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业务

搜索文档
建筑建材25年中期展望:焕新提速,供给转型
2025-06-12 15:0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建筑、建材(消费建材、工业材料<水泥、玻璃、玻纤、碳纤维>) - **公司**:中材国际、中国化学、中国核电、中国建筑国际、中国联塑、海螺创业、上海建工、华新、中材科技、立邦、中国能建、城地香江、海南华铁、东华科技、华新水泥、中国巨石、恒实科技、吉林化纤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建筑行业 - **上半年表现**:收入和利润下行,应收账款周转率影响 ROE,毛利率平稳,处于政策预期与基本面博弈状态,指数震荡,部分个股表现好,行业仍在调整,1 - 5 月建筑行业略有负增长[1][2][3] - **下半年展望**:关注化债对现金流影响,若有积极变化基本面有望改善;关注化债和资金进展,推荐存量翻新、城市更新、新兴产业服务及出海业务;预计同比改善但幅度不大,三季度订单、四季度产值或好转[1][3][4][10] - **化债情况**:央国企化债重要,去年 11 月提出方案,今年二季度推进约两个季度,建筑板块经营性现金流改善,大基建现金流出减少,中小建筑企业现金流入增加,但应收账款规模同比增加,地方债券化债资金对报表影响不明显[8] - **订单和产值**:一季度国内订单和产值承压,设计订单增长好,如上海建工设计订单同比增 70%,预计三季度招投标改善,地方政府投资聚焦产业投资影响项目进度,下半年部分地区招投标或有力改善[9] - **面临挑战**:整体需求承压,民营企业跨界转型,国有企业聚焦主业[11] - **民营建筑企业应对方式**:主业稳健企业并购切入新赛道;主营业务承压企业出售控制权重组,多集中在半导体、新能源产业链[12] - **跨界转型案例**:上海港湾投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和卫星能源控制系统,海南华铁开展算力租赁业务[13] - **海外市场影响**:海外市场景气度高,“一带一路”背景下,1 - 4 月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增长 16%,对沿线国家出口额占比提升,对外工程承包新签合同增长超 20%,主要出海力量为央企[14] - **国内产业服务投资机会**:集中在煤化工产业,新疆地区优势明显,预计到 2028 年超 9300 亿用于油气、煤炭、新能源开发建设,2025 年煤化工领域投资或几百亿落地,受益企业有中国化学和东华科技[15][16] - **人工智能推动作用**: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增长,中国智算市场规模约 190 亿,同比增近 90%,预计到 2028 年增长 3.8 倍,惠及数据中心建设、运营和算力租赁企业[17] - **核电投资情况**:2025 年投资增速显著,已批复 10 台机组,1 - 4 月增速三四十以上,全年预计超 30%,未来五年每年批复 8 - 10 台,2029 年左右达高峰[18] - **电网建设特点**:2025 年是十四五最后一年,需完成约 8000 多亿电网投资,同比增 44%,受益企业有中国能建和相关工程公司[19] 建材行业 - **消费建材** - **24 年表现及 25 年展望**:24 年营收同比降 9.1%,归母净利率降 43%,25 年出清持续,盈利能力待修复,原材料价格低致毛利率下降但下行空间有限,管理和销售费用影响成本管控[20] - **减员降费效果**:2024 年底减员降费,2025 年一季度费用压降体现,多数公司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达 70%以上,但需警惕房价偏弱下资产处置和减值损失[21] - **细分板块盈利能力**:2024 年各板块差异明显,未来修复节奏分化,涂料有修复迹象,管材和外加剂价格竞争或持续,瓷砖毛利率改善慢,石膏板毛利率稳定,防水和板材减值扰动大,板材公司资产负债表优化[22] - **地产销售及竣工影响**:地产销售止跌回稳持续性待关注,新房和二手房成交边际回落,房建竣工侧实物量弱,竣工端短期企稳压力大但或好于预期[23] - **家装市场需求及存量翻新**:24 - 26 年装修需求总体小幅下降,新房装修需求降,存量翻新需求升且占比超 50%[24] - **城市更新政策影响**:建筑物外部翻新需求稳定且渐升,城市更新政策助力释放存量需求,零售赛道关注涂料、板材、管材品类个股[25][26] - **工业材料** - **水泥**:今年价格同比改善后环比回落,处历史底部,比 2018 年以来均价低 15%,产量和出货率同比下滑,煤炭价格降支撑盈利,下半年期待供给端超产治理落地;2024 年底部分产线补齐产能指标,下半年或加速,2025 年纳入碳交易市场,碳排放控制或成去产能手段,华新水泥有优势;2025 年需求预计降 6%,降幅收窄,未来关键在供给端收缩[27][28][30] - **浮法玻璃**:受竣工下滑影响,需求端压力大,库存高位,均价下滑但降幅收窄,处于摸底阶段;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因成本端改善;供给端日熔量下滑,今年 14 条产线冷修停产,产能低但需求下滑需更多出清,下半年或大规模冷修推动价格反弹,出清及供需再平衡需长时间[31][32] - **玻纤**:上半年表现好,去年一季度见底后价格和盈利逐季恢复,今年一季度复价;产量增速先回落后回升,出口增速回落但均价提升支撑盈利,关注关税政策;价格方面,低端产品价格回落,高端领域上涨,预计下半年粗砂稳定,电子纱等或提升;上半年新点火产能集中于龙头公司,供给压力大,库存上升;下半年关注龙头公司产能投放和新进入者投产节奏,关注需求端风电和电子领域;风电领域今年需求增长,明年或下滑;高端 LDK 电子布市场受 AI 带动,中材科技和恒实科技领先,景气度预计延续至明年[33][35][36][37][38][40] - **碳纤维**:表观需求自去年下半年回升,出口高速增长,进口同比增长,库存下降、价格企稳回升;未来关注新增产能投放、库存下降持续性及新兴应用领域需求推动[4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建筑领域推荐结合股息角度、有长期需求的细分方向,具体公司有中材国际、中国化学、中国核电、中国建筑国际[4][5] - 建材领域推荐出海业务、高端电子布、消费类建材、去地产化公司及高股息公司,如华新、中材科技、中国联塑、海螺创业[4][6][7]
美团-W:一季度核心主业增长亮眼,阶段增加投入稳固经营根基-20250529
国信证券· 2025-05-29 07: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5][6][2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美团经调整溢利同增46.2%优于市场预期,核心本地商业利润超预期,新业务经营表现符合预期,经营效率同比提升 [1][2][3][9][11][12][18] - 公司推出618活动加大补贴应对竞争,预计2025Q2核心本地商业收入降速、利润率下降,出海业务持续推进 [4][19] - 综合考虑多因素下调2025 - 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但长期看好美团竞争力,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5][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5Q1公司实现收入865.57亿元,同比+18.1%,经营溢利105.67亿元,同比+102.8%,经调整溢利109.49亿元,同比+46.2%,经调经营利润率12.2%,同比+5.1pct [1][9] - 核心本地商业2025Q1收入643.25亿元,同比+17.8%,经营溢利134.91亿元,同比+39.1%,经营利润率21.0%,同比+3.2pct [2][11] - 新业务2025Q1收入222.32亿元,同比+19.2%,经营亏损22.73亿元,经营亏损率10.2%,同比改善4.6pct [3][12] 业务情况 - 核心本地商业中,到家业务外卖订单预计同增约10%,收入增速预计快于订单增速,闪购订单量高速增长、盈利能力改善,到店酒旅业务收入预计同增20% [2][11] - 新业务中,Keeta单量及GTV保持良好增长态势,UE模型持续改善,优选业务坚持长期能力建设,亏损预计环比持平 [3][12]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Q2核心本地商业收入降速、利润率下降,外卖单量增速稳健但利润率下滑,闪购单量高增但OPM预计由盈转亏 [4] - 公司官宣进入巴西市场,未来5年投资10亿美元,不排除下半年推进巴西业务布局 [4][19] 投资建议 - 下调2025 - 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至447/587/718亿元,调整幅度为-13.2%/-10.1%/-8.7%,对应PE估值16.6/12.6/10.3x [5][20] - 长期看好美团竞争力,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5][20] 财务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37,592|389,765|465,515|542,780| |经调整净利润(百万元)|43,653|44,722|58,698|71,848| |经调整EPS(元)|7.14|7.32|8.04|9.50| |EBIT Margin|10.9%|10.3%|10.5%|10.9%| |净资产收益率(ROE)|20.7%|17.9%|17.0%|16.7%| |市盈率(PE)|17.0|16.6|12.6|10.3| |EV/EBITDA|22.5|23.0|18.6|15.6| |市净率(PB)|4.33|3.56|2.95|2.46| [8][22]
美团-W(03690):一季度核心主业增长亮眼,阶段增加投入稳固经营根基
国信证券· 2025-05-29 05: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5][2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美团经调整溢利同增46.2%优于市场预期,核心本地商业利润超预期,新业务符合预期,经营效率同比提升 [1][2][3] - 公司推出618活动加大补贴应对竞争,预计2025Q2核心本地商业收入降速、利润率下降,出海业务持续推进 [4][19] - 综合考虑多因素下调2025 - 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但仍看好美团长线竞争力,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5][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5Q1公司实现收入865.57亿元,同比+18.1%,经营溢利105.67亿元,同比+102.8%,经调整溢利109.49亿元,同比+46.2%,经调经营利润率12.2%,同比+5.1pct [1][9] - 核心本地商业2025Q1收入643.25亿元,同比+17.8%,经营溢利134.91亿元,同比+39.1%,经营利润率21.0%,同比+3.2pct [2][11] - 新业务2025Q1收入222.32亿元,同比+19.2%,经营亏损22.73亿元,经营亏损率10.2%,同比改善4.6pct [3][12] 业务情况 - 到家业务外卖订单预计同增约10%,收入增速预计快于订单增速,闪购订单量高速增长且盈利能力改善,到店酒旅业务预计收入同增20% [2][11] - Keeta单量及GTV保持良好增长态势,UE模型持续改善,优选业务坚持长期能力建设,亏损预计环比持平 [3][12] 经营效率 - 2024Q4公司毛利率+2.4pct,销售/研发/管理费率各 - 1.0/-0.2/-0.1pct,经调整净利润率11.1%,同比+2.4pct [3][18] 未来展望 - 2025Q2核心本地商业收入预计降速,利润率同比明显下降,外卖单量增速预计稳健但利润率下滑,闪购单量预计高增但OPM预计由盈转亏 [4][19] - 公司官宣进入巴西市场,未来5年投资10亿美元,已在南通和泉州推进养老保险试点,补贴符合标准骑手社保缴纳额的50% [4][19] 财务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 - 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至447/587/718亿元,调整幅度为 - 13.2%/-10.1%/-8.7%,对应PE估值16.6/12.6/10.3x [5][20]
迪瑞医疗(300396) - 300396迪瑞医疗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8
2025-05-28 08:58
公司经营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国内市场完成高速仪器装机超400台,优化销售结构使试剂销售占比好转;国际市场调整策略,聚焦东南亚及一带一路重点国家市场,不可抗因素影响较小,但因去年一季度大客户集中进货基数大,同比业绩下滑 [2] - 2024年度以总股本272,700,161股为基数,每10股派2.6元现金(含税),分红派息于2025年5月20日实施完毕 [3] 公司举措 - 降本增效方面,加强内部管理,优化内控流程,加强财务管控和绩效考核力度 [4] - 研发方面,2024年CS - 690等多款产品上市,聚焦研发,优化研发队伍和项目布局,如尿液分析领域构建计算机视觉解决方案,后续将优化其他产品线 [5][6] - 改善业绩方面,聚焦试剂上量,完善应收账款、现金流、存货管理,落实四个管理维度 [7] - 市值管理方面,建立市值管理体系并与高管绩效考核联动,定期审视调整策略 [8] 行业情况 - 体外诊断行业受政策推动,医疗设备细分领域有望获更多份额,公司有多方面竞争优势,产品远销海外120多个国家及地区 [9]
美团:「对内补贴战 」不耽误出海步伐
雷峰网· 2025-05-27 13:15
核心观点 - 美团一季度财报表现强劲,收入同比增长18.1%至866亿元,净利润同比大增87.3%至100.59亿元,但未来两个季度可能面临盈利放缓的压力 [2][4] - 公司管理层预计短期财务波动,主要由于外卖和即时零售领域竞争加剧,尤其是京东、淘宝等新玩家的入局,但认为低质低价的内卷式竞争不可持续 [2][7] - 海外业务(如Keeta)进展顺利,已覆盖沙特所有百万人口城市,并计划五年内在巴西投资10亿美元,但短期亏损绝对值较高 [4][8][9] - 资本市场对美团长期前景仍持乐观态度,尽管二、三季度利润可能显著下滑,但股价在财报后不跌反涨 [5] 财务表现 - 一季度收入866亿元,同比增长18.1%,核心本地商业收入643亿元(占比74.25%),创新业务收入222亿元(同比增长19.2%) [4] - 新业务经营亏损同比收窄17.5%至23亿元,经营亏损率改善4.6个百分点至10.2% [4] - 净利润100.59亿元(同比+87.3%),包含约13亿元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金融投资从亏损5.17亿元转为收益8.05亿元) [4] 竞争与战略 - 外卖和即时零售领域竞争加剧,京东、淘宝等新玩家加入补贴战,美团计划采取必要措施捍卫市场份额,但未全面加码补贴,仅针对京东重点补贴区域定向应对 [7][8] - 管理层强调行业增长潜力,认为竞争将推动即时零售发展,美团闪购具备核心优势 [7] - 出海业务不受国内竞争影响,Keeta在沙特和香港取得进展,巴西市场成为新重点 [8][9] 市场预期 - 分析师预计二、三季度利润可能显著下滑,甚至出现“近期最差财报”,主要因补贴战和海外业务高亏损 [2][5][8] - 投资者长期仍看好公司,股价在财报后上涨2.09%至132.1港元/股,反映市场对管理层战略的认可 [5] 海外业务 - Keeta在沙特覆盖所有百万人口城市,未来计划拓展更多城市,香港市场也有突破 [4][9] - 巴西市场计划五年投资10亿美元,部分沙特员工已调往巴西,但管理层强调“不急于求成” [8][9]
易点天下分析师会议-20250520
洞见研报· 2025-05-20 13: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易点天下进行调研,涵盖业务表现、合作情况、AI应用、业务增长点等方面,公司业务呈增长态势,技术提升助力发展,未来有多个业务增长点[24][28][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易点天下,所属行业是互联网服务,接待时间为2025年5月20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总经理武莹、董事会秘书王萍、财务总监郑正东、独立董事张学勇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类型为投资者网上提问等 [20] 主要内容资料 - 2024年程序化广告平台收入同比增长210%,单客户ARPU值同比下降29%,主营业务中效果广告收入占比97.52%,程序化广告业务通过技术投入和AI融合,提升推理效率、降低耗时和成本,为业务增长提供技术支撑 [24] - 公司与AppLovin合作进展顺利,公司属服务贸易范畴,不直接涉及关税问题,已布局全球200多个国家地区,可分散关税区域风险 [24][26] - 公司持续迭代智能化业务平台及中台产品,实现前沿AI驱动型产品商业化落地应用,打造营销领域AI Agent,未来聚焦AI营销细分应用层开发实践,服务更多出海客户 [26]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25.47亿,美国业务收入占比不高,业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地区 [27] - 公司高度重视股东权益,关注政策动态,以提升经营业绩为核心回报投资者,具体计划以公告为准 [27] - 2024年公司营收增长18.83%,扣非净利润增长30.10%;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长93.18%,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有增长,实控人未减持,高管合规减持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8] - 未来3 - 5年,公司业务增长点来自拓展新客户与行业、深化媒体合作、技术产品驱动 [29] - 公司将继续深耕主业,以AI赋能为客户提供出海全链路解决方案,帮助出海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升级 [31]
甘李药业(603087):甘李药业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国内外双轮驱动,创新管线有序推进
东方证券· 2025-05-14 07: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业绩增长优异,2024 年营收 30.5 亿元(+16.8%),归母净利润 6.1 亿元(+80.8%);2025Q1 营收 9.8 亿元(+75.8%),归母净利润 3.1 亿元(+224.9%) [9] - 量价齐升驱动国内制剂业高速增长,2025 年 Q1 国内制剂收入 8.6 亿元(+80.9%),销量贡献 49.9%,价格贡献 31.1%;国际销售收入 0.95 亿元(+45.2%) [9] - 费用端优化,2025Q1 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76.8%、31.7%,较去年同期+3.9/14.5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33.2%/7.1%/13.2%,较去年同期-7.4/-0.7/-10.5pct [9] - 创新产品管线有序推进,博凡格鲁肽注射液完成相关临床首例受试者给药;出海业务持续深化,门冬胰岛素 30 注射液打开国际市场,与山德士合作推进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测公司 2025 - 2027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1.91、2.40、2.84 元,给予 2025 年 31 倍 PE 估值,对应目标价 59.21 元 [2]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608|3,045|4,202|5,181|6,115| |同比增长(%)|52.3%|16.8%|38.0%|23.3%|18.0%| |营业利润(百万元)|315|632|1,362|1,708|2,020| |同比增长(%)|155.4%|100.3%|115.6%|25.4%|18.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40|615|1,150|1,445|1,709| |同比增长(%)|177.4%|80.7%|87.1%|25.6%|18.3%| |每股收益(元)|0.57|1.02|1.91|2.40|2.84| |毛利率(%)|73.3%|74.8%|78.7%|77.0%|75.8%| |净利率(%)|13.0%|20.2%|27.4%|27.9%|27.9%| |净资产收益率(%)|3.3%|5.6%|9.8%|11.0%|11.6%| |市盈率|90.1|49.9|26.7|21.2|17.9| |市净率|2.9|2.8|2.5|2.2|2.0|[4] 可比公司估值 |公司代码|最新价格(元)|每股收益(元)| | | |市盈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4A|2025E|2026E|2027E|2024A|2025E|2026E|2027E| |通化东宝 600867|7.49|-0.02|0.38|0.47|0.46|-343.58|19.94|16.00|16.22| |特宝生物 688278|73.76|2.03|2.78|3.79|4.72|36.26|26.51|19.48|15.63| |科兴制药 688136|35.21|0.16|0.58|1.02|1.49|223.27|60.79|34.35|23.65| |恒瑞医药 600276|51.23|0.99|1.11|1.28|1.48|51.58|46.07|39.92|34.56| |长春高新 000661|98.13|6.33|6.76|7.35|7.72|15.50|14.51|13.35|12.72| |最大值| | | | | |223.27|60.79|39.92|34.56| |最小值| | | | | |(343.58)|14.51|13.35|12.72| |平均数| | | | | |(3.40)|33.56|24.62|20.55| |调整后平均| | | | | |34.44|30.84|23.28|18.50|[10]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 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应收票据等项目有相应变化,2023 - 2027 年流动资产合计从 6,176 百万元到 10,929 百万元等 [11] - 利润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逐年变化,如营业收入从 2023 年 2,608 百万元增长到 2027 年 6,115 百万元 [11] - 现金流量表: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有不同表现,如经营活动现金流 2025E 为 3,406 百万元 [11] - 主要财务比率: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各有变化,如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023 - 2027 年分别为 52.3%、16.8%、38.0%、23.3%、18.0% [11]
TCL智家20250513
2025-05-13 15:19
纪要涉及的公司 TCL 智家、奥马冰箱[1][2][4]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出海业务被低估** - 欧洲市场:2025 年欧洲渠道库存已补到合理甚至偏高位置,2024 年高出口速度难以维持,但负增长可能性低;欧洲能源价格恢复正常,但工业生产制造未恢复,工业信心指数为 -10,南欧国家经济恢复快,德国等工业强国拖后腿,过去多年欧洲工业生产制造投入不足,中国冰箱替代效应增强,2017 - 2024 年中国冰箱在欧洲零售量比例从 30%提升至 55%[2][5][6] - 新兴市场:冰箱普及率低,经济发展和消费者购买力提升将推动家电需求增加,成为公司未来业绩重要驱动力[2][7] - 美国市场:关税导致美国生产成本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如中国单位生产成本为 100,美国达 180 - 200,但公司在美国收入占比不高,对整体收入和盈利报表影响不大[2][9] 2. **奥马冰箱持续增长**:国内代工转自主品牌产生订单冲突,部分订单留给纯代工厂推动其发展;新兴市场经济发展和中国家电企业填补当地空白,增强中国家电品牌竞争力[2][8] 3. **投资价值凸显**:公司是全球冰箱 OEM 龙头,冰箱出口份额国内约 25% - 30%,奥马冰箱年产量超 1000 万台,合肥冰箱产量达数百万台;从股票配置看,属于美国收入占比低于 5%的被错杀型标的,目前估值约 10 倍,被低估明显,随着中美关税谈判推进及公司优化订单和出口数据,盈利和估值有望提升[4] 4. **盈利预测乐观**:预计 2025 年利润达 11.5 亿元左右,目前估值不到 10 倍,股价有上行空间,随着中美贸易谈判推进和公司业绩兑现,估值端仍有提升空间[2][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验证预期差关键**:验证预期差关键指标为海关总署数据和公司业绩,若欧洲和新兴市场保持稳定或较高增长,且公司业绩持续超预期,将支持当前结论,2024 年以来公司实际业绩持续超预期,2025 年利润增速大概率跑赢收入[2][10] 2. **潜在风险**:短期内行业竞争和成本压力可能上行,若美国产能未充分利用,中国产能过剩可能导致通缩并影响欧洲业务,目前尚未看到相关迹象,但未来情况难测[3][11][12]
炮轰董明珠,挥手大裁员:“铁血掌门”方洪波AB面
商业洞察· 2025-05-12 09:12
核心观点 - 美的集团在方洪波领导下已超越格力电器和海尔智家,营收突破4000亿,但面临国内家电市场内卷、高端化不足、智能化短板等挑战 [2][3][6][8] - 公司通过"买买买"策略拓展海外和To B业务,但自有品牌占比低且To B业务增速放缓,尚未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17][18][19][20] - 方洪波管理风格兼具人情味与铁血手段,近期推动反内卷改革同时进行人员优化,反映其效率优先的核心逻辑 [23][24][25][26][27] 国内业务现状 - 2019-2024年国内营收从1614亿增至2381亿,年均增速8%,占总营收60%且贡献6成毛利 [8] - 2024H1白电市场零售量同比下滑3.6%,零售额下滑7%,行业整体停滞 [8] - 国补政策刺激下2025Q1营收达1284.28亿同比增20%,但可能透支未来需求 [8][9] - 智能家居业务营收占比65%超2000亿,但面临华为/小米等跨界竞争和高端化不足 [11][12] 高端化与智能化短板 - 高端品牌COLMO市场份额仅为卡萨帝1/4,促销频率达后者2倍损害品牌调性 [12] - 毛利率26.2%低于海尔(31.3%)和格力(32.4%),反映产品溢价能力弱 [12] - 智能家居缺乏核心连接设备,生态互联性弱于小米/华为,场景吸引力不足 [13] 海外业务拓展 - 2024海外营收占比突破40%,但自有品牌占比不足40%,距2025年50%目标差距大 [17][18] - OEM模式仍占海外收入60%,收购东芝/Clivet等品牌短期提振但自主建设滞后 [18] - 海外建立20+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员工超3.5万人 [17] To B业务表现 - 2024年To B营收1045亿占比25.5%,增速6.87%低于整体且毛利率下滑0.68% [20] - 机器人业务自收购库卡后收入波动,2017-2020年从34.79亿欧元降至25.73亿欧元 [19][20] - 并购逻辑聚焦热点领域,如库卡机器人/合康新能新能源等,但协同效应待验证 [19] 管理层动态 - 方洪波透露已有6-7位接班人候选,但未公开具体人选 [2] - 2025年推行"反内卷"政策,禁止形式主义加班同时进行业务收缩和人员优化 [24][25][26] - 母公司员工4年减少60%(2351→947人),子公司员工增20%(16.3万→19.7万) [26] - 提出"简化业务模式、出清冗余品类"等改革方向 [27]
鱼跃医疗(002223):血糖业务高增 海外表现亮眼
新浪财经· 2025-05-09 00:3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75.66亿元(同比-5.09%),归母净利润18.06亿元(同比-24.63%),扣非归母净利润13.93亿元(同比-24.12%)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4.36亿元(同比+9.17%),归母净利润6.25亿元(同比-5.26%),扣非归母净利润5.13亿元(同比-6.91%) [1]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分别为85.48/97.10/110.96亿元,同比增速13.0%/13.6%/14.3%,归母净利润预测20.10/22.62/25.81亿元 [4] 业务分项表现 - 血糖管理及POCT解决方案业务营收10.30亿元(同比+40.20%),受益于CGM翻倍增长及BGM客户拓展 [2] - 急救解决方案营收2.39亿元(同比+34.05%),因AED产品技术升级及欧盟认证推动海外布局 [2] - 呼吸治疗解决方案营收25.97亿元(同比-22.42%),受高基数影响,但家用呼吸机、雾化器实现增长 [2] - 家用健康检测解决方案营收15.64亿元(同比-0.41%),电子血压计双位数增长,新品推动高端化 [2] - 临床器械及康复解决方案营收20.93亿元(同比+0.24%),针灸针、轮椅等产品增长良好 [2] 盈利能力与费用 - 2024年销售毛利率50.14%(同比-1.22pct),2025Q1回升至50.30%,预计随产品迭代持续改善 [3] - 2024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7.99%(+4.21pct)、5.66%(+0.50pct)、-3.12%(-1.14pct),公司通过供应链优化推动费用率改善 [3] 海外拓展 - 2024年海外营收9.49亿元(同比+30.42%),产品注册落地及团队属地化布局助力重点市场推进 [3] 投资亮点 - 公司聚焦呼吸与制氧、血糖及POCT、消毒感控三大核心赛道,海外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4] - 当前PE估值对应2025-2027年为17.45/15.50/13.59倍,维持"买入"评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