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科技创新

搜索文档
锚定绿色低碳 聚焦新型能源——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扫描
新华社· 2025-09-28 23:44
9月27日至28日,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在山西太原举办。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中外嘉宾齐聚一堂,共话发展。本届论 坛以"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主题,涵盖传统能源转型、能源科技创新、人工智能赋能能源转型等多个热点领域,打造了一场 智慧交流、成果共享、对接合作的国际盛会。 在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的展厅里,一辆自动无人驾驶小巴吸引不少观众的注意。"这辆车上一共有6个激光雷达,激光雷达就是 它的'眼睛'。依靠这6只'眼睛'以及技术加持,这辆小车能实现全程自主导航、自主避障,进而达成全天候的自动驾驶摆渡作业。"公司工作人员 孙呈朝向观众解释道。 这辆车是专为园区参观接待、通勤摆渡、观光游览场景打造的L4级商用自动驾驶纯电动小巴,目前已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不连沟煤矿投 入使用,方便、快捷又环保。 在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展厅,不少观众对一款纯电动液压挖掘机发出赞叹。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挖掘机响应速度快、作业效率 高、全程零排放,且综合使用成本低,是市政改造、园林绿化等工程的理想选择。 此外,还有低浓度瓦斯提浓、固废固碳协同处置等一批前沿技术在论坛展示亮相。 近年来,山西全面 ...
务实合作、落地转化、公众参与……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亮点多
中国发展网· 2025-09-17 07:59
论坛主题设置 - 论坛以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主题 突出资源型经济转型 能源安全 能源转型等内容[1] 参会嘉宾构成 - 开幕式暨高级别会议邀请嘉宾200人左右 包括外国政要 国际组织高级官员 外国驻华大使 跨国企业负责人等国际嘉宾[2] - 国内嘉宾包括国家部委领导 央企主要负责人 院士专家 民营龙头企业负责人等[2] 科技创新展示 - 面向省属企业征集20余项新技术 新应用 新产品 新材料开展首展 首发[3] - 征集科研院所优秀科研成果 举办新产品 新技术 新成果发布和交流[3] 合作机制建设 - 围绕绿电园区 非常规天然气 氢能 地热 甲醇等开展主题推介并建立合作机制[4] - 安排转型金融银企对接 助力高碳产业绿色低碳转型[4] 成果转化举措 - 发布《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竞争力报告》和《山西省加快能源转型着力点专家建议报告》等系列报告[5] - 在氢能 地热等领域推出典型案例 集中支持优质项目 先进技术 中试成果落地[5] 公众参与活动 - 开展公众低碳出行月活动 鼓励太原市民低碳出行[6] - 邀请90名能源相关专业大学生充当志愿者[6] - 举办新能源环保科普活动 线上线下覆盖1万余人[6]
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将集中展示山西能源领域科技创新成果
新华网· 2025-09-16 13:46
新华社太原9月16日电(记者马晓洁)记者16日从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以"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主题,将于9月27日至28日在 山西太原举办。论坛将集中展示山西能源领域科技创新成果。 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由外交部、国家能源局(同时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山西省人民政 府共同主办。论坛突出能源科技创新引领,面向省属企业征集新技术、新应用、新产品、新材料等20余 项开展首展、首发。 论坛举办过程中还将同期举行2025年山西(太原)能源产业博览会。本届能源博览会也首次设置能 源科技创新展区,重点展示煤炭绿色智能开采、煤炭灵活发电、煤制油气及高端化学品、煤基固废处 置、煤层气勘探开发、地热资源开发、新型储能等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和典型案例等。 【纠错】 【责任编辑:张樵苏】 ...
能源高质量发展专家谈丨规划引领“十四五”能源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国家能源局· 2025-09-01 10:29
能源供应链安全 -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增幅超过22% 2024年达到49.8亿吨标准煤 [3] - 原油年产量达到2.13亿吨 天然气年均增产超过130亿立方米 [3] - 电力总装机达到36.7亿千瓦 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增加3.9亿吨标准煤 [3] 绿色低碳转型 - 风光发电装机达16.8亿千瓦 核电在运在建规模1.13亿千瓦居世界第一 [5] -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19.8% 较2020年提高3.9个百分点 [5] - 煤炭消费比重降至53.2% 非化石发电增量超1.3万亿千瓦时 [5] 区域协调发展 - 西电东送能力超3亿千瓦 支撑东中部约1/5用电需求 [7] - 长输油气管道总里程超20万公里 海上风电达4420万千瓦 [7] - 充电基础设施达1670万个 为2020年底10倍 [7] 产业链现代化 - 全面掌握第三代核电技术 华龙一号等重大工程投运 [9] - 光伏组件占全球80%以上 风电零部件占全球70% [9] - 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屡创世界纪录 氢能新型储能产业化加速 [9] 市场化改革 - 60%以上全社会用电量实现市场化交易配置 [11] - 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建立 绿电绿证等交易品种丰富 [11] - 油气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完善 [11] 国际合作 - 与100多个国家开展绿色能源合作 [13] - 与周边7个国家实现电力互联 四大油气进口通道巩固拓展 [13] - 成功打造"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等外交机制 [13]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党委书记胡明:规划引领“十四五”能源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中国电力报· 2025-09-01 09:39
能源供应链安全水平提升 - 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增幅超过22% 2024年达到49.8亿吨标准煤[2][3] - 油气产量稳步增长 原油年产量达2.13亿吨 天然气年均增产超130亿立方米[3] - 电力装机容量快速扩张 截至2024年7月底全国电力总装机达36.7亿千瓦[3] - 非常规资源开发取得突破 页岩油气和煤层气成为重要增产来源[3] 绿色低碳转型进展 -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9.8% 较2020年提高3.9个百分点[5] - 风光发电装机容量达16.8亿千瓦 核电在运在建规模1.13亿千瓦跃居世界第一[5] - 非化石能源发电增量超1.3万亿千瓦时 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亿吨[5] - 煤炭消费比重下降至53.2% 能耗强度累计降低11.6%[5] 区域能源协调发展 - 西电东送能力超3亿千瓦 支撑东中部地区约20%用电需求[8] - 长输油气管道总里程突破20万公里 能源资源配置能力显著提高[8] - 海上风电装机达4420万千瓦 分布式能源快速发展[8] - 建成全球最大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设施总数达1670万个为2020年底10倍[8] 能源产业链现代化 - 全面掌握三代压水堆和第四代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10] - 新能源全产业链具备国际竞争优势 贡献全球80%光伏组件和70%风电零部件[10] - 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屡创世界纪录 氢能及新型储能技术快速突破[10] - 实施四批次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10] 能源市场化改革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快建设 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超60%[12] - 煤电容量电价机制正式建立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取得进展[12] - 油气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持续完善[12] - 涌现构网型储能、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新技术新模式[12] 能源国际合作 - 与100多个国家开展绿色能源合作 建成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等标志性工程[14] - 与周边7个国家实现电力互联 四大油气进口通道持续巩固[14] - 成功打造"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等主场外交机制[14] - 建立六大区域能源合作平台 深度参与全球能源治理[14]
新华财经晚报:巴西启动经济对等法案程序应对美国关税
新华财经· 2025-08-30 11:35
中美经贸关系 -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与美国财政部、商务部和贸易代表办公室相关官员举行会谈,围绕落实中美两国元首通话共识及中美经贸关系进行交流沟通 [1]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姜波表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改革创新取得新进展,CEPA贸易协议允许港澳银行内地分行开办银行卡业务并已完成法律修订进入实操阶段 [2] - 原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建议赋予大湾区更多改革试验权,探索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和跨境金融创新,如打造科技创新金融改革实验区及实行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 [2] -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强调需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跨境金融互联互通,重点推进标准规则衔接互认 [2] - 澳门金融管理局代主席黄善文表示澳门正推进"数字澳门元"项目,计划年底开展沙盒测试并加强银行数据与数字人民币对接,未来将实现大湾区与澳门数据货币互联互通 [3] 资本市场动态 - 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增持宁德时代、中兴通讯、药明康德等H股,全球对冲基金8月对中国股票买入规模有望创2月以来单月最高 [3] - 微信平台加强治理违规荐股行为,采取限制流量、固定粉丝增长、暂停营利权限、禁言及封号等梯度性处置措施 [5] - 兴银基金任命黄德良为董事长,总经理易勇不再代行职务 [5] 能源行业发展 - 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30%,预计2035年将提升至40%以上 [4] - 中国海油海上稠油热采累计产量超500万吨,成为全球首个实现海上稠油规模化热采开发的国家 [5] - 国家能源集团投运我国最大规模"火电熔盐储热"项目于安徽宿州电厂,有效解决火电厂供热发电难题 [5] 国际经贸与政策 - 巴西政府启动经济对等法案程序应对美国对巴西出口产品征收50%关税,总统卢拉称希望通过谈判化解争端 [6] -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将于9月3日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会晤,寻求在尊重主权前提下达成墨美协议 [6] - 美国8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58.2,较7月下降约6%,为4个月来首次下降,当前经济状况指数从68.0降至61.7,预期指数从57.7降至55.9 [6] - 加拿大第二季度GDP按年率计算萎缩1.6%,为七个季度以来首次下降,主因商品出口大幅下滑及企业机械设备投资减少 [6] - 委内瑞拉副总统罗德里格斯警告美国军事行动威胁拉美和平,称将坚决回应美在加勒比海部署军舰 [7] 区域政策调整 - 广州商务局调整2025年汽车"置换更新"政策,自8月30日起暂停补贴政策,此前已取得发票的消费者可后续申请补贴 [3]
2035年我国电能消费比重将达40%以上
央视新闻· 2025-08-30 08:57
电能消费比重 - 目前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30% 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1] - 预计到2035年电能消费比重将提升至40%以上 [1] 智库报告发布 - 新型能源体系发展研究蓝皮书等6本智库报告在京发布 [1] - 报告涵盖能源科技创新蓝皮书和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5等内容 [1]
电规总院发布2025年系列智库报告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12:50
新型能源体系发展研究 - 首次发布《新型能源体系发展研究蓝皮书》深入分析关键问题和重点任务并提出特征形态及建设路径建议 [1] - 首次发布《能源科技创新蓝皮书》明确能源科技创新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最重要支撑 [1] - 提出涵盖能源供给、消费、品种转化及系统协同环节的关键科学问题与重大创新需求 [1] 能源电力发展现状与展望 -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中国电力发展报告》连续9年发布梳理截至2024年底能源电力现况 [1] - 报告总结"十四五"期间能源电力发展成就并对未来三年发展提出展望 [1] - 《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总结市场建设进展成效及创新实践成果 [2] 电力市场体系建设 - 电力市场报告多层次多品类多功能多主体展现市场体系发展动态 [2] - 明确提出2025年电力市场建设重点方向 [2] 新型储能发展分析 - 《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分析国际新型储能发展形势 [2] - 从政策体系、应用效果、创新实践、产业发展及标准建设维度梳理2024年发展情况 [2] - 展望2025年新型储能行业发展趋势 [2]
能源高质量发展专家谈丨能源科技实现历史性跨越,一大批大国重器传来好消息
国家能源局· 2025-08-28 09:24
能源科技创新总体进展 - 能源自主保障能力保持在80%以上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从15.9%提升至20%左右 [2] - 2024年能源消费总量达59.6亿吨标准煤 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达22.3亿千瓦占总装机60.8% [3] - 新能源成为系统第一大电源 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支撑能源高质量发展 [2][3] 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 - 光伏N型TOPCon电池量产效率突破27% 度电成本降至0.13元/kWh较2020年下降50% [3] - 陆上风电单机容量达16.2MW 26MW级海上风电机组下线 沙戈荒外送基地首批机组投产 [3] - 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建成 抽水蓄能装机超5800万千瓦连续9年全球第一 [3] - 华龙一号 国和一号三代核电技术成熟 高温气冷堆四代核电实现商用 [3] 化石能源清洁化转型 - 煤电三改联动规模超5亿千瓦 超超临界燃煤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4] - 深地塔科1井超万米科探井 深海一号10万吨级深水生产平台建成 [4] - 50万吨级泰州CCUS工程投运 珠江口盆地海上CCUS项目启用 [4] 多能互补系统建设 - 西电东送能力由2.6亿千瓦提升至3.6亿千瓦 [4] - PEM电解槽能耗降至4.2kWh/Nm³ 70MPa加氢站装备国产化 [4] - 磷酸铁锂储能成本降至0.4元/Wh 压缩空气储能单机达300MW级效率70% [4] - 钒液流电池储能时长4小时 循环寿命突破20000次 [4] 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突破 - 特高压直流换流阀实现100%防御换相失败能力 2023年葛南直流工程示范应用 [5][6] - 首创半桥+直流断路器柔性直流技术 建成全球首个张北±500kV柔性直流电网 [6] - 高端电力装备出口德国北海海上风电工程 首次进入西方发达国家市场 [6]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 组建能源国家实验室体系创新联盟 探索任务制科研攻关模式 [8] - 灵活燃煤发电团队研制300MW级新型机组 调峰容量与速率国际领先 [9][10] - 600MW级超灵活燃煤机组计划在4个工程示范 1000MW级技术路线同步推进 [10] - 产学研团队涵盖10余家单位近100人 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协同 [9][10]
新华社丨向“绿”向“新”,数说“十四五”能源发展新突破
国家能源局· 2025-08-27 02:06
能源供应与生产能力 - 2024年全国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三分之一 能源生产总量折合约50亿吨标准煤占比超全球五分之一 [5] - 国内能源消费增量90%以上来自国内供应 [5] - 市场交易电量从"十三五"10.7万亿千瓦时增长至23.8万亿千瓦时 增幅达122% [10] 可再生能源体系建设 - 构建全球最大最快可再生能源体系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6] - 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近50% 推动非化石能源供应总量增长近50% [6] - 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 [6] 能源基础设施发展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每5辆车配置2个充电桩 [6]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9500万千瓦 5年增长近30倍 [8] - 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初步建成 [9] 能源科技创新 - 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四成以上 [7] - 光伏转换效率和海上风电单机容量持续刷新世界纪录 [7] - 2024年氢能生产消费规模超360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8] 电力市场改革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速推进 [8] - 电力市场注册经营主体达97万家 是2020年的5倍 [10] - 绝大多数光伏设备制造企业和60%以上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为民营企业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