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力系统

搜索文档
中国华电总经理叶向东: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中国电力报· 2025-09-24 05:51
二是推进能源电力清洁化,助力环境减污治理。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推动工业、交通、建筑、农业等领域 实施电、氢、氨等多元清洁替代,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减少散烧煤、燃油等传统化石能源的直接使 用,有效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十四五"以来,我国电能替代纵深推进,电能占终端 能源消费比重提升了4个百分点左右。未来,随着电、氢、氨、醇等融合替代的加速推进,用能清洁化 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三是协同新能源开发和生态治理,拓展国土护绿空间。以沙戈荒为重点的大型风光电基地是新能源发展 的主战场和主阵地之一,到2030年,我国沙戈荒基地新能源装机将达到4.55亿千瓦,光伏装机将达到 2.53亿千瓦,实现治理沙化土地面积1010万亩。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将推动国土空间扩绿进程,并带 动林草、畜牧、文旅、碳汇等关联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四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经济增长动能。新型电力系统有力推动绿色低碳技术与数字化、智 能化技术的革新,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壮大新能源、储能、氢能、智能电网、综合能源等战略性新 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些产业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投资规模大,成为稳定投资、扩大内需 ...
中国大唐董事长吕军:探索推进从传统发电供热企业向绿色低碳能源企业转型
中国电力报· 2025-09-24 05:51
提供清洁能源 点亮美好生活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吕军 三是坚持"两端"发力,推动转型升级。深入推进新能源集约化、基地化发展和煤电升级改造,在役在建 百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超过20个。新建清洁高效煤电402万千瓦,实施"三改联动"9240万千瓦,基础 保障灵活调节水平大幅提升。 四是强化主体意识,深化科技创新。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健全开放协同的创新体系,聚 焦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所需,围绕自主可控和行业前沿,强化科技攻关,培育能源电力新质生产力。关键 部件、关键材料研发取得重大突破,风光火热储一体化、风渔融合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开创性技术成果, 构建了一批引领性示范项目。 五是聚焦"一带一路",推进国际合作。持续开拓东南亚以及中亚、中东、非洲等区域能源电力市场,广 泛开展技术服务、国际贸易等业务。境外在役在建及核准待建发电装机规模突破500万千瓦,其中可再 生能源占比接近80%,为所在国提供了清洁、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方案。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能源电力领域加速落子,能源电力科技进步、绿色转型加速演进,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加速建设,绿色电力向生产、生活各领域加速渗透,新技术、新业 ...
中国华能董事长温枢刚: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夯实“五大基石”
中国电力报· 2025-09-24 03:44
核心观点 -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夯实五大基石 包括能源安全 清洁低碳转型 科技自主创新 产业优化升级和完善市场机制 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 [1][2][3][4] 能源安全 - 保证能源安全为基本前提 局部区域特定时段电力供应紧平衡现象仍然存在 新能源大量替代传统发电机给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挑战 [2] - 坚持先立后破 传统化石能源有序减少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基础上 充分发挥煤电兜底保障作用 [2] - 实现风光水火核多能互补 源网荷储协调互动 构建安全高效能源供应体系 [2] 清洁低碳转型 - 清洁低碳转型为根本方向 能源消费总量大 能源结构偏煤 产业结构偏重 能源效率偏低问题依然存在 [2] - 紧扣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升目标 持续推进新能源大规模高效开发利用 [2] - 加快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步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 [2] 科技自主创新 - 科技自主创新为核心支撑 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基础 结构形态和运行特性发生重大改变 [3] - 部分关键技术 核心装备 高性能材料 技术软件等有待突破 [3] - 加大自主创新力度 强化产学研用融合 针对关键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 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3] 产业优化升级 - 产业优化升级为关键载体 新一代煤电改造升级面临技术经济性挑战 清洁能源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 同质化竞争激烈 [3] - 实施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大力推进煤炭 煤电等产业绿色化 智能化转型 [3] - 积极培育壮大储能 氢能等未来产业 [3] 市场机制完善 - 完善市场机制为重要保障 已初步构建全国统一 多元竞争电力市场体系 但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电力市场机制有待完善 电碳市场协同有待加强 [3] - 积极参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完善全国碳市场 健全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 [3] - 提升碳资产经营管理能力 形成推动绿色低碳转型长效机制 [3] 公司战略方向 - 公司坚持绿色低碳转型为主攻方向 实践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3][4] - 扛牢能源保供责任 提升安全保障硬实力 加快电源结构转型 塑造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 [4] - 坚持科技创新驱动 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强化战新产业布局 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新引擎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激发创新发展新活力 [4] - 在清洁能源开发 科技创新 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4]
国家电网总经理庞骁刚: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 加快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中国电力报· 2025-09-24 03:36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始终把服务碳达峰碳中和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保供和转型,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经营区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增长134.7%,占总装机比重从42.6%提高到59.8%, 其中风电、光伏发电装机13.5亿千瓦、占全球40%左右,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累计消纳新能源12万 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36.4亿吨,减排二氧化碳98.4亿吨。推动各级电网协调发展,近5年年均投资 5740亿元着力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大力推进抽水蓄能规划建设,积极支持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服务新 能源高质量发展,今年1~8月,经营区新增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同比增长63.6%,新能源新增发电量达 到了新增用电需求的1.2倍;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制定实施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12项重点措施;提升电 网数智化水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数字技术支撑体系。 二是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重中之重。需要高度关注电力系统转型带来的新变化、面临的新挑战,把 握好产业升级重大机遇。电源结构更加清洁,风电、光伏发电的装机主体、新增发电量主体地位将进一 步提升,需要坚持"量率一体、保量稳率",服务新能源高 ...
光伏板块反内卷效果明显,板块整体有望迎来修复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24 01:20
电力工业运行:根据能源局数据,2025年7月,全社会用电量为10226亿千瓦时,同比增 长8.60%;2025年1-7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为586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0%。2025年1-7 月,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2480万千瓦,同比增长75.72%。2025年1-7月,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 时1806小时,同比减少188小时。2025年1-7月,电网累计投资3315亿元,同比增长12.50%; 电源累计投资4288亿元,同比增长3.40%。 新型电力系统情况:光伏:反内卷对于光伏板块具备非常积极的影响,通过行业、政 策、需求端等多方面的发力,光伏板块整体上有望迎来修复。截至2025/9/17,多晶硅料(致 密料)平均价51元/Kg,较上周上涨1.00元/Kg。储能:截至2025H1末,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 目累计装机规模164.3GW(包括抽水蓄能、熔融盐储热、新型储能),同比增长59%。其中新 型储能累计装机达到101.3GW,同比增长110%。锂电:产业链价格小幅上涨,截至 2025/9/19,碳酸锂价格7.13万元/吨,较上周上涨0.14万元/吨。充电桩:截至2025年8月底,全 国充电基础设施累 ...
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共谋水电数智转型——水电数智化论坛成功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9-23 13:58
中电联党委委员、专职副理事长,水电分会会长于崇德出席论坛并致辞,指出水电是清洁可再生能 源,也是新型电力系统中兼具电量支撑与灵活调节能力的核心电源,在促进新能源消纳、保障系统安全 稳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强调,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水电深度融合,加快智慧水电建 设,是实现水电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电联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助力行业转型升级,为构建 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贡献力量。 水电分会轮值会长单位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基础产业部主任邢连中在讲话中表示,构建以新 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为能源转型的战略方向。水电具有出色的调峰、调频和储能能力,是保 障电网安全稳定、提升系统灵活性的关键支撑。他强调,面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带来的波动性挑战,水 电必须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深挖运行潜力,提升安全水平,强化调度响应,拓展"水电+"融合发 展新模式。国家电投将充分发挥水电分会轮值会长单位作用,携手行业推进数智化升级与新能源协同发 展,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贡献坚实力量。 在主旨演讲环节,业内专家围绕水电数智化转型核心挑战与实现路径展开深度交流。在加快智能运 维升 ...
45.7GWh!8月储能系统订单激增超10倍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9-23 11:00
8月中标市场速览: 2 0 2 5年8月,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基于各大招采平台发布的公开信息,追踪到储能招标 项目14 3条(同比- 7 . 7%,环比+10.9%),项目涵盖总承包EPC、储能系统、储能电芯、电 文 |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EPC ( 含 PC ) 中 标 规 模 6.9GW/ 22.1GWh , 同 比 +11 . 6%/+9 3 . 3% , 环 比 +53.4%/+9 4 . 3%。 储 能 系 统 中 标 规 模 1 7 . 7GW/ 45 . 7GWh , 同 比 +237 . 1%/+6 9 1 . 4% , 环 比 +762%/+1 0 0 5 . 4%; 2h 储 能 系 统 中 标 均 价 575.8 元 / kWh , 同 比 - 4.3% , 环 比 +2 2 . 2% , 价 格 区 间 为 460 元/ kWh - 8 1 4 . 5元/ kWh; 2h EPC 中 标 均 价 949.8.8 元 / kWh , 同 比 - 2 . 4 4% , 环 比 - 7 . 2% , 价 格 区 间 为 682.5 元/ kWh - 1 4 5 5 . 5元/ kWh ...
极端天气频发,风光电网如何"可靠"突围
中国青年报· 2025-09-23 07:50
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已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这是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近日 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的信息。而即将来袭的超强台风"桦加沙"等极端天气,正考验着可再生能源体系 的"可靠性"。 国际能源署今年7月底发布的《2025年电力市场年中更新报告》显示,预计最早在2025年、最迟在2026 年,可再生能源将超越煤炭成为全球最大电力来源。 在当前可再生能源规模持续扩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如何提升能源系统的气候适应性与供电 可靠性,已成为一项紧迫的课题。 气候变化或影响可再生能源度电成本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驻会副主席刘泽洪在第四届气象经济论坛上表示,当前全球风电光伏装机 占比已达31%。在极端天气现象频发背景下,气象条件已成为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研究 表明,最高气温每升高1℃将导致电力最高负荷增加4.5%。 清华大学副教授同丹指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系统评估电力供需失衡风险并构建韧性提升策略,是当 前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未来电力系统成本负担增加,极端情景下的成本负担 尤为突出。"同丹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同丹团队的一项研究发现,气候变化背景下 ...
立足湾区 辐射全球 新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产业生态大会在穗召开
搜狐财经· 2025-09-23 06:56
9月22日,新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产业生态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由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协办,广东省新型储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承办,以"立足湾区,辐射全球"为战略定位、"共筑新电生态,智绘零碳蓝图"为主题,旨在搭建高水平国际合作 平台,拓展全球新能源市场布局,推动中国制造、中国技术、中国方案与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出海,提升我国在全球新型储能产业与新型电力系统领域的话语 权和影响力。 凝聚智慧破瓶颈 共探能源转型 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主任姜海龙指出,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为新型能源体系优化配置的关键枢纽,新型储能是催生能源新业态、促进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关 键技术装备,创新中心将以创新为引擎、以开放为桥梁,推动科技突破与产业协同,共享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方案。 广州市白云区委副书记、区长潘志军表示,白云区正积极抢抓"双碳"战略与能源革命机遇,全力支持锂电、钠电、固态、超容和液流等技术路线多元发展, 将按照"总部研发+生产制造"模式,围绕"0—1"原始创新、"1—100"应用转化链条,从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三侧"发力,加强联合技术攻关,开放首台 套设备、首测试场景在 ...
江西:实施“虚拟电厂+车网互动”实测活动
新华财经· 2025-09-23 06:55
据悉,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在江西已建成(在建)4个车网互动示范站,1个大型公共示范站、1个 供电所示范站、2个办公园区示范站,未来2年计划新增至少6个公共示范站。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据介绍,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通过"智享节电"小程序邀约新能源车主参与电网互动,同步联动站内 储能装置联合放电,活动时间从9月19日持续至9月30日,每日于用电晚高峰时段17:00—23:00开展。参 与车辆每反向放电1度电可获得3元补贴,放电总量排名前30的车主还将额外获赠充电优惠券,有效提升 社会车辆参与积极性。 "虚拟电厂+车网互动首次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储能'在虚拟电厂框架下的市场化调度应用,是推动新型 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实践。"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供服中心负荷管理部专责符宏荣介绍,活动可以 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参与电网调节,既为用户带来经济效益,也验证了车网互动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潜力, 为今后构建智慧高效、绿色低碳的能源生态系统积累宝贵经验。 新华财经南昌9月23日电(记者崔璐)近日,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在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车网互 动超级充电示范站正式启动"虚拟电厂+车网互动"专项活动,旨在探索新能源汽车作为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