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

搜索文档
“茅台酱香·万家共享”茅台官方授权店陆续上线美团闪购
新浪科技· 2025-07-31 10:34
公司战略与渠道拓展 - 茅台酱香系列酒通过"茅台酱香·万家共享"主题终端加速入驻美团闪购平台 实现全国范围上线[1] - 该平台系茅台官方授权店 是公司渠道变革的助推器和经销网络向渠道延伸的产物[1] - 公司计划通过美团等平台打造即时零售网络 2023年4月曾面向社会招募5000-7000家主题终端店运营商[1] 产品销售与市场布局 - "茅台酱香·万家共享"终端是系列酒产品直面消费者的重要环节 自2021年起在全国建设主题终端[1] - 公司通过美团闪购平台建立即时零售渠道 强化终端市场覆盖能力[1]
【茅台官方授权店上线美团闪购】7月31日讯,7月以来,“茅台酱香·万家共享”开始在全国范围陆续上线美团闪购,近期将加速入驻。据其透露,这是茅台官方授权店铺开始批量入驻该渠道。此前在多个即时零售平台,仅有零散的“茅台酱香·万家共享”自主入驻。业内人士表示,以茅台为代表的名酒品牌,长期以来对电商渠道的选择和布局较为谨慎,倾向于选择建设自身掌控力更强的渠道。此次茅台官方渠道批量入驻美团闪购等平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名酒品牌对于即时零售主动积极尝试的态度。
快讯· 2025-07-31 09:26
公司动态 - 茅台官方授权店铺"茅台酱香·万家共享"于7月开始在全国范围陆续上线美团闪购平台 [1] - 近期将加速入驻美团闪购渠道 这是官方授权店铺首次批量入驻该平台 [1] - 此前在多个即时零售平台仅有零散的自主入驻店铺 此次为官方主导的批量入驻行为 [1] 渠道战略 - 公司长期对电商渠道选择和布局持谨慎态度 倾向于建设自身掌控力更强的渠道体系 [1] - 此次批量入驻美团闪购平台反映了名酒品牌对即时零售渠道的主动积极尝试态度 [1] - 以茅台为代表的名酒品牌开始系统性拓展即时零售渠道 改变以往零散入驻的模式 [1]
独家|茅台官方授权店上线美团闪购
新浪财经· 2025-07-31 09:25
公司动态 - 茅台官方授权店铺"茅台酱香·万家共享"7月开始批量入驻美团闪购 近期加速推进 [1] - 此前即时零售平台仅有零散自主入驻店铺 目前全国多地已有官方授权店铺在线营业 [1] - 北京地区新店显示在售多个茅台系列产品 美团专送平均配送时间30分钟以内 [1] - 茅台酱香酒公司2021年启动"主题终端"建设 今年4月计划招募5000-7000家运营商 [1] 行业趋势 - 34.9%白酒企业最看重即时零售渠道拓展 占比已超越直播电商 [1] - 美团闪购618白酒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倍 [1] - 名酒品牌传统对电商渠道布局谨慎 此次批量入驻反映对即时零售态度转向积极 [2]
“小券”撬动“大市场”?基于外卖闪购优惠券的消费提振、经营拉动与行业启示
凤凰网· 2025-07-31 09:22
研究核心观点 - 淘宝闪购优惠券对饿了么平台外卖消费产生显著拉动作用 每1元有效闪购补贴带动约1.65元额外新增消费 其中零售品类拉动系数达3.12元[1][13][14] - 补贴存在显著跨平台溢出效应 每1元闪购补贴带动6.76元支付宝平台支付总额增长 其中3.11元流向淘天电商平台实物消费[1][17][19] - 闪购渗透率与餐饮商家线下周营收正相关 未发现挤占堂食的统计证据 对营收规模最小25%商户的拉动作用最强[1][22][24] 消费市场背景 - 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 同比增长5.0% 低于同期GDP5.3%的增速[3] - 即时零售规模2023年达6500亿元 同比增长28.89% 占网络零售额4.2% 预计2030年将超2万亿元[6] - 京东、美团和阿里系三方合计日均补贴高峰超20亿元 推动全国外卖+即时零售日订单量由1亿单暴增至2.5亿单[7] 平台补贴策略 - 淘宝闪购通过整合饿了么资源 上线一个月内日订单量突破4000万单 呈现从餐饮向全品类扩张态势[10] - 美团推出0元券、0.1元秒杀和不限额大额满减券 淘宝闪购推出500亿补贴计划 京东投入百亿补贴支持商家[7] - 监管部门于5月13日和7月18日两次约谈平台企业 超10省市自治区餐饮协会发布倡议书抵制非理性促销[7] 研究方法设计 - 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2025年2-7月持续留存的20万消费者和4万家商户样本[1][12][13] - 使用双重差分法(DID)和倾向得分匹配(PSM)构建实验组与对照组 确保样本在消费行为和历史消费额等方面具有代表性[12][14][15] - 关联支付宝、淘天平台脱敏数据 构建覆盖消费者和商户的双重视角分析框架[11][17][19] 消费者侧影响 - 实验组消费者周均新增饿了么消费24.55元 核销14.9元优惠券对应拉动系数为1.65[13][14] - 通过PSM方法校正后拉动系数为1.32 使用交错式DID方法测得拉动系数为1.48 结果稳健[15] - 对比2020年杭州消费券研究 政府1元补贴带动3.5元新增消费 闪购券因主要针对餐饮品类拉动效果相对较低[16] 商户侧影响 - 参与闪购商户周均新增线上营收1744.69元 较上线前周均营收1718.83元增长101.5%[21] - 小型商户线下营收拉动比例达44.5% 闪购平台流量溢出效应使小商户获得"被看见"机会[23][24] - 商圈辐射效应显著 城市-行业闪购渗透率越高 对参与商户及未参与商户线下收入正向影响越大[25] 行业发展趋势 - 闪购平台非餐饮订单量快速增长 7月5日达1300万单 占比超16% 涵盖日用百货、蔬果生鲜等品类[30] - 即时零售业态高效便捷 受到消费者欢迎 成为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支撑[6][30] - 平台依托"即时配送"能力和场景化消费心智 培育万亿级新型服务业电商消费场景[30] 研究局限性 - 仅考察闪购上线后约2个月短期效应 受初期尝鲜效应和商户临时性投入影响[26] - 缺乏商家成本数据 无法测算对利润率的影响 长期消费习惯持续性和市场均衡变化有待跟踪[26][33] - 研究基于单一平台数据 未纳入京东、美团等多平台比较分析[38]
西南酒价半年图谱:稳价难!去库存难!白酒下半年靠啥翻盘?
南方都市报· 2025-07-31 08:24
市场表现与价格动态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白酒市场面临价格波动 高端名酒在电商平台出现破价现象 线下西南区域均价也呈下滑态势[1] - 相较于1月10日市场零售均价 国窖1573 君品习酒等产品价格均有所下滑 摘要等品牌出现批价与零售价倒挂现象[2] - 五粮液1-5月为电商平台提供1610瓶免费鉴定服务 其中268瓶为假冒产品 占比达16.65%[4] 行业调整核心原因 - 价格下跌主要由于消费信心不足 中间商抛货导致价格下滑 需要修复产品价格和渠道弹性[4] - 渠道库存高企是重要因素 部分白酒厂商向渠道压货导致终端价格不稳[4] - 电商渠道价格混乱和假货横行对正品价格体系造成冲击[4] 企业稳价策略 - 多家头部酒企发布停货通知 包括习酒·窖藏1988 汾酒青花20 第八代五粮液等品牌暂停供货或严格配额管控[5] - 五粮液分段调减部分渠道2025年第八代五粮液合同计划量 调减比例0%-50% 涉及专卖店和渠道运营商两大渠道[5] - 五粮液在北京 上海等20个城市试点终端直配模式 降低经销商配送成本[5] 经销商利润保障 - 泸州老窖强调无利润无渠道 实施厂商一体行动 加强价格物流管控 提升客户利润水平[6] - 五粮液高管强调要提升经销商盈利水平 多家酒企在经销商大会上强调保障商家合理利润[6] - 怡亚通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 华致酒行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跌超过80%[8] 打假与渠道管控 - 五粮液清查电商平台售假店铺261家 下架侵权链接超6000条[8] - 水井坊对违反政策的客户进行严肃查处 包括罚款 停播断链接 终止合作等措施[9] - 水井坊在重点地区增加人力物力投入 对违规流通产品第一时间进行查处及收货工作[9] 行业转型方向 - 白酒行业从以商品为中心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 从争夺渠道到培育场景 从坚守高度酒到拥抱低度年轻化[1] - 茅台集团指出行业正从企业生产什么就买什么到消费者定义需求的时代变化[10] - 郎酒集团强调为消费者带来更具价值的服务和产品 西凤股份加强市场服务力度和消费者培育力度[10] 产品创新策略 - 五粮液下半年将推出29度五粮液 泸州老窖已研发出28度国窖1573 还在研发6度酒[10] - 水井坊 酒鬼酒等酒企也表示要推出低度产品[10] - 五粮液调研显示52%年轻消费群体喜欢啤酒 29%喜欢洋酒果酒 仅19%喜欢白酒[12] 渠道变革趋势 - 即时零售成为重要阵地 上半年酒水即时零售交易额同比大幅增长[13] - 电商直播如抖音快速酒水专场在白酒销售中渗透力持续提升 头部主播白酒专场销售额屡破亿元[13] - 贵州茅台酱香酒营销有限公司强调要促进渠道生态良性稳定 加大产品防伪 新品研发 数字化建设投入[12]
隐形的便利店,美团淘宝的即时零售暗战丨外卖混战④
晚点LatePost· 2025-07-31 05:37
闪电仓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闪电仓是美团即时零售团队经过5年探索找到的最优店铺形态,以软件管理库存、低成本租金和第三方经营为特点,截至2024年10月已达3万个,计划3年内扩张至10万个[4] - 美团闪购2024年成交额约2700亿元,目标2025年达4000亿元,接入商家超百万家,其中2万个综合仓贡献20%成交额[5] - 淘宝闪购近期日订单突破9000万单(美团1.2亿单),其中闪购订单淘宝1500万单vs美团2000万单,差距稳定在3000万单[4] - 头部闪电仓商家早期依赖美团补贴成长,多数与美团签订深度合作协议,美团曾定期核查商家是否接入竞对平台[5] 平台竞争策略 - 淘宝闪购在空白城市提供3-5万元新店补贴(相当于1-2个月利润),吸引头部商家如小柴购(日单量超10万单)[3][8] - 美团通过"神价"栏目(成本价销售引流商品)、"牵牛花"数据系统(覆盖全国数千城市经营数据)和自营"松鼠便利"(200+门店)强化供应链[13][14] - 淘宝整合1688产业带资源举办"闪购拿货节",引入天猫超市/盒马对抗美团小象超市,7月新入驻品牌数量环比6月翻倍[15][16][17] - 平台在冲单日采取极端竞争手段:要求商家调高竞对平台起送价、派驻人员监控数据、锁定商家后台阻止调价[9] 商家经营动态 - 网易严选华南前置仓30天单量分布:淘宝1.3万单vs美团1.2万单vs京东0.3万单,显示多平台运营趋势[7] - 商家订单结构恶化:周末集中爆发(占比30%)、工作日下滑明显,消费者主要凑单购买低毛利快消品[11] - 一线城市闪电仓竞争白热化,部分商品价格已低于传统渠道,商家将引流爆品从几个增至几十个[10] - 商家担忧平台补贴扭曲消费习惯,部分已主动停掉补贴活动以维持利润[11] 平台核心优势对比 - 美团优势在于即时零售电商化运营能力、全国性运力网络和数据系统,酒水品类(如青岛啤酒年销15亿元)已超传统电商[14] - 淘宝/京东优势在于既有供应链(1688/万商)和品牌资源,服饰/消费电子等高客单价品类更具潜力[12][16] - 阿里体系完成业务打通:饿了么运力+淘宝商品体系联动,品牌商家可实现销量评价累计和流量协同[16] 行业长期影响 - 美团培育的闪电仓模式、即时消费习惯和骑手网络成为阿里/京东入局的基础设施[18] - 类比阿里物流/支付宝助力拼多多崛起,行业领跑者创造的基础设施往往加速竞争者追赶[19][20] - 美团内部反思闪电仓策略可能为对手培养市场,但认为多平台入场会加速用户习惯养成[17]
达达「变身」,京东即时零售有了新阵脚
雷峰网· 2025-07-30 13:56
京东整合达达的战略布局 - 达达事业部更名为本地生活服务事业群,下设秒送、酒旅、家政等业务部门,标志着即时零售战略升级[2] - 京东以5.2亿美元估值完成达达私有化,收购价仅为IPO发行价12.5%(2美元/ADS),较16美元发行价大幅缩水[7][10] - 达达财务造假事件导致股价暴跌45.9%,虚增收入5.68亿元及成本5.76亿元,加速私有化进程[7][8] 达达发展历程与京东协同效应 - 达达历经多次更名:从独立品牌到京东到家合并,最终融入京东生态,形成130万骑手运力网络[5][10] - 2016年京东以47.4%持股与达达合并,注入2亿美元现金及京东到家资产,但保留达达团队运营主导权[14] - 2020-2024年达达营收从57.4亿元增至96.64亿元,但累计净亏损超百亿,仅2023年Q2短暂盈利[16][17] 即时零售与本地生活竞争格局 - 京东挖角美团核心高管"老K"郭庆,主导本地生活业务,对标美团模式布局酒旅、家政等全场景服务[17][20] - 京东推出自营品牌"七鲜小厨",采用重资产模式(7个标准化厨房+自动炒菜机),日订单突破1000单[23] - 战略重心转向B端供应链深耕,减少C端补贴大战,目标在商超、生鲜等领域构建护城河[25] 业务整合挑战与未来方向 - 合并初期京东到家与达达文化冲突显著,原京东员工因不适应粗放管理风格大量流失[16] - 酒旅业务仍以兼职人员为主,架构未成型,但刘强东强调供应链为底层逻辑[22][23] - 京东计划通过"熬走对手"策略复制新通路经验,降低运营成本以提升长期竞争力[22]
谁能拿到2亿订单时代的船票,才是餐饮业的真问题
虎嗅· 2025-07-30 11:55
核心观点 - 外卖渗透率提升推动餐饮和零售行业增长 品牌通过调整门店模型和商品组合抓住即时零售增量机会[2][35][46] - 外卖大战带来行业日订单峰值超2亿 补贴刺激短期客单价下降但订单量增长更快[10][11] - 线上线下整合是长期趋势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超25%[74][75]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 京东和淘宝一级入口引入闪购带来增量用户 美团日订单峰值1.5亿 淘宝闪购9000万 京东2500万[4][10] - 补贴刺激原有用户点餐频次增加 消费者逐渐养成即时消费习惯[5][8][45] -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2024年达7800亿元 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超25%[74] 品牌应对策略 - 超级碗7月收入增长30% 利润接近翻倍 客单价下滑但订单量增长更快[1][11] - 名创优品入驻淘宝闪购后即时配送订单翻倍增长 IP产品销售金额同比增长100%[39][43] - 海底捞外卖业务2024年收入增长20.4%至12.54亿元 增速为整体收入近7倍[48] - 品牌采用"一流商圈三流位置"选址策略 同一商场内租金差距达30%~50%[28][31] 品类差异分析 - 饮料品类需求弹性大 补贴期容易出现爆单和虚增订单[12][13] - 快餐品类需求弹性小 未参与极致低价竞争但仍受益平台普惠活动[15] - 西贝外卖单量占比达40% 但利润低于堂食 due to平台佣金[23] 业态创新案例 - 海底推出专供外卖的"下饭火锅菜"套餐 采用"卫星店"模式降低成本[49][53] - 名创优品前置仓聚焦日常急需品 如一次性内裤和充电器 与IP产品形成差异化[40][41] - 老乡鸡 太二 木屋烧烤等品牌探索卫星店模式扩张外卖业务[53] 历史类比 - 当前线上线下整合类似电商崛起 珀莱雅电商销售占比从10%提升至95%[55][59] - 三只松鼠2019年电商渠道收入占比97% 成为休闲零食行业首个百亿公司[64] - 香飘飘股价不足六年前高点40% 因现制奶茶通过即时配送侵蚀冲泡奶茶市场[70][71] 长期趋势 - 即时零售预计2030年占电商整体比例超10% 为增速最快领域[76] - 渠道变革期是品牌崛起最好机会 类似电商发展历史[77]
抖音调整即时零售业务,但还未进入外卖战场
搜狐财经· 2025-07-30 09:39
关于此次业务调整,抖音相关负责人表示暂无回应。目前在抖音商城的页面上,小时达和超市业务依然是并列的两个独立入口。 跑出一个和美团不一样的全新业务模型出来,是抖音这一轮调整的重点 文|《财经》记者 刘以秦 编辑 | 谢丽容 抖音近期调整即时零售业务,将抖音超市合并至抖音小时达。这两项业务均属于抖音电商业务,此前是并列关系。 今年外卖行业竞争持续升级,美团、京东和阿里巴巴都在大举投入。抖音一度将即时零售视为重点业务,不少业内人士都在关心抖音在即时零售 上的新动向。一位接近抖音的人士告诉《财经》,此次超市和小时达业务合并,只是正常的管理部门划分,在具体业务政策上没有太大改变。 前述人士还提到,未来抖音超市业务可能会尝试前置仓模式,实现下单后1小时配送。 抖音小时达业务于2022年开始试水,2023年下半年抖音将小时达入口提至抖音商城首页。小时达属于即时配送,但抖音并未建立配送团队,主要 通过商家自配送和第三方配送团队来完成。 抖音超市业务于2023年初上线,是作为电商业务的补充,模式和天猫超市类似,包含了自营和代销。多位即时零售业内人士告诉《财经》,抖音 这两块业务在业内的存在感并不强,一方面是因为配送的时效性较低 ...
外卖大战降温后,第三方即配价值加速显现
中金在线· 2025-07-30 09:19
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平台高峰日订单量突破2.5亿单 直逼传统电商快递业务规模[1] - 淘宝闪购连续两周末日订单量超9000万单 京东开设自营外卖店"七鲜小厨"[1] - 近3个月京东与阿里在外卖市场投入800亿元补贴 相当于全国上半年出海投资总额20%[6] 平台经营压力 - 高盛预测阿里外卖业务未来12个月亏损410亿元 京东亏损260亿元 美团EBIT利润下滑250亿元[6] - 平台烧钱补贴导致利润与现金流双重承压 用户对优惠敏感且忠诚度低[3][6] - 京东调整百亿补贴政策后上调配送费用 每单平均扣除金额增加0.3-0.5元[4] 商家经营挑战 - 商家面临平台抽佣 配送费承担与优惠补贴分摊三重挤压 利润空间受压缩[3][4] - 配送完全绑定平台导致商家灵活性受限 拒绝费用调整则面临订单流失风险[4] - 商家经营主导权不足 流量分配与优惠规则由平台控制 难以沉淀自有会员体系[4] 第三方即时配送价值 - 顺丰同城构建四大场景服务能力 针对非餐品类提供专业解决方案[11] - 第三方配送可缓解平台运力紧张与非餐时段资源闲置问题 降低单位成本[10] - 多元运力组合精准适配长距离 大重量等非标配送需求[11] 行业转型方向 - 头部品牌通过私域运营提升自主权 瑞幸私域日均订单达10万杯(占总杯量30%) 麦当劳会员系统贡献300亿美元销售额[8] - 淘宝闪购在广州加大非餐品类补贴 推动超30万非餐门店生意突破历史峰值[10] - 行业竞争从烧钱补贴转向满足多元即时需求 第三方配送助力平台聚焦流量运营与生态协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