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

搜索文档
从一个纸杯到轴承机械循环发展,碳博会展示前沿绿色实践
新京报· 2025-06-06 11:47
碳博会概述 - 第三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展示全生命周期循环模式 涵盖绿色设计、生产、回收和利用 最大化资源效率并减少环境污染 [1] - 活动包含主题展览、论坛和贸易对接三大板块 聚焦碳中和路径 四大平行论坛涉及碳双控体系、循环经济、绿色出海和能源转型 [1] 循环经济实践 - 上海市发布《2025年循环经济案例集》 分类为全生命周期、源头减量和循环再利用案例 体现企业从合规转向主动创值 [1] - 案例覆盖航运、交通、化工等领域 展现循环经济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统一 [1] 绿色出海趋势 - 绿色转型成为企业国际竞争核心引擎 需突破贸易壁垒并推动产业链低碳化 [2] - 专家指出绿色方案驱动全球贸易可持续发展 中国企业出海需强化可持续实践 [2]
荣晟环保: 浙江荣晟环保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变更部分可转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6 09:47
募集资金变更概述 - 原项目"生物质锅炉项目"变更为"热电联产节能降碳智能化改造项目",涉及变更募集资金9,568.30万元,占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16.61% [1][2] - 新项目投资总额预计17,783万元,计划2026年7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1] - 变更事项已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尚需股东大会及债券持有人会议批准 [3] 原项目情况 - 原项目计划投资15,000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10,000万元建设150t/h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及配套系统 [4] - 截至公告日仅投入989.60万元(进度9.9%),主要用于购置建设用地,未开始施工建设 [4] - 原项目理论年减排二氧化碳26.83万吨,但燃料依赖生物质资源(如秸秆、木屑) [5] 变更原因 - 公司需处理造纸固废(纸渣、污泥)逐年递增,现有燃煤锅炉掺烧方式影响设备寿命且存在安全隐患 [5] - 新项目采用固废锅炉可处理混合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废料),减少对生物质资源的依赖 [5] - 作为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北片区热源点,新项目将提升供热能力并实现能源梯级利用 [5][7] 新项目详情 - 建设1台13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固废锅炉及配套系统,年处置固废21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22.70万吨 [6] - 项目年节标煤量约89,145吨,供热量增加至163万吨/年,燃料来源为公司及周边企业固废 [6][8] - 采用高温高压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技术成熟且符合国家"双碳"政策,已与新增用户签订供热协议 [6][7] 项目影响 - 新项目通过余热发电和集中供热实现资源无害化利用,提升开发区基础设施竞争力 [7] - 公司拥有锅炉供汽技术积累,设备工艺可靠性有保障,厂址位于公司西北侧空地便于资源整合 [8] - 变更后燃料来源更具可持续性,但需注意燃料理化特性差异对锅炉运行的适应性优化 [9] 审批进展 - 新项目已完成备案(项目代码:2307-330482-04-02-580771),采用高温高压参数机组符合能源设备更新要求 [6][11] - 保荐人对变更事项无异议,认为程序符合监管规定 [12][13]
碳博会聚焦循环经济:让绿色技术成为产业增长的核心动能
南方都市报· 2025-06-06 06:22
碳博会概况 - 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于6月5日至7日举办,吸引15个国家和地区的逾300家企业参展 [1] - 上海市政府强调绿色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1] - 上海市杨浦区加速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预计2030年产业规模达500亿元 [1] 行业合作与技术创新 -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建议中国企业以技术创新和标准升级应对"碳足迹壁垒" [1] - 上海技术交易所、欧冶云商、上海易迪尔三方签约合作开展CBAM申报及测算业务,助力中国企业应对国际贸易碳管理挑战 [1] - 《循环利用产品降碳评定与标识应用要求》发布,填补国内循环产品降碳标准空白 [2] 循环经济与市场发展 - 产学研界代表讨论绿色技术与循环经济,认为需通过政策引导、技术突破、市场机制创新推动规模化发展 [2] - 宜家中国通过可持续主题活动激发年轻一代参与循环经济,例如联动高校推出环保艺术展 [2] - 行业需通过消费者心智塑造推动循环经济从小众理念普及为大众行动 [2]
我国DaaS行业首场六五环境日主题论坛在深举行
证券日报网· 2025-06-06 06:13
论坛背景与主题 - 我国DaaS行业首场六五环境日主题论坛在深圳国际金融科技城举行,主题为"全绿以赴—以科技创新赋能可持续发展" [1] - 论坛聚焦绿色低碳经济、低碳产业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展现产业创新实践成果 [1] - 由凌雄科技联合中国中小企业协会DaaS服务专业委员会、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等多家单位共同主办 [1] DaaS行业与循环经济 - DaaS模式从诞生之初就带有"循环经济"基因,通过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再制造技术、数字化运营减少IT资源闲置与浪费 [1] - 凌雄科技作为DaaS行业实践者,通过设备循环使用和低碳化服务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 [1] - 当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处于关键转型期,"双碳"目标促使企业将绿色发展从"选择题"变为"必答题" [2] 凌雄科技的实践与行业意义 - 凌雄科技创新的DaaS模式使IT设备在全生命周期中持续创造价值,实现商业模式突破 [2] - 该模式生动诠释"资源有限、循环无限"理念,但企业高质量发展仍需在技术创新、标准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 [2] - 绿色发展需要全社会协同,而非企业单独行动 [2]
2025-2031年粗甘油行业全产业结构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6-06 02:53
行业现状概览 - 2024年粗甘油产能达108.8万吨,产量42.25万吨,预计2025年产能突破110万吨,产量超50万吨,显示显著增长 [3] - 下游应用领域快速扩展,医药、化妆品、食品及新能源等领域需求激增,推动市场规模扩大 [3] - 2024年粗甘油市场规模47.9亿元人民币,预计2025年跃升至72.86亿元,同比增长52.1% [3]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主要依赖天然油脂(棕榈油、大豆油、废弃油脂)供应及生物柴油生产过程 [5] - 通过复杂化学反应生成粗甘油,精炼后应用于环氧氯丙烷、表面活性剂、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5] - 生物柴油应用范围拓宽至清洁供暖、航空航运及交通领域,提升粗甘油需求量 [5]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低集中度、高分散化"特点,外资巨头占据高端市场,本土企业集中中低端市场面临价格竞争 [6] - 头部企业通过纵向整合和技术升级增强竞争力,中小企业需寻找差异化路径专注细分市场 [6] - 未来发展方向注重提纯技术创新、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及可持续生产模式探索 [6] 行业发展趋势 - 粗甘油是连接生物能源与化工产业链的关键纽带,发展前景广阔 [6] - 需密切关注政策导向、市场需求变化及技术创新动态,把握历史机遇 [6] - 加强国际合作吸收国外先进经验技术,提升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 [6] 研究框架覆盖范围 - 行业经营情况分析包括经营效益、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及发展能力 [7] - 经济指标分析涵盖不同规模、性质及地区企业2019-2024年数据 [7] - 供需平衡分析包括全国及各地区供给需求情况、产销率及运营状况 [7] - 市场环境分析涉及政策、经济、社会需求及技术环境 [8][9] - 区域市场分析覆盖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及西北地区 [14] - 竞争分析包括集中度、竞争程度、产业集群及品牌竞争 [12][14] - 领先企业竞争力分析涵盖多家企业案例 [13][14] - 2025-2031年趋势预测包括市场潜力、规模预测、应用趋势及供需平衡 [15]
一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绿色密码
广西日报· 2025-06-06 02:17
产业园概况 - 广西投资集团北海临港循环经济产业园是首个由广西本土企业自主投资、建设、运营的临港型铝产业链集群 以创新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循环经济发展 [1] 能源基础设施 - 广投北海电厂二期两台660兆瓦超超临界发电机组于2024年一季度投产 能耗和环保排放指标达全国领先水平 [3] - 四台机组(含一期两台320兆瓦机组)年发电量达100亿千瓦时 每年为绿色生态铝项目提供340万吨蒸汽 [3] - 采用"发电+供热"双轨供能模式 两台机组同时供热量达1980吨/小时 为广西单机供热能力最强机组 [4] - 建成28公里供热管网 基本覆盖整个铁山港工业区 为园区热用户提供稳定热能 [8] 智能化与技术创新 - 圆形煤场实现全自动化无人值守 通过智慧煤场系统使取煤效率提升30%以上 [3][4] - 应用大数据分析、AI、数字孪生和三维可视化技术 实现设备运维、煤场管理和生产调度全流程智能数字化 [4] - 创新研发烟气余热回收技术 累计获得35项专利 将余热通过供热管网输送至周边企业 [4] - 绿色生态铝项目重点研发巡检机器人、爬壁机器人和机器人电子皮肤智能装备 投产后自动化率将达90%以上 [5][6] 循环经济模式 - 每年将铁山港区造纸企业3万吨造纸副产品"白泥"用于烟气脱硫 年节约成本200万元 [5] - 打造"上一环节废料即下一环节原料"的全流程闭环模式 包括赤泥综合利用和金属镓回收等配套项目 [6] - 实现"矿—港—厂"全程无缝衔接 铝土矿通过传送栈道直抵300米外的氧化铝工厂 [2] 物流体系构建 - 20万吨散货码头于5月25日试运行 6月正式投入使用 较传统运输模式大幅缩短距离并节省成本 [2][7] - 依托铁山港铁路货运主站(距码头10公里)和平陆运河 形成"公铁海河"多式联运立体物流网络 [7] - 全自动化智能化港口实现卸船、皮带运输等环节远程"一键完成"操作 [7] 经济效益与产业影响 - 北海绿色生态铝一期项目预计2024年三季度投产 可实现年产值约271亿元 带动约8000个就业岗位 [8] - 广投北海电厂实现年产值35亿元 带动就业约1000个 带动铁山港工业园区年产值超15亿元 [8] - 广西新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每月用蒸汽1.3万吨 相比自建设备大幅节省维护成本 2025年计划将年产能从15万吨提升至22万吨 [5] - 项目助力构建全铝产业链(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精深加工—铝基新材料)与能源及港口智慧物流的协同耦合 [6]
杨浦新算法 科技再循环 双碳科技与循环经济协同创新活动成功举办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06 02:01
活动概况 - 活动主题为"杨浦新算法,科技再循环——双碳科技与循环经济协同创新",由杨浦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技术交易所主办、弗碳能源承办,吸引产学研界200余位代表参与 [1] - 杨浦区计划2030年绿色低碳产业规模达500亿元,正加速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转型 [1] 主题演讲 - 兴业银行鲁政委分析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建议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标准升级应对"碳足迹壁垒" [1] - 叶宽博士强调地方政府需通过因地制宜政策设计推动区域绿色转型 [2] - 汉高粘合剂技术分享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经验,提出将环保理念融入企业战略与运营 [2] - 上海技术交易所提出构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城市应用"全链条生态,推动低碳城市建设 [2] 签约合作 - 杨浦区与福建三明市沙县区达成双碳合作,结合生态资源与科技创新能力实现跨区域协同 [2] - 上海技术交易所联合欧冶云商、易迪尔信息开展CBAM申报及测算业务合作,助力企业应对国际贸易碳管理挑战 [3] 政策与平台发布 - 《杨浦区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2025-2030)》发布,明确未来五年转型路线图 [3] - "杨浦绿色低碳产业创新培育平台"成立,聚焦技术孵化与产业协同 [3] - 上海技术交易所推出"绿色技术专利池"和"绿色技术快检评估产品",加速技术市场化 [3] 技术创新成果 - 远景科技发布碳足迹AI管理平台,整合能源流与碳排流数据实现智能管理 [3] - 《循环利用产品降碳评定与标识应用要求》发布,填补国内循环产品降碳标准空白 [4] 圆桌讨论 - 产学研界探讨绿色技术与循环经济结合路径,提出需政策引导、技术突破与市场机制创新协同推动规模化发展 [5]
合成生物学周报:华东师大实现聚砜塑料低能耗升级回收,山东支持中碳和聚乳酸纤维项目
华安证券· 2025-06-06 01: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安证券化工团队《合成生物学周报》面向一、二级市场,汇总合成生物学企业信息 目前生命科学前沿研究活跃,生物技术融入经济社会,国家印发规划,生物经济万亿赛道将现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1 二级市场表现 - 本周(2025/05/26 - 2025/05/30)合成生物学领域个股整体涨1.13%,排名第5 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涨1.13个百分点至1510.67,跑赢上证综指1.16个百分点、创业板指2.53个百分点 [6][20] - 涨幅前五公司为苑东生物(+19%)、金字火腿(+10%)、浙江医药(+10%)、康弘药业(+8%)、亿帆医药(+7%) [22] - 跌幅前六公司为新日恒力(-8%)、亚香股份(-7%)、山东赫达(-7%)、爱博医疗(-5%)、东方盛虹(-4%)、华峰化学(-4%) [23] 1.2 公司业务进展 - 国内璞然维与农科院合作构建菌丝体皮革技术体系,预计研发周期缩短超30%,未来三年推动万米级商业化应用 [26] - 安琪酵母拟投2.3亿攻关无血清细胞培养基核心技术,推动向综合生物技术供应商转型 [26] - 象生科技上海产品总部揭牌,助力生物基产业链发展,年销售目标2500万元 [27][29] - 国外道达尔能源科碧恩与ERT合作拓展美国可堆肥餐具市场 [29] - 阿联酋生物技术公司与苏尔寿合作建中东首个世界级PLA工厂,总投资超9000万美元,2025年Q4开工、2028年初投产 [29] 1.3 行业融资跟踪 - 2025年以来近百家合成生物学企业完成新融资 [36] - 5月29日浩博医药完成5000万美元B+轮融资,用于推进反义寡核苷酸药物临床开发 [37] - 5月27日瑞士GlycoEra完成1.3亿美元B轮融资,推进蛋白降解剂临床开发 [37] - 肆芃科技、利德健康、聚源生物等多家公司近日完成不同轮次融资 [39][40] 1.4 公司研发方向 - 国内复宏汉霖HLX22获欧盟孤儿药资格,成全球首个美欧双认证胃癌疗法 [42] - 麦得发生物医用级PHA微球完成CMDE主文档备案,为高端医用材料体系建设打基础 [42] - 国外Bioneer开发100 kb长链DNA合成技术 [43] - Futerro与Galactic合作建一体化PLA装置,总投资5亿欧元,年产能7.5万吨 [43][44] 1.5 行业科研动态 - 研究证明核糖体可合成含环状结构新型生物聚合物,拓展合成非标准骨架能力 [45] - 利用OrthoRep系统实现氨酰tRNA合成酶定向进化,为遗传密码扩展开辟新路径 [45] - 构建合成磷黑色素工程菌平台,可协同治理含金属塑料废弃物 [45] 2 周度公司研究: NOMY——专注可持续副产物再利用的真菌蛋白技术先锋 - NoMy成立于2020年,用丝状真菌发酵技术将副产物转化为真菌蛋白,应用于食品与饲料市场 [48] - 2025年5月26日完成125万欧元股权融资,用于技术商业化落地 [49] - 2024年1月在日本设子公司,与当地企业合作探索副产物转化商业可行性 [53] 3 重点事件分析: 中科院于涛团队实现丙酮电–生物协同转化新突破 - 中科院于涛团队提出电 - 生物协同催化体系,将丙酮上循环为高附加值天然产物 [54][57] - 该体系以异丙醇为电子载体,电催化效率高,生物发酵灵活可控,具工业转化前景 [57][58]
欧盟经济面临复杂挑战
经济日报· 2025-06-05 22:00
经济增长预测 - 2025年欧盟实际GDP增长率从2024年秋季预测的1.5%下调至1.1%,欧元区从1.3%下调至0.9% [1] - 2026年欧盟经济增长率预计为1.5%,欧元区为1.4%,显示中长期复苏预期 [1] - 德国2025年经济增长率为零,法国增长0.6%,意大利增长0.7%,奥地利萎缩0.3%,区域分化明显 [2] - 马耳他增长4.1%,丹麦增长3.6%,爱尔兰增长3.4%,部分成员国表现亮眼 [2] 外部挑战 - 全球贸易前景趋弱,美国加征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对欧盟出口导向型经济构成威胁 [1] - 地缘政治风险(如俄乌冲突长期化)引发能源危机、难民潮和武器流入风险,削弱经济信心和投资活动 [1] - 全球供应链持续受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能源价格波动及保护主义抬头冲击 [1] 经济结构性问题 - 德国制造业和出口持续疲软,拖累欧元区整体表现 [2] - 法国和意大利高财政赤字限制经济刺激能力,影响复苏 [3] - 欧盟绿色转型和数字化转型面临资金不足及成员国政策协调分歧 [3] 政策应对 - 欧洲央行连续7次降息,预计9月再降息25个基点以应对通胀放缓和经济疲软 [3] - 欧元区通胀率接近2%目标,核心通胀率(不包括能源和食品)维持在2.7% [3] - 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对财政赤字和债务水平设限,部分国家难以实施有效刺激 [3] - 欧委会提出中期预算改革方案,重点推进绿色经济和数字化转型 [4] - 循环经济行动计划等倡议依赖成员国执行力和资金支持 [4] - 劳动力市场改革和教育投资被视为提升长期增长潜力的关键 [4] 未来展望 - 欧盟经济仍具备韧性,需保持政策灵活性并推动结构性改革 [4] - 成员国合作和政策协调是实现稳健复苏的关键 [4]
宁德时代(03750.HK):宁德时代港股上市 双资本平台助力全球新能源龙头再攀高峰
格隆汇· 2025-06-05 17:27
锂电龙头地位与市场表现 - 宁德时代自2017年起蝉联全球动力锂电池行业龙头地位,2024年动力电池装机量达339.3GWh,市占率提升至37.9% [1] - 公司在电芯这一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展现出卓越能力,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和强大的市场影响力 [1] - 积极拓展全球市场,稳步推进全球产能建设 [1] 产业链一体化布局 - 通过自建、参股、合资等方式全面布局锂电产业链,掌控原材料供应话语权 [1] - 在矿产资源端投资锂等关键资源,在电池材料端合作布局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等关键材料 [1] - 依托邦普一体化园区打造循环经济,实现原材料、制造、运营、回收全产业链商业模式创新 [1] 研发投入与产品创新 - 研发费用率保持在5%左右,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投入达48.14亿元 [1] - 持续推出麒麟电池、天恒储能系统、PU100储能产品等,在性能、安全性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1] 财务与估值预期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09亿元、5709亿元、6769亿元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预计为558亿元、731亿元、873亿元 [1] - 基于DCF模型给予宁德时代(3750 HK)目标价382港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