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宽松

搜索文档
全球市场紧盯杰克逊霍尔:鲍威尔能否顶住压力|直击华尔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13:04
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背景与意义 - 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为金融圈年度重要会议 虽举办地仅为几千居民小镇 但其言论对华尔街及全球资本流向具有重大影响[1] - 2024年会议于8月21日至23日举行 聚焦劳动力市场转型主题 涉及人口结构 生产力与宏观经济政策讨论[1] - 会议直指现实经济难题:老龄化加剧 生产率增速放缓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崛起对就业格局的重塑 以及货币政策如何应对新环境[1] 历史市场影响与政策转折点 - 历届年会多次成为美联储关键政策表态平台:沃尔克曾为激进加息辩护 格林斯潘探讨科技股泡沫风险 伯南克暗示量化宽松引发市场震荡 鲍威尔2022年释放鹰派信号导致美股暴跌千点[2] - 会议重磅表态常成为市场走势转折点 对全球资本流动产生直接影响[3] 当前美国经济环境与政策分歧 - 美国7月PPI数据大超预期 显示通胀可能再次抬头[4] - 美联储7月会议纪要显示多数与会者认为通胀风险高于就业风险 内部对降息路径存在分歧 特别关注关税推动企业成本转嫁及通胀预期失锚风险[4] - 华尔街对9月降息预期产生犹豫 关注美联储是否继续按兵不动[5] 政治压力与央行独立性挑战 - 特朗普政府持续施压要求尽快降息 鲍威尔需捍卫美联储独立性与信誉[5] - 央行年会前特朗普公开要求美联储理事Lisa Cook辞职 被视为对白宫与美联储关系的压力测试[5] - 全球投资者密切关注鲍威尔演讲中美联储能否在政治压力下保持政策独立性[6] 2024年会议核心关注点 - 投资者需重点关注三大方面:利率路径信号(是否弱化9月降息预期) 通胀传导机制(关税对成本与价格的影响) 以及央行独立性维护(对政治噪音的回应)[7][8] - 会议被视为市场超级前瞻指引 全球投资者将密切关注鲍威尔讲话内容[8]
英国赤字创三年来最低 只是财政困境的短暂喘息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07:47
英国7月预算赤字表现 - 英国7月预算赤字缩减至11亿英镑 远低于上年同期的34亿英镑赤字水平 为自去年11月以来首次出现同比借款下降 也是三年来7月政府赤字的最低水平 [1] - 赤字表现显著优于英国预算责任办公室此前预测的21亿英镑 为本财年前四个月预算赤字精准符合600亿英镑目标提供支撑 [1] - 7月赤字改善主要受自我评估所得税缴纳期限推动 但政府债务利息成本持续增加抑制了赤字改善幅度 4月至7月利息成本从上年同期327亿英镑膨胀至414亿英镑 [1] 财政政策挑战与约束 - 财政大臣面临高达510亿英镑财政缺口 需在秋季预算中考虑提高170亿至270亿英镑税收 并可能延长税收门槛冻结及实施激进征税举措 [2][3] - 财政规则要求本十年末期实现经常性支出与财政收入平衡 但债务利息负担持续加重 相当于政府每支出12英镑中约有1英镑用于偿付利息 [3] - 削减福利支出提案逆转耗费约50亿英镑 同时英国预算责任办公室预计下调经济增长预测 进一步制约财政空间 [3] 债务与量化宽松影响 - 财政部向英国央行转移34亿英镑弥补量化宽松投资组合损失 使2022年以来总损失达到933亿英镑 该组合2009-2022年间实现1240亿英镑利润 当前净利润收窄至306亿英镑 [4] - 英国央行持续抛售量化宽松期间购买的金边债券 预计投资组合净亏损最终将超过1000亿英镑 未来12个月缩债计划将于9月公布 [5] 市场与经济环境压力 - 英国各期限金边债收益率持续上升 可能进一步加重每年超1000亿英镑的国债利息负担 同时顽固通胀可能推高金边债收益率 [3] - 税收收入意外增加主要归因于上半年好于预期的经济表现 但税务申报入账时间差异可能导致8月收入显著弱于预期 [2]
财政主导时代来临,各国央行只能被动配合,而市场严阵以待
华尔街见闻· 2025-08-21 01:31
全球财政主导趋势 - 知名投资者警告全球主要经济体正进入财政主导新时期 急剧膨胀的政府债务和上升的借贷成本对央行构成政治压力 可能迫使央行将利率维持在人为低位并损害控制通胀的首要使命 [1] - 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公开敦促美联储降息以减轻政府债务偿付负担 加剧市场对美联储未来独立性的担忧 [1] - 哈佛大学教授兼IMF前首席经济学家Kenneth Rogoff表示全球已进入财政主导新时代 这一转变挑战央行独立性原则并给投资者带来重大风险 [1] 政府债务与央行政策冲突 - 高收入国家主权借款总额预计在2024年达到创纪录的17万亿美元 2023年为14万亿美元 加剧央行资产负债表正常化压力 [2] - 央行通过出售债券实施量化紧缩会推高债券收益率 直接增加政府偿债成本形成政策冲突 英国央行可能在下月决策中大幅缩减债券出售计划 [2] - 英国30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达5.6%接近25年最高水平 德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3%以上创2011年以来新高 [3] 市场反应与风险预期 - 美国2年期与30年期国债收益率差扩大至2022年初以来最阔水平 反映市场在预期短期降息同时担忧长期通胀和债务风险 [4] - 期货市场消化2025年底前五次降息预期 麦格理认为这在经济未衰退背景下过高 暗示市场预期结构性鸽派的美联储政策 [4] - 桥水达利欧警告极端情况下可能陷入债务死亡螺旋 政府为支付利息被迫借入更多资金 央行或需印钞购买债券压低利率导致货币贬值 [5] 资产价格影响 - 财政主导担忧削弱美元和欧元等主要储备货币相对于黄金的价值 2024年以来黄金价格创下历史新高 [5] - 市场波动性使政府更难发行长期债券 可能促使转向风险更高的短期债务 使国家财政状况更易受利率波动影响 [5]
利多星智投科普:什么是量化宽松
搜狐财经· 2025-08-20 03:30
量化宽松定义 - 中央银行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并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 被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 [3] - 根本目的是打破流动性陷阱 在名义利率接近零时影响公众通胀预期 使实际利率为负以刺激银行放贷和增加消费投资 [3] 实施原因 - 传统货币政策失效时采用 如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疫情期间多国基准利率降至零或负利率 [4] - 对抗通缩螺旋 通过注入流动性推高资产价格形成财富效应并压低长期利率刺激需求 [5] - 稳定金融市场 在危机时通过购买金融资产提供流动性防止金融机构倒闭和危机扩散 [6] 操作方式 - 购买低风险高流动性资产 如政府债券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特殊情况购买企业债券或ETF [7] - 通过一级交易商在公开市场批量购买资产 例如美联储招标购买10年期美国国债 [8] - 交易商出售资产获得资金流入银行体系 成为超额准备金或进入其他金融市场 最终通过银行放贷等渠道进入实体经济 [9] 利多影响 - 刺激经济复苏 通过降低融资成本推动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 例如美国2008年后多轮量化宽松推动经济复苏 [11] - 稳定金融体系 注入流动性缓解金融机构资金压力 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疫情期间发挥重要作用 [11] - 推动资产价格上涨 资金流入金融市场推高股票债券房地产价格 形成资产增值的良性循环 [11] 潜在风险 - 引发通货膨胀 流动性流入商品服务市场推高物价 如2020年美联储QE叠加供应链中断导致2021-2022年美国通胀率飙升至40年新高 [11] - 加剧资产价格泡沫 流动性涌入金融市场而非实体经济可能形成泡沫 破裂后引发市场暴跌 [11] - 扩大贫富差距 资产价格上涨利好高收入群体 低收入群体难以分享增值红利 [11] - 退出困难与市场动荡 缩表时机不当可能导致经济复苏夭折或引发市场恐慌 [11] 典型案例 - 美国2008年后多轮QE:QE1购买1.25万亿美元MBS和2000亿美元机构债 注入1.725万亿美元流动性 [11] - 美国QE2计划购买6000亿美元长期国债 [11] - 美国QE3每月购买400亿美元MBS直至劳动力市场改善 [11] - 美国QE4每月购买450亿美元长期国债并维持超低利率条件 [11] - 日本2013年推出QE政策 购买国债ETF和REITs 资产负债表规模超GDP的100%但经济复苏有限 [10]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被特朗普拿下了!特朗普:很快宣布新任主席!
搜狐财经· 2025-08-18 13:23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特朗普与鲍威尔的"爱恨情仇" 特朗普和鲍威尔之间的关系,简直可以写成一部跌宕起伏的长篇小说。自从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宫,他和鲍威尔就像两个在舞池中节奏总也对不上的舞者,矛 盾不断。 特朗普心心念念的,是让美联储像个听话的 "印钞机操作员",疯狂印钱、拼命降息,把美国经济这辆老爷车一脚油门踩到底,开得风驰电掣,好为他的政 绩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他眼中,利率就像是水龙头的开关,想怎么拧就怎么拧,拧得越大,经济的水流就该越汹涌。 可鲍威尔呢,这位美联储的掌舵人,却秉持着传统央行行长的谨慎,像个小心翼翼的老管家,守护着美联储的独立性和货币政策的稳健。他觉得利率这玩意 儿,得根据经济的实际体温来调节,不能特朗普说降就降,说升就升。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及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当地时间 8 月 5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一场宛如好莱坞大片预告般的新闻发布会上,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各位,系好你们的安全带,我们可能很快就会 迎来一位新的美联储主席。" 此言一出,全球金融市场瞬间像被点燃的火药桶,"轰" 的一声炸开了锅,无数双眼睛齐刷刷地聚焦在华盛顿 ...
【UNFX课堂】下周前瞻:通胀迷雾、央行分歧与地缘政治阴影
搜狐财经· 2025-08-17 09:20
美国通胀数据表现 -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报告显示总体通胀年增2.5%,核心通胀年增2.7%,符合美联储目标 [2] - 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数据月度增幅0.9%,远超市场预期的0.2%,核心PPI年增率飙升至3.7% [2] - PPI数据冲击显示上游生产成本显著上升,暗示关税引发的通胀正在成为现实 [2] 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变化 - PPI意外飙升和非农就业数据下修使美联储9月降息可能性变得渺茫 [3] - 市场预期从降息板上钉钉迅速转向降息存疑,导致风险资产普遍承压 [3] - 加密货币作为高风险资产代表首当其冲受到重创 [3] 全球主要央行政策分化 -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降息至3.60%,在混合经济信号下实施宽松政策 [3] - 新西兰央行预计降息25个基点至3%,成为又一个采取宽松政策的发达经济体央行 [4] - 中国人民银行利率决议备受关注,市场期待更多刺激政策提振国内需求 [5] 杰克逊霍尔研讨会焦点 -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讲话是研讨会重中之重,市场寻找其对关税引发通胀的态度和货币政策路径暗示 [4] - 研讨会历史上曾多次成为重大政策信号发布地,如2010年伯南克暗示第二轮量化宽松 [4] - 鲍威尔鹰派语气可能打压降息预期,安抚性言论则可能为市场带来喘息空间 [4] 地缘政治与大宗商品市场影响 - 特朗普与普京会晤引发市场关注,特别是对能源市场稳定性的信号影响 [3] - WTI原油潜在波动性体现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在商品市场的直接影响 [3] - 大宗商品市场成为上周输家,反映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及贸易摩擦抑制需求的担忧 [3] 欧洲经济数据与央行政策 - 英国和德国PPI数据提供欧洲生产者价格最新情况,在美国PPI数据引发震荡后尤为重要 [5] - 欧洲生产者价格上涨趋势可能影响欧洲央行政策路径,加剧全球通胀担忧 [5] - 全球PMI数据为市场提供制造业和服务业活动领先指标,反映经济健康状况 [5] 市场情绪与资产表现 - 美国主要股指保持韧性接近近期高点,但内部结构显现犹豫和分化 [3] - 投资者情绪从此前亢奋转为谨慎,风险资产普遍承压 [3] - 市场波动性预计持续高企,资产配置灵活性和风险管理重要性凸显 [6]
美债 37 万亿利息超军费!美国如何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8-15 16:17
美国国债规模与增速 - 美国国债总额首次突破37万亿美元 相当于2024年GDP的1.27倍 [1] - 人均债务达10.8万美元 折合人民币近80万元 [1] - 美债正以每5个月增加1万亿美元的速度膨胀 远超过去25年平均增速的两倍 [1] 利息支出与财政压力 - 2024财年美国国债利息支出达1.133万亿美元 首次超过国防预算8735亿美元和老年医疗保险支出8741亿美元 [3] - 利息支出占财政收入18.7% 远超15%国际警戒线 [3] - 发新债还旧息模式形成死亡螺旋 推高融资成本 [3] 债务上限与信用风险 - 美债规模突破36.1万亿美元法定上限 两党在提高上限问题上僵持不下 [4] - 财政部现金储备预计最快于8月耗尽 可能触发1979年以来首次技术性违约 [4] - 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 警告融资成本可能再增0.3%-0.5个百分点 [4] 财政结构失衡 - 社会保障 医保和国债利息三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73% [5] - 特朗普政府《大而美法案》削减税收 预计未来十年减少财政收入4.5万亿美元 [5] - 关税收入达280亿美元 同比激增273% 但相比37万亿美元债务杯水车薪 [5] 通胀与利率压力 - 加征关税推高进口商品价格 导致美国国内通胀反弹至3.5% [6] - 高通胀迫使美联储维持高利率 进一步加重利息负担 [6] 去美元化趋势 - 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从2015年65.8%降至2024年57.8% [13] - 金砖国家推进本币结算 沙特原油人民币结算占比突破10% [13] - 中国连续8个月减持美债 持仓量降至7590亿美元 较峰值减少近40% [13] 美债市场流动性 - 美债认购倍数持续走低 短期国债拍卖倍数从2010年4.21倍降至2024年2.84倍 [13] - 若美联储重启量化宽松 可能引发美元指数暴跌至85以下 黄金价格或突破4000美元/盎司 [13] 政治风险与政策不确定性 - 两党在债务问题上相互指责 均不愿承担削减福利或增税的政治代价 [13] - 特朗普政府提议发行比特币增强型国债 90%传统债券加10%比特币投资 风险极高 [13] - 特朗普公开施压美联储降息 威胁罢免主席鲍威尔 可能摧毁美联储独立性 [13] 金融市场风险 - 若美债30年期收益率突破5% 全球企业债 衍生品市场可能爆发连锁违约 [13] - 2025年到期9.19万亿美元债务中70%集中在下半年 仅9月单月到期规模达1.3万亿美元 [13] - 标普500指数2025年上半年上涨12% 但企业盈利增长主要依赖股票回购而非基本面改善 [13] 新兴市场影响 - 2025年二季度新兴市场债券ETF资金净流出超40亿美元 [13] - 阿根廷 土耳其等外债高企国家面临货币危机 [13] - 美元升值导致粮食 能源进口成本激增 埃及 巴基斯坦等国爆发粮食骚乱风险上升 [13] 中国应对策略 -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基建投资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降低对美元依赖 [13] - 2025年上半年CIPS处理量同比增长189% [13] - 中国与阿塞拜疆签署油气协议 以人民币结算替代美元 价格比美国低12% [13] 历史对比与结构性问题 - 克林顿政府实现连续4年财政盈余 债务/GDP比率从1993年67%降至2000年57% [11] - 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速从1995-2004年2.5%降至2010-2024年1.3% [14] - 65岁以上人口占比从2010年13%升至2025年16% 社保和医保支出持续攀升 [14]
“著名反指”美银调查:机构对经济和AI更乐观,对中国更乐观,加密货币和黄金持仓很低
美股IPO· 2025-08-11 11:39
投资者情绪与市场展望 - 投资者情绪升至6个月高点,68%受访者预期全球经济将"软着陆",仅5%预期"硬着陆"[1][7][9] - 净11%受访者预计中国经济将走强,为3月以来最高水平[1][23] - 对未来降息的乐观情绪达2024年12月以来最高点,54%基金经理预计下任美联储主席将采用QE或YCC[4][11] 资产配置动向 - 股票净超配比例达14%,创6个月新高,新兴市场股票净超配比例从22%飙升至37%[4][21] - 91%受访者认为美股被高估,创纪录高位,美股配置仍处于净16%低配状态[1][25] - 机构对加密货币配置极低,仅9%受访者持有,平均配置比例0.3%,82%未进行结构性配置[27][28] - 黄金投资者平均配置比例4.1%,整体投资组合加权平均敞口仅2.2%[1][30] AI与科技板块 - 55%基金经理认为AI已开始提升生产力,较7月42%显著上升,52%认为AI股票未处于泡沫状态[5][16][18] - "做多Mag 7"再度成为最拥挤交易,41%投资者认为AI股票已形成泡沫[1][5][18] 风险与通胀预期 - 净18%投资者预计全球CPI将走高,创3个月新高,27%担忧通胀阻止美联储降息[13][14] - 贸易战引发全球衰退仍是首要尾部风险(29%),债券收益率无序上升担忧升至20%[14]
赵建:从黄金美元、债务美元到美元稳定币——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大变局
搜狐财经· 2025-08-11 09:33
国际货币体系演进 - 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三次标志性演进 从黄金美元到债务美元再到美元稳定币 代表一百年内三次变局 [4] - 美元稳定币作为美元代币独立承担交易媒介功能 提高支付效率与便利度 可能进一步提升美元全球支付份额 [4] - 国际货币体系变局对人民币既是结构性机遇也是严峻挑战 [4] 黄金美元时代 - 布雷顿森林体系1.0时代通过美元锚定黄金实现主权货币超主权职能 35美元固定兑换1盎司黄金 [7][8] - 体系存在特里芬难题 黄金线性增长与贸易指数级增长矛盾导致1971年美元停止兑换黄金 [9] - 体系瓦解后黄金价格从35美元/盎司飙升至1980年880美元/盎司 [9] 债务美元时代 - 债务美元体系以国家信用为基础 通过银行复式记账实现贷款创造存款的瞬时货币创造 [11] - 欧洲美元创造主体为美国海外商业银行分行 承担境外美联储职能 [12] - 债务扩张经历三阶段:1970年代-次贷危机前新兴市场周期性危机 次贷危机后量化宽松 疫情后债务飙升 [15][16][17] 债务规模数据 - 2008年美国政府债务10万亿美元 2009年11.9万亿美元增长19% 2019年达22.7万亿美元 [16] -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从危机前8000亿美元最高飙至4.5万亿美元 增长5倍多 [16] - 2023年9月美债突破33万亿美元 2024年连续突破34/35/36万亿美元关口 [17] 美元信任危机 - 乌克兰危机后多国央行调整外汇储备 减少美元美债占比 黄金占比2024年达20%超越欧元16% [18] - 2024年各国央行黄金净购买1045吨 连续三年超千吨 为本世纪前十年年均两倍 [18] 美元稳定币创新 - 稳定币依据货币职能分离理论 独立承担法币交易媒介职能 价值储存仍由法币锚定 [20] - 2024年稳定币交易额27.6万亿美元 超Visa和万事达总和 但99%为加密资产交易 [21] - 稳定币在一般贸易支付中交易次数仅占Visa的0.41%和万事达的0.72% [21] 技术基础与前景 - 稳定币底层技术包括区块链 智能合约 锚定机制和隐私计算 实现点对点跨境交易 [20][21] - 美元稳定币当前在加密资产外交易量较低 但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特里芬难题 [21]
“著名反指”美银调查:机构对经济和AI更乐观,对中国更乐观,加密货币和黄金持仓很低
华尔街见闻· 2025-08-11 08:46
同时,机构大幅增配新兴市场股票,并对中国经济前景转向乐观,看好程度升至5个月高位。 此外,AI乐观情绪也在增强,55%的受访者认为AI已在提高生产率,较7月的42%大幅上升。虽然52%的基金经理认为AI股票未处于泡沫状态,但"做多 Mag 7"再次成为最拥挤的交易。 然而,尽管市场情绪普遍回暖,机构投资者对加密货币和黄金的配置仍然极低。 最新美银调查显示,全球基金经理正展现出今年2月以来最乐观的情绪。这种乐观情绪主要源于对全球经济"软着陆"日益增强的信心、对AI提升生产力的 认可,以及对中国经济前景改善的预期。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8月10日,美银知名分析师Michael Hartnett及其团队发布了最新全球基金经理调查(FMS),这一被其称为"著名反向指标"的调查, 在过去一年准确预示了市场关键转折点。 8月的FMS调查于7月31日至8月7日进行,涵盖了197名基金经理,总管理资产规模达4750亿美元。 调查结果显示,市场情绪明显改善,高达68%的受访基金经理预测全球经济将实现"软着陆",这种转变使得基金经理对股票的配置连续第四个月上升,净 超配比例达到14%,创下六个月新高;对未来降息的乐观情绪达到了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