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三方即配
icon
搜索文档
王卫“独立第三方”战略奏效,顺丰同城成即时零售“水电煤”
搜狐财经· 2025-09-04 06:42
核心观点 - 即时零售市场竞争激烈 推动第三方即时配送需求增长 顺丰同城作为独立第三方配送平台实现高速增长 其战略定位和业务模式契合行业发展趋势 [1][7][8][18] 财务表现 - 总营收102.4亿元 同比增长49% 去年同期68.8亿元 [1] - 毛利润6.8亿元 同比增长44% 毛利率6.7% [3] - 净利润1.4亿元 同比增长120% 净利率1.3% [3] - 经调整净利润1.6亿元 同比增长139% 经调整净利率1.6% [3] - 半年营收首次突破百亿 [7] 运营数据 - 年度活跃商家85万 年度活跃骑手114万 年度活跃消费者2477万 [5] - 配送订单量同比增长超50% [5] - 中高收入骑手人数同比增长65% 月收入破万元骑手人数同比增长107% [7] - 收件环节单量同比增长超150% [23]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面向商家的同城配送服务收入44.7亿元 同比增长55% [15] - 茶饮配送收入同比增长105% [15] - To-B非餐场景收入显著增长 [15] - 独享专送收入同比翻三倍 [23] 行业发展趋势 - 即时物流订单规模超480亿单 同比增长近15% [25] - 即时零售高峰期日订单超2亿单 [25] - 即时配送订单量持续增长 可能超过电商订单 [27] 第三方即时配送价值 - 为平台补充运力 承接抖音 美团 饿了么 京东等平台需求 [7][8][12] - 满足商家多渠道配送需求 帮助搭建私域平台 [10] - 提供非餐场景专业化配送解决方案 包括冷链 医药 家电数码等 [11] - 实现全链路协同 提供仓 干线 城配与即时配送一体化服务 [14] - 成为行业基础设施 类似水电煤 [18] 战略定位 - 独立第三方定位 不绑定商流平台 [7] - 中立性与配送能力获得战略优势 [7][8] - 横向扩展品类 纵向深耕运力 [15] - 运用AI+无人配送等技术提升服务能力 [15][23]
顺丰同城涨超3% 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近1.4倍 同城配送业务增长提速
智通财经· 2025-09-03 04:0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约102.36亿元 同比增长48.8% [1] - 上半年毛利约6.81亿元 同比增长43.8% [1] - 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约1.6亿元 同比增长139.0% [1] - 同城配送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50% [1] 业务增长 - 七夕节同城配送单量同比增长73% [1] - 最后一公里配送单量同比增长80% [1] - 全场景覆盖配送网络支持高峰期快速履约 [1] 行业地位与前景 - 公司为第三方即配龙头 [1] - 即配行业具备较强成长性 [1] - 业务进入加速增长期 [1] - 长期利润释放空间可观 [1]
外卖大战降温后,第三方即配价值加速显现
中金在线· 2025-07-30 09:19
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平台高峰日订单量突破2.5亿单 直逼传统电商快递业务规模[1] - 淘宝闪购连续两周末日订单量超9000万单 京东开设自营外卖店"七鲜小厨"[1] - 近3个月京东与阿里在外卖市场投入800亿元补贴 相当于全国上半年出海投资总额20%[6] 平台经营压力 - 高盛预测阿里外卖业务未来12个月亏损410亿元 京东亏损260亿元 美团EBIT利润下滑250亿元[6] - 平台烧钱补贴导致利润与现金流双重承压 用户对优惠敏感且忠诚度低[3][6] - 京东调整百亿补贴政策后上调配送费用 每单平均扣除金额增加0.3-0.5元[4] 商家经营挑战 - 商家面临平台抽佣 配送费承担与优惠补贴分摊三重挤压 利润空间受压缩[3][4] - 配送完全绑定平台导致商家灵活性受限 拒绝费用调整则面临订单流失风险[4] - 商家经营主导权不足 流量分配与优惠规则由平台控制 难以沉淀自有会员体系[4] 第三方即时配送价值 - 顺丰同城构建四大场景服务能力 针对非餐品类提供专业解决方案[11] - 第三方配送可缓解平台运力紧张与非餐时段资源闲置问题 降低单位成本[10] - 多元运力组合精准适配长距离 大重量等非标配送需求[11] 行业转型方向 - 头部品牌通过私域运营提升自主权 瑞幸私域日均订单达10万杯(占总杯量30%) 麦当劳会员系统贡献300亿美元销售额[8] - 淘宝闪购在广州加大非餐品类补贴 推动超30万非餐门店生意突破历史峰值[10] - 行业竞争从烧钱补贴转向满足多元即时需求 第三方配送助力平台聚焦流量运营与生态协同[12]
外卖内卷,私域深耕:第三方即配或成餐饮商家“博弈牌”
环球网· 2025-07-21 11:31
监管约谈与外卖大战背景 - 市场监管总局于7月18日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 要求规范促销行为并理性参与竞争 以构建多方共赢生态[1] - 约谈前外卖平台展开激烈补贴战 例如阿里和美团推出"满25减21""满25减20""满16减16"等大额无门槛券 淘宝闪购推出"满18减18"券 美团以"0元喝奶茶"反击[1] - 约谈后低门槛红包券、免费配送券及"0元茶饮券"基本消失 仅保留少量常规优惠活动[1] 订单量激增与市场表现 - 外卖大战推动日订单量显著增长 7月5日-6日淘宝闪购日订单超8000万单 美团单日订单突破1.2亿单 合计达2亿单[2] - 7月13日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超过1.5亿单 相当于全国每10人中有1人下单[2] - 茶饮品牌订单量大幅提升 奈雪的茶外卖订单破峰值达100万单 环比增长50% 蜜雪冰城单店柠檬水日销超1000单[4] - 中小商家订单量从日均50-80单增至200单 沪上阿姨等品牌出现门店爆单现象[4] 资本市场反应 - 港股新式茶饮板块在外卖大战后集体高开 7月7日古茗股价上涨2.17%至28.30港元 蜜雪集团涨0.74%至543.00港元[8] - 茶百道和奈雪的茶股价虽波动但整体维持高位[8] 商家成本与盈利压力 - 补贴成本由平台与商家共同承担 例如"15减13元"补贴中商家承担3.5元 而"25减21元"补贴中商家承担6元[8] - 连锁品牌通过集中采购维持薄利 但中小商家单品售价跌破成本价 陷入"越卖越亏"局面[8] - 餐饮行业客单价持续下滑 太二品牌人均消费降至75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 同店日均销售额同比下滑13.79%[10] 平台绑定与商家困境 - 平台未事先通知商家即发放补贴券 导致商家面临两难选择: 参与活动则亏损 不参与则流失客户[11] - 流量规则偏向头部商家 "零元购"券指定头部品牌爆款单品 平台优先展示有减免活动的商家[12] - 平台可能利用商家运营数据支持新品牌或自营品牌 例如分析热销单品和区域流量数据[12] 私域运营与第三方配送解决方案 - 瑞幸咖啡通过APP、社群和裂变工具构建私域流量 私域小程序成为最大订单来源 弱化对外卖平台的依赖[17] - 柠季通过引导公域流量转私域 单店日单从200单升至650单 私域社群新增用户30万[19] - 第三方即配平台如顺丰同城提供全场景配送解决方案 按单付费且流量中立 帮助商家掌握配送定价权[19] - 顺丰同城2024年活跃商家规模同比增长39% 新增KA合作门店超7500家[22]
即时零售自配成本持续高企,第三方即配以规模效应破局
即时零售行业现状 - 京东外卖日均订单量达2500万单 美团闪购2025年Q1订单同比增速超60% [1] - 即时零售日单量与电商快递单量差距持续缩小 即配物流体系面临结构性变革 [1] - 电商时代第三方快递支撑生态繁荣 顺丰中通成为千亿市值巨头 京东自建物流面临增长瓶颈和盈利压力 [1] 物流模式对比 - 即时零售存在平台自营与第三方即配两种物流模式 [1] - 平台自营配送单位订单履约成本显著高于传统物流模式 高峰运力紧张与非高峰资源闲置推高成本 [2] - 第三方即配通过跨平台跨场景运力调度实现高峰共享低谷复用 降低边际成本提升效率 [2] 第三方即配优势 - 美团外卖和饿了么自营物流履约闭环率持续下降 更多订单委托第三方即配服务 [2] - 第三方即配提供一站式多平台接入服务 帮助商家掌握话语权实现跨平台高效履约 [3] - 针对奢侈品医药等高需求场景 第三方即配能以经济成本提供精细化服务 [3] 商业模式创新 - 顺丰同城构建全需求全时段全距离服务网络 实现连续两年盈利 [4] - 通过C端个人订单和最后一公里配送提升订单密度 促进各方降本增效 [4] - 与各平台建立深度合作 提供全国范围高效运力支持 [4] 行业前景展望 - 商务部预测2030年即时零售规模将达2万亿元 即配市场或与电商快递平分秋色 [5] - 第三方即配不是替代自营物流 而是以互补构建多元生态 [5] - 即时零售赛道将催生千亿市值第三方即配巨头 进程刚刚开始 [5]
【e公司观察】第三方即配迎行业分水岭 精耕细作时期开启
证券时报网· 2025-06-16 12:39
行业格局分化 - 顺丰同城股价涨超11%创历史新高 成为行业内唯一实现规模与利润双增的企业 [1] - 达达启动私有化退市 与持续亏损和战略调整有关 [1] - 闪送首季收入9.6亿元 收入出现下滑 [1] - 即时配送行业呈现三种不同发展路径:达达深度绑定京东生态 闪送聚焦高端C端市场 顺丰同城坚持全场景多平台开放模式 [1] 公司发展路径 - 达达作为京东生态物流拼图 京东秒送收入逆势增长 但第三方属性不断弱化 [1] - 达达私有化后将整合京东供应链资源与末端网络 构建"仓储-拣货-配送"闭环 专注垂直服务模型 [2] - 顺丰同城连续两年盈利 2024年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至1.32亿元 "B+C+最后一公里"全场景服务形成护城河 [3] - 闪送"一对一急送"模式在奢侈品、急件等垂直领域具有潜力 [3]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即时配送订单量2030年预计突破千亿单 商超、医药、美妆等高附加值非餐场景增长强劲 [2] - 行业竞争格局从平台垄断转向多极化 流量分散化加深第三方即配需求 [3] - 达达退市标志粗放扩张时代终结 行业进入精耕细作时期 [4] - 外卖大战催生运力需求激增 滴滴、货拉拉等新势力入局将重塑市场格局 [4] - "直播+即时零售"推动第三方即配服务向多极流量生态适配 [4] 投资机会 - 第三方即配将超越物流功能 成为连接消费场景、驱动产业链升级的核心基础设施 [4] - 顺丰同城已掌握瑞幸咖啡、山姆会员商店、麦当劳等头部KA客户 将承担重要流量整合作用 [3] - 行业将构建更具韧性、普惠性与创新性的商业生态体系 [4]
外卖大战持续利好第三方即配,顺丰同城近期累计涨超33%
市场表现 - 顺丰同城股价自5月9日以来累计上涨超33%,市值升至98亿港元,5月13日单日成交额达3.5亿港元 [1] - 股价表现与"外卖大战"相关,反映出第三方即配平台的基础设施价值 [1] 业务增长 - "五一"期间全场景单量同比增长87%,商超百货单量激增177%,饮品单量增长106%,"最后一公里"配送单量同比增长102% [1] - 美团、阿里、京东等平台竞争加剧,推动第三方即配平台承接单量增长 [1] 行业趋势 - 头部连锁品牌倾向选择独立第三方即配平台,以确保服务稳定性并避免流量平台依赖 [2] - 瑞幸咖啡等品牌通过顺丰同城提供标准化配送服务,流量平台多极化发展强化第三方配送平台的市场价值 [2] - 顺丰同城已与麦当劳、肯德基、瑞幸咖啡、山姆会员店等知名品牌合作 [2] 机构观点 - 中金公司维持顺丰同城"跑赢行业"评级,预计外卖行业业务量增长或好于预期 [2] - 4月肯德基/麦当劳日均使用次数同比分别增长31%/30% [2] - 顺丰同城凭借精细化商圈网络运营和运力灵活性,有望持续获取KA商家订单增量 [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57.46亿元,同比增长27.1%,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161.8% [3] - 行业内唯一收入高增且连续盈利的第三方即配企业 [3] 行业地位 - 达达集团加速私有化退市,顺丰同城成为即时配送领域更重要的指标企业,有望吸引更多资本关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