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发电

搜索文档
重磅解读中国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开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 引领全球低碳韧性转型
中国环境报· 2025-09-28 23:05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球气候治理,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根据《巴黎协定》及相关决定要 求,各缔约方需在2025年提交到2035年的国家自主贡献。2025年9月24日纽约当地时间,习近平主席在 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视频致辞,郑重宣示了中国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即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 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争做得更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 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森林蓄积量达到 240亿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 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这是我国首次提出碳达峰阶段后全经济范围、全温室气体净排放下降等一揽 子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系统性构建了涵盖能源和产业转型、政策工具创新等多维度指标的行动纲领,标 志着中国迈入了更加系统全面的低碳韧性发展新征程,并将为《巴黎协定》长期目标实现作出积极贡 献。 中国提出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彰显大国担当 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当前全球气候治理正遭遇逆风,中 国领导人在国际场合 ...
2025年1-7月中国太阳能发电量产量为3268.5亿千瓦时 累计增长22.7%
产业信息网· 2025-09-27 02:27
行业核心数据 - 2025年7月中国太阳能发电量产量达559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8.7% [1] - 2025年1-7月太阳能发电量累计产量达3268.5亿千瓦时 累计增长22.7% [1] 重点上市公司 - 行业主要企业包括隆基绿能 通威股份 阳光电源 晶澳科技 天合光能 特变电工 正泰电器 TCL中环 林洋能源 上能电气 [1] 研究支持 - 数据来源为国家统计局与智研咨询《2025-2031年中国太阳能发电站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1]
前8月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近五成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20:48
电力装机容量 - 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36.9亿千瓦 同比增长18.0% [1] - 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2亿千瓦 同比增长48.5% [1] - 风电装机容量5.8亿千瓦 同比增长22.1% [1] 发电设备利用效率 - 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2105小时 同比降低223小时 [1] 全社会用电量 - 8月全社会用电量1015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5% [1] - 1至8月累计用电量68788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6% [1] 制造业用电结构 - 8月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5% 创年内最高增速 [1] - 原材料行业(钢铁/建材/有色/化工)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4.2% 较7月提升3.7个百分点 [1]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1% 增速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 [1] 用电量增长驱动因素 - 高温天气推动第三产业及居民用电需求攀升 全国多地负荷创新高 [2] - 宏观经济回暖与行业产能释放受"两新两重"政策及稳工业政策拉动 [2]
国家能源局:1~8月份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2亿千瓦 同比增长48.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03:22
全国电力工业总体装机规模 - 截至8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36.9亿千瓦 同比增长18.0% [1] 新能源发电装机细分表现 - 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2亿千瓦 同比增长48.5% [1] - 风电装机容量5.8亿千瓦 同比增长22.1% [1] 发电设备利用效率 - 1-8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2105小时 较去年同期减少223小时 [1]
我国宣布新一轮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上海证券报· 2025-09-25 14:23
中国新一轮气候目标 - 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 力争做得更好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0%以上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 力争达到36亿千瓦 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 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全国碳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 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1] - 首次覆盖全经济范围和所有温室气体种类 而不仅仅局限于二氧化碳排放 [3] 风电和太阳能发展现状与目标 - 截至2024年8月底全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突破16.9亿千瓦 达到"十三五"末3倍以上 贡献"十四五"以来80%的新增电力装机 风光发电量占比以年均提高2.2个百分点的速度稳步攀升 [2] - 以2024年14.1亿千瓦为基数 未来十年装机规模需翻一番以上 平均每年保持两亿千瓦左右的增量 才能实现36亿千瓦目标 [2] - 中国已提前6年实现203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目标 新目标是对国内"双碳"进程的战略接续 [1] 能源转型与能效提升 - 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 是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 [3] -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9.8% 自2015年以来累计提高7.8个百分点 快于同期全球和美欧等发达经济体 预计2025年将超额完成20%目标 [3] - 必须进一步巩固可再生能源电力在消费增量中的主体地位 以接续实施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80%以上目标 [3] 碳市场建设进展 - 碳市场治理范围加速扩容 已将钢铁、水泥和铝冶炼行业纳入 下一步还将延伸至石化、化工、航空等行业 [4] - 到2027年全国碳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4] 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 - 新一轮目标明确碳排放绝对量的下降路径 未来十年要将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彻底脱钩 推动经济持续向上的同时实现排放量稳步下降 [4]
中国风电太阳能装机容量2035年将达36亿千瓦
财经网· 2025-09-25 03:02
能源消费结构目标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2035年达到30%以上 [1] 风电与太阳能装机容量规划 -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目标为2020年的6倍以上 [1] - 力争实现总装机容量36亿千瓦 [1]
2025年1-5月中国太阳能发电量产量为2105.1亿千瓦时 累计增长18.3%
产业信息网· 2025-09-25 01:17
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5月中国太阳能发电量达47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7.3% [1] - 2025年1-5月太阳能发电累计产量2105.1亿千瓦时 累计增长18.3% [1] 重点上市公司 - 行业主要企业包括隆基绿能、通威股份、阳光电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十家光伏企业 [1] 数据来源 - 产量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与智研咨询报告 [1] - 相关报告系《2025-2031年中国太阳能发电站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1]
我国“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交出亮眼成绩单!
新华社· 2025-09-24 02:05
今年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记者22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5年来,各地区、各部门锚定"双碳"目 标,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系统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也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 截至今年6月底,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超21.59亿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的比重约59.2%;非化石能源消 费比重由2020年的15.9%增至2024年的19.8%,煤炭消费比重从2020年的56.8%降至2024年的53.2%;截 至2024年底,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突破7000万千瓦、全球占比超过40%……一组组数据,见证我国能源绿 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节能降碳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既利当前、更利长远。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全 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率达到11.6%,达到"十四五"目标进度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6.8亿千瓦,是2020年的3倍以上,提前6 年多实现向国际社会承诺的装机容量目标。 积极推动全球绿色转型。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和森林蓄积量已提前完成2030年目标。向全 球提供了60%的风电设备、70%的光伏组件设 ...
我国产业低碳化进程加速
期货日报· 2025-09-22 16:05
据新华社电今年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记者22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5年来,各地区、各部门锚 定"双碳"目标,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系统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也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6.8亿千瓦,是2020年的3倍以上,提前6 年多实现向国际社会承诺的装机容量目标。 节能降碳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既利当前、更利长远。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全 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率为11.6%,达到"十四五"目标进度要求。 此外,我国产业低碳化进程加速。稳步淘汰落后产能,退出钢铁落后产能超1.5亿吨。截至2024年年 底,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6430家,全国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约20%。国家层面累计 培育绿色工业园区491个,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新产业(300832)、新业态、 新模式"三新"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18%。今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 到16.4%。 ...
光热交响曲,盐化工变奏乐——海西州谱写绿色发展新乐章
环球网· 2025-09-22 00:57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海拔3000米的高原戈壁上,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的光热电站正在稳定 运行。这座已持续发电五年九个月的电站,是中国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之一,也是全球首个年发电量 超过设计发电量的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 来源:环球网 戈壁深处的"超级镜子发电厂":数万定日镜点亮青海新能源革命 在柴达木盆地戈壁滩上,27135面巨型定日镜以同心圆阵列排开,如同一个巨大的"向日葵田"正在追逐 太阳。这些镜子将阳光精准反射至260米高的吸热塔顶端,温度可达565摄氏度。 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中南部,坐落着中国最大的可溶性钾镁盐矿床——察尔汗盐湖。这片蒙古语意 为"盐的世界"的盐湖,总面积达5856平方公里,不仅是中国最大的盐湖,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内陆盐湖之 一。 从1958年土法生产出第一袋钾肥,到如今成为国家重要的钾肥生产基地和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察尔汗盐 湖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我国盐湖工业的崛起与飞跃。 察尔汗盐湖的工业化开发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54年,修筑敦格公路的筑路工人发现这里的水苦涩,经 过化验发现含有氯化钾,从而引起重视。当时的生产方式非常落后,他们以羊镐、铁锨为工具,大油桶 盛卤水,铁锅熬制,奋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