2024 年 11 月,财政部严监管,解决存量风险同时对新增零容忍。思路从应急处置转向主动化解,从侧重防风险转向防风险与促发展并重。各省份加强全口径监测,加大新增整顿问责力度[5][6]。 - **新政对市场影响**:债券市场整体改善风险预期,引起信用供给端变化,加大城投信用分化,利率供给或阶段放量,央行会对冲;权益市场影响间接,包括市场偏好预期修复和财政资源政策空间再分配;财政信贷紧缩可能拖累基建投资抑制经济动能,全国基建投资增速可能被拖累 1.2 - 1.7 个百分点,影响 GDP 增速约 0.1 - 0.6 个百分点[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未提及
泰国央行预计2026年GDP为1.7%,2025年GDP增速预期为2.3%。预计2025年核心通胀为1%,2026年核心通胀为0.9%。
快讯· 2025-06-25 07:04
泰国经济展望 - 泰国央行预计2026年GDP增速为1 7% [1] - 泰国央行预计2025年GDP增速为2 3% [1] - 泰国央行预计2025年核心通胀为1% [1] - 泰国央行预计2026年核心通胀为0 9% [1]
固收 - 下半年利率债展望:等待破局,以小做大
2025-06-23 02:09
纪要涉及的行业 固收行业、债券市场、宏观经济、消费行业、投资行业、房地产行业、制造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债券市场 - **走势预测**:下半年延续宽幅震荡,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限1.8%,下限1.5%,三季度胜率或提升,若延续政策定力有做多空间,年底或降息并配合增量财政刺激,组合操作影响偏中性[2] - **货币政策**:下半年不会大幅宽松,总量不特别松,节奏依实际调整,降息空间最多10个基点,降准空间50个基点左右,或四季度调整[3][7] - **利率债供给**:下半年供给强度居中,总供给融资约6.88万亿元,月均净融资约1.15万亿元,与2023年接近,不会对债市形成过多风险,但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及配套资金安排有不确定性[3][8][9] - **利率走势**:模型预测全年10年国债收益率大概率在1.5% - 1.55%区间运行,极少数情况达1.8%,下半年利率下行是大概率事件[3][11] 外部关税和出口 - **影响**:外部关税不确定性强,抢出口效果6月中旬释放殆尽,出口下滑确定性增加,但关税负面影响低于市场预期,较去年三四季度对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和负面影响低[1][4] 宏观经济增长 - **目标及路径**:全年GDP增速维持5%左右可期,通过三季度投资释放效果和四季度消费找补实现。三季度投资核心是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总规模5000亿,其中1000亿用于民营投资,对GDP有托底作用[1][5][6] - **消费贡献**:今年两会批3000亿促消费资金,已推进1600亿,剩余1300亿,去年四季度投放1500亿拉动1.2万亿增长,若今年达八倍乘数效应,后续仍有增量贡献[1][6] 机构行为和投资策略 - **银行理财**:负债端预计在存款脱媒背景下继续扩张,应重视信用债配置,关注大行买入国债及中小行账户止盈行为[10] - **保险**:关注保费收入增速及长久期利率债配置力度下降[10] - **信用市场**:预计继续表现强劲,胜过利率品种,建议采用对角线策略获得信用收益,公共机构适用,保险机构策略另行考虑[30][31] 市场震荡 - **原因及走势**:当前市场震荡由机构行为和资金面共振导致,短期内市场仍将维持震荡状态,打破震荡因素为外部冲击或债市原有利多或利空证伪[12] 存单集中到期和银行季末兑现浮盈 - **影响**:存单集中到期对货币市场影响有限,银行季末兑现OCI浮盈对债券市场影响有限[13][14][15] 季节性机构行为 - **影响**:绝大部分季节性可预见机构行为对利率定价影响有限,今年以来利率品种定价较为敏锐合理[16] 资金利率与政策利率 - **关系**:目前资金利率处于中性状态,自6月以来,资金利率阶段性突破1.4%隐形下限,后续中枢可能下移到1.3 - 1.4[18][19] 央行短期流动性措施 - **措施**:央行通过逆回购操作维持短期流动性,近期逆回购余额偏高,反映银行体系存在一定资金缺口[20] 长期利率格局 - **分析**:长期需关注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与长期无风险投资回报预期关系,我国实际投资资本回报率自2024年起降幅触底并趋于稳定,长期利率预计在宽幅震荡中逐步走低,到2025年底或2026年可能达到1.5以下,但大幅度下行空间有限[22][29] 各行业资本回报率 - **地产**:投资资本回报率已触底,自2021年楼市遇冷以来从最高7%下降到目前的 - 2%,土地部门对全社会投资回报率负面影响减少[26] - **制造业**:资本回报率明显减速,受PPI变化影响,自2024年以来PPI在底部保持稳定,对投资回报率拖累减缓,整体正在逐步企稳[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自2022年至今,市场累计出现7次较长震荡行情,占交易时间的49%,平均单次时长约51个交易日[12] - 美国和日本长期利率与本国实体经济回报比例大致在1:2到1:3附近,日本2012 - 2021年间因央行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导致长期利率偏低[24] - 计算实体经济投资资本回报率可根据上市公司数据计算各行业投资资本回报,再根据各行业固投规模确定权重加权得出全社会指标[25] - 在债务金融周期筑底过程中,对机构行为研究重要性增加,宏观经济敏感度逐步提升,预测长期利率走势时应考虑该因素[32]
2025年6月FOMC会议点评:美联储全年降息或不及2次
东吴证券· 2025-06-19 03:51
核心观点 - 预期2025年全年美联储降息次数或不及2次[1] FOMC声明 - 6月会议维持政策利率在[4.25, 4.5]%不变,删除更高失业率与通胀判断[1] 经济预测 - 2025Q4美国GDP同比增速由1.7%下修至1.4%,失业率由4.4%上修至4.5%[1] - 2025Q4 PCE同比由2.7%上修至3.0%,核心PCE同比由2.8%上修至3.1%,2026Q4同向修正0.2%[1] 点阵图 - 6月点阵图显示预期今年降息0 - 1 - 2 - 3次的委员人数分别为7 - 2 - 8 - 2,较3月更鹰派[1] - 委员对2026政策利率预期中值由3.375%上修至3.625%,分布更分散[1] 发布会 - 鲍威尔认为劳务市场保持就业最大化,力求确保通胀是一次性的[1] - 有韧性的增长与待观察的通胀使按兵不动是最佳策略[1] 未来展望 - 市场小幅下修2025全年降息预期,9月降息概率70.7%,年底累计降息1.9次47.5bps[1] - 年内首次降息或在25Q2,2026年5月主席人事更迭后市场对降息预期更强[1]
顶着“太迟先生”的骂名,鲍威尔连续第四次按兵不动。点阵图仍暗示今年降息两次,市场聚焦9月的行动窗口……一图读懂2025年6月美联储利率决议
快讯· 2025-06-18 21:31
货币政策决议 - 美联储连续第四次维持基准利率在4.25%-4.50%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6] - 点阵图中值显示2025年预计降息两次(每次25个基点),与3月预期一致 [8][12] - 2026年降息预期从两次减少至一次(25个基点),2027年维持降息一次预期 [8][9] 经济指标预测 - 2025年GDP增速预期从1.7%下调至1.4%,长期维持1.8% [7] - 2025年失业率预期从4.4%上调至4.5%,长期维持4.2% [7] - 2025年PCE通胀率预期从2.7%上调至3.0%,核心PCE从2.8%上调至3.1% [7] 利率路径预期 - 联邦基金利率2025年末预期维持3.9%,2026年末从3.4%上调至3.6% [7] - 点阵图显示中位数利率区间2025年末为3.75%-4.00%,较当前低50个基点 [12] - 市场预期9月会议降息概率从56.4%升至61.7%,维持利率不变概率从35.1%降至31.7% [24] 政策立场与沟通 - 美联储认为当前利率"中度收紧",需等待更多数据再调整 [16] - 强调降息需基于通胀持续下降的信心,对点阵图预测缺乏高度信心 [16] - 计划夏末完成沟通框架审查,可能调整点阵图等工具 [21] 市场机构观点 - 华尔街日报指出官员分歧加剧:10人支持2025年至少降息两次,7人主张不变 [25] - 双线资本认为若失业率上升,即使通胀达3.5%也可能降息 [26] - NFJ分析师指出维持降息次数预期支撑市场,但通胀上调或限制未来宽松空间 [27]
美联储今夜按 兵不动?黄金多头静待政策信号释放
搜狐财经· 2025-06-18 07:10
利率决议预期 -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维持基准利率在4.25%-4.5%区间不变 路透社调查显示105位经济学家中有103位预计利率维持现状 [1] 点阵图与政策基调 - 最新点阵图将成为关键焦点 瑞银分析认为本次会议基调或偏向鹰派 [3] - 货币市场定价显示交易员押注美联储将在9月和10月各降息一次的概率均接近80% 与60%经济学家预测年内两次降息的判断基本吻合 [3] - 高盛模型指出特朗普关税政策已使有效关税率上升14% 预计核心PCE通胀将在3.4%见顶 GDP增速或因此下滑近1个百分点 [3] 政策声明措辞调整 - 摩根士丹利认为美联储可能删除"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表述 改为"保持在高位" [3] - 尽管近期通胀数据低于预期 但受关税效应和中东地缘风险影响 声明大概率维持"通胀仍然高企"的定性 [3] - 委员会将继续关注剔除贸易波动的核心指标最终销售给国内购买者数据 [3] 经济预测修正 - 高盛预计美联储将下调2025年GDP增速预期至1.5% 上调失业率预期至4.5% [3] - 整体与核心PCE通胀或分别修正为3.0%和2.3% [3] - 2025年利率中值可能维持在3.875% 暗示降息两次 但委员分歧显著加剧 10名官员支持降息两次 9名倾向降息一次或不降 [3] - 摩根大通预测长期中性利率中值或上修0.125%至3.125% [3] 降息时点分歧 - 尽管市场押注9月启动宽松周期 高盛坚持认为首次降息将推迟至12月 [4] - 高盛强调夏季关税对通胀的峰值冲击恰逢政策窗口期 且新租户租金涨幅等先行指标已回落至2% 但通胀压力传导需要更长时间验证 [4] - 高盛将12个月内经济衰退概率从50%下调至30% 仍为历史均值的两倍 [4]
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预计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速为3.5%,此前预计为3.8%。
快讯· 2025-06-17 16:54
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速预测 - 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预计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速为3 5% [1] - 此前预计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速为3 8% [1]
2025年第二季度即将走完,我国GDP增速能达到多少呢?
搜狐财经· 2025-06-16 10:57
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二季度GDP预计增长4.8% 主要依赖非美市场贸易扩张 财政政策前置发力及短期消费跃升 但内生动能不足和外部博弈复杂化仍是核心挑战 [1][3][10] 经济增长动能 - 对非美市场出口显著增长 5月对印尼 越南 泰国出口分别上涨16.8% 18.8% 20.9% 对东盟整体出口增长12.2% [3] - 对欧盟出口增长6.4% 其中法国和德国分别上涨5.9%和12.3% 对英国 加拿大和拉美出口分别增长7.4% 8.7%和9.4% [3] - 5月外贸顺差激增40.3%至1032.2亿美元 全年顺差或达1.2万亿美元 [3] 政策与投资支撑 - 财政政策聚焦基建和高新产业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绿色基建 城市更新和核电站项目 [4]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前5个月增长17.3% 贡献全部投资增长的63.6% [6] - 半导体和稀土永磁等战略产业投资维持高位 受外部科技封锁倒逼激励 [6] 消费与内需动态 - 5月社零消费同比回升至6.4% 主因促销政策前置和以旧换新措施 [6] - 家电 通讯器材 汽车零售分别增长53% 33%和1.1% 文体娱乐用品增速超28% [6] - 消费呈现量增价跌分化 部分家电价格环比连降两月 需求基础不稳固 [6] 结构性问题 - 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 5月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2% 70城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跌幅加深至0.2%和0.5% [7] - PPI同比下降3.3% 反映工业领域供需失衡和通缩压力 [6][7] - 民间投资疲弱 1至5月增速归零 剔除房地产后仅增5.8% 中小企业PMI持续低于荣枯线 [9] 外部环境挑战 - 中美谈判目标错配 美方聚焦贸易协议和稀土 中方要求涵盖科技和关税等领域 [10] - 产业链与贸易链双轨化 稀土牌短期有效但非万能 战略平衡难度激增 [10] 中长期展望 - 2026年或为转折点 房地产出清完成及半导体 新能源产业红利释放后 GDP增速有望重回5%以上 [12] - 需通过收入-消费循环修复需求侧 并依靠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增长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