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

搜索文档
天津经开区科技创新领域精准施策
中国化工报· 2025-05-06 08:23
科技创新布局 - 天津经开区成功获批天津市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聚焦通用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核酸药物、新型储能等前沿科技领域,构建"4+2+X"未来产业发展体系 [1] - 天津经开区天使投资基金正式发布,总规模5亿元,重点投资人工智能生成技术等未来技术产业化新赛道及"4+1"优势产业未来化新方向 [1] 创新平台建设 - 一季度天津经开区共有12家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获批,数量位列全市第一 [2] - 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数量首次突破百个 [2] -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 [2] 科创资源聚集 - 天津经开区全社会R&D投入持续保持全市首位 [2] - 一季度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40亿元,同比增长10% [2] - 5人入选滨海新区第四批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入选人数居新区首位 [2]
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占新增装机约九成 支持民企投资能源基础设施举措出台
人民日报· 2025-05-05 21:45
能源供需与生产 - 全国能源供应充足 消费保持增长 供需总体宽松 价格稳中有降 [1] - 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 同比增长21% 占新增装机的90% [1] - 风电光伏发电合计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 [1]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8160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8.7% 占全部发电量的35.9% [1] - 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装机容量超过1.2亿千瓦 核电发电量4509亿千瓦时 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5% [1] 氢能与能源投资 - 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 位居世界第一 [2] - 累计规划建设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超600个 [2] - 建成加氢站超540座 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约2.4万辆 [2] - 能源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前2月全国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12.9% [2] - 海上风电 新型储能 电网 核电等投资快速增长 [2] 民营企业参与能源发展 - 规模以上充电设施运营商中民营企业占比超80% [3] - 新核准的5个核电项目民营企业所持股比均达到10%以上 [3] - 支持民营企业投资新型储能 虚拟电厂 充电基础设施 智能微电网等新技术新业态 [3] - 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建设水电 油气储备设施等基础设施项目 [3]
80余所高校设立储能本科专业(链接)
人民日报· 2025-05-04 21:52
新型储能行业发展 - 新型储能技术具有调峰、调频、调压功能,对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和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发挥重要作用 [1]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 [1] - 新型储能布局灵活、建设周期短、应用场景广泛,"十四五"以来直接带动项目投资近2000亿元 [1] 产业链与人才培养 - 新型储能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发展过程中培育了众多创新型企业并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 - 目前全国已有80余所高校设立储能本科专业,建设了7个储能产教融合平台 [1] - 2025年《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加快人才引育,强化产教融合,鼓励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 [2] - 政策协调构建高端人才培养网络,促进人才差异化合理布局和跨区域有序流动 [2]
7成增长!2024年储能营收TOP50出炉
行家说储能· 2025-04-30 12:31
插播 :拒绝鱼龙混杂, 让优质项目脱颖而出!"2024-2025用户侧储能项目TOP10榜单"征集进行中。点击 "阅读原文" 进行申报 随着财报披露进入尾声,2024年新型储能市场的竞争版图浮现。 据行家说储能统计,以2024年财报以及招股书数据中 明确公布的储能营业收入 为衡量标准,2024年度储能营收TOP50企业(见文末图表)呈现 出明显的分层,强者愈强模式显现,同时7成以上的企业储能营收增长, 最高增速近16倍 ,而且储能系统尤其是便携储能系统业务毛利率最高。 营收分化,冰火两重天 ■ 储能营收呈金字塔结构 TOP50中,11家公司储能营收占比超50%,9家公司储能营收占比在30%-50%之间,而且相比2023年,2024年大多数公司的储能营收占比呈增 长趋势。 从营收来看,储能企业竞争格局呈现金字塔结构: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亿纬锂能组成超200亿俱乐部,储能营收均超190亿元;安克创新和海辰 储能以120多亿位居其后;阿特斯、中创新航、海博思创、国轩高科、瑞浦兰钧等5家企业组成70-100亿阵营。 奥特佳、中国电力、华宝新能、德 业股份、天合光能、艾罗能源储能营收在20-5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68 ...
西北总投资105亿元锂电项目开工
鑫椤锂电· 2025-04-30 06:50
项目投资 - 宝丰储能正极、负极、电解液厂及烯烃新材料项目集中开工 投资总额达105亿元 [1] - 项目包括年产2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15万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17万吨电解液材料 [1] - 规划建设100GWh锂电池及储能系统和储能电站 [1] 产能布局 -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立足宁夏、辐射西北、面向全国的新型储能材料生产基地 [1] - 正极材料产能25万吨 负极材料产能15万吨 电解液材料产能17万吨 [1] - 电池系统产能规划达100GWh [1] 行业活动 - 鑫椤资讯主办的新型储能行业会议将于2025年7月8-9日在上海举行 [2]
105亿储能项目开工!“宁夏首富”的储能野心有多大?
行家说储能· 2025-04-28 06:06
宝丰集团储能布局 - 宁夏宝丰集团加速储能布局 投资310亿元建设储能和烯烃新材料项目 其中新型储能等项目投资105亿元 [3][4][5] - 105亿元储能项目包括年产2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15万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 17万吨电解液材料 100GWh锂电池及储能系统和储能电站 [5] - 公司规划建设立足宁夏 辐射西北 面向全国的新型储能材料生产基地 助力"源网荷储"新型能源系统构建 [5] 公司转型战略 - 宝丰能源实控人党彦宝身家950亿元 通过13年创新发展将公司从煤化工转型为涵盖能源化工 新能源 新型储能三大产业板块的大型企业集团 [8] - 党彦宝高度重视储能发展 多次公开提及储能 并与内蒙古自治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加大在储能 绿氢等领域投入 [8][10] - 公司规划在苏银产业园和宁东建设总投资964亿元的储能相关项目 相比2021年规划 此次宁东项目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解液产线均减半 [11] 储能项目进展 - 2021年12月宝丰集团签约692亿元储能电池全产业链项目落户银川苏银产业园 [14] - 2022年3月宝丰昱能100GWh电池及储能集装系统示范项目开工 预计2025年投产 [15][16] - 甘肃瓜州2500MW/10000MWh电网侧储能电站正在推进 可消纳10GWh储能电池及系统产能 [17] 行业动态 - 阳光电源储能业务反超 天合光能等3家企业签订近1.2GWh储能新单 [19] - 2024-2025用户侧储能项目TOP10榜单正在征集申报 [2]
智光电气:2024年营收25.96亿元 持续加码储能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4-25 06:2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96亿元,同比下降约5%,归母净利润为-3.26亿元,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1亿元,同比增长61.22%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6.57亿元,同比增长24.76%,扣非净利润-3582.65万元,同比增长23.81%,各项指标呈现向好趋势 [1] - 2024年储能设备销售及系统集成业务营收10.63亿元,同比增长约15%,占营收总额比重提升至40.96%,同比增加7个百分点 [1] - 2024年储能系统单价下降近50%,但出货量增幅超过200% [1] 储能业务发展 - 广州黄埔区永和经济区新建的储能生产制造基地一期3GWh产能已投产,2025年第一季度二期3GWh产能完工 [2] - 2024年新基地承接华能青海海南州、甘肃瓜州干河口、新疆五家渠市、江苏南通、国能青海等大型级联型高压构网型储能电站项目 [2] - 清远市清城区独立储能电站已并网投运,2024年底启动清远二期(200MWh)、三期(416MWh)、梅州平远(400MWh)、佛山高明(416MWh)等独立储能电站建设 [2] - 所有新建独立储能电站将采用公司自研的液冷级联型高压直挂储能系统 [2] 战略转型与政策环境 - 2022年公司将储能业务确立为战略重点,持续加大投入,业务量高速增长 [2] - 同步清理非主营业务,2023年完成佛山、南宁等子公司清理,2024年就平陆睿源处理与地方政府达成初步意向 [2] - 2022年以来营业收入增长但利润表现不佳,主要因非主营业务处置减值和储能产能及独立储能电站投入增加导致财务费用上升 [3] - 2025年2月八部门联合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开展高压级联技术攻关,与公司首创的级联型高压直挂储能系统技术方向一致 [3]
新疆新型储能项目持续“上新”
经济日报· 2025-04-23 22:10
大力发展新型储能,是新疆实现新能源高速发展和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破局之道。走进新疆哈密华润咸 水泉风电储能电站,全球首个百兆瓦时级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电站性能测试于去年5月30日在这里完成。 该储能电站解决了大规模构网型储能电站多机并联运行稳定性难题,首次开发并成功应用了构网型储能 电站智能控制器。这标志着在储能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当前,新疆新型储能项目持续取得技术突破。今年3月,克州300兆瓦/1200兆瓦时构网型独立储能项目 已并网送电达4个月。该项目通过采用先进的构网控制技术,可有效平衡电网功率,大幅提升电网的稳 定性和调节能力。一次性可充满120万千瓦时电,可保障约20万家庭6小时的晚高峰生活用电,每年可调 节电量约3.84亿千瓦时。 在新疆公布的2024年新型储能项目清单中,41项独立新型储能项目涵盖磷酸铁锂、氢储、热储等多种类 型,多样的储能技术在能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024年,新疆新型储能全年充电44.8亿千瓦时, 有效提升新能源利用率3.6%。"从规模化来看,2024年全年储能新增555.3万千瓦/1952.9万千瓦时,同比 增长139%。"国网新疆经研院能源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昌陵说。 ...
首次下降!一季度新型储能项目新增装机5.03GW/11.79GWh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4-23 09:56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新型储能市场概况 - 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5.03GW/11.79GWh,同比分别下降1.5%和5.5% [1] - 表前储能新增装机4.46GW/10.57GWh(占比88.7%),同比下降0.2%/4.4%;用户侧新增575MW/1124MWh(占比11.4%),同比下降10.9%/11.6% [1] 区域分布特征 - 新增项目覆盖24个省级行政区,14省装机规模超百兆瓦 [3] - 河北省以超100万千瓦装机规模居全国首位,平均储能时长3.2小时,主要得益于张家口察北等百兆瓦级独立储能项目投运 [3] 技术路线分析 - 电化学储能占比98%,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占据主导地位 [7] - 混合储能技术取得突破:国能宁东项目集成锂电+钠电+超级电容,国家能源蓬莱项目融合锂电/钠电/全钒液流/飞轮四种技术 [7][11] - 钠离子电池应用加速:云南文山40MW/40MWh项目成为全球首个钠电构网型储能示范工程 [12] 典型项目案例 - 河北张家口察北300MW/1200MWh项目为国内最大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 [11] - 衡水春晟200MW/800MWh项目创全国单体最大组串式储能电站记录 [11] - 丘北县200MW/400MWh项目为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项目 [11] 应用场景分布 - 电网侧独立储能占比52%(2.63GW/6.48GWh),同比增长46%/68%,21个项目中17个为百兆瓦级 [4] - 电源侧装机1.83GW/4.09GWh(同比下降31%),山东占比42%居首 [4] - 用户侧工商业储能集中在华东地区,占全国用户侧装机50%以上 [4]
新型储能在电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4-23 06:07
核心观点 - 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在"十四五"期间累计增长157.4% 年均增长26.7% 截至2024年末达14.5亿千瓦 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 [1][2][3] - 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对电网稳定性构成挑战 新型储能技术成为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和安全性的关键解决方案 [1][2][3]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 2024年末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 首次超过抽水蓄能 较2023年末增长130% [7][9] 行业政策 - 2021年以来新型储能领域政策密集出台 2024年累计发布政策700余项 涵盖发展规划、电价改革和示范应用等多个方向 [4][5] - 政策明确新型储能独立市场主体地位 优化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布局 取消"强制配储"政策 转向市场化交易机制 [4][5] - 金融支持力度加大 储能被纳入绿色金融范畴 独立新型储能纳入专项债券支持范围 多地提供利率优惠和灵活还款安排 [5] 发展现状 - 装机区域分布高度集中 华北、西北、华东地区合计占比72.4% 内蒙古、新疆、山东、江苏等风光资源大省和用电大省领先 [7][10][12] - 单站装机规模大型化趋势明显 10万千瓦及以上项目占比62.3% 较2023年提高10个百分点 [14] - 储能时长结构持续优化 4小时及以上长时储能占比15.4% 较2023年底提高3个百分点 2-4小时项目占比71.2% [15] 技术特点 - 新型储能技术包括电化学储能(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物理储能(压缩空气、飞轮储能)、热力学储能(储热、储冷)和氢储能 [3] - 相比抽水蓄能 新型储能具有建设周期短、布局灵活、响应速度快等优势 [3] 机遇与挑战 - 发展机遇来自政策红利、新能源消纳需求、电网调峰需求、技术降本以及虚拟电厂等新模式 [17][18] - 面临锂资源对外依赖、安全风险、非锂技术产业化滞后、收益机制不完善及全球贸易环境复杂等挑战 [17][19] - 电源侧储能利用率偏低 电网侧储能面临市场规则不统一、跨省交易受限等问题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