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出行
icon
搜索文档
600公里续航+刀片电池!比亚迪欧洲第5000辆电动大巴交付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9-12 06:58
欧洲市场里程碑事件 - 公司在丹麦向公共交通运营商Umove正式交付欧洲市场第5000辆纯电动大巴 彰显欧洲公共交通电动化领导地位 [1] - 公司执行副总裁强调该交付是深耕欧洲市场和推动公共交通转型的重要见证 双方共同承诺可持续交通 [1] - Umove首席执行官认为纯电动大巴对丹麦绿色出行具有深远意义 代表技术进步和更洁净的城市环境 [1] 新产品技术与性能 - 交付车型B12.b专为欧洲市场打造 搭载491kWh刀片电池 单次充电续航超600公里 最大载客量达105人 [2] - 创新应用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 电池空间利用率提升50% 整车减重10% 增强车身刚性并降低重心 [2] - 该车型为欧洲电动巴士树立新标杆 实现续航里程与能效双重飞跃 [2] 市场运营与规划 - B12.b将在哥本哈根投入运营 同时K9UD等其他纯电动大巴将服务丹麦各地线路 [5] - 车辆提供安静平稳零排放出行体验 支持丹麦加速实现零排放交通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5] 商用车业务欧洲成就 - 公司商用车在欧洲获大巴订单超7000台 覆盖26国160余城 累计行驶里程达6.5亿公里 [7] - 累计减少碳排放69万吨 体现业务对欧洲环保事业的实质性贡献 [7]
国网敦煌市供电公司:巡查充电桩护航文博会 助力绿色出行
中国能源网· 2025-09-11 05:26
充电桩运维保障措施 - 对辖区内景区、酒店、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的62处充电桩站点、120台充电桩进行全面检查[1] - 重点检查供电线路、充电模块、通讯系统及应急接口 通过模拟充电测试验证充电效率、计费准确性及安全保护功能[1] - 针对风沙堆积导致散热问题清理设备周边沙尘并紧固接线 对2台通讯故障充电桩立即现场维修[1] 充电桩运行状态要求 - 要求充电桩通讯正常、充电功率稳定 应急供电接口能正常使用以保障车辆随时补能[1] - 确保文博会期间充电桩实现零故障、高效率运行[1] - 建立一桩一档运维台账 明确每日巡查机制并实时监测使用负荷[2] 应急保障准备 - 对充电桩站点应急供电预案进行梳理 在重点站点配备应急充电设备[2] - 根据车流变化动态调整服务力量 确保突发情况下快速响应充电需求[2] - 已完成所有重点区域充电桩巡查与隐患整改[2] 活动背景与需求 - 第八届敦煌文博会临近导致游客数量逐步攀升 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大幅增加[1] - 充电桩作为绿色出行的重要保障 其运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参会人员与游客的出行体验[1] - 保障文博会期间参展嘉宾及游客绿色出行[1]
2025榆林美好生活文商旅消费周9月4日盛大启幕
搜狐财经· 2025-09-05 16:34
活动概况 - 2025陕北民歌榆林合唱大会美好生活文商旅消费周于9月4日至10日在世纪广场举办 由榆林市委宣传部主办 榆林传媒中心 市工信局 市农业农村局 市商务局联合承办 采用展演+消费+展览模式全方位展示榆林魅力 [1] 消费活动内容 - 七大主题消费活动同步开展 包括文化产品展销区 非遗美食消费区 农特产品展销区 旅游景区推荐区 轻纺服饰展销区 汽车销售区 饮品售卖区 [3] - 文化产品展销区提供特色文创产品 非遗美食消费区提供各地特色美味 农特产品展销区展示优质农产品 旅游景区推荐区推广榆林旅游资源 轻纺服饰展销区展示时尚与传统融合服饰 汽车销售区展示各款新车 饮品售卖区提供清凉饮品 [3] - 活动实现市民和游客一站式体验榆林本土好物 结合陕北民歌表演打造丰富多彩消费盛宴 [3] 文化推广与展览 - 现场设置摄影作品展览 通过精美图片展示榆林十二县市区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 提升清爽榆林文旅名片知名度 [5] - 榆林传媒中心与相关单位紧密联动 以合唱大会为契机在全国范围展示榆林本土美食与特色产品 吸引更多人走进榆林 [5] 企业参与反馈 - 榆林比亚迪王朝4S店客户经理表示政府平台为品牌创造优质宣传机会 已有市民主动咨询车型与优惠政策 活动有助于推广新能源汽车科技魅力及城市绿色出行发展 [5] 活动战略意义 - 消费周运营总监表示活动推动文化 商业与旅游深度融合 为榆林文旅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7] - 活动使参与者领略陕北民歌独特韵味 体验榆林风土人情与商业活力 为城市发展带来新契机 [7]
通学公交再上新 破解家庭接送焦虑
北京青年报· 2025-09-04 23:26
通学公交服务网络优化 - 北京市计划开通通学公交线路达294条 较前期新增16条专线覆盖5区11校 [1] - 通学公交服务规模扩展至579部新能源车辆 累计服务1.78万名学生 [1] - 新增专线使1100余个家庭减少早晚接送需求 [1] 运营模式创新与效率提升 - 首次实现通学公交线路驶进校园 规避路侧上下车安全风险 [1] - 采用定制化运营模式保障学生安全与通行效率 [1] - 针对特殊路况实施差异化方案 包括石景山"小型车+错峰发车"及东西城微循环线路 [3] 城市交通影响与绿色出行 - 试点校周边接送车辆出现明显下降 缓解校园周边拥堵压力 [2] - 轨道交通从安全/运力/服务/秩序四维度升级 提升通学效率并为城市整体交通减负 [2] - 推动绿色集约出行理念落地 减少私家车与电动车停靠 [2] 社会价值与民生工程意义 - 作为针对重点人群的精准出行服务 破解家长"接送难"问题 [2] - 通过新能源车辆与多方协作保障 传递社会对青少年成长的关怀 [2] - 为其他城市提供可借鉴的民生治理经验 具有多赢社会效益 [2][3] 未来发展优化方向 - 需扩大覆盖范围至郊区学校与偏远居民区 [3] - 持续强化安全保障措施 包括车辆体检与极端天气应急预案 [3] - 进一步织密服务网络 打通校园出行"最后一公里" [3]
英国政府投1.04亿英镑改善地方交通
中国新闻网· 2025-09-02 11:42
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 - 英国政府宣布投入1.04亿英镑用于改善地方交通 [1] - 资金来自英国政府23亿英镑地方交通连接投资计划的一部分 [1] 资金分配与覆盖区域 - 重点覆盖英格兰非主要城市区域的城镇与乡村 [1] - 英格兰西北部、约克郡与亨伯地区、东米德兰兹及西米德兰兹等区域获得显著资金倾斜 [1] - 资金通过"地方交通拨款"(LTG)分配至各地地方政府 [1] 资金用途与项目方向 - 地方政府可自主决定资金用途以推进契合本地需求的交通项目 [1] - 资金可用于采购零排放公交车以提升出行环保性 [1] - 资金可用于改善交通设施无障碍水平、缓解道路拥堵 [1] - 资金可用于通过优化照明和增设人行道、自行车道等方式提升道路安全 [1] 预期效益与影响 - 为数百万民众提供更快捷、可靠的出行服务 [1] - 改善当地民众前往工作地点、商店及获取公共服务的出行体验 [1] - 为城镇与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并助力政府"变革计划"落地 [1] - 良好的交通网络是社区繁荣的基础并帮助民众对接就业、教育与公共服务资源 [2] - 高质量、可靠的交通系统能减少拥堵并为地方经济增长提供关键支撑 [2] - 70%的民众出行距离在5英里以内且资金将帮助城镇与乡村地区民众更好地获取就业和服务资源 [2]
德国计划五年后成为“自行车之国”
人民日报· 2025-09-01 22:41
行业发展趋势 - 德国自行车出行人数持续增加 在人口超过50万的15个城市中有10个城市自行车普及率呈持续增长态势[1] - 电动自行车使用者占比从2018年的15%跃升至去年的38%[1] - 自行车旅游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德国境内有165条经官方认证的优质骑行线路 吸引超半数成年人选择骑行度假[2] 政府政策与投资 - 2017至2030年间德国投入约3.9亿欧元专款建设自行车干道 其中80%资金由政府统筹拨付[2] - 通过《道路交通法规》第十二修正案 简化自行车道审批流程 力推低速自行车街建设[2] - 实施国家自行车计划3.0 目标在2030年成为自行车之国[3] 基础设施建设 - 自行车干道不设红绿灯 设计时速20至30公里 鲁尔区RS1线首期路段使通勤时间缩短30%至40%[2] - 构建贯通城乡的高质量自行车道路网络 配套完善的路标 休息区及交通接驳设施[2] - 在大城市推行专属自行车道占用部分机动车道 交叉路口自行车享有优先通行权等措施[3] 社会参与机制 - 德国自行车俱乐部开设全天候服务热线 动员约1.2万名跨州志愿者为骑行者提供全链条保障[2] - 亚琛市凭借公众参与机制创新荣获交通共融特别奖[1] - 拟引入公众参与机制探寻不影响汽车通行效率前提下的骑行解决方案[3]
2017年至2030年投入约3.9亿欧元专款建设自行车干道 德国计划五年后成为“自行车之国”
人民日报· 2025-09-01 22:10
城市自行车环境建设成果 - 亚琛市荣获交通共融特别奖 埃尔兰根和法兰克福分获不同人口规模组别榜首[1] - 德国每两年组织自行车气候测试 展现城市骑行环境建设成果[1] - 人口超50万的15个城市中有10个城市自行车普及率持续增长 明斯特市半数以上居民以自行车为主要代步工具[1] - 电动自行车使用者占比从2018年15%跃升至去年38% 丘陵城市因自行车道建设与电动自行车普及迎来骑行热潮[1] 政府政策与基础设施投资 - 2017至2030年间投入3.9亿欧元专款建设自行车干道 其中80%资金由政府统筹拨付[2] - 自行车干道设计时速20至30公里且不设红绿灯 鲁尔区RS1线使通勤时间缩短30%至40%[2] - 通过《道路交通法规》第十二修正案 简化自行车道审批流程并力推低速自行车街建设[2] - 构建联邦-州-市三级联动机制 建设贯通城乡的高质量自行车道路网络[2] 自行车旅游经济发展 - 德国境内有165条官方认证优质骑行线路 串联海德堡古城等景观[2] - 配套完善路标休息区及交通接驳设施 吸引超半数成年人选择骑行度假[2] - 不来梅自行车旅游大会新增4条线路 进一步丰富骑游选择[2] - 自行车俱乐部开设全天候服务热线并动员1.2万名跨州志愿者提供全链条保障[2] 国家战略与发展挑战 - 实施国家自行车计划3.0 目标2030年成为自行车之国[3] - 大城市专属自行车道占用机动车道等措施引发汽车驾驶者不满[3] - 小城镇与乡村地区出行仍以机动车为主 骑行多作为休闲活动[3] - 拟引入公众参与机制探寻不影响汽车通行效率的骑行解决方案[3] 行业影响与可持续性 - 自行车出行人数持续增加 深度融入德国民众生活[1] - 推动产业升级与骑游经济发展 自行车旅游成为新经济增长点[2] - 联邦交通部部长表示更优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印证绿色出行的可持续性[3]
大行科工:折叠自行车龙头企业,品牌+技术+渠道驱动行业领先
国盛证券· 2025-09-01 11: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评级 [5] 报告核心观点 - 大行科工是中国折叠自行车行业龙头企业 凭借品牌 技术 渠道三大核心竞争力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1][3] - 全球折叠自行车行业快速增长 2019年至2024年零售量复合年增长率达13.4% 中国内地为全球最大市场占全球总需求的22.1% [2][46] - 公司在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市场份额按销量计达26.3% 按零售额计达36.5% 处于行业绝对领先地位 [1][3] 公司概况 - 大行科工为中国领先自行车公司 1982年由韩德玮博士创立 2001年成立DH科技作为中国主要运营实体 [1][11] - 公司产品矩阵涵盖五大品类 包括城市通勤类 时尚个性类 户外探索类 超卓竞速类及实用内涵类 [1][12] - 股权结构高度集中 创始人韩德玮博士持有88.56%股份 管理层拥有丰富行业经验 [19][23] - 财务表现强劲 2024年营业收入达45.07千万元 同比增长50.16% 净利润达52.30百万元 同比增长50.07% [25] 行业分析 - 全球自行车零售量从2019年1.645亿辆增至2024年1.788亿辆 复合年增长率1.7% 预计2029年达2.016亿辆 [31] - 全球自行车零售额从2019年2661亿元增至2024年4327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0.2% 预计2029年达7566亿元 [32] - 折叠自行车零售量从2019年200万辆增至2024年370万辆 复合年增长率13.4% 零售额从90亿元增至231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20.8% [38] - 中国内地为全球最大折叠自行车市场 2024年零售量80万辆 占全球22.1% 预计2029年达160万辆 [46][49] - 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零售额从2019年4亿元增至2024年18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31.6% 预计2029年达46亿元 [50] 竞争格局 - 全球折叠自行车市场集中度较高 前五大公司2024年按零售量计占19.4%市场份额 [60] - 大行科工为全球最大折叠自行车公司 2024年零售量22.64万辆 占全球6.2%市场份额 [2][60] - 中国内地市场高度集中 前五大公司2024年按零售量计占60.4%市场份额 [62] - 大行科工在中国内地市场份额按零售量计26.3% 按零售额计36.5% 均排名第一 [62][63] 竞争优势 品牌优势 - 公司拥有行业领导地位 经典车型P8累计销量超15万辆 被公认为折叠自行车市场首选 [3][68] - 产品屡获国际奖项 Mariner D8车型被《纽约时报》评为"最佳折叠自行车" 多项设计获得国内外大奖 [68] - 创新共享授权模式 与18家同业共享专利部件 与16家同业合作使用大行品牌 扩大行业影响力 [69] 技术优势 - 专利储备行业领先 拥有中国国内113项有效专利 海外22项有效专利 涉及车架结构 折叠结构等核心技术 [72] - 关键技术突破 马甲线技术提高车辆稳定性 超级下管技术改善踩踏效率 [73] -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2024年研发支出1760万元 与清华大学合作进行技术研发 [76] 渠道优势 - 线下网络覆盖广泛 通过38家经销商管理680个零售点 覆盖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 [67][79] - 线上渠道高速增长 线上直营收入从2022年1410万元激增至2024年10020万元 复合年增长率166.1% [67][81] - 数字化管理提升效率 采用SAP系统追踪库存水平 实现精细化运营 [85]
【行业政策】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8月25日-8月31日)
乘联分会· 2025-09-01 08:36
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公示 -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公布第79批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 共1700款 其中客车120款 乘用车36款 载货汽车1021款 牵引车辆248款 挂车275款 [6] - 同期公示车辆生产企业申请撤销车型共5款 公示依据包括《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等法规 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6] 绿色出行宣传月与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 - 七部委联合印发通知 定于2025年9月开展以"优选公交 绿色出行"为主题的活动 旨在推动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9] - 活动内容包括举办公益宣传作品征集 组织公交进校园等青年活动 开展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 推广低地板公交车辆应用 [10][11][12] - 要求各地加强组织领导与创新宣传 活动结束后将通报表扬突出集体和个人 总结材料需于10月15日前提交 [14]
苏州公交集团吴江公司“通勤123号接驳线”试运行
扬子晚报网· 2025-08-29 12:49
公交服务创新 - 苏州公交集团吴江公司于8月28日试运行通勤123号早晚高峰定制接驳专线 旨在满足上班族绿色出行需求 [1] - 该线路从常青吉家公寓开往京东方苏州智造服务产业园 首发日即实现满座运营 [3] 市场需求与用户反馈 - 园区员工集中居住在常青吉家公寓 存在大量通勤需求 原有通勤方式存在骑车不便 日晒雨淋 堵车耗时及打车费用高等痛点 [3] - 乘客评价接驳线开通"非常贴心" 可解决日常通勤无忧出行问题 [3]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将加强市民出行调研分析 通过倾听群众呼声和对接出行需求优化服务 [5] - 计划变通多样化服务形式 以提供更便捷 高效 可靠的公共交通出行方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