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改数转

搜索文档
中集环科:“智改数转”助推罐式集装箱产业跃迁
上海证券报· 2025-07-11 18:02
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罐箱生产4万台占全球产量95%其中公司市场份额稳居全球首位 [3] - 行业在多式联运政策推进、化工产业升级等因素驱动下应用场景持续拓展服务品类呈现高端化趋势 [4] - 罐箱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速成为行业趋势生产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绿色低碳成为物流与货主企业选择产品重要因素 [5] 公司经营 - 一季度累计新签订单4.44亿元同比增长17.27% [3] - 一季度医疗设备部件营收5441.34万元同比增长20.98%高端医疗核磁业务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8] - 负债率14.05%货币资金充足具备业务扩张基础条件 [8] 技术研发 - 建成行业首条全自动粉末喷涂线实现VOCs排放接近零的"油改粉"创新 [4] - 开发碳管理数字化平台通过碳足迹计量提升碳核算管理效率 [4] - 突破行业通用关键装备形成多项行业标准及专利并提炼多个人工智能算法模型 [7] 智能制造 - 激光切割设备采用316L不锈钢板材实现高精度绿色环保切割 [4] - 三维立体调整机提升封头与筒体装配安全及效率喷粉线数字孪生技术优化生产资源配置 [6] - 通过工业物联网平台建设驱动数据化决策模式发展 [7] 战略规划 - 推动从全球罐箱龙头向高端装备核心技术平台战略跃迁 [3] - 投资特罐绿色柔性灯塔工厂等绿色基础设施项目围绕"双碳"目标实施全链条减排 [5] - 围绕硬科技领域尤其是高端医疗设备开拓第二增长曲线 [8]
菏泽|菏泽以数字之力重塑产业新生态
大众日报· 2025-07-09 01:11
数字化转型案例 - 山东晟祥纺织通过智改数转实现降本增效 应用细纱工序单锭检测系统和粗纱自控系统 生产效率及纱线优等率均提高10%以上 [2] - 公司完成信息化系统建设 操作员可通过控制中心实时监控数万纱锭运行状态 实现从粗放管理到精细化控制的转型 [2] - 郓城县纺织行业在政策支持下加快智能化改造 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发展态势稳步向好 [2] 区域数字化战略 - 菏泽市全面落实数字化转型战略部署 加快推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能级跃升 [3] - 建成5G基站1.3万个 PON端口总量20.3万个(含万兆端口11.1万个) 跻身国家级"千兆城市" [4] - 8个园区获批"省级数字经济园区" 生物医药和输变电装备产业链入选省级"数字经济总部" [4] 基础设施与试点成果 - "产业大脑"建设稳步推进 3个省级试点和6个特色产业项目进入评审阶段 [4] - 培育203家数字经济"晨星工厂" 新申报133家 5家企业获评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 [4] - 上半年新获批2个省级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 认定11家市级智能工厂 推进72项智能化技改项目 [4] 平台生态建设 - 6个平台获批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累计获得省级财政奖补资金110万元 [5] -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接入企业1007家 标识注册量及解析量均突破120亿条 获省级奖补200万元 [5] - 平台在生物医药、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开展应用试点 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产业链信息共享 [5] 未来规划方向 - 深化企业调研并建立"一企一档" 联合服务商定制转型方案 [6] - 聚焦10条重点产业链打造示范项目 推行"小快轻准"产品试用模式 [6] - 推动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共建共享平台 加快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6]
江阴银行(002807) - 2025年7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8 09:38
江阴地区经济与产业情况 - 2024 年江阴 GDP 突破 5100 亿元,工业占比超 50%,位居全国县域经济前列 [2] -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升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服务业比重提升 [2] - 政府构建“345”现代产业体系,巩固三大支柱产业,主攻四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五大未来产业,推进“智改数转”和绿色转型 [2] 银行信贷投放方向 - 聚焦产业升级需求,支持传统企业智能化改造、节能设备更新及新兴产业链扩产与技术升级 [2][3] - 服务本地实体根基,倾斜资源给“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乡村振兴项目及普惠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应用和科创企业 [2][3] 2025 年一季度息差情况 - 一季度净息差收窄,受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影响,包括市场利率下行和 LPR 调降、市场竞争加剧影响新发放贷款定价 [3] - 负债端通过优化存款结构、加强主动负债管理等措施推动成本下降,部分对冲资产端压力 [3] 全年息差走势判断 - 基于负债端优化成效释放、资产端结构优化与定价管理以及资产端定价压力边际缓解,全年息差走势有望逐步企稳 [3]
上海:支持软信业企业加快“智改数转”
快讯· 2025-07-07 01:57
行业支持政策 -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1] - 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发展行业模型 [1] - 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大模型厂商与在线新经济、金融、教育、医疗、文旅、工业等领域企业合作研发与应用行业模型 [1] - 对符合支持范围的项目投资给予最高不超过30%的资金补助 [1] 企业智能化转型 - 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加快"智改数转" [1] - 支持企业通过模型编程、数据治理提升软件研发效率 [1] - 支持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应用软件、安全软件进行智能化技改 [1] - 对符合支持范围的项目投资给予最高不超过50%的资金补助 [1]
成都数字经济“新基座”:从算力奔跑到产业赋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10:14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 - 成都构建"算力、融合设施、数据要素"三位一体的数字基础设施新基座,成为催生新质生产力和赋能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1] - 数字基础设施重塑城市经济版图,通过"双千兆"网络、AI大模型和公共数据激活实现增长驱动 [1] 算力基础设施 - 成都天府数据中心集群作为国家"东数西算"核心节点,算力总规模达8754PFlops,其中国家超算成都中心运算速度达10亿亿次/秒 [4] - 人工智能算力规模6889PFlops,支撑"蓉城·熊猫"动物特征识别基础模型等应用 [4] - 2024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1079亿元,同比增长39%,实现核心产业规模与企业数量"双千突破" [4] - 成都高新区发放1亿元算力券与1亿元模型券,降低企业创新成本 [4] 融合基础设施 - 成都建成283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成为"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 [5] - 工业互联网国家顶级节点标识注册量109.2亿条,车联网试验场拥有266个实车测试场景和上万个虚拟测试场景 [5] - 智慧蓉城市域物联感知中心接入2380万个终端,汇聚120亿条物联数据 [5] 数据要素市场 - 成都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开放3.19亿条数据,累计访问量619万人次 [9] - "蓉数公园"聚集261家数据商和服务机构,上架1050款数据产品,赋能二级数据商业务增长超14亿元 [9] - 《成都市数据条例》施行,推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清晰化 [9] 产业协同效应 - 数字基础设施协同形成高效网络,支撑制造业降本增效和新兴产业场景验证 [6] - 算力节点、工业互联网和数据要素市场共同释放对千行百业的乘数效应 [11]
第五届中国罐式集装箱合作发展暨化工与液态食品物流技术应用大会顺利召开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26 13:40
行业概况 - 中国罐式集装箱产量约4万台,占全球95% [1] - 2024年主要企业运量达60.6万TEU,同比增长10.7% [1] - 罐箱应用正向新能源、半导体等高端领域拓展 [2] - 全球产业重心加速向亚洲转移 [2] - 智能化绿色化成为行业主流趋势 [2] 公司动态 - 中集环科建成行业首条全自动粉末喷涂线,实现"油改粉"源头替代 [1] - 公司依托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可视化运营管理体系 [1] - 借助数据与AI技术推动流程变革,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 [1] - "油改粉"工艺与双碳数字化系统成为行业低碳转型典型实践 [2] 行业活动 - 第五届中国罐式集装箱合作发展大会聚焦多式联运应用及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1] - 会议吸引铁路、海关、石化等领域200余名代表参会 [1] - 中集环科等企业围绕铁路罐箱发展、自动化技术展开专题研讨 [2]
四川加快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 这个平台专门打造“样板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25 01:16
四川省制造业智改数转进展 - 四川省制造业智改数转资源池聚集183家优质供应商,梳理392个"小快轻准"产品和服务 [1][4] - 四川数智化绿色化发展促进中心举办对接交流活动264场,服务企业2400余家 [1][5] - 全省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4.7%,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5.3% [1][6] 赋能平台建设成效 - 赋能平台展示大厅呈现智能制造图景,展陈案例来自灯塔工厂、数字领航企业等重点标杆企业 [2] - 长虹控股集团"5G+AI"视觉检测设备精准率达99.98%,漏检率小于0.01‰ [2] - 长虹云化供应链平台接入上万家供应商,订单交付周期从40天缩短至12天 [2] 企业转型案例 - 瀚江新材预计通过"智改数转"减少10%人力成本,生产效率提升5%以上 [1] - 虹信软件入驻促进中心8个月后新客户同比增长约30% [5] - 促进中心采用政企联动模式,提供股权投资、担保贷款等金融服务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6] 行业发展现状 - 四川传统产业占比超70%,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型的重要时期 [3] - 企业面临"不会转、不敢转、转不起"困境,主要因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 [3] - 促进中心通过精准匹配方式提升对接成功率,已服务2400余家企业 [3][5]
扬中经开区以更优营商环境交好“半年成绩单”
新华日报· 2025-06-17 19:54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项目 - 江苏与乐科技投资3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内外饰件及注塑模具项目 高层厂房已建成并投入自动化生产 [1] - 项目从2023年12月开工后实现60天"五证齐发"、86天完成土建封顶 得益于扬中经开区"铁堡垒"专班服务 [1] - 当地政府将工业项目审批材料简化至14件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 [1] - 扬中经开区2025年计划推进30个市级重点项目 总投资97亿元 其中18个新建项目中14个已开工 12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 [1] 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 - 江苏亿能电气集团投入1亿元新建低压母线槽智能制造车间 采用翻转式双工位和机器人激光焊接技术 [2] - 该集团2023年以来累计投入70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 与美国伊顿合资的伊顿母线公司入选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 [2] - 扬中经开区2024年已有7家企业入围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 以智改数转和绿色发展为抓手推动规上企业转型 [2] - 经开区启动"岗营家"工匠培养项目 通过设工匠成长岗、定期培训课程和技能竞赛提升产业工人素质 [2] 技能人才生态建设 - 扬中经开区通过校地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 并依托"技能人才之家"机构提供政策培训、就业创业等全链条服务 [3] - 全区现有约7000名外来技能人才 其中青年人才占比显著 [3]
索普股份书写高质量发展精彩答卷
中国化工报· 2025-06-13 02:51
公司概况 - 江苏索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镇江市市属国有企业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主要从事化工原料及产品制造、销售 [1] - 公司拥有煤化工、精细化工、基础化工3条完整产业链,主要产品醋酸年产能约占全国年总产能的11%、全球年总产能的7% [1] -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醋酸醋酐行业协作组理事长单位,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 [1] - 公司先后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江苏省绿色发展领军企业、镇江市环保示范性企业、镇江市无废工厂、镇江市大气污染防治友好减排先进单位 [1] 环保治理 - 公司投资8.8亿元实施《本质安全暨生态环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在大气治理、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环境安全应急等方面重点部署 [4] - 对3台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低氮和SCR改造,NOx原始生成量降低70%,氨水使用量降低50%,锅炉运行周期达6个月以上 [4] - 投入约600万元实施环保项目技术改造,完成高效密封呼吸阀、特征因子在线监测、VOCs处置技术研究等项目 [5] - 投资2400万元建成清下水回收项目,建设2万立方米雨水收集池,回收厂区所有雨水及清下水 [5] - 投资3500万元建设中水降硅改造项目,每天可回收3000吨中水,每年减少污水排放量约110万吨 [5] - 投资2100万元建设三级应急防控体系,形成800立方米一级应急容量、10.7万立方米二级应急容量和2.1万立方米三级生态应急容量 [6] 数字化转型 - 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包括"五位一体"安全信息化系统、生产全流程管理系统、可视化监控系统和环保排口监管系统 [10] - 平台采集全厂11套DCS、4套电力系统和多套PLC系统数据,共采集点数9万多个 [10] - 投资1780万元完成智能控制室项目,整合24套生产装置生产操作系统 [11] - 围绕生产运行管理、工艺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环保管理等开展多维度智能化应用 [11] - "基于工业云脑的醋酸产品智能工厂"被认定为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 [11] 技术创新 - 投资12.7亿元建设醋酸造气工艺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年协同处置10万吨危险废物,预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0万吨 [14] - 投资约1.76亿元对醋酸装置进行技术提升改造,降低产品能耗,减少废液产生 [15] - 采用国际先进的多喷嘴水煤浆气化技术,替代煤炭能源 [14] - 随着甲醇羰基化合成醋酸技术的日趋成熟,装置运行费用逐步下降 [15]
宜宾市翠屏区:向绿而行 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四川日报· 2025-06-07 23:26
俯瞰四川长江工业园区。 杨晓川 摄 □柘文 初夏时节,万物竞荣。从宜宾城区向北远眺,岷江以北城市发展势头正猛——酒都大道两侧,交 通路网、产业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在这里,翠屏区元水产业园正加速从规划蓝图变为城市图景, 宜宾北向新门户、宜宾未来产业示范园正加快孕育。 作为宜宾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翠屏区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 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六个新翠屏"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自2020年首次入围全国百强区、排名第68位,到2024年跃升至第55位,翠屏区连续4年实现跃升进 位。站在新的起点,翠屏区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锚定优质白酒、动力电池千亿级优势产业, 加力布局数字经济、未来产业,推动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智改数转",全力推进以元水产业园为 重要支撑的翠屏省级经开区创建,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 生态向绿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时值汛期,在长江岸线,翠屏区河道巡护队伍正在开展拉练,参加拉练的还有无人机"飞手"。科 技赋能,当地构建起"水陆空"立体化监测网络,全面精准掌握河道动态,河道管理质效大幅提 升。 宜宾市翠屏区合江门风貌。 王宇 摄 近年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