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盾安环境(002011.SZ):拟50亿元投建“盾安环境智能智造总部基地”项目
格隆汇APP· 2025-09-10 12:21
项目投资 - 公司计划使用自有及自筹资金投资建设"盾安环境智能智造总部基地"项目 [1] - 项目计划总投资额约50亿元人民币 将根据实施进度分期投入 [1] 业务布局 - 项目将建设制冷核心零部件及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核心部件研发、制造、销售基地及相关配套设施 [1] - 项目位于浙江省诸暨市 由公司与诸暨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及诸暨市新城投资开发集团共同签署合作协议 [1] 公司治理 - 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于2025年9月10日审议通过了《关于拟签署项目投资协议的议案》 [1]
盾安环境:拟50亿投建智能智造总部基地项目
新浪财经· 2025-09-10 12:14
投资计划 - 公司拟投资建设盾安环境智能智造总部基地项目 计划总投资约50亿元[1] - 投资分两期投入 用于制冷及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核心部件研发[1] - 项目资金为自有及自筹资金[1] 项目审批 - 投资事项已经董事会审议通过 尚需提交股东会审议[1] - 本次投资不构成关联交易及重大资产重组[1] 战略影响 - 项目将扩大公司产能并提升竞争力[1] - 预计项目投产后将对公司长期经营产生积极影响[1]
20年深耕卫浴毛巾架,艾芬达:从赣北走向全球,“隐形冠军”上市加码智能制造
市值风云· 2025-09-10 10:11
公司概况 - 公司为江西艾芬达暖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码301575 SZ 是江西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主营产品为卫浴毛巾架和暖通零配件[3] - 公司成立于2005年 专注暖通产品领域20年 是欧洲暖通市场卫浴烘干架产品主要供应商之一[4][5] 产品与技术 - 卫浴毛巾架属于新型散热器产品 具备智能联网 精准控温 语音控制 APP远程控制等功能 主要消费市场在欧美发达地区[6][7] - 公司拥有多项核心制造技术 包括全自动冲孔翻边技术 网带式钎焊技术 全自动液压扩管技术等 冲孔精度达0 005mm 孔间距精度达0 02mm[16][17] - 作为《电热毛巾架》团体标准起草及主要牵头修订单位 产品质量 技术 性能参数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7]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营收10 5亿元 扣非净利润1 3亿元 报告期内2022 2024年营收CAGR为17 4% 扣非净利润CAGR为19 9%[10] - 2024年卫浴毛巾架收入5 92亿元 占比56 68% 毛利占比61% 暖通零配件收入3 91亿元 占比37 47%[11] - 预计2025年1 9月营收同比增长10 7% 16%至8 25 8 65亿元 扣非净利润增长11% 18 1%至0 94 1亿元[12][13] - 毛利率稳定在25% 27% 直接材料占营业成本66% 具备向下游转移成本能力[18] 市场与客户 - 境外营收占比超90% 其中英国销售收入占比超60%[9] - 欧洲五国英国 法国 德国 波兰 西班牙存量住房达1 493亿套 公司产品销量仅占存量住房0 73% 占房屋交易量14 5% 市场空间巨大[14] - 全球卫浴毛巾架市场规模2020年7 7亿美元 预计2031年达15 3亿美元[14] - 客户包括翠丰集团 沃斯利 欧倍德 Kartell UK等欧洲知名建材 卫浴 暖通产品批发商 零售商 品牌商[21] 产能与募投项目 - 2024年卫浴毛巾架产能210万套 产量216 4万套 产能利用率103 05% 暖通零配件产能1000万套 产量905 75万套 产能利用率90 58%[26] - 拟募资6 6亿元 用于年产130万套毛巾架自动化生产线技改升级项目2 61亿元 年产100万套毛巾架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3 53亿元 补充流动资金0 5亿元[23][24] - 产能扩张旨在巩固境外市场 满足国内及新兴市场需求 国内城镇化进程及新兴市场基建投入为行业提供增长空间[26]
艾可蓝(300816) - 300816艾可蓝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0
2025-09-10 09:46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资重点集中在绿色和智慧两个核心主题 [2] - 绿色环保领域:开发绿色燃料内燃机后处理催化剂、国七标准高性能催化剂,推广混合动力后处理系统,拓展船舶环保与新能源业务(船用燃烧器、碳捕集系统、氨氢发动机后处理系统) [2][3] - 绿色能源领域:优化铂碳催化剂、PEM电解水催化剂性能,拓展应用场景,推进甲醇重整制氢技术示范项目落地 [2][3] - 智慧领域:开发智算一体机及算力集群管理平台,提升AI垂直化服务能力 [2] - 产学研合作: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及高校合作突破关键技术难题 [2][6] 可持续发展与ESG - 环境保护: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绿电使用占比达20.38% [3] - 社会责任:为困难职工、残疾人提供就业,建立帮扶机制(大病补贴、住院慰问、生日慰问) [3] - ESG规划:严格按监管要求披露ESG信息,坚持绿色发展路线 [3][4] - 目标:5-10年内成为国际环保领军企业,实现"有'艾',天可以更蓝"愿景 [3][4] 业务增长动力 - 绿色智慧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推进新业务布局 [5] - 环保技术:巩固轻型柴油机后处理市场地位,拓展中重型柴油机及非道路机械市场 [5] - 新能源业务:布局电动船舶和甲醇动力船舶,完成船用电池包开发认证 [5] - 氢能产业链:优化燃料电池催化剂性能,降低成本,推进甲醇制氢技术落地 [5] - 市场拓展:依托国家政策,扩大下游应用领域,完善产业链 [4][5] 风险管理 - 外汇风险:根据汇率波动调整资金安排 [6] - 管理风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内控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 [5][6] - 流动性风险:统筹子公司现金管理,维持充裕现金储备及可变现有价证券 [6] - 制度保障:制定《金融衍生品业务管理制度》,建立异常报告和风险处理程序 [6]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 - 技术合作:与中科院生态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合作推动创新 [6][7] - 智算服务:推出高性能智算整机与集群产品,完善供应链管理 [6][7] - 数字化工厂:优化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质量控制和追溯能力 [7] - 人才培养:与重点高校合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7]
财达证券每日市场观察-20250910
财达证券· 2025-09-10 08:02
市场表现 - 沪指跌0.51% 深证成指跌1.23% 创业板指跌2.23%[1][3] - 沪深两市成交额超2.11万亿元 较前日缩量超3000亿元[1] - 上涨股票数量接近1300只 占比不足三成[1] - 上证主力资金净流出21.17亿元 深证净流出87.88亿元[4] 资金与行业动向 - 主力资金流入前三板块:电池 贵金属 汽车零部件[4] - 主力资金流出前三板块:半导体 消费电子 光伏设备[4] - 贵金属板块因黄金价格上涨走强 国内金饰价格突破1070元/克(周生生1074元/克 周大福1073元/克)[1][5] 政策与产业动态 - 工信部将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推动AI赋能工业化[6] - 杭州计划开发国产AI芯片服务器及端侧大模型产品(如AI工作站 算力集群等)[9] - 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470台/万人 远超全球平均水平[11][12] - 准东煤制天然气管道干线开工 将提升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10] 资金流向与机构行为 - 新兴市场ETF连续四周资金流入 单周流入10.2亿美元(中国占3.019亿美元)[13] - 近一个月机构调研超47000次 主动权益类基金股票仓位突破90%[13][14]
沪光股份(605333):单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9%,积极布局无人机线束、机器人线束等新品类
国信证券· 2025-09-10 07:38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评级(维持)[1][3][5][42] 核心观点 - 公司为汽车自主线束行业龙头,新能源客户线束产品持续放量支撑业绩增长,叠加持续降本增效带来盈利能力改善[3][42] - 公司积极布局无人机线束、机器人线束等新品类,构建"1+N"业务布局[1][38] 财务表现 - 2025Q2实现营收20.87亿元,同比+10.71%,环比+35.28%;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18.87%,环比+96.93%[1][8] - 2025H1实现营收36.30亿元,同比+6.20%;归母净利润2.76亿元,同比+8.40%[1][8] - 2025Q2毛利率16.6%,同比+0.4pct,环比+2.2pct;净利率8.8%,同比+0.6pct,环比+2.8pct[2][16] - 2025Q2四费率6.70%,同比-1.22pct,环比-1.35pct[2][21]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收95.2/121.6/143.5亿元,归母净利润8.1/10.2/12.2亿元[3][42] 业务发展 价升策略 - 深耕创新低压线束产品,加大高压线束产能布局[2][30] - 高压连接器产品已搭载X汽车、赛力斯、上汽等客户[2][37] - 产品矩阵丰富带动单车价值量持续提升[30] 量增策略 - 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从2015年99%降至2024年80.22%,客户结构多元化[2][32] - 赛力斯2024年收入占比53%,为第一大客户[2][32] - 服务大众、奔驰、奥迪、通用、福特、捷豹路虎、赛力斯、L汽车、美国T公司、蔚来、极氪、奇瑞等客户[2][32][34] 利升策略 - 推进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2][34] - 新能源客户项目放量带来规模效应,期间费用率下降[2][21][34] 新业务拓展 无人机线束 - 交付百架A系列及A50系列整机线束,开发C型机电池包线束[2][38] - 获得FF航空吨级无人机项目高/低压整机线束总成订单,完成小批交样[2][38] 作业类无人车辆线束 - 获得中大型商用无人割草机线束总成项目定点,交付近三百台产品[2][38] 智能机器人线束 - 为某知名AI头部企业提供多个产品系列线束总成,部分零件号出货量近千套[2][38] - 参与分拣搬运机器人50系列三个机型整机线束报价,完成首批送样交付[2][38] - 在昆山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制造基地[38] 产能与研发 - 推进昆山泽轩汽车线束生产项目建设,扩大新能源汽车线束产能[41] - 上海技术研发中心预计2026年上半年交付使用,打造智能制造及核心研发总部[41] - 高压连接器实现覆盖40A~600A全系列产品,具备整车高压电气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定制开发能力[37]
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企业销售收入较快增长
中国经济网· 2025-09-10 06:16
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增长态势 - 8月份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增速较7月份加快0.9个百分点[1] 制造业发展 - 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速较全国企业总体增速快1.5个百分点[1] - 制造业销售收入占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比重为30.7%[1] - 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4%[1] - 数字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6%[1] 高技术产业增长 - 全国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5%[1] - 工业机器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6%[1] - 特殊作业机器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2.9%[1] - 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4.2%[1] 服务消费行业表现 - 旅行社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3%[1] - 休闲观光活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9%[1] - 体育场馆管理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2.1%[1] - 餐饮配送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3%[1] - 民宿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1]
中国几何量精密仪器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QYResearch· 2025-09-10 06:15
市场定义与特点 - 几何量精密仪器用于测量长度、角度、形状等几何参数,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 [1] - 属于仪器仪表重要分支,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国家计量领域 [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市场销售额达66.7亿元,预计2031年达105.3亿元,2025-2031年CAGR为7.3% [2] - 2024年总销量12,541台,其中三坐标测量机销量4,548台,激光干涉比长仪销量1,594台 [5] - 三坐标测量机市场份额将从2024年36.27%增长至2031年39.69% [5] 竞争格局 - 前十大厂商包括Hexagon、ZEISS、Mitutoyo等国际品牌及中图仪器、南方测绘等本土企业 [5] - 2024年前十大厂商占据国内市场56.37%份额 [5] - 高端市场由国外品牌主导,但国产品牌通过技术创新和性价比优势逐步扩大份额 [7] 产品应用分布 - 工业机械领域处于主导地位,销量将从2024年3,989台增长至2031年4,992台,CAGR为3.32% [5] -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汽车、航空与国防、电子、工业机械等 [16] 技术发展趋势 - AI驱动智能化检测:基恩士全自动影像测量仪误检率低于0.05%,效率提升10倍;桂林广陆AI视觉系统误差控制在±0.001毫米 [8] - 多模态测量技术:海克斯康将Geomagic软件与激光跟踪仪结合,检测效率提升50%;国产激光跟踪仪突破160米测量范围和微米级精度 [8] - 新型仪器将重点发展在线检测、数据互联和自校准功能 [7] 行业驱动因素 - 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和质量控制需求上升,特别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电子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6] - 制造业升级推动精密化需求:新能源汽车电池需微米级检测,半导体晶圆需纳米级测量 [8] - 政策支持:《中国制造2025》将几何量仪器列为关键基础材料,2024年中央财政拨款12亿元支持研发 [9] - 国产替代加速:国产设备在中低端市场实现进口替代,如爱德华龙门式三坐标测量机价格仅为进口产品60% [9] 发展制约因素 - 关键部件进口依赖:核心部件被德国Heidenhain、英国Renishaw等垄断,高端场景仍需采购进口设备 [10] - 材料与工艺瓶颈:碳化硅光学基底等关键材料受出口管制,替代材料导致温度漂移误差增加30% [10] - 专利壁垒限制技术路径:国际巨头通过专利网构筑技术封锁,绕路式创新导致研发周期延长和成本增加 [10] - 复合型人才短缺:需精通光学、机械、软件算法的跨学科团队,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仅满足30%市场需求 [11]
格力电器2025半年报发布,净利润、海外业务创新高
经济网· 2025-09-08 03:0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976.19亿元 同比下降2.66% [1] - 归母净利润144.12亿元 同比增长1.95% [1] - 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营收增长17.13% 智能装备营收增长20.90% [1][2] - 海外业务收入163.35亿元 同比增长10.19% 创历史新高 [1][3] 研发创新与技术突破 - 研发投入增加7.05% 推出多款创新产品包括"真知·灼见"中央空调、GMV9智岳多联机等 [2] - 获得行业首张光伏直驱多联机空调CQC证书 家用产品领域推出光伏家用空调、AI冷静王等 [2] - 高速双五轴龙门加工中心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2] - 主导制定两项ISO制冷压缩机国际标准 填补国际标准空白 [4] 国际化战略与品牌建设 - 海外自主品牌产品占出口总额比例从2015年30%提升至目前70% [3] -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占比超过85% [3] - 新加坡格力正式成立 作为区域中心推动全域增长战略 [3] - 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 实现从产品出海到标准出海的转型 [4] 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 - 再生资源累计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超6972万台(套) [5] - 累计转化再生材料约96.99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2.57万吨 [5] - 向空调安装工程师发放20元/套高温补贴 [5] - 上半年招收5467名高校毕业生 积极投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6] - 荣获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6]
港股开盘 | 恒生指数高开0.09% 地产股多数上涨
智通财经· 2025-09-08 01:48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高开0.09%,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11% [1] - 地产股多数上涨,碧桂园涨幅超过14% [1] - 药明康德上涨超过3%,百度集团涨超2%,京东健康与阿里巴巴涨超1% [1] 市场分析与展望 - 港股近期低迷被视为前期快速上涨后的阶段性盘整,而非趋势逆转 [1] - 年初以来港股领涨全球主要股指,但受外部扰动因素影响持续震荡调整 [1] - 对等关税政策落地后,港股相对收益明显跑输A股及全球其他主要市场 [1] - 市场行情分化显著,年初以来仅35%个股跑赢基准指数,市场宽度明显不足 [1] - 当前市场核心矛盾在于宏观基本面能否支撑行情从局部向全局扩散 [1] - 短期影响因素包括港元流动性波动和互联网板块盈利预期调整 [2] - 中期若美联储降息将缓解港币汇率压力,南向及外资资金持续流入可能成为催化剂 [2] - 中报业绩超预期或将成为市场催化剂 [2] 投资价值与机会 - 港股估值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处于相对低位,具有较高配置价值 [2] - 美联储加快降息节奏可能导致美元指数走软,全球流动性资金有望流向港股 [2] - 香港完善上市制度(如推出"科企专线")提升对科创资产的吸引力 [2] - 港股在资产种类和质量上更具优势 [2] - 结构性机会涵盖新消费、创新药、"AI+"、出海、智能制造及大金融等板块 [2] - 部分个股已有不俗涨幅,对未来良好预期可能已被市场定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