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资金

搜索文档
李云泽:为市场引入更多增量资金!
券商中国· 2025-05-07 01:33
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市场稳定[1] - 近期共推出8项增量政策,涵盖房地产融资、保险资金投资、资本市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外贸护航、并购贷款、科创企业投资和科技保险等领域[1] 房地产融资政策 - 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1] 保险资金投资 - 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为市场引入更多增量资金[1] - 调整优化监管规则,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 资本市场支持 - 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1] 小微企业融资 - 尽快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1] 外贸护航政策 - 制定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1] - 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市场主体提供精准服务[1] 并购贷款管理 - 修订并购贷款管理办法[1] 科创企业支持 - 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投资力度[1] - 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意见[1]
阅峰 | 光大研究热门研报阅读榜 202500309-20250315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16 03:29
宏观市场 - 春节以来股市科技板块结构性行情强,整体股价改善但仍有较多个股调整,杠杆资金和公募基金仓位快速提升,行情持续需更多增量资金,否则或“高切低”消化上涨 [3] 医疗行业 - 微创医疗2024年收入预计增近10%,净亏损不超2.7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收窄超58%,出海业务收入同比增约80%,上调2024 - 2025年净利润预测,新增2026年净利润预测 [5] - 固生堂考虑现有门店表现及扩张情况,维持2024 - 2026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预测,受益于行业政策和AI赋能,维持“买入”评级 [20] 锂矿行业 - 参考上轮周期,出清阶段锂矿股价整体上涨,重置成本法可反映企业资产价值,部分公司锂矿业务已折价,建议关注赣锋锂业等公司及有量增弹性企业 [8] 电子科技行业 - 瑞芯微2024年预计营收31 - 31.5亿元,同比增45.23% - 47.57%,归母净利润5.5 - 6.3亿元,同比增307.75% - 367.06%,预测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维持“买入”评级 [10] REITs行业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我国公募REITs产品63只,发行规模1683.74亿元,2月二级价格震荡,加权REITs指数收于129.63,回报率1.05%,回报率排序为可转债>A股>黄金>REITs>纯债>美股>原油 [13] 饮料行业 - 东鹏饮料2024年东鹏特饮增长稳健,补水啦放量高增,“双引擎 + 多品类”产品矩阵完善,海外业务推进,上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 [16] 低空经济行业 - 2024年亿航智能总营收4.56亿元,同比增288.5%,调整后净利润4310万元,首次全年调整后盈利,关注载货级别EVTOL适航进展、TC适航取证进展、地方政府基建发包情况及制造端相关公司 [18] 体育用品行业 - 361度2024年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19.6%、+19.5%,成人/童装收入同比+19.1%/+20.1%,线上/线下同比+12.2%/+22.4%,暂维持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 [23]
市场风向急转直下了?丨智氪
36氪· 2025-03-02 07:00
市场回调分析 - 2月28日中国权益市场大幅回调,上证指数单日下跌1.98%,创业板指下跌3.82%,恒生指数下跌3.28%,恒生科技指数下跌5.32% [3] - 回调主因包括特朗普计划对中国进口商品额外征收10%关税,合计达20%,加征节奏快于外资机构预期,引发资金避险需求 [5] - AI、机器人板块前期涨幅过大,万得人工智能、机器人指数最高涨幅超20%,估值分位数达近三年90%以上,换手率处于历史高位,资金获利了结 [5] 市场行情驱动因素 - 2月市场整体上行,万得全A及剔除金融石化指数涨幅均约5%,未出现明显跷跷板效应 [6] - 行情主要由增量资金驱动,2月A股日均成交额1.84万亿,高于1月的1.2万亿,接近2024年10月和11月的2万亿水平 [6] - 散户资金是主要增量来源,股票型、混合型公募基金份额从6.31万亿份略降至6.27万亿份 [6] - 恒生科技指数滚动市盈率从21倍升至25倍,估值分位数从20%升至45%,未来大幅回调可能性较低 [6] 两会行情前瞻 - 两会将确定2025年经济发展基调及宏观政策取向,公布经济增长目标、财政赤字等量化指标 [8] - 历史数据显示,宽基指数在两会开幕前表现偏弱,开幕10个交易日后上涨概率显著提升,小盘指数表现优于大盘,红利品种正收益效应显著 [8] - 公共事业、社服、美容护理行业在两会前后均具持续正收益能力,机械设备、基础化工、计算机在会前表现较好,美容护理、房地产、食品饮料在会后表现突出 [8] - 会议期间市场谨慎情绪升温,上证指数、沪深300等主要指数日均涨跌幅均值为负,消费和稳定风格表现相对韧性 [9] 产业政策与配置方向 - 需求侧政策将着力促消费,包括"以旧换新"补贴扩容至数码产品,可能延伸至文娱、餐饮等服务领域 [10] - 供给侧政策推动"旧经济"行业出清,同时支持AI+等新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主要着力点 [10] - 配置方向建议关注两会政策推进的顺周期、消费板块,以及高景气度的泛科技板块,光伏、军工等低位制造业或迎反弹 [10] - AI产业引领的科技创新主线(算力/应用/端侧)和政策博弈下的内需消费、顺周期板块为两条核心主线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