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数西算
icon
搜索文档
华为云、美的、网易…“大厂”为啥把算力“大本营”选在这儿
金融时报· 2025-07-26 08:49
人工智能+行动推进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强调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结合,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1] - 高质量数据集分为通识类、行业通识类、行业专识类三类,国家数据局将全面加速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和应用落地 [1] - 国家数据局开展生态培育专项行动,包括典型案例征集、技术交流活动、供需对接平台建设等措施 [2] 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 国家数据局指导合肥、成都等7个城市建设数据标注基地,截至上半年建设数据集524个,规模超过29PB,服务大模型163个 [2] - 数据决定人工智能上限,算力决定下限,贵州推进"东数西算"战略,转向"存算一体、智算优先" [2] - 华为云全球最大智算中心、腾讯、网易、美的的算力基地均落户贵州 [2] 贵州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 贵州省在建和投运的重点数据中心48个,其中大型数据中心28个,存储能力达25EB(相当于50亿部高清电影) [3] - 贵州省智算规模达85EFLOPS,智算占比超98%,出省带宽超6万Gbps,建成全球首条400G算力通道 [3] - 贵州为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万用户提供云渲染算力服务,如《哪吒2》渲染工作 [3] - 华为云在贵州建设第三个大型园区,重点推进"东数西算"南部大通道建设,优化"贵州算力券"政策 [3]
青海涌“绿波” 高原唱“新曲”
科技日报· 2025-07-25 13:48
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 青海电网总装机规模达7590.47万千瓦,清洁能源、新能源装机占比分别为94.2%和72.6%,两项占比数据均居全国第一 [1] - 全国规模最大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黄河流域海拔最高的水电站、全国高海拔地区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项目机组均在青海建设或运行 [1] 清洁能源监测与管理 - 全国首个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调度中心已接入全省28家发电企业、558座新能源电站的数据,基本覆盖全省 [2] - 调度中心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运行模式,为发电企业节约运行人员成本40%以上 [2] - 调度中心打造高灵敏度的新能源集中调度指挥枢纽,实现电站实时监测、远程控制和故障处置 [2] 绿色算力发展 - 青海省智能算力规模达到1.5万PFLOPS,大型数据中心平均能耗指标PUE值保持在1.2以下,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4] - 调度中心研发算电协同调度大数据模型,通过分析算力中心负荷、峰谷平电价时段、全省能源出力情况等数据,优化算力任务调度负荷曲线 [4] - 调度中心目前已接入三大运营商和青海大学等5家数据中心的算力和功耗数据,后续将接入更多数据中心 [4] 绿色算力应用 - 绿色算力应用于企业碳足迹溯源、出口产品绿色低碳认证等领域 [5] - 构建能耗设备效率、清洁能源消纳量等36项指标评价模型,实现对全省多维度能耗的精准画像 [5] - 为出口型企业建立全流程碳足迹数据库,出具绿色算力使用证明,帮助企业应对全球绿色贸易壁垒 [5]
雅下工程令世界惊叹,但它的意义仍被很多人低估了
观察者网· 2025-07-25 11:11
中国基建投资转型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总投资1 2万亿 区别于传统"铁公基"模式 定位为国家能源安全压舱石和新质生产力动力源[1] - 2025年中国狭义基建投资同比下降3 3% 城投公司资本回报率中位数降至1 3% 地方债余额突破50万亿 显示传统基建拉动模式失效[1][7][8] - 雅下工程年均投资1200亿元 仅占2024年全国基建投资总额14 1万亿的0 85% 不会逆转基建增速放缓趋势[9] 水电项目经济性验证 - 三峡工程动态投资2500亿元 累计发电1 6万亿千瓦时 发电收入超4000亿元 仅发电回报已覆盖投资成本[15] - 三峡集团2023年营业毛利率达49 61% 资产负债率55 79% 显著优于同业 长江电力ROE达16 73% 上市后累计分红2072亿元[16][19] - 雅下工程拟采用三峡"滚动开发"模式 分阶段建设5座梯次电站 减轻财政压力[20] 电力需求新增长极 - 2025年AI算力电力需求预计达23GW 接近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一半 中国算力基础设施用电量将达3600亿千瓦时[21][23] - 雅下工程装机容量6000万千瓦 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 相当于三峡1 5倍 可支撑"东数西算"战略需求[24] - 西藏水电开发率不足10% 可开发资源超1 5亿千瓦 是未来清洁能源重要支柱[23] 区域经济转型范式 - 宜昌依托三峡工程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 吸引宁德时代等企业落户 2025年电池产能将达200GWh[29] - 雅下工程将带动林芝形成1-2万技术岗位 推动西藏城镇化率从39 68%提升 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8 2年增至10 5年[30][31] - 工程建成后西藏可从能源输入区转为输出核心 发展绿氢制造和数据中心等高附加值产业[34]
从“信号孤岛”到“满格边疆”,实探中国移动网络新基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02:38
通信新基建助力边疆发展 - 巴彦淖尔移动通过增设900M 4G宏站、700M 5G超远双拼技术解决边境牧区网络覆盖问题,显著改善牧民生活与商业活动[2][3] - 河套灌区采用5G专网和1000余处在线采集系统实现全自动测流,灌溉面积达1150万亩,提升水量调度科学性[4][5] - 国营新华林场部署高清摄像头和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控3.9万亩林区,提高防火效率[6][7] 数字经济激活传统产业 - 牧民通过直播销售牛羊肉和农家乐服务,收入结构多元化,吸引年轻人返乡[1][3] - 宝日汗图旅游营地因网络覆盖吸引全国自驾游客,带动当地消费和支付便利化[2] - 河套灌区云计算中心整合119处枢纽数据,首次实现联合实时监测,结束人工记录历史[5] 算力基础设施支撑区域发展 - 中国移动呼和浩特数据中心智算规模达6.7EFLOPS,为全球最大单体液冷智算中心,承担"东数西算"使命[8] - 数据中心智算占比90%,支持九天大模型(2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3000亿参数)等AI训练与推理应用[8] - 提供AR/VR、云游戏、智能家居等智算服务,覆盖个人、家庭及政企市场[8]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与即将到来的“电力帝国”
36氪· 2025-07-24 12:03
国家战略规划与执行 - 中国产业发展规划具有前瞻性,当前热点项目如雅下水电工程早在四五年前已纳入国家规划[1] - 大型基建项目遵循"20年设想-10年论证-5年立项-当前开工"的典型时间轴[3] - 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始于70年代构想,2000年启动初步开发,2014年建成首座干流水电站[4] 雅下水电工程概况 - 项目总投资1.2万亿元,创全球单体工程投资规模纪录[7] - 装机容量6000-8100万千瓦,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或300座火电厂,年发电量3000亿度可满足3亿人用电需求[13][14] - 采用"裁弯取直"技术方案,计划在50公里内实现2000米落差,远超自然河道200公里落差的效率[11] 工程技术突破 - 需克服高原冻土、地震带、强辐射等极端环境,混凝土浇筑面临冻结膨胀开裂等技术难题[16] - 采用国产TBM隧道掘进机技术,2008年实现盾构机国产化后已在全球广泛应用[21] - 已掌握高寒高海拔筑坝技术,2023年西藏科技奖提名包含《青藏高原复杂条件碾压混凝土绿色筑坝关键技术》[20] 产业链影响 - 直接拉动土木工程行业,建筑工程/工程机械/民用爆破/水利水电板块股票集体上涨[23] - 施工期将创造20万直接就业岗位,带动100万间接就业,占西藏常住人口28%[23] - 预计提升西藏年均收入30%,新增财政收入200亿元/年,拉动本地消费超100亿元[24] 能源战略价值 - 优化能源结构,水电相比风电光伏更具稳定性,可提供电力系统安全冗余[27] - 支持"东数西算"战略,30亿度低价电+低温环境适合建设数据中心,吸引互联网/AI企业[28][29] - 与核能发展形成协同,2023年7月同时推进钍基熔盐堆、铀矿开发、核电机组和聚变研究[35] 经济外溢效应 - 数据中心余热可转化为农业用途,支持高原蔬菜种植,实现能源梯级利用[30] - 远期或通过特高压输电实现电力出口,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结算[37] - 项目规模表明其战略定位超越区域博弈,旨在获取长期经济回报而非地缘政治工具[34]
一文带你了解中国雅江集团对西藏经济冲击 雅江工程如何重塑西藏产业生态与民生格局
前瞻网· 2025-07-24 08:42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概况 - 工程位于西藏林芝市至墨脱县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区域,采用"截弯取直、隧洞引水"创新模式,通过50公里长、直径10米的引水隧洞利用2230米天然落差,90%主体工程建于地下,生态扰动减少80% [1] - 规划总装机容量6000万-8100万千瓦,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可满足3亿人年度用电需求,是国家"西电东送"核心工程 [2] - 较三峡工程对比:装机容量为2.7-3.6倍,年发电量3倍,天然水头落差19.7倍,地下工程比例达90% [4] 工程战略价值与布局 - 配套特高压线路直送粤港澳大湾区,与周边风光资源形成2.4亿-2.5亿千瓦可再生能源集群,支撑"东数西算"工程 [4] - 剩余电量可销往孟加拉国等南亚国家,推动区域能源互联互通 [5] - 总投资1.2万亿元,建设周期10-12年,计划2035-2040年分阶段投产,主体位于林芝市米林县及墨脱县希让村区域 [7] 对西藏经济的拉动效应 - 每1000亿元投资带动GDP增长0.15个百分点,1.2万亿元总投资理论上拉动GDP增长1.8个百分点 [9] - 开工阶段(2025年)年均投资480亿-840亿元,直接带动GDP年增速提升2-3个百分点 [11] - 全面投产(2035年)年营收900亿元,占2024年西藏GDP的32.5%,预计带动GDP突破8300亿元 [11] 就业与收入增长影响 - 建设期创造5万-10万个岗位,高峰期达20万人,运营期新增20万个长期就业机会 [14] - 2024年西藏城镇新增就业5.21万人,雅江项目岗位数相当于该数据的3.8倍 [13] - 技术岗基础年薪25-35万元加高原补贴,项目管理岗年薪超50万元,工人平均月工资8000元 [19] - 累计培训5万名藏族技术工人,30%参与电站运维,月收入较传统农牧业提升5-8倍 [21] 产业升级与集群效应 - 水电工程催生本地建材产业链,需求包括1.5亿吨砂石骨料、1000万吨特种水泥和300万吨钢材 [24] - 西藏天路水泥产能翻倍至628万吨,吨毛利较内地高200元;高争民爆炸药产能从8万吨/年提升至50万吨/年 [24] - 绿电优势推动高载能产业发展,电解铝年产值可达240亿元,数据中心年耗电量40亿千瓦时 [31] 工程与旅游融合 - "工程+旅游"模式形成观景平台、科普研学等业态,如雅江水电站地下厂房隧道年门票收入可达15亿元 [37] - 墨脱"果果塘景区"2024年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3.9亿元,带动民宿户年均增收4万元 [37] - 预计川藏铁路2030年通车后年增200万游客,雅江水电站建成后带来200亿元旅游收入增量 [38]
算力的尽头是电力:墨脱水电站,决定AI竞赛胜负的“电力底牌”
钛媒体APP· 2025-07-23 04:04
人工智能与电力需求 - 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核心制约因素是电力而非算法或芯片 [1] - 训练GPT-4耗电量超过5,000万度相当于普通美国家庭4,500年用电量 [1] - 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预计从2024年415TWh增长至2030年945TWh相当于日本当前年用电量 [2] 全球电力供应挑战 - 美国弗吉尼亚州劳登县电网已达极限无法满足新数据中心用电需求 [3] - 亚马逊、微软、谷歌等云服务巨头资本支出中数据中心建设部分快速膨胀 [3] - 前谷歌CEO警告AI电力需求可能在未来数十年内激增至全球总发电量的99% [5] 中国能源战略布局 - 中国规划建设墨脱水电站装机容量6,000万千瓦年发电量3,000亿度相当于三座三峡大坝总和 [8] - 墨脱水电站发电量可满足1,644个ChatGPT同时运行 [8] - 水电站稳定性优于风能太阳能可7x24小时提供高质量基础负荷 [9] 墨脱水电站竞争优势 - 水电运营成本极低生命周期达百年形成显著成本护城河 [10] - 实现从"西电东送"到"东数西算"的战略升级重塑数字经济地理格局 [10] - 依托雅鲁藏布江独特地理条件单位水能资源强度全球之最 [12] 中国工程能力优势 - 具备高海拔复杂地质条件下建设水电站的全产业链能力 [13] - 积累了三峡、白鹤滩等巨型水电工程经验与技术 [13] - 自主研发特高压输电技术可将电力低损耗输送数千公里 [13]
雅鲁藏布江水电分析
2025-07-22 14:3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水电、水泥、钢铁、铜铝、数据中心、火电、动力煤、工程机械 - **公司**:高争民爆、保利联合、西藏天路、华新水泥、铁建重工、中铁工业、徐工器械、中国电建、能建、东方机电、哈电、东方电气、国电南瑞、许继电气、国投电力、大唐发电、中国雅江集团、中国建材、海螺水泥、东方电气(01072.HK)、时代电气(03898.HK)、中联重科(01157.HK)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宏观经济影响 - **带动经济增长**:1.2万亿工程总投资可撬动周边近4万亿产值,按10年建设期估算,带动投资增速+0.23%、GDP增速+0.09%,长期提升西藏GDP 20%以上,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1][7][21] - **推动产业发展**:带动西藏当地工程建造、物流运输、商贸服务等产业发展,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加强与其他地区对接,长期辐射基建、能源、材料等近百个行业,创造数百万就业岗位,带动建材、物流、旅游等产业发展[7][8] - **优化能源结构**:年发电量约3000亿度,是三峡大坝的3倍,可满足3亿家庭用电,减少对进口化石能源依赖,推动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助力碳中和[1][8][9] - **促进产业布局**:充沛电力吸引数据中心、AI等高耗能产业布局西藏,强化“东数西算”战略,降低制造业用电成本,提升出口竞争力[8] - **增加财政收入**:投产后每年为西藏增加超200亿元财政收入,解决西藏能源短缺,贡献其财政收入2/3 [1] 地缘影响 - **加强周边影响力**:外输电力为周边国家提供廉价清洁能源,配合中国制造业和产业输出,加强对周边国家影响力,削弱印度地缘政治控制力[12] - **影响印度农业用水**:雅下水电站能影响印度东北部15%的农业用水,雅鲁藏布江出境水量占印度布拉马普特拉河总量约19% [13] 行业影响 - **水泥钢铁**:建设阶段水泥和钢铁行业直接受益,项目总水泥需求量达2000 - 3000万吨,年均需求100 - 150万吨,华新水泥、中国建材、海螺水泥西藏产能将受惠[21] - **铜铝**:后期水电站设备及输电电缆带动铜铝需求,项目投产后充裕电力刺激数据中心等项目投资,进一步利好铜铝需求,但对火电及动力煤需求构成压力[21] - **工程机械**:爆破、隧道机械、施工等上游基建先行受益,水轮机组、特高压等中游设备进入放量期,电力运营与配套产业下游受益[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工程开发方式**: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开发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为隧道式水电站,单位投资低,对周边环境影响小[5] - **技术难度**:墨脱水电站钻洞引水,隧道长约35km,落差2300米,安置5台发电机组,技术难度大,中国有类似经验[3] - **融资主体**:中国雅江集团作为新成立央企,成为重要融资主体,业主为中国雅江集团,参研参试参建单位主要为中国电建集团[14] - **机构观点**:摩根士丹利认为建设阶段水泥钢铁受益,后期利好铜铝;花旗认为项目有宏观经济意义,可利用碳减排再贷款工具和特别国债融资[21]
贵州:加速“东数西算”进程,全力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
搜狐财经· 2025-07-22 11:20
贵州算力产业发展现状 - 贵州大力推进"东数西算"战略,从"以存为主"转向"存算一体、智算优先",打造全国算力保障基地 [1] - 数据中心建设加速,在建和投运重点数据中心达48个(含28个大型数据中心),存储能力达25EB [3] - 智算规模达85EFLOPS(FP16标准),占全省算力规模98%以上 [3] 算力基础设施能力 - 出省带宽超6万Gbps,建成全球首条400G算力通道,直连全国42个主要城市 [3] - 网络延迟表现优异:至北京16-17毫秒,至周边城市普遍低于10毫秒 [3] - 云渲染服务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20万+用户,支撑《哪吒2》等影视渲染 [3] 未来发展规划 - 扩大智算规模:加速华为云(在建第三个园区)、美的、网易等数据中心/智算中心建设 [3] - 推进"东数西算"南部大通道建设,优化光网络性能,降低数据中心电费并提升绿电比例 [3] - 实施"贵州算力券"政策,重点服务大模型训练、动漫渲染、电竞等产业需求 [4]
能源安全的战略突围。雅江水电,彻底打通国运的中华民族崛起工程
搜狐财经· 2025-07-22 02:09
雅江水电工程概况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于2025年7月20日开工建设,规划装机容量7000万至8100万千瓦,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三个三峡工程的总和[3][5] - 工程每年可满足全国3%的电力需求(2024年全国总用电量约9.8万亿千瓦时),直接削减12%原油进口量,使原油对外依存度从72.3%降至63%[5][7] - 工程总投资1.2万亿元,全周期内每年为西藏GDP增长贡献1.5个百分点,到2035年有望使西藏人均GDP接近全国平均水平(2024年西藏人均GDP5.8万元,全国11.5万元)[10][11] 能源结构调整 - 工程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可替代1.5亿吨标准煤,减少3.6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占全国年度碳排放总量3.5%),相当于造林1000万公顷[7] - 每年减少原油进口约6500万吨,节省外汇支出约350亿美元(按当前国际油价计算)[7] - 水电与藏东南光伏、藏北风电形成互补,通过特高压输电通道实现"水风光储"多能协同,新能源消纳率显著提升[9] 区域经济发展 - 工程建设阶段直接用工8万人,间接带动就业20万人(藏族员工占比60%以上),投产后新增10万个稳定岗位,使西藏城镇化率(2024年36.6%)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13] - 工程发电收益每年为西藏带来120亿元税收,加上建设期税收,年财政收入增量达200亿元(相当于2024年西藏地方财政收入280亿元的71.4%)[11] - 配套交通建设使西藏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从35%降至20%以下,相当于每年节省物流成本约200亿元[12][13] 产业链与技术突破 - 工程带动西藏本地建材产业爆发式增长,消耗1.5亿吨砂石骨料、1000万吨特种水泥和300万吨钢材,形成完整产业链[12][19] - 铁建重工研发"高原型盾构机"在海拔3000米处工作效率达平原机型80%以上,三一重工"极地起重机"解决-30℃启动难题[17] - 工程推动"西电东送"升级为"西产东联",预计到2030年带动西部高载能产业产值增长1.2万亿元[20] 国际影响与电力外交 - 工程初期年出口电力100亿千瓦时至南亚国家,2030年增至500亿千瓦时(相当于尼泊尔当前全年用电量5倍)[22][23] - 电力出口每年为中国创汇50亿元(按0.5元/千瓦时计算),带动电力设备出口10亿美元/年,为南亚国家减少2000万吨标准煤消耗[24] - 中国与尼泊尔、孟加拉国签署协议涵盖电网互联、技术培训等内容,构建市场化互利共赢机制[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