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节能减排
icon
搜索文档
开祥化工BDO能效河南“领跑”
中国化工报· 2025-08-15 02:01
公司能效成就 - 河南开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凭借1,4-丁二醇产品入选2025年度河南省能效"领跑者"企业名单 [1] - 1,4-丁二醇产品能耗水平连续三年优于行业先进标准 [1] - 产品综合能耗统计覆盖从原材料甲醛和乙炔进入炔化系统到成品入库的全生产流程 [1] 节能技术措施 - 公司持续在节能改造、设备能效提升和技术革新领域开展攻关 [1] - 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1] - 通过节能化生产和绿色工厂创建实现能效优化 [1]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计划在清洁能源利用、智能化融合和设备设施节能改造方向继续探索 [1] - 以能效"领跑者"姿态推动降本增效工作深化实施 [1] - 通过能效提升助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
智能家居-热泵&储能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2025-08-14 14:48
行业与公司 - 行业:热泵行业、户用储能系统[1][16] - 公司:美的、格力、海尔、芬尼科技、约克、大金、三菱、开能、东莞奥克斯、新恩泰芬尼、日出东方、万和电气、新菱环境迪森股份京华特、公牛集团[6][12][13][14][15][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热泵行业 **技术原理与特点** - 热泵通过循环改变工质的温度、形态和压力实现制冷或制热,主要用于制热,具有有偿性和节能性特点,启动一单位电能可从自然界吸收三到五单位免费热量[1][2] - 与空调类似,但空调主要用于制冷,热泵主要用于制热[2] **分类与特点** - 按低位能来源分为空气源(主导,无需特殊安装环境,冬季可能需要除霜)、地源、水源[1][4] - 按应用功能分为采暖、烘干、提供生活用水及制冷[4] **发展逻辑** - 能源安全:减少对外能源依赖,欧洲因能源紧张大力补贴推广热泵[5] - 气候安全:全球碳达峰目标下推广节能减排设备[5] - 经济考量:消费者电费较低,欧洲采暖型终端价格约4万元人民币,回本周期约2年,国内补贴力度大时回本周期仅1.7年[5] **产业链与价值链** - 产业链:上游零部件(膨胀阀、压缩机、换热器等)、中游整机厂商(美的、格力、芬尼科技等)、终端销售环节[6] - 价值链:上游核心零部件占终端价格三成以上,下游安装和渠道占六成左右,中间代工厂毛利润约一成[1][7] **商业模式** - 国内:自主品牌模式,包括自研、自产、自销,销售模式为代理、经销、直销[8] - 外销:主要通过OEM和ODM代工模式,上游核心零部件和下游安装渠道利润由外资掌控,中国出口厂商赚取国内外制造价差[3][8][9] **市场情况** - 欧洲市场:2023年销量218万台,增速约20%,保有量约700万台,渗透率仅13%[3][10] - 全球市场:美国约400万台,中国300万台,欧洲200万台,总产值约千亿人民币[11] - 欧洲市场格局:欧美日系品牌占据中高端市场,中国品牌定位中低端[12][13] - 国内市场格局:CR3为34%,美的、格力、海尔领先[14] **投资机会** - 上游企业:国产替代逻辑,如水单元阀门业三花顿安及压缩机海立股份[15] - 下游主线:大白电企业及转型弹性标的如日出东方、万和电气等[15] 户用储能系统 **发展前景** - 用于家庭或住宅环境,与太阳能光伏板及风力发电结合使用,优点包括备用电力、应对断电、降低电费支出[16] - 预计2025年全球家庭储能新增容量接近50GW[16] - 产业链包括储能逆变器、电池与温控系统,家电公司如公牛集团预计2025年在欧洲实现小几千万收入,2026年可能爆发式增长[17] 其他重要内容 - 热泵行业价值链分布不均衡,呈现哑铃状结构[7] - 欧美消费者偏好全球大牌或当地信任品牌,安装业务资质认证严格、人工成本高[9] - 京华特在烟草烘干领域具有压倒性份额[15]
方大特钢超高温亚临界发电节能改造项目主厂房封顶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06:33
项目进展 - 超高温亚临界发电节能降碳升级改造项目主厂房已完成封顶 正式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1] - 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超高温亚临界煤气发电技术 建设内容包括两座220t/h超高温亚临界煤气锅炉 两台65MW中间一次再热凝汽式汽轮机 两台70MW发电机及配套辅助设施 [1] 项目效益 - 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企业生产工序富余能源利用效率 [1] - 有效降低外购电力需求 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助力节能减排 [1] 战略意义 - 该项目是方大特钢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重点工程 [1]
研判2025!中国节油器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动,行业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3 01:17
汽车产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户,其减排直接关系到国家"双碳"战略的推进。近年来,我国政府积 极出台多项政策,推动汽车产业绿色发展,如2024年5月发布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 其中提出推进交通运输装备低碳转型。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提高营运车辆能耗限值准入标准。2025年 4月发布的《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推进高耗能、高排放机车车辆节 能改造和低碳化升级,建立老旧机车车辆更新换代机制,鼓励引导高耗能、高排放机车车辆有序退出。 而节油器作为燃油车节能减排的重要设备,其发展将受到上述政策的支持,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 节油器行业相关政策 | | --- | 内容概要:汽车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和产业支柱,也是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随 着科技进步、消费升级、环保意识和政策导向,全球汽车行业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新能源汽车、智能 网联汽车、共享出行等新模式和新技术不断涌现,对传统的燃油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此背景 下,企业在发动机技术上持续创新,如采用先进的涡轮增压和直喷技术,旨在提升燃油经济性。节油器 的出现是这种创新的一部分。随着汽车行业节能减 ...
南非努力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人民日报· 2025-08-12 22:29
南非气候变化沿海适应政策 - 南非推出首个综合性沿海气候变化政策《气候变化沿海适应响应计划》 将分散海岸管理升级为统一国家战略 [1] - 南非拥有近3000公里海岸线 沿海地区集中全国约22%人口 超95%对外贸易依赖德班、开普敦等核心港口 [1] - 气候变化导致海水升温、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及基础设施损毁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冲击海洋生态 [1] 政策核心举措与法律框架 - 政策核心举措包括政府官员培训、海岸气候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数据共享和气候适应专项资金 [2] - 2024年4月议会通过首部气候变化专门立法 要求实施统一政策并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复原力 [3] - 构建国家温室气体排放轨迹追踪系统 整合卫星监测与地面数据动态评估减排进展 [3] 减排机制与能源创新 - 推行"碳预算"机制 强制高排放企业使用数字化工具核算碳足迹并制定减排路线图 [3] - 国家电力公司在约翰内斯堡试点"虚拟电厂"项目 整合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优化电力分配 [3] - 通过需求响应系统平衡电网负荷 推动节能减排 [3] 中南气候合作项目 - 中国龙源电力运营的德阿风电场年供电量7.6亿千瓦时 满足30万户家庭需求 年减排二氧化碳62万吨 [4] - 中国电建承建的红石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年发电量预计4.8亿千瓦时 采用熔盐储热技术实现24小时发电 [4] - 2023年7月举办首期气候变化培训班 聚焦气候投融资和碳市场建设领域政策经验共享 [4] 国际合作与发展方向 - 南非作为《巴黎协定》和《仙台框架》签署国 展现减排和低碳转型决心 [2] - 两国计划开展海洋和气候联合研究 促进科研数据共享 为全球南方环境保护注入力量 [4]
加强专门立法 深化南中合作 南非努力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人民日报· 2025-08-12 22:09
南非林业、渔业和环境部不久前推出《气候变化沿海适应响应计划》,这是南非首个为应对沿海地区气 候变化挑战制定的综合性政策方案,旨在将以往相对分散的海岸管理升级为统一的、系统化的国家战 略,为守护南非海洋生态、稳固经济民生提供政策保障。 2024年4月,南非议会通过该国首部气候变化专门立法,为构建低碳和气候适应型经济社会提供法律基 础。该法律明确要求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统一政策,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复原力。为促进节能减排,南 非近年来积极构建国家温室气体排放轨迹追踪系统,整合卫星监测与地面数据,动态评估能源、工业部 门减排进展。该国还推行"碳预算"机制,强制高排放企业使用数字化工具核算碳足迹,制定减排路线 图。南非国家电力公司在约翰内斯堡试点"虚拟电厂"项目,整合如屋顶光伏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通过 需求响应系统平衡电网负荷,优化电力分配,推动节能减排。 中国和南非在共同提升气候适应能力、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上具有广阔合作前景。由中国龙源电力投资运 营的南非德阿风电场,是非洲首个集投资、建设、运营于一体的风电项目,该风电场年供电量达7.6亿 千瓦时,可满足30万户当地家庭用电需求,年减排二氧化碳62万吨。由中国电建集团山东 ...
产业关注:格力两项核心技术再获国际领先鉴定,压缩机成就卓越
核心技术突破 - 转缸容积式制冷剂泵技术被鉴定为"国际首创" 将数据中心空调效率提升1至5倍 北京高效制冷时长从每年40%跃升至66% 广州首次实现全年1/3时间高效自然制冷 [1] - 多适应宽频高效转子压缩技术将制冷行业频率边界从15-120Hz拓宽至1-200Hz 在-15℃环境中制热量无衰减且室温波动控制在±0.3℃以内 [1] - 两项技术均获11位权威专家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节能效果优异 [1] 技术应用效果 - 转缸泵扬程范围拓宽至0.05-0.6MPa 较传统离心泵0.2-0.4MPa范围显著扩大 体积减小40% 重量减轻49% 力矩波动仅3% [7] - 转缸泵将高效制冷模式运行环境温度上限从5℃提升至20℃ 北京全年可运行时长从3644小时增至5668小时(提升55%) 广州从0小时增至2925小时 [8] - 若中国三大运营商新增数据中心全面采用该技术 每年可节电2.4亿度 相当于北京朝阳区居民1.5-2个月用电量 [8] - 宽频压缩机全频段能效提升5% 空调季节能效提升10% 低温制热量提升15% 在-30℃极限环境下仍能稳定运行 [11] 行业背景与痛点 - 全球制冷耗电量占总用电量20% 数据中心空调能耗占比达40% 数据中心规模年增超10% [2][3] - 传统转子压缩机在-10℃以下制热能力衰减50%以上 50℃以上高温耗电量惊人 近5年全球产量超12亿台 [3] - 国际巨头垄断核心技术百年 压缩机占空调成本30%以上 中国企业长期依赖技术引进 [4] - 传统制冷剂泵技术受限于气液两相运行难题和扬程范围窄 普及率不足30% [5][6] 市场与全球化影响 - 格力累计拥有50项"国际领先"技术 专利申请总量13万项(发明专利7万件占比40%) 制冷领域专利数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 [2][13] - 宽频压缩机热泵空调批量出口欧美 在加拿大-30℃极寒地区成为国家能源局推荐机型 在中东50℃高温市场占有率突破25% 收获2000万用户 [11][12] - 搭载宽频压缩机产品在欧美售价较同类高15% 仍保持高增长 [15] - 若两项技术全球推广 预计到2030年累计节电4800亿度 减少碳排放4.8亿吨 [15] 研发与创新体系 - 公司拥有1411间实验室 年实验室电费达1亿元 研发投入"上不封顶" [13] - 转缸泵研发始于2014年 经历三次技术迭代 宽频压缩机基于2010年"1Hz技术"(获2012国家科技进步奖)积累 [13][14] - 2025年牵头制定两项ISO制冷压缩机国际标准 系该分委会20年来首次发布新标准 [14] - 创新路径呈现"问题导向"特征 直接针对数据中心高能耗和极端环境适应性等产业需求 [14]
单车平均费用较燃油车节约近两成
新华日报· 2025-08-08 21:22
新能源汽车在党政机关的应用进展 - 2024年全省党政机关配备更新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公务用车的68.48% [1] - 省级党政机关配备更新新能源汽车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1] - 2024年省级机关更新公务用车90.85%选择新能源车 [2] - 全省党政机关新能源汽车存量占所有公务用车比例超过10%,占比较上一年度增加4.28个百分点 [2] 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效益 - 全省党政机关新能源汽车单车平均费用较燃油车节约18.07% [2] - 国产新能源车性价比优势凸显 [2] - 新能源替代使公车费用持续下降 [1] 配套设施建设与管理创新 - 江苏首个针对公务用车维修保养全流程管理的地方标准在连云港施行 [4] - 连云港提出新能源汽车日常维护8大类21项作业项目及要求 [4] - 泰州实行"一车一卡"管理,杜绝"公电私充" [4] - 常州"光储充放"一体化智能充电站将电容向社会共享 [4] - 武进区行政中心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年发电量可满足区行政中心约四分之一年用电需求 [5] - 武进区党政机关共建设27个站点358个充电桩 [5] 技术创新与示范应用 - 苏州试点移动式智能机器人充电桩 [5] - 连云港市行政中心建成苏北地区首座480千瓦超级充电站 [6] - 常州把新能源公车替代与公共机构光伏改造结合起来 [4] 推广模式创新 - 武进区试行新能源汽车"编制内以租代购"推广应用路径 [7] - 淮安、盐城等地加大租赁车辆中新能源汽车占比 [7] - 泰州在市级机关社会化车辆租赁协议供应商招标中加入新能源汽车保有率和使用率的评分项 [7] 信息化管理 -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正在制定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信息化平台使用管理办法 [3] - 强化全省公务用车信息化管理平台迭代升级力度 [3] - 建立全成本管控和使用监管模型 [3]
加码磁悬浮流体机械创新 磁谷科技拟斥资7亿元投建新项目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7 06:41
公司投资计划 - 公司拟投资7亿元建设"磁悬浮压缩机及关联产品研发生产基地"项目 [1] - 项目规划用地118亩 分两期开发 一期用地52亩投资3 05亿元 二期用地66亩 [2] - 项目产品包括磁悬浮ORC余热发电机组 磁悬浮真空泵 磁悬浮制冷压缩机等 [2] 公司业务与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4 78亿元 其中磁悬浮空气产品收入4 14亿元 磁悬浮特殊介质产品收入3075 34万元 [1] - 公司"高效智能一体化磁悬浮流体设备生产建设项目"已于2023年6月投产 完全达产后年产1000台套设备 [1] 技术优势与行业趋势 - 磁悬浮流体机械产品具有无机械接触 高速高效 节能等技术优势 可替代传统产品 [1] - 节能减排是国家战略 高耗能行业面临减产压力 节能环保设备成为必然趋势 [1] - 新项目将优化产品结构 提升规模化生产能力与订单响应速度 [2] 专家观点 - 新项目布局磁悬浮压缩机 ORC余热发电等高端机型 对标外资产品 有望抢占技术制高点 [3] - 项目整合压缩机 ORC 真空 制冷技术 实现高速电机和轴承平台化 与行业主线同频 [3]
世界首台660MW超超临界“W”火焰锅炉试运成功
科技日报· 2025-08-07 02:43
作为项目核心创新点,世界首台660MW超超临界"W"火焰锅炉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设计发电标煤耗 低至284.01克/千瓦时,较其他传统同类型火焰燃煤机组每度电可节约标煤20克,每年可节约标煤12万 吨,达到国际先进标准。 8月6日,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织金"上大压小"异地改建项目(2×660MW)1号火电机组顺利通过168 小时满负荷试运行。试运期间,机组运行稳定,各项性能指标优良,平均负荷率达到90%。这标志着搭 载世界首台660MW超超临界"W"火焰锅炉的1号机组已完全具备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的条件。 据悉,该项目全部建成投运后,年发电量约60亿千瓦时,产值约20亿元,预计每年减排二氧化碳30余万 吨,相当于植树200万棵。 此外,项目还采用煤层气点火技术,年均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66吨;厂内燃煤运输环节引入纯电动 车队,实现运输环节零碳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