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成式AI
icon
搜索文档
AI 生成广告素材,30天推向全球市场 | 创新场景
钛媒体APP· 2025-08-18 03:28
公司战略与市场洞察 - 公司于2025年初洞察海外零售市场中小商户对零门槛广告促销素材创作的迫切需求[1] - 生成式AI技术成熟度已能支撑该场景落地[1] - 在集团"AI加速创新"战略号召下决意以AI重塑竞争力[1] - 计划通过自助式广告素材创作服务将显示屏从"展示终端"升级为"创意引擎"[1] - 开辟订阅制AI增值服务的新盈利模式[1] 技术实施与解决方案 - 依托Amazon Bedrock统一API与Serverless架构快速集成多模态AI功能[1] - 采用无需管理基础设施的方式规避自研成本并显著缩短开发周期[1] - 引入Amazon Nova Canvas将图像编辑简化为自然语言交互[1] - 提供主体/背景替换、颜色调色板等易用功能[1] - 结合零售行业最佳实践库帮助商户生成高精度广告素材[1] - 亚马逊云科技专家团队从方案设计到集成落地全程支持[2] - 及时解决SDK请求超时等技术问题确保项目顺利上线[2] 项目成效与商业成果 - 在30天内完成"AI生成广告素材付费订阅功能"的从0到1技术落地与全球上线[3] - 创下产品快速上市纪录[3] - 奠定"硬件+AI增值服务"的商业变现模式[3] - 模型集成和测试周期压缩至数天[3] - 零售商户可在几分钟内生成原本需专业设计师数十分钟才能完成的广告素材[3] - AI模型内置有害内容过滤与数据使用透明机制满足欧美市场数据隐私要求[3] - 基于用户验证成果加速广告生成付费订阅服务落地[3] - 拓展"硬件+AI增值服务"的新盈利路径[3]
中国算力大会来袭,光模块三巨头领涨!20CM“大长腿”—— 双创龙头ETF(588330)盘中豪涨3.2%
新浪基金· 2025-08-18 03:14
市场表现 - 8月18日科创板与创业板大幅上涨 双创龙头ETF场内价格单日涨幅达3.26% [1] - 成分股中石头科技上涨超14% 润泽科技涨逾11% 光模块企业中际旭创涨逾11% 新易盛涨超7% 天孚通信涨逾6% [1] - 双创龙头ETF当日成交额达15.82亿元 盘中最高价0.701元 最低价0.67元 [2] 行业前景 - 中国生成式AI相关网络硬件支出预计从2023年65亿元增至2028年330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达38.5% [2] - AI设备需求爆发推动共封装光学技术应用 CPO技术在AI算力和数据中心领域需求旺盛 [3] - 8月22日至24日将举行中国算力大会 行业关注度持续提升 [2] 投资标的特征 - 双创龙头ETF跟踪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 从科创板和创业板选取50只战略新兴产业龙头公司 [4] - 投资范围覆盖新能源 半导体 医疗设备等热门主题 具高成长特性 [4] - 标的指数实行20%涨跌幅限制 投资门槛低于直接参与个股交易 [4] 市场观点 - 成长风格可能相对占优 高景气度板块仍是市场焦点 [3] - 建议关注反内卷 科技自主 创新药等景气度向好的方向 [3] - 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链自主可控重要性显著提升 [4]
东方证券:AI液冷国内产业链加速出海 共同促进产业链量利齐升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02:40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液冷技术从可选变为刚需 预计2026年全球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提升至30%左右 [1] - 生成式AI推动智算中心成为算力设施发展趋势 风冷技术难以满足高功耗芯片散热需求 [1] - 除英伟达外 谷歌、微软、Meta、华为、阿里等国内外云厂商均引入液冷技术方案 [1] - 预计2026年全球数据中心液冷市场空间约为688亿元 其中国内市场约为179亿元 [2] 产业链结构与价值分布 - 液冷产业链上游包括冷却塔、干冷器、冷水机组、水泵等一次侧部件和CDU、液冷板、Manifold、UQD等二次侧部件 [2] - 中游参与者包括第三方液冷解决方案供应商、服务器OEM/ODM厂商、数据中心技术设施建设商 [2] - 下游主要为服务器终端用户 [2] - CDU、Manifold、UQD、液冷板是液冷系统价值量核心部分 四大产品价值量占比超90% [2] 海外市场机遇与出海动力 - 英伟达GB200/300放量、云服务器厂商加快布局ASIC芯片及液冷技术 推动海外AI液冷需求较高增长 [3] - 海外液冷产业链相对封闭 需求快速提升下海外厂商产能扩张可能难以满足需求增长 [3] - 国内液冷产业链公司能力提升、海外云服务商降本需求推动国内液冷产业链公司加速出海 [3] 国内供应商发展路径 - 液冷系统供应商层级可分为系统总成供应商、核心部件供应商、细分部件供应商 [4] - 液冷市场目前以外资和台资为主 国内企业积极布局 [4] - 系统总成供应商护城河较高 部分能力较强的国内液冷厂商有望通过单品配套实现破圈 由部件供应商升级为系统供应商 [4]
生成式AI重塑手机市场!消费电子ETF上涨2.19%,歌尔股份上涨8.84%
搜狐财经· 2025-08-18 02:40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上证指数盘中上涨0.66% [1] - 通信 综合 计算机等板块涨幅靠前 房地产 银行跌幅居前 [1] - 消费电子ETF(159732 SZ)上涨2.19% [1] - 成分股歌尔股份上涨8.84% 领益智造上涨8.10% 恒玄科技上涨6.47% 和而泰上涨6.24% 水晶光电上涨5.51% [1] 行业趋势 - 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中将有1/3支持GenAI 全年出货量预计超过4亿部 [1] - 2024年GenAI智能手机占比为1/5 [1] - GenAI集成速度超预期 受技术进步及轻量级大语言模型发展推动 [1] - GenAI功能已成为高端机型标配 2025年开始向中端市场渗透 [1] - 生成式AI智能手机促进新一代智能终端更新换代 [2] - 2024年起国内外企业推出旗舰人工智能手机并宣布发展战略 [2] - 全球手机厂商纷纷切入人工智能手机赛道 [2] 公司战略 - 市场对端侧AI能力需求持续提升 [2] - AI功能初步落地于各手机厂商高端产品 [2] - 手机厂商人工智能战略部署与高端化路径紧密相连 [2] - AI能力将成为手机厂商迈向高端化的有效发力点 [2] 产品信息 - 消费电子ETF(159732)跟踪国证消费电子指数 [2] - 投资于50家业务涉及消费电子产业的A股上市公司 [2] - 行业主要分布于电子制造 光学光电子等主流板块 [2] - 场外联接基金A类018300 C类018301 [2]
台积电美国厂,开始挣钱了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18 00:42
台积电美国厂运营表现 - 台积电美国厂(TSMC Arizona)第二季税后纯益达42.32亿元,连续两季盈利并首次贡献母公司投资收益64.47亿元,占台积电总税后纯益1.62% [2] - P1厂量产4纳米晶圆月产能约3万片,已被苹果、AMD等客户预订一空,三季内实现盈利凸显美国制造步入正轨 [2][3] - P2厂已完成建设并计划明年第三季移机,将生产3纳米制程以更好反映客户价值 [2] 日本熊本厂运营对比 - 日本熊本JASM上半年净损45.2亿元,产能利用率仅约50%,主因成熟制程竞争激烈及车用/消费市场复苏缓慢 [3] - 熊本二厂扩产计划放缓,原定2027年生产的6纳米制程可能由台湾A14产能支援 [3] - 日本缺乏先进制程客户,尤其在车用智驾芯片领域已非日厂主导 [3] 美国扩张战略与技术布局 - 台积电计划投资1,650亿美元在美建厂,P3厂已破土动工,第四座厂将采用2nm和A16工艺 [6][7] - 美国厂目前仅能满足当地7%芯片需求,面临过度监管和检查等扩张障碍 [6] - 美国首座先进封装厂AP1计划2026年建设,将采用SoIC技术服务AMD MI350和苹果M系列芯片 [7] 先进封装产能紧张 - 全台先进封装产能因AI芯片需求爆发而满载,台积电嘉义厂延后至第四季装机加剧CoWoS产能瓶颈 [9] - 英伟达占据台积电超50% CoWoS产能,AMD、博通等客户争抢剩余产能 [10] - 中国转单涌入及台积电外包OS步骤导致封测行业产能全面吃紧 [9][10] 财务与市场表现 - 台积电第二季合并营收9,337.9亿元,税后纯益3,982.7亿元(年增60.7%),毛利率58.6%创历史新高 [4] - 美国客户贡献超90%高毛利订单,关税豁免政策带动台股股价上扬 [4] - 市场传闻2纳米制程可能优先在美国落地,但南科管理局未予证实 [4] 人才与产能调配争议 - 竹科/南科工程师大量调派美国导致台湾产线人力短缺,6月三条12吋产线停摆4天损失23亿元订单 [4] - 股民担忧人才与资本持续流向美国可能导致台湾研发进度落后一年半 [4]
腾讯研究院AI速递 20250818
腾讯研究院· 2025-08-17 16:01
谷歌开源Gemma 3 270M - 谷歌发布轻量级模型Gemma 3 270M,参数规模2.7亿(嵌入参数1.7亿,Transformer模块1亿),下载体积仅241MB [1] - 模型在Pixel 9 Pro手机上25次对话仅耗电0.75%,INT4量化后适配资源受限设备 [1] - IFEval基准测试表现超越Qwen 2.5同级模型,下载量突破两亿次,支持任务微调 [1] Meta开源DINOv3视觉模型 - DINOv3采用自监督学习,在密集预测任务中超越弱监督模型,参数规模达70亿,训练数据17亿张图像 [2] - 创新技术包括Gram Anchoring策略和旋转位置编码(RoPE),提供ViT-B/ViT-L等系列模型 [2] - 商业许可开源,已应用于卫星图像分析和环境监测领域 [2] 腾讯混元3D世界模型Lite版 - 显存需求降至17GB以下,消费级显卡可运行,显存占用减少35% [3] - 动态FP8量化和SageAttention技术使推理速度提升3倍,精度损失小于1% [3] - 支持单文本/图片输入生成可漫游3D世界,可导出Mesh文件接入游戏引擎 [3] 昆仑万维音乐模型Mureka V7.5 - 一周内发布六款模型覆盖视频生成、AI音乐等热点领域 [4] - Mureka V7.5优化ASR技术提升中文歌曲音色与咬字,超越国外顶尖音乐模型 [4] - 同期推出MoE-TTS框架,通过自然语言控制语音特征,开源条件下超越闭源产品 [4] GPT-5编程提示技巧 - 指令需避免冲突与含糊,过分强硬措辞可能适得其反 [5] - 复杂任务用高推理力度,类XML语法可结构化规则 [6] - 零到一任务需先规划评判标准,控制Agent工具预算与查找节奏 [6] 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 首日赛事包括1500米长跑(宇树机器人夺冠)、5V5足球等,蓝队1号球员完成3次进球 [7] - 现场解说聚焦AI技术,出现机器人集体摔倒等"鬼畜"场面 [7] DeepMind Genie 3世界模型 - 结合Veo 2和Genie 2,每秒生成24帧720p画面,支持单文本创建互动世界 [8] - 具备1分钟视觉记忆能力,物理规律表现随数据规模提升 [8] - 被视为AGI重要路径,可解决机器人训练数据瓶颈 [8] OpenAI战略动向 - 计划斥资数万亿建设数据中心,暗示未来AI可能担任CEO [9] - 与Jony Ive合作开发AI硬件,承认人类创作内容价值将上升 [9] - 认为当前AI泡沫类似互联网泡沫,但技术革命影响占比将达10%-20% [9] AGI发展观点 - AGI定义细化多维能力集合,评测基准需转向应用价值评估 [10] - 模型已在IMO/ICPC等竞赛展现推理能力,编程教育需结合AI辅助 [10][11] Agent市场展望 - AI市场将分基础模型、工具链、应用型Agent三赛道,后者机会最大 [12] - Agent将重构生产力曲线,未来按业务成果定价,长尾型公司大量涌现 [12]
“智汇丝路·融通四海”,第六届“一带一路”出版合作经验交流会举办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7 05:58
行业动态 - 第六届"一带一路"出版合作经验交流会在广州举办 主题为"智汇丝路·融通四海:创新驱动'一带一路'出版协同发展" 吸引全国近300位出版发行界 科技企业代表及海外出版人参与[1] - 交流会同步公布第六届"一带一路"出版合作典型案例征集与国际化人才遴选活动结果[1] 国际合作成果 - 自2013年以来 中国出版界翻译3000余种中国经典著作 与50多个国家出版社共建选题库 推出1200余种合作图书 促成1 8万项版权贸易[3] - 埃及希克迈特文化产业集团翻译出版超700本中阿互译图书 推广几十位中国作家作品 与100余家中国机构建立合作关系[10] 企业创新实践 - 中国出版集团推动《习近平扶贫故事》对外译介 深化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 开发"荀子""思瓜""格物"等大语言模型项目以延伸出版产业链[5] - 广东省出版集团实施"南粤互译计划" 组建"海丝书香同盟" 运用生成式AI和区块链技术建立可信知识服务平台 开发沉浸式阅读产品[7][8] 技术发展趋势 - 全球AI论文发表量从2004年3 6万篇增至2024年48 6万篇 中国在AI论文数量 生成式AI专利影响力方面领先全球[12] - 专家建议利用AI翻译 多媒体电子书等工具拓展数字渠道 构建跨境版权保护协同网络应对盗版挑战[15] 国际合作建议 - 提议共建中阿联合数字出版平台 设立翻译与数字化支持基金 创立"一带一路出版与文化学院"[10] - 强调中外学者合编导读 培养复合型人才 实现从语言转换到文化共鸣的跃升[14][15]
迈富时(02556.HK):国内营销及销售SAAS龙头 AGENT商业化先锋
格隆汇· 2025-08-17 05:29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9年,聚焦企业营销与销售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客户涵盖零售消费、汽车、金融、医药大健康、企服、跨境电商等行业,现已成长为全球领先的AI SaaS智能营销云平台 [1] - 2025年提出三大发展战略:全面打造AI-Agentforce智能体中台、外延式并购完善产品生态体系、布局全球化市场,业务增长有望加速 [1] 行业市场 - 2025年中国营销及销售SaaS解决方案市场达463亿元,预计2026、2027年分别同比增长29%、25%,国内市场格局较分散,公司份额领先 [1] - 2025年中国营销及销售Agent市场约为1,398亿元,展望2028年有望突破万亿元,公司在Agent方面积极布局 [1] - Hubspot、Salesforce借助AI创新实现经营效率和客户粘性提升,公司推出AI-Agentforce智能体中台对标海外竞品 [1] 产品与客户 - T云为模块化营销SaaS产品,满足中小客户营销获客需求,2024年T云客户增长至近2.6万家,订阅客户留存率、收入留存率分别为73%、88% [2] - 珍客主要提供CRM与数据分析,面向垂直行业大型企业,2024年珍客客户增长至近783家,订阅客户留存率、收入留存率分别为95%、124% [2] - 面对垂直行业大客户,公司提供标准化Agent模块,同时也销售AI-Agentforce中台,提供"标准中台+定制实施"的服务 [2] 财务与增长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23.55/30.85/40.62亿元,归母净利润0.96/2.07/3.54亿元 [2] - 对应PS分别为5.3/4.1/3.1倍 [2]
研判2025!中国关系型数据库行业市场规模、产品数量、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仍占据市场主流地位,公有云关系型数据库发展迅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7 01:02
关系型数据库概述 - 关系型数据库使用关系模型组织数据,以行和列的形式存储,便于用户理解,由二维表及其关系组成数据组织 [1][2] - 根据应用场景可分为事务型(OLTP)、分析型(OLAP)、混合型(HTAP),其中事务型为主流 [2] - 相比其他数据库具有数据一致性、SQL查询灵活性、良好可扩展性和备份恢复机制等优势 [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数据库总市场规模596.16亿元(+14%),其中关系型数据库达299.8亿元(+12%),占50.3% [6][8] - 公有云部署占比65.1%(195.1亿元),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本地部署占比34.9%,金融等领域偏好私有云 [10] - 预计2029年关系型数据库市场规模将超750亿元,受国产化、AI应用和数字经济驱动 [21] 产品与竞争格局 - 全球数据库产品715款中关系型占228款(31.9%),中国164款中关系型占96款(58.5%),市场集中度提升 [12][14] - 公有云市场CR5达85%,阿里云、腾讯云主导;本地部署CR5为52.1%,华为、达梦等本土厂商与Oracle等国际厂商竞争 [18][19] - 国内参与者包括传统厂商、初创企业、云厂商和跨界厂商四类,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18] 技术发展趋势 - 云原生数据库持续深化资源解耦、池化和无服务器化,提升资源利用率 [21] - 集成向量引擎和多模态数据管理成为技术重点,强化对大模型和生成式AI的支撑 [21] - 国产化替代加速,分布式改造和AI融合推动产品能力提升 [8][21]
英伟达的市值上限在哪里?|财经峰评
钛媒体APP· 2025-08-17 00:57
英伟达市值突破与行业地位 - 英伟达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公司 当前市值达4 4万亿美元 华尔街58位分析师给予"买入"评级 平均目标价指向5 2万亿美元市值 [2] - 公司市值爆发源于AI芯片垄断地位 其GPU和CUDA平台是OpenAI Meta Google等巨头的唯一选择 过去三年股价上涨20倍 前瞻市盈率仅38倍 毛利率高达75% 超越苹果(45%)和微软(68%) [3] - 生成式AI时代硬件代表公司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 软件代表OpenAI一级市场估值达5000亿美元 若IPO可能达到万亿美元量级 [4] 科技公司市值历史规律 - PC互联网时代硬件龙头英特尔市值巅峰5000亿美元 软件龙头微软6000亿美元(2000年) 移动互联网时代硬件代表苹果2万亿美元 软件代表亚马逊1 7万亿美元(2020年) [4] - 硬件公司转型升级难度大于软件 英特尔1999年市值突破5000亿美元后长期停滞 当前市值仅1000亿美元出头 [5] - 宁德时代案例显示 净利润从50亿元增至500亿元但市值保持1万亿元 反映资本市场对高成长公司提前透支估值的特点 [7] 英伟达未来增长潜力 - 当前科技巨头AI基础设施投资达4000亿美元 推动英伟达业绩增长 但市场担忧AI军备竞赛难持续 硬件估值或面临压力 [9] - 生成式AI软件龙头OpenAI当前营收仅百亿美元 按Palantir估值比照约1万亿美元 硬件龙头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需等待软件端发展 [10] - 智能驾驶(10万亿美元)和具身智能(20万亿美元)是更大市场机会 英伟达布局这两大领域可能成为突破市值天花板的关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