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集成电路
icon
搜索文档
重点关注科技股,险资扎堆调研,发力长钱入市
北京商报· 2025-06-03 11:49
险资调研动态 - 二季度A股回暖明显 机构投资者调研热情大幅攀升 险资扎堆调研上市公司 [1] - 5月以来约120家险资机构密集调研A股上市公司514次 数百家上市公司被调研 [1][3] - 制造业板块和科技成长板块是险资调研重点 包括轻工制造 计算机 软件 电子元件 工业机械等 [3] 险资关注行业 - 科技股和医药股是近期险资关注重点 华工科技 瑞迈特 百济神州等公司获得保险机构扎堆调研 [4] - 医药 科技股成为险资"新宠" 反映对新兴产业和高成长潜力板块的看好 [4] - 险资调研态度显示对科技创新和医疗健康领域长期增长潜力的认可 [4] - 医药健康板块需求持续增长 险资可能关注具有创新能力和市场潜力的医药企业 [6] 险资配置策略 - 一季度人身险公司资金股票投资占比升至8.43% 较2024年末增加0.86个百分点 [5] - 政策引导险资加大入市稳市力度 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5] - 高股息板块和科技成长板块有望获得险资加仓 高股息板块符合险资追求稳定收益需求 科技成长板块如集成电路 人工智能 5G等新兴产业有望成为关注重点 [5]
邹世昌:“两弹一星”与集成电路研制
半导体芯闻· 2025-06-03 10:39
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 - 1965年上海冶金所与上海元件五厂联合研制出上海第一块集成电路,几乎与日本同步[10] - 1997年参与筹建中国第一条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1999年华虹NEC提前7个月投产,实现深亚微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自主生产[11] - 上海已形成300余家企业的完整集成电路产业链,产能占全国三分之一[11] 核心技术突破 - 1964年成功研制甲种分离膜元件,性能超越苏联产品,使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掌握浓缩铀生产技术的国家[5] - 1975年在自制20万电子伏特离子注入机上完成氖离子背面注入损伤吸收实验,成果获国际同行关注[7] - 1985年创建中科院离子束开放实验室,研究成果获10项奖励,SOI材料实现产业化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8] 当前产业挑战 - 集成电路生产线80%产能服务于国外设计公司[11] - 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全球第一但自供率仅15%[11] - 需加强整机、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的有机连接以实现技术超越[11] 国际竞争格局 - 国际离子束领域两大主要学术会议(离子注入技术和离子束材料改性)的国际委员会委员[8] - 半导体产业曾被起步更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超越[10]
广钢气体现场制气重大项目陆续投产
中国化工报· 2025-06-03 02:58
公司业绩与项目进展 - 公司预计电子大宗现场制气重大项目二阶段装置投产后将带来新增营收与利润贡献 [1][2]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14.6%,归属净利润2.48亿元,同比下降22.42% [1] - 2024年一季度归属净利润5644万元,同比下降近16% [1] - 电子大宗气体营业收入2023年同比增长约20%,通用工业气体营业收入同比下降近6%,毛利率均同比下降近10个百分点 [2] 行业与市场动态 - 2023年中国电子气体市场规模187亿元,增速放缓,2024年预计增速恢复至4.28%,市场规模达195亿元 [2] - 集成电路市场热度高,上游设备和材料厂商投资热情高涨,行业资本支出可能持续增加 [1] - 公司在国内集成电路制造和半导体显示领域新建现场制气项目中标产能占比达41%,排名第一 [1] 业务布局与战略 - 公司在合肥、北京、青岛、武汉等地布局电子大宗现场制气重大项目二阶段装置 [2] - 氦气业务销售收入及毛利同比下降,对公司盈利造成压力 [1]
记者手记:在科技强国建设中勇担重任
新华社· 2025-05-31 15:18
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70周年 - 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70周年之际开展系列座谈研讨活动 多位院士强调基础研究定力与科技报国使命 [1] - 学部70年来共产生156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作为科技工作者优秀代表在重大科技突破中发挥关键作用 [2] - 院士团队在"两弹一星"、载人航天、高温超导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 院士科研突破案例 - 李德仁院士团队建设"东方慧眼"智能遥感卫星星座 实现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 [2] - 薛其坤院士团队发现界面高温超导、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2024年在镍基高温超导研究取得原创性突破 [2] - 薛其坤强调需挑战科技前沿"无人区"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 [3] 学部咨询与战略贡献 - 学部作为国家最高科技咨询机构 参与制定"863计划"、建立国家科学基金制度、推动中国工程院成立 [3] - 近年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碳达峰碳中和等领域 组织院士制定技术路线图 [3] - 截至2025年4月底累计完成800余份咨询建议 承担国家重大咨询评议任务 [4] 科技人才培养与科普 - 学部组织"科学与中国"巡讲、"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 覆盖大中小学及企事业单位 [5] - 赵东元院士在复旦大学连续20余年讲授本科生通识课程 强调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科研兴趣 [5] - 学部通过科研攻关与人才培养双重路径支撑科技强国建设 [5]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公示第二批子基金遴选结果 17只子基金入选
快讯· 2025-05-30 11:45
5月30日晚,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发布第二批子基金遴选结果公示,共有17只子基金入选。其中, 集成电路2只,生物医药10只,人工智能5只。据悉,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第二批子基金拟投资金额 共41.5亿元,基金总规模241.5亿元,放大倍数5.82倍。 ...
青岛自知者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7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5-30 03:20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青岛自知者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许鸿彬,注册资本570万人民 币,由重庆自行者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序号股东名称持股比例1重庆自行者科技有限公司100% 经营范围含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 推广;导航终端销售;电子产品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软件开发;计算机系统服务;信 息系统集成服务;数据处理服务;光电子器件销售;光学仪器销售;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导航、测 绘、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销售;卫星遥感应用系统集成;卫星导航服务;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集 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光通信设备销售;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网 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智能车载设备销售;智能家庭消费设备销售;信息安全设备销售;数字技术服 务;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销售;电子元器件零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光纤销售;密封件销售;电 子专用设备销售;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销售;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电 子元器件批发。(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检验检测 服务。( ...
文化科技蓝皮书:北京文化科技融合指数名列前茅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9 09:12
文化科技融合指数 - 北京文化科技融合指数在10个省市中名列首位,总体发展情况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1] - 2021年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指数达202.5,较前一年提高43.1,比2014年的基准指数提高了102.5 [3] 文化新业态企业表现 - 2024年北京文化新业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906.9亿元,占本市文化企业营收比重超七成 [3] - 北京拥有16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示范基地,数量居全国第一 [3] 细分领域发展 - 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基础、融合产出、融合环境等指数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3] - 北京在研发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年度科普经费筹集额等指数位列第一 [3] 高新技术进展 - 北京在区块链、5G、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元宇宙等高新技术领域取得长足进展 [3] - 北京聚集了一批全国最优秀、劳动效率最高的从业人员,规模以上文化相关产业劳动生产率排名第一 [4] 未来发展建议 - 建议北京在社会文化氛围营造、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继续发力 [4] - 建议给予文化高端制造业更多的支持和发展空间,提升首都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4]
赋能“芯”质生产力 打造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高地
新华日报· 2025-05-28 21:45
长三角集成电路工业应用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是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无锡市人民政 府、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打造的新型研发机构,总投入规模9亿元,载体面积25000平方米。创新中 心以突破行业应用共性与关键技术为重点,致力于工业芯片的应用需求分析、产品定义、产业孵化,形 成江苏集成电路研发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和应用产业基地,被纳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体系。 创新中心党支部自成立以来,积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以打造"集萃.芯动力"党建品牌为抓手,实施集 成、辐射、创新、融合的"半导体"党建工作法,全面夯实党建基石。 集聚"红动力"建强创新平台 集成"新机制"引领产业崛起 创新中心立足自身的使命定位,深度调研全球汽车"缺芯"问题,着眼于长三角区域汽车芯片应用和车规 级芯片测试验证需求,建成"长三角车规级芯片检测中心"。该中心具备车规级芯片测试、可靠性验证和 AEC-Q100认证等专业服务能力,成为江苏省首家专业从事车规级芯片认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未来,创新中心将持续围绕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对集成电路产品创新的需求,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 用"协同发展,集聚各类创新力量,推动锡山集成电路产业"芯"地标加速 ...
广钢气体:电子气体市场逐步恢复 现场制气重大项目陆续投产将贡献利润
证券时报网· 2025-05-28 10:57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14.6%,归属净利润2.48亿元,同比下降22.42% [1] - 2024年一季度归属净利润5644万元,同比下降近16% [1] - 电子大宗气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20%,通用工业气体同比下降近6%,毛利率均同比下降近10个百分点 [2] 行业发展趋势 - 集成电路市场热度高,上游设备和材料厂商投资热情高涨,行业资本支出可能持续增加 [1] - 2023年中国电子气体市场规模187亿元,增速放缓,2024年预计增长4.28%至195亿元 [2] - 公司在国内集成电路制造和半导体显示领域新建现场制气项目中标产能占比达41%,排名第一 [2] 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产品涵盖电子大宗气体全部六大品种及主要通用工业气体品种,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显示等多个领域 [2] - 自主研发"Super-N"系列超高纯制氮装置,可稳定供应ppb级超高纯氮气,满足集成电路制造严苛要求 [3] - 氦气进口量占全国总进口量13.4%,是国内最大内资氦气供应商,支撑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关键需求 [3] 未来发展计划 - 预计合肥、北京、青岛、武汉等地电子大宗现场制气重大项目二阶段装置投产后将带来新增营收与利润贡献 [1][2] - 形成氦气完整供应链自主可控技术能力,成为全球氦气供应链第一家内资气体公司 [3]
解码地方先导产业基金投资图谱:上海国投一口气投三家AI芯片企业
华夏时报· 2025-05-22 10:15
上海国投半导体及AI领域投资动态 - 上海国投近期与芯耀辉、燧原科技、壁仞科技三家半导体公司签署投资协议,聚焦产业链上游、技术底层资产,布局基础模型、算力芯片、具身智能等赛道[2] - 投资标的中壁仞科技获先导AI母基金领投数亿元人民币,为上海国资AI生态布局首单直投项目,芯耀辉已进入IPO辅导阶段[4][5] - 上海国投系基金还参与华虹半导体、邦芯半导体、积塔半导体、奕斯伟硅片等项目的投资[2] 上海先导产业基金规模及运作 - 上海国投管理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母基金及未来产业基金,总规模达1000亿元[3] - 首批12家生态合作基金认缴出资67亿元,总规模250亿元,放大倍数3.73倍,第二批遴选已启动[3] - 未来产业基金2025年1月发布投资策略并启动子基金遴选,目标成为全国一流复合型国有资本投资集团[3][4] 地方产业基金全国布局情况 - 湖南金芙蓉投资基金目标规模3000亿元,湖北引导基金三类子基金规模超600亿元,北京成立8只千亿级基金覆盖医药、AI、机器人等领域[6][7] - 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总规模500亿元,首批14只专项基金规模506亿元[7] - 广州东部中心发展基金规模200亿元,四川三只引导基金总规模200亿元,安徽大黄山产业投资基金规模100亿元[7][8] 行业整体发展趋势 - 全国政府引导基金达318只,总管理规模45186亿元,较2023年底增长7.8%[8] - 产业先导基金进入密集投资期,预计将推动高端产业及高新科技领域投资热潮[8]