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沪渝蓉高铁武宜段
icon
搜索文档
高铁“成环” 中部大省下一盘“大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5:50
作为"呼南通道"关键工程,襄荆高铁既能与荆荆高铁、汉十高铁、汉宜铁路形成湖北武汉、宜昌和襄阳"金三角"内环线,又 能衔接在建的沪渝蓉高铁武宜段、宜兴高铁和既有的郑渝高铁形成串联湖北主要城市群的大环线。 如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智库联盟秘书长秦尊文所说,不同于郑州、合肥等中部省会城市位于省 内地理中心,武汉居于湖北省内偏东。从地图上看,湖北西边面积更宽,逐渐向东收窄,如果只打造武汉单一枢纽,不利于 辐射鄂西北和鄂西南。 多点"落子",激活全盘。今年的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建成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呼南高铁襄阳至荆门段, 加快形成高铁环线,打造三大都市圈"一小时"出行圈。 进一步来看,这种交通环线还将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当前,湖北正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在当地看 来,高铁环线的开通有望加强汉襄宜"金三角"辐射力,向北联动中原城市群,向南对接长株潭,向东融入长三角。 不只是湖北,不久前,河南当地媒体也提出了有关中原版"环线高铁"的设想。当高铁"成环",背后的潜力几何? 继"米"字形高铁枢纽之后,环形高铁成了不少省份的又一目标。 近日,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透露,襄 ...
高铁“成环”,中部大省下一盘“大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5:49
每经记者|肖纯 每经编辑|杨欢 继"米"字形高铁枢纽之后,环形高铁成了不少省份的又一目标。 近日,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透露,襄荆高铁预计在本月正式开通。这条高铁的开通不仅将襄阳至荆门的通行时间压缩至半小时,更将湖北带入 了"高铁环线时代"—— 作为"呼南通道"关键工程,襄荆高铁既能与荆荆高铁、汉十高铁、汉宜铁路形成湖北武汉、宜昌和襄阳"金三角"内环线,又能衔接在建的沪渝蓉高铁武宜 段、宜兴高铁和既有的郑渝高铁形成串联湖北主要城市群的大环线。 如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智库联盟秘书长秦尊文所说,不同于郑州、合肥等中部省会城市位于省内地理中心,武汉居于湖北省内 偏东。从地图上看,湖北西边面积更宽,逐渐向东收窄,如果只打造武汉单一枢纽,不利于辐射鄂西北和鄂西南。 多点"落子",激活全盘。今年的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建成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呼南高铁襄阳至荆门段,加快形成高铁环线,打造三大都 市圈"一小时"出行圈。 进一步来看,这种交通环线还将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当前,湖北正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在当地看来,高铁环线的开通有望加强汉襄 宜"金三角"辐射力,向北联动中 ...
“轨道上的中国”见证经济发展稳健韧性
人民网· 2025-08-20 00:35
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 1至7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30亿元 同比增长5.6% [1] - 1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9亿元 同比增长3.9% [1] - 一季度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12亿元 同比增长5.2% [1] 铁路网络建设进展 - 构建"6轴7廊8通道"交通格局并密织"八纵八横"高铁网 [2] - 沈白高铁贯通实现辽宁省"市市通高铁" [2] - 瑞梅铁路串联赣南革命老区与粤港澳大湾区 [2] - 崇太长江隧道项目结束崇明岛不通高铁历史 [2] 铁路科技创新应用 - 沪渝蓉高铁武宜段实现"毫秒级响应 秒级自愈"的牵引网故障自愈系统 [3] - 贺兰山项目采用机械开挖+C6钻机作业+动态监测低扰动组合技术 [3] - "领航号"盾构机配备智能分析系统实现隧道自主掘进 [3] - 人工智能技术在铁路建设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 铁路投资的经济作用 - 作为基础设施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支撑新发展格局 [1] - 有效拉动全社会投资并扩大有效投资 [1] - 成为精准拉动内需的重要发力领域 [2] - 在扩大投资 拓展消费 畅通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 [1]
大环线呼之欲出,“金三角”跑起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5 23:43
高铁建设进展 - 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启动联调联试 正线全长313公里 设计时速350公里 [1] - 该线路东连合肥至武汉段 西接宜昌至涪陵段 在武汉枢纽与汉宜铁路衔接 在宜昌与郑渝高铁相连 [3] - 线路通车后武汉至宜昌旅行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小时 武汉至重庆时间压缩至4小时左右 [3] 区域经济影响 - 汉襄宜"金三角"高铁环线将形成 武汉、襄阳、宜昌三地实现1小时互通 [3] - 2024年武汉市经济总量2.11万亿元 宜昌、襄阳双双突破6000亿元 三者占全省经济比重显著提升 [5] - 湖北省目标2027年经济总量突破7万亿元 2030年达9万亿元 汉襄宜三角区为关键增长极 [5] 交通协同效应 - 高铁环线提供交通硬支撑 推动人流、物流、信息流高效互联互通 [6] - 1小时通勤圈有助于形成城市群 释放"1+1+1>3"的集成效果 [6] - 历史对比显示武汉至襄阳、宜昌交通时间从6小时以上大幅缩短 [6]
1小时到武汉,沪渝蓉高铁武宜段开启动态验收
长江日报· 2025-05-15 07:43
沪渝蓉高铁武宜段项目进展 - 沪渝蓉高铁武宜段于5月15日启动联调联试,首趟55103次检测列车上线运行,对轨道、接触网、通信和信号等系统进行综合测试 [1] - 该项目位于湖北省境内,正线全长313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桥隧占比85%,共设8座车站(7座新建) [3] - 项目于2021年9月开工建设,2025年1月完成正线铺轨,2025年4月进入静态验收阶段 [3] 技术测试与验收 - 联调联试标志着项目进入动态验收阶段,涵盖联调联试、动态检测、运行试验三个方面 [5] - 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每天对"四电"系统(接触网、电力变电、通信信号)进行针对性调试 [5] - 动态验收完成后,全球最快高铁CR450将在该线路开展运用考核试验 [7] 线路连接与网络效应 - 线路东连沪渝蓉高铁合肥至武汉段,西接宜昌至涪陵段,在武汉枢纽与汉宜铁路衔接 [5] - 在宜昌通过在建的宜昌至兴山高铁与郑渝高铁相连 [5] - 建成后武汉至宜昌旅行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小时,武汉至重庆时间将压缩至4小时左右 [7] 区域经济影响 - 项目将推动沿线钟祥、京山、当阳等多个城市迈入高铁时代 [7] - 宜昌至兴山高铁开通后将通过郑渝高铁连接形成更高效的区域交通网络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