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一体化

搜索文档
王毅出席东盟与中日韩外长会
快讯· 2025-07-10 14:25
东亚合作机制 - 10+3合作机制持续强化危机应对能力 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 助力东亚成为世界最具活力的地区 [1] - 东盟和中日韩已构建起互利高效的区域经贸网络 贸易战推高生产成本 破坏产供链稳定畅通 [2] - 中国东盟全面完成自贸区3 0版谈判 将结合《东盟共同体愿景2045》探讨更多合作契机 [2] 区域经济一体化 - 中方期待加快重启中日韩自贸区谈判 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2] - 东盟国家外长一致同意推进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3] - 各方建议完善区域金融安全网 发展区域本币债券市场 [2][3] 产业与技术创新 - 中方计划举办10+3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 数字经济研修班 清洁能源圆桌对话 [2] - 各方建议加强人工智能 数字转型等创新合作 [3] -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机遇 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2] 供应链与粮食安全 - 中方愿加强10+3产供链互利互惠合作 反对"筑墙设垒" [2] - 提升清迈倡议多边化有效性 加强10+3大米紧急储备建设 [2] - 各方建议提升区域粮食安全合作水平 [3] 人文与社会合作 - 开展"亚洲校园"项目 促进10+3国家学生交流和人才培养 [3] - 中方将主办10+3移民管理政策高级别研讨会 应对老龄化能力培训 [3] - 举办青年科学家论坛 媒体合作研讨会等活动 [3] 中国经济与区域发展 - 中国经济稳中有进 向优向新 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 [3] -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优势不会变 高质量发展政策方向不变 [3] - 中国愿为地区共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提供新机遇 [3]
上合组织国家共商城市合作交流新机遇
新华社· 2025-07-08 11:25
上合组织城市合作 - 活动聚焦上合组织国家间城市合作 涵盖互联互通 经贸投资 绿色发展 人文交流四大领域 [1] - 城市独特文明风貌和文化兼容性被视为推动友好合作的核心动力 被上合组织官员重点强调 [1] - 吉尔吉斯斯坦代表指出活动对建立城市间开放 诚实 建设性互动具有重要象征意义 [1] 中国经验输出 - 塔吉克斯坦在20+个智慧城市项目中直接借鉴天津等中国城市经验 [1] - 哈萨克斯坦专家认为中哈文化渊源为人文往来和协同治理奠定信任基础 [1] - 多国代表在活动中集中探讨中国城市治理经验 包括绿色 智慧 韧性城市建设路径 [2] 合作领域拓展 - 上合组织副秘书长明确城市合作将推动生态环保 数字化转型 交通互联 文化旅游 城市规划五大领域发展 [2] - 天津官方表态愿以开放姿态参与国际合作 重点提及城市高质量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2] - 活动期间举办区域协同治理主题对话会 覆盖区域一体化等深度议题 [2] 活动成果 - 除开幕式外 配套举行市长主题对话会 "我和上合共成长"作品征集等多元活动 [2] - 吸引多国市长 驻华使节 智库专家等多元主体参与 形成跨国界交流平台 [1][2]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拉丁美洲—中国观察主任欧尔蒂斯:中国式现代化为拉美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性
环球时报· 2025-07-06 22:50
中国式现代化对拉美发展的启示 - OLAC重点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研究其如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差距 [1] - 中国式现代化为拉美发展讨论带来新想法和可能性,提供关于政府和大学角色的新方案 [1] - 中国政府将发展大学和科研中心以提升国家科技能力作为政策重点 [1] 全球南方科研合作与中拉科技合作 - 全球南方科研合作一体化水平不高,需通过"金砖+"国家战略规划解决 [2] - 提议成立"金砖国家科研机构"为各国大学提供国际合作资金渠道 [2] -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与中国开展多种合作项目,提升科研与学术项目质量 [2] - 拉美需制定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并与中国构建科研合作议程 [2] 中拉论坛与五大工程 - 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是拉中关系十年发展的最新里程碑 [3] - 中方提出的"五大工程"包括团结工程、发展工程、文明工程、和平工程、民心工程 [3] - 发展工程侧重经济技术协作,民心工程推动大学与科研中心合作 [3] 中阿双边关系与拉美区域一体化 - 中阿建交53年基于互信与共同利益,经济高度互补 [4] - 阿根廷应注重构建与中国的长期关系,而非短期政治语境 [4] - 拉美需以区域整体身份融入世界,明确经济关键领域 [4] - 部分拉美国家可将对华合作提升至技术议程层面 [4] 中阿人文交流与价值观共性 - 中阿人民在价值观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对朋友和家庭的重视 [5] - 需通过增加人文交流增进理解,缩短心理距离 [6]
“拉中关系拥有光明前景”
人民日报· 2025-07-04 21:56
中哥经贸合作 - 2024年哥中双边贸易额超过193亿美元,与建交初期相比增长超过1900倍,中国是哥伦比亚第二大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来源国 [2] - 哥伦比亚期待扩大农产品对华出口,加强农业技术、生态保护、减贫等领域合作,吸引更多中国企业投资 [2] - 中国企业正在建设哥伦比亚历史上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波哥大地铁一号线 [3] 一带一路合作 - 哥伦比亚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将助力其突破发展瓶颈,推动区域互联互通,优化国内供应链并加强与周边国家贸易往来 [2] - 中国上海-秘鲁钱凯港-哥伦比亚布埃纳文图拉港海运航线实现首航,促进哥伦比亚就业与经济发展 [3] 农业与科技合作 - 哥伦比亚丰富物产与中国先进农业技术结合,可推动咖啡豆、可可豆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突破 [3] - 中国在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数字基础设施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展现科技革命引领作用 [4] 区域一体化 - 中拉论坛运行10周年,中国成为拉美不可或缺的重要合作伙伴,支持地区一体化进程和多边对话机制建设 [3] - 拉中合作有助于提升全球南方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与话语权 [4]
南共市峰会:推动机制改革 加快自贸谈判
新华社· 2025-07-03 23:38
南方共同市场首脑会议核心内容 - 会议聚焦推动机制改革、加快与其他经济体的自由贸易谈判,并就全球议题协调立场,推动区域一体化与多边合作 [1] - 巴西接任南共市轮值主席国,任期半年 [1] - 阿根廷总统米莱呼吁南共市加快贸易自由化改革,增强与世界接轨的能力,从"保护性盾牌"转变为"进攻性长矛" [1] - 巴西总统卢拉提出任期内五项重点:加强内部和外部贸易、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科技发展、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以及加强公民权利保障 [1] - 卢拉呼吁南共市将目光投向亚洲,认为包括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在内的亚洲地区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中心" [1] 南共市自由贸易协定进展 - 南共市创始四国与瑞士、挪威、冰岛和列支敦士登组成的欧洲自贸联盟完成自贸协定谈判 [2] - 去年12月南共市与欧盟完成自贸协定谈判 [2] - 卢拉表示有信心在任期内推动南共市与欧洲联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完成自贸协定签署 [1] - 将加快与加拿大、阿联酋、印度、以色列、巴拿马等国及地区的谈判进程 [1] 南共市成员国及联系国情况 - 南共市由阿根廷、巴西、巴拉圭、乌拉圭创立,1995年正式启动 [2] - 玻利维亚于2023年正式加入 [2] - 联系国包括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圭亚那、苏里南和巴拿马 [2]
“散装”与“整装”(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6-15 21:45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现象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因各地市之间的竞争关系引发广泛关注 南京 宿迁 徐州 扬州 镇江 苏州 无锡等城市通过特色对抗形成"散装江苏"现象 实际体现的是城市间的团结与默契 [1] - 赛事通过"对抗式团结"策略成功提升城市美誉度 网友将其比喻为"文化泼水节"和"文化剧本杀" 形成高人气传播效应 [1]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 江苏省13个地级市差异化发展 全部进入全国城市GDP百强 南京数字经济 苏州智能制造 连云港远洋运输 无锡集成电路等产业形成特色优势 [2] - 省内形成"苏南引领 苏中崛起 苏北赶超"梯度发展模式 例如江阴与靖江共建工业园区 南京与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市场协同 [2] -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 江苏通过产业链深度协作构建共生网络 既保持区域竞争活力又实现整体协同发展 [2] 全国产业发展启示 - 江苏实践表明 区域经济需平衡"散装"(特色发展)与"整装"(协同配合) 避免产业趋同和产能过剩 例如长三角聚焦全产业链协同 珠三角侧重组件出口智能化 西部专注硅料生产 [3] - 产业集群需通过错位发展实现"串珠成链" 县域经济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需联动推进 形成"聚是一团火 散是满天星"的发展格局 [3]
(经济观察)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步入快车道
中国新闻网· 2025-06-15 04:13
中国—中亚经贸合作 - 中国与中亚五国进出口总额从2013年的3120 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6741 5亿元人民币,增幅达116%,年均增速7 3%,高出中国整体进出口增速2 3个百分点 [1] - 中国累计对中亚国家投资超过300亿美元,双方经贸合作潜力巨大 [1] - 中吉乌铁路项目正式启动,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合作项目,推动地区贸易一体化 [2] 合作领域与互补性 - 中国与中亚在消费品供需上具有天然互补性:中国需要中亚特色农产品,中亚需要中国制成品 [1] - 中国拥有完整供应链产业链,可满足中亚对资金和技术的需求,双方在新能源等领域合作深化,新能源汽车成为重要合作方向 [2] -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改善和政策互惠强化了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区域消费市场对接 [1] 峰会预期与战略方向 - 第二届峰会将推动贸易便利化进程,聚焦产业链供应链整合,从商品贸易向更深层次合作迈进 [3] - 峰会旨在夯实互信基础,深化战略对接,为区域一体化制定长远规划,应对国际环境不确定性 [2][3] - 首届峰会提出的战略项目有望在本届峰会进一步落实,精准对接中亚发展需求 [3]
皖浙山水共融 “最美廊道”上新
新华网· 2025-06-12 01:05
杭黄文旅廊道合作进展 - 皖浙两省联合发布《你好!杭黄》旅游指南 重点推出"文化纵贯线"和"山水狂想曲"两条特色线路 前者串联徽州古城等文化地标 后者贯穿皖浙一号风景道等自然景观 预计年输送游客超30万人次 [1] - 杭黄廊道沿线分布6个5A级景区和50多个4A级景区 包括西湖 黄山风景区等知名景点 2020年两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2年国家发改委明确将其定位为长三角自然保护示范带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2] 交通基建与项目落地 - 2022-2024年陆续开通新安江-千岛湖航线 黄千高速安徽段 建德-黄山通用航线等交通项目 构建350公里"皖浙1号旅游风景道" 形成立体交通网络 [3] - 2024年9月徽秀·黄山演艺城开园 同期黄山景区与蚂蚁集团合作推出国内首个"全程AI伴游"系统 1-5月两地签约9个旅游合作项目 协议投资额达16 1亿元 [3] 2025年合作规划 - 将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探索航线合作与客源互推 共同运营黄山-建德通用航线 开展影视动漫等文化交流活动 [4] - 推进"黄山小住"康养旅居行动 引导杭州居民组团式康养 加速实现从景点观光到全域体验 从区域协作到国际传播的三大转变 [4]
欧盟出资 4000 万欧元升级贸易走廊,支持中非贸易增长
商务部网站· 2025-05-30 16:16
(原标题:欧盟出资 4000 万欧元升级贸易走廊,支持中非贸易增长) 这条战略通道将喀麦隆最大的港口和经济枢纽杜阿拉与乍得首都恩贾梅纳连接起来,促进了整个中 部非洲的贸易和运输。具体而言,杜阿拉-恩贾梅纳走廊的资金是在欧盟和国际金融公司(IFC)联合开 发的担保机制下实施。欧盟委员会国际伙伴关系司司长科恩·杜恩斯(Koen Doens)强调了这一走廊升 级项目的更广泛目标。据杜恩斯介绍,该项目不仅仅是为了改善贸易物流,它还旨在加强区域一体化、 创造就业机会和提高整个中部非洲的稳定性。 加强这一走廊有望缩短过境时间,降低运输成本,而这些因素在历史上一直阻碍着该地区的贸易效 率和经济增长。虽然公告中没有概述改善基础设施的具体细节,但考虑到该走廊作为贸易大动脉的作 用,投资可能包括升级运输基础设施和边境管理系统。改善这些要素可以极大地便利经商,吸引更多私 人投资,促进非洲内部贸易。欧盟与喀麦隆和乍得政府之间的协调是该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 这一举措代表了欧盟非洲政策的明显转变,标志着欧盟将从单向援助模式转向以伙伴关系为基础的 参与。通过支持杜阿拉-恩贾梅纳走廊等基础设施项目,欧盟旨在促进非洲的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 展 ...
第四十六届东盟峰会通过“东盟二〇四五议程” “建设更具凝聚力、更加繁荣的东盟”(国际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5-29 21:59
东盟峰会核心成果 - 第四十六届东盟峰会以"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为主题,聚焦加强区域一体化,提升抵御贸易风险的能力,通过《东盟共同体愿景2045》及"吉隆坡宣言"作为未来20年发展指导文件 [1][2] - 《东盟共同体愿景2045》提出通过政治安全、经济、社会文化三大共同体支柱推进一体化,并聚焦可持续基础设施、智慧城市、数字创新等六大战略方向 [2] - 东盟秘书长高金洪强调该愿景前瞻性,涵盖地缘政治、数字化转型、人口结构及气候挑战等关键趋势 [3] 区域一体化战略 - 东盟计划深化经济合作、巩固社会文化纽带、促进环境可持续性,目标建设更具凝聚力和繁荣的东盟 [3] -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指出《东盟共同体愿景2045》是成员国对多边主义、合作共赢及数字化转型的共同承诺 [2] - 东盟将加快《东盟数字经济框架协议》谈判,深化内部贸易投资,并利用RCEP降低供应链中断风险 [5][6] 多边贸易与关税应对 - 东盟成立地缘经济工作组协调应对美国单边关税政策,要求成员国形成统一立场以维护利益 [4] - 泰国总理佩通坦呼吁构建一体化供应链网络,发挥自贸协定效用增强抗风险能力 [4] - 峰会声明强调维护WTO多边贸易体制,坚持可预测、透明、自由、公平的贸易原则 [4] 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 - 中国—东盟自贸区3 0版谈判完成,新增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9章节,推动更深度一体化 [7] - 马来西亚贸易部长称3 0版是深化区域一体化的关键一步,将提升东盟竞争力 [7] - 东盟秘书长认为3 0版强化贸易投资协作,在数字与绿色转型中创造新机遇 [7] 三方合作与市场拓展 - 首届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举行,三方总人口及经济总量占全球1/4,市场联通将推动更紧密贸易关系 [8] - 泰国学者指出东盟与中国人口超20亿,资源整合将释放强劲发展动能 [8] - 分析认为东盟通过内外联动增强韧性,为一体化进程翻开新篇章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