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企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低价不再是出海四小龙的必选之路
虎嗅APP· 2025-04-28 00:04
中国制造出海策略转型 - 低价策略曾是中国企业打开海外市场的金钥匙,凭借成本优势迅速抢占市场份额,但如今面临利润压缩和品牌缺失的困局 [4][6] - 全球贸易环境变化导致政策红利消失,如美国对华关税加征至145%并取消800美元以下产品关税豁免,清关费用占低价商品售价比例高达30% [6] - 行业共识认为未来只有具备资质的大品牌和优质产品才能持续出口,依赖低价策略的商家将被淘汰 [6] 技术驱动的高端化突围案例 - Magcubic通过LCD技术升级实现差异化,其投影仪成本仅为DLP方案的一半,首款产品定价50-70美元,后续超短焦机型单价提升至149美元仍比竞品便宜60%,年出货量达120万台 [11][12][13] - 美的通过U型空调设计创新打入北美中高端市场,售价359美元(竞品区间200-500美元),解决了窗机30年未变的噪音和开窗痛点 [15] - 宇树科技四足机器人Unitree B2-W定价40万,技术参数领先(速度20公里/小时、负重120kg),利用技术代差创造定价权 [15][16] 跨境电商平台战略调整 - Temu推进半托管和本对本模式,瞄准亚马逊头部卖家及本土品牌,半托管售价为亚马逊7-9折,本对本85折,通过补贴争夺中高端客群 [21][22] - SHEIN允许第三方卖家与亚马逊同价,不强制打折以吸引中高端卖家 [23] - 速卖通推出"百亿补贴"计划,目标2025年扶持1000个品牌实现年销百万美元,并充当供应链资源整合者(如促成京东方与Magcubic合作) [24] 区域市场竞争态势 - 韩国市场呈现两种策略交锋:Temu月活823万(排名第三)靠强力招商和运营支持扩张,速卖通月活912万(排名第二)通过品牌路线实现85%成交额占比 [26][27] - 平台战略转向中高端市场的核心逻辑是撕掉"廉价"标签,跨境电商战役终局或为品牌溢价能力竞争 [28]
低价不再是出海四小龙的必选之路
虎嗅· 2025-04-27 13:52
行业趋势 - 低价策略曾是中企出海的主要手段,但当前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化及关税政策变化(如美国取消800美元以下关税豁免)导致低价模式难以为继,清关费用可能占售价30%[2] - 行业共识转向技术升级与品牌化,供应链、贸易商、品牌主需共同突破价格围城[2][10] - 跨境电商平台(如Temu、SHEIN、速卖通)同步调整策略,瞄准中高端客群,通过补贴、流量扶持吸引品牌卖家[12][15][16] 公司案例:Magcubic - 从机顶盒白牌商转型投影仪品牌,利用京东方LCD技术突破(成本仅为DLP一半),首款产品定价50-70美元,后通过超短焦技术将单价提升至149美元(仍比竞品低60%)[4][5][6] - 技术差异化路线验证成功,年出货120万台跻身全球前十,客单价持续爬升[6][8] 公司案例:美的 - 通过OEM切入北美窗机市场后,推出U型设计创新产品(售价359美元,竞品区间200-500美元),解决噪音与窗户开合痛点,打破同质化竞争[9] 公司案例:宇树科技 - 以技术代差创造定价权,Unitree B2-W四足机器人定价40万,性能参数领先(速度20km/h、负载120kg)[9][10] 平台战略 - **Temu**:推进半托管(售价亚马逊7-9折)和本对本模式(85折),补贴抢夺中高端卖家,韩国市场月活达823万(第三)[13][14][18][19] - **SHEIN**:允许第三方卖家与亚马逊同价,吸引高客单价品牌[15] - **速卖通**:推出"百亿补贴"计划,目标2025年扶持1000个百万美元级品牌,并充当供应链资源整合者(如促成Magcubic与京东方合作)[16][19] 市场数据 - 韩国电商市场中速卖通以912万月活排名第二,成交额占比85%,Temu月活823万排名第三[19] - 投影仪高端市场(DLP机型)价格可达上千美元,Magcubic通过技术迭代实现60%价格优势[5][6]
易点天下:2024年营收净利双增,现金流增长超2倍,中企出海潮带动业绩大涨,一季度营收猛增93.18%,创历史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4-24 13:38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5.47亿元,同比增长18.83%,扣非净利润2.17亿元,同比增长30.10% [2] - 2024年第四季度扣非净利润3224.97万元,单季度同比大涨305.08%,创增幅记录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73亿元,同比增长219.29%,创历史新高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9.29亿元,同比增长93.18%,扣非净利润6124.40万元,同比增长30.78%,均创上市以来单季度新高 [4] 分红与回购 - 2024年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6元(含税),全年分红和回购总额7648.18万元,占净利润比例32.99% [7] 业务布局与客户资源 - 公司为出海营销领域AIGC战略先行者,提供整合营销、数字营销、广告变现及AI数字创意等数字化服务 [8] - 合作全球头部媒体包括Google、Meta、TikTok for Business等,以及小米、美图秀秀等中长尾媒体 [8] - 生态合作伙伴涵盖谷歌云、阿里云、智谱AI等云及大模型厂商,2025年成为AppLovin大中华区首家电商一级代理商 [9] - 客户包括阿里巴巴、腾讯、SHEIN、米哈游等知名企业,形成多层次客户群体 [9] 技术优势与行业认可 - 自主研发KreadoAI等营销科技矩阵,提供AI数字人、AI模特等四大解决方案 [10] - 2022年起联合高校及企业深耕大模型AI技术,私有化部署DeepSeek开源模型降低推理成本 [11] - 2024年荣获谷歌卓越代理商三项大奖、福布斯中国"出海全球化品牌TOP30"等权威奖项 [12]
2025年计划出海印尼、泰国、新加坡、阿联酋、沙特的企业注意!
梧桐树下V· 2025-03-21 15:44
中国企业出海战略 - 2025年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需应对国际市场环境复杂性和全球经济波动等不确定因素 [1] - 出海战略需选择合适的路径,常见方式包括直接投资和褐地投资 [1][3] 直接投资方式 绿地投资 - 定义:通过新设主体经营业务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 [3] - 实施步骤: - 市场调研:考察目标国市场潜力、政策文化及商业环境 [4] - 企业内部决策:国企需国资监管部门许可 [4] - 外部审批:完成ODI审批及银行/外管局备案 [4] - 主体设立:按当地法律准备注册材料 [4] 褐地投资 - 定义:通过收购兼并进入目标市场 [9] - 实施步骤: - 尽职调查:评估标的公司财务、法律、业务、劳动用工及税务状况 [10] - 协议谈判:明确交割条件(股东表决权、董事选举权等)并完成变更登记 [10] 出海方式比较 | 方式 | 优势 | 挑战 | |------------|----------------------------------------------------------------------|----------------------------------------------------------------------| | 直接投资 | 管理成本低 自主决定发展模式 高度灵活 [10] | 市场进入不可控因素多 对当地市场理解要求高 前期投入大建设周期长 [10] | | 收购兼并 | 快速进入市场 拥有成熟供应链/渠道 改造扩展时间短 [10] | 需充分尽调避免风险 整合管理难度大 灵活性受限于现有设施 [10] | | 合作方式 | 获取本地资源 对伙伴控制有效 实现优势整合 [10] | 伙伴选择需谨慎 沟通成本高 需掌握关键岗位权限 [10] | 审批要求 敏感领域界定 - 发改委规定敏感国家/地区包括:未建交国、战乱国、受国际条约限制国等 [6] - 敏感行业涵盖:武器装备、跨境水资源、新闻传媒及调控政策限制行业(房地产/酒店/影城等) [6] 投资额度审批 - 间接投资:3亿美元以上需国家发改委告知 中央企业需商务部备案 [7] - 直接投资:3亿美元以上需国家发改委备案 地方企业需省级商委备案 [7] 跨境交易架构 - 中间持股平台选址核心考量因素:分红退出税收成本 政治稳定性 资金流动性 [13] 课程内容概览 - 第一节涵盖:出海背景数据(2023-2024并购数据、2003-2022直接投资流量)、战略优势、6大路径及ODI备案流程 [19] - 第二节聚焦:风险规避方法 资金安全保障(外汇管制、税务筹划) [21][23] - 第三节解析:印尼、泰国、新加坡等热门目的地政治环境、法律复杂度及文化沟通要点 [22][23] 讲师背景 - 赵叶:百宸律所合伙人 北京市涉外律师人才库成员 2024律商联讯40岁以下精英 [17] - 杨洁:百宸律所顾问 北大法律硕士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